茶:
有人問高僧:“如何是佛祖西來意?”
某個老和尚在某個剎那回答:“吃茶去。”
為什么要問“西來意”?想知道脫離無邊苦海的快船是什么、在哪里、如何買船票、在船上都有什么注意事項。
那么,老和尚為什么回答說“吃茶去”?
我在倫敦住處附近逛悠,在一個街角看到一個露天的花店,面積挺大,綠綠的一片,店里花不多,頂著不同形狀葉子的綠色植物很多,花盆的土里插著標簽,標明花的名字,另外還有一條含義豐富而模糊的話。
其中一張標簽紙上是這么寫的:“如果你不忙,每天去野地里溜達15分鐘。如果你很忙,每天去野地里溜達一個小時。”
常有人問我:“馮老師,您的小說和詩歌都寫的啥?。磕f您欠老天10本長篇小說,有那么多要說的話嗎?您不是在麥肯錫待了很久嗎,歸納總結能力應該很強才對???”
多數(shù)時候,我在現(xiàn)場有急智,能馬上回答很多問題,顯得很聰明。但是這個問題,屬于我很難回答的極少數(shù)問題之一。
如果我能簡單總結并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我為什么要黃卷青燈、皓首窮經、腰肌勞損地寫那么多文字呢?我心里暗道:“你以為我傻???”
“我寫的是人性?!蔽疑钗豢跉?,回答。
人家接著問:“馮老師,人性是啥?。俊?/p>
這個問題,我思考過,我想我能回答:“我心目中的人性就是殘存獸性+狹義人性+縹緲神性。人類從禽獸進化而來,殘存的獸性其實并不少,而且長期被壓抑、被忽視。狹義人性就是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打瞎子、罵啞巴、見利忘義、貪財好色、那些非常油膩但是又極其合理的東西。神性就是那些不能用理性解釋的、似乎違反肉身基因編碼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東西?!?/p>
一邊回答,我一邊在想:這些年,我們人性中狹義人性的成分越來越重,糾結、糾纏、盤算、安排、計較、權衡,所以在2017年夏天出現(xiàn)了一篇我們都心有戚戚焉的文章《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
狹義的人性不完整,狹義的人間不值得,怎么美好地喚醒人性中的獸性和神性?
老和尚說:喝茶去。
一個人,不多于兩個人,喝茶去。放下手機,放下辦公室,放下賬本,放下情事,放下家事,喝茶去。
一個人,一盞茶,一塊天空,一晌貪歡。世間草木皆美,茶也是草木,我們人類也可以是草木禽獸:像花一樣半開在你面前,像小熊一樣滾到你身邊。然后,像花一樣決定是全開還是墜落,像小熊一樣反復在你面前滾來滾去。
“孩子敢于做,而成人往往做不到的是:不給萬物命名、很快忘記、不在乎受傷。”
如果還喚不醒肉身里的獸性和神性怎么辦?喝野茶去。
“每次拖著箱子,離開酒店的房間,覺得又死了一次?!?/p>
在任何一株植物、一朵花、一片云里體現(xiàn)的智慧,都遠遠超乎你我今生的智慧。每棵植物、每朵花都是億萬年的進化結晶,每片云、每陣雨都是無數(shù)力量平衡之后的結果。在花里,在野里,喝杯茶,不拜君王只拜花。
還喚不醒?喝野僧茶去。
佛,亻,弗,佛不是人。僧,亻,曾,僧曾是人。你我都是人,一切就皆有可能。
“為了把你帶到唇間,
燃燒了多少片海、多少只船?”
有茶真好,野有茶。
馮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