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朝霞
(天??h農廣校,甘肅 天祝 733204)
松花菜又叫散花菜、有機花菜和青梗松花菜,和市場上的菜花很相似,屬于十字花科甘藍種的變種,菜花花球緊實,蕾枝短粗[1]。但松花菜花球較薄,蕾枝較長,便于清洗和加工,梗(莖)淡綠色,花乳白,花球充分膨大時不緊實,相對于普通花菜呈松散狀,由此得名松花菜。松花菜的花球松大潔白,花層較薄,烹煮后色彩明亮、味道鮮美、清新爽口,品質優(yōu)于緊實型花椰菜。松花菜具有2個顯著特點:一是耐煮性好,食味鮮美,可溶性糖含量明顯比緊花球花椰菜高;二是早中熟品種耐熱性強,適應性更廣,城市近郊可“春延后”和“秋提前”栽培,高山栽培可在夏秋投產(chǎn)入市,拓寬了松花菜生產(chǎn)上市時間[2]?,F(xiàn)將松花菜的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在海拔2 300~2 700 m高山區(qū)栽培,宜在2月中旬—3月中旬播種。
選擇床土時,避開1~2年內種植過蔬菜或是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可選擇種植過豆類或馬鈴薯的地塊。秋收后取回表層12~18 cm的土,晾曬、過篩。有機肥選用經(jīng)腐熟處理的豬糞與馬糞,并與腐熟雞糞混合。糞肥必須在上秋天整碎并過篩堆放。一般要在使用前7~10 d(提前3~7 d用百菌清等殺菌劑進行殺菌防?。?,按基質和肥料比為6∶4配制好床土。有條件的可直接采購專用育苗基質。加水,以用手緊握以后成團,輕放后松散為標準。
畦寬1 m,畦高6 cm,畦面要求平整。
播種時間根據(jù)移栽時期和采摘時期推算。育苗同其他蔬菜育苗,建議用5%銳勁特給種子消毒。育苗株距和播深等隨品種不同而異,育苗盤規(guī)格為6×12穴和7×14穴,每穴播種1~2粒,播深一般為0.5 cm。播好后覆蓋一層基質,再澆透水,用如百菌清等進行床面消毒,覆蓋遮陽網(wǎng)保濕。最后將穴盤整齊地擺放在苗床上。
松花菜夏季播種3~4 d即可出苗,除了保證通風透光外,早晚噴水保濕,表面基質顏色變淡則需補充水分,不干不澆,一次澆透,中午不澆水[3]。另外,穴盤內部基質濕度過大會產(chǎn)生高腳苗,發(fā)病率較高;過干則會影響出苗的整齊性,最終導致長勢不理想或因干旱而死。松花菜的頂端花球為商品,但無心苗的頂端優(yōu)勢已經(jīng)喪失,因而需在齊苗以后將其拔除。
在育苗25 d左右,煉苗5~7 d。幼苗不萎蔫不澆水,盡量使幼苗形成盤根,保證移栽后能盡快適應大田環(huán)境,返青快。育苗時由于溫度高、濕度大和光照不足,幼苗易發(fā)病,可結合通風使用多菌靈和惡霉靈側面噴霧防治。
松花菜的移栽前給穴盤澆透水,秧苗帶土護根移栽。選擇株高在15 cm左右,且生長出5~6片真葉的壯苗移栽,剔除有機械損傷和病蟲害的苗,以根系要發(fā)達,節(jié)間短且葉片大和肥厚的苗為最佳。此外,所選幼苗的苗齡不應過長,以免花球過早顯現(xiàn)而喪失其商品價值,甚至對產(chǎn)量帶來影響。
按照株距45~60 cm、行距50~70 cm寬窄行做畦種植,大田種植密度以40 500~45 000株/hm2為宜。提前起壟覆膜,既有利于田間澆水施肥管理,也有利于后期采摘運轉。定植穴略低于畦面,有利于結合澆水追肥。有滴灌條件的起壟可高些,兩邊靠內鋪滴灌帶;澆水不便或水資源有限的起壟要低,壟高10 cm即可,最大限度利用天然降水,并要有利于膜下暗溝灌水?;羁煤髾z查,拔除無心株,并及時進行補種,以確保產(chǎn)量。
松花菜喜歡肥沃疏松的土壤。移栽松花菜地塊一般施有機肥7 500 kg/hm2和三元復合肥600 kg/hm2,定植后結合灌水立即澆95%敵克松可溶性粉劑600~800倍稀釋液,以利返青苗和防病。定植15 d后追施尿素150 kg/hm2,30 d后結合中耕培土施45%復合肥600 kg/hm2+氯化鉀150 kg/hm2并追施尿素150 kg/hm2。
