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憲平
1983年,浙江嘉興、湖州“撤地建市”,很多原嘉興地區(qū)的單位面臨撤、分等情況,而文化系統(tǒng)尤為突出。1985年,南湖革命紀念館健全編制、組建科室,在編人員發(fā)展到近30人。
1986年,由嘉興城區(qū)公安分局推薦,經(jīng)南湖革命紀念館政審、考察,我來到南湖革命紀念館工作。從此,開啟了我和南湖紅船(中共一大紀念船)相伴30余年的情緣。
特技維修木工
當年,嘉興城區(qū)公安分局推薦我到南湖工作,交給我的任務是籌建南湖革命紀念館民警值班室,負責紀念館管轄范圍內(nèi)的安保工作(即治安工作和內(nèi)保工作,以及配合市公安局警衛(wèi)部門做好重要接待工作時的警衛(wèi)工作)。而館領導態(tài)度也很明確,紀念館需要一名負責安保工作的業(yè)務骨干。
我父親是軍人,長期從事警衛(wèi)工作,母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女警察。我跟隨母親在派出所大院長大,直至參加工作。1982年,我以知青身份從兵團返城,1983年至1986年,被“以工代干”借到基層派出所和城區(qū)公安分局治安科等部門工作,因此具有較強的公安業(yè)務工作能力。就這樣,我成了負責紀念館安保工作的最佳人選。
按照領導安排,“先借用后調(diào)入”,工作考察期為三個月。時間過得很快,公安分局和紀念館領導對我的工作表現(xiàn)很滿意,我和紀念館工作人員也相處得非常融洽。
當時,我除了在湖心島臨時負責安保工作外,我所在的民警值班室還負責南湖紅船的日常管理工作。
1986年“七一”前夕,副館長于金良來南湖紅船旁找我談話,問起我怎么會學做木工。我如實回答:“1967年我剛進初中,就和幾個同學一起去學了木工,想畢業(yè)后有個一技之長。1970年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浙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在兵團連隊斷斷續(xù)續(xù)當了10多年木匠。到了1982年,大批知青開始返城,我也調(diào)回嘉興,被分配到嘉興南湖染織廠,在機動車間當特技維修木工,專門維修織布機器的‘大龍?!?/p>
聽了這番話,于金良大喜過望:“今后你不僅要負責南湖紅船的日常管理工作,還要負責紅船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我讓陳列維修科配合你工作,你要大膽把這副擔子挑起來?!?/p>
1986年7月,我起草了《關于維修保養(yǎng)“一大”紀念船的報告》,由紀念館上報給市文化局。隨后,我組織技術工人,購買各種維修材料,于8月6日至8月30日對南湖紅船進行維修保養(yǎng)。修船質(zhì)量令各方面都很滿意。
9月28日,我正式調(diào)入南湖革命紀念館,并于第二天拿到了城區(qū)公安分局批準我為民警的批文,成為第一個穿著警服的“中共一大紀念船”特技維修木工。
維修保養(yǎng)
我調(diào)入紀念館后,接管了南湖紅船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維修保養(yǎng)工作。我先后六年主持南湖紅船的維修保養(yǎng),從起草維修報告、采購維修材料、挑選技術工人、落實維修保養(yǎng)場地,到拆裝船只、監(jiān)管維修進度和質(zhì)量等,我都圓滿完成任務。
六次維修的時間是:
1986年8月6日至8月30日,為期25天,小修。
1987年7月31日至10月4日,為期66天,大修。
1988年8月25日至9月12日,為期19天,小修。
1989年8月11日至9月4日,為期25天,小修。
1990年7月31日至9月4日,為期36天,大修。
1991年8月5日至8月30日,為期26天,小修。
南湖紅船的維修時間長短不一,視具體情況而定。我清楚地記得,維修保養(yǎng)時間最短的一次只有19天。那一年,因亞運火炬?zhèn)鬟f儀式將在南湖紅船上舉行,維修保養(yǎng)了一半便匆匆結束。維修保養(yǎng)時間最長的一次歷時66天。那期間因連續(xù)受到好幾次臺風影響,暴雨不斷,空氣濕潤,難見太陽,桐油抹上后始終不干。
1991年,我兼任紀念館辦公室副主任;1996年,任紀念館保衛(wèi)科科長。2005年2月18日,南湖革命紀念館整體并入南湖名勝風景區(qū),我被任命為景區(qū)物管中心主任助理。半年后,又被任命為景區(qū)管理中心副主任。不管職務如何變動,我作為技術顧問,每年都參與南湖紅船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