松花菜苗期,肥料以氮肥為主,進入現(xiàn)蕾期前后,則可施用磷鉀肥。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還要增施硼、鉬、鎂、硫中和微量元素,中后期要禁止施含碳銨的肥料,以免花球產(chǎn)生毛花,高溫天氣避免施用尿素,預防燒苗。
硼元素可以促進花椰菜花球的生長和發(fā)育?;ㄒ藢儆趯τ谂鹪乇容^敏感的植物,松花菜缺少硼元素時,表現(xiàn)出花軸中心內部空洞,花球變褐色,味道變苦等現(xiàn)象。松花菜對于硼元素的吸收,一部分來自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所得,另一部分來自于葉面吸收,噴施水溶性硼肥可以起到補充硼元素的作用。土壤施硼肥,一般是隨基肥施入土壤中,噴施通常是在作物開花前,選擇晴天的10時前或16時后噴施1~2次,間隔7~10 d。
松花菜育苗移栽,根系扎土淺,加之追肥較淺,誘導了須根在主莖附近和向地表生長,所以應當選擇高山多雨且高溫干旱的情況下完成培土作業(yè),以增強培土效果,使花球明顯碩大。
定植后進行灌水,15 d后結合追肥澆水,30 d后重復追肥澆水,保持土壤溫濕和疏松。松花菜葉片多而薄,生長中后期達20多片,比普通花菜葉片多6~8片,蒸騰量大,失水萎蔫常常發(fā)生,注意土壤溫濕即可。
在松花菜生長40 d前后,頂芽開始扭曲,花蕾開始逐步形成,生長速度很快,每天田間檢查,花球有正常碗口大小時,由于葉片間漏光,容易造成見光花球發(fā)黃,必須采取將靠近花球的四面大葉折斷用來遮光,從東南西三側面見不到花球為標準。以后根據(jù)長勢隨時加蓋遮光,以防降低商品性。
通過輪作手段,盡量避免出現(xiàn)連作的情況。同時,要清除雜草與殘枝病葉,盡可能降低病菌侵染的概率。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藥劑的選擇及使用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嚴禁在蔬菜上使用甲胺磷、氧化樂果、呋喃丹和甲基1605等劇毒農藥。允許使用的農藥要注意安全間隔期,不能任意提高使用濃度和增加用藥次數(shù)。以霜霉病的防治為例,在發(fā)病初期應選擇烯酰嗎啉(50%)1 500倍液、惡霜靈錳鋅(64%)或乙磷鋁錳鋅(70%)500倍液進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噴霧的過程中,盡量選擇松花菜莖基部葉背部位噴施藥液。
松花菜種植期間,最常見的害蟲包括螻蛄、小菜蛾、蚜蟲、煙粉虱和菜青蟲等。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有:①用25 cm×20 cm的黃板,按照450~600塊/hm2的密度懸掛田間,高出植株頂部10~15 cm,誘殺蚜蟲,一般7~10 d重涂1次機油;②在田間安裝殺蟲燈和性誘劑以誘殺害蟲。
高原松花菜不連作,發(fā)病率很低,但是連續(xù)陰雨后,要預防根腐病、霜霉病和軟腐病,可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根腐靈等藥劑進行預防。
藥物防治必須遵守安全間隔期規(guī)定,嚴格控制用藥次數(shù),所使用的農藥的實際殘留量不應超過國家所規(guī)定的綠色食品標準范圍,進而滿足安全且無害的要求。在選用殺蟲劑時,花菜生長中后期禁止使用殺蟲雙,以防花球產(chǎn)生紅綠毛花。
花球充分膨大還未散開時為采摘期,一般以客商需求標準采摘,采用地頭切割精選帶套裝車,花球帶3~4片嫩葉,底部花梗通過切割切面平展和平放置成半球狀,套袋要四周不露。采收時間一般是9月底—10月底,而最佳采收時間是花球周邊松散但尚未全散開期間,避免花球受到損害和與污物接觸。完成采收作業(yè)后,需要對田間的殘留根莖葉進行處理,以避免污染田間環(huán)境或是誘發(fā)病蟲害。松花菜的葉片與根莖可被當青飼料使用,能采收商品2 000~4 000 kg/0.067 hm2,價格高于普通菜花,并且采收時間相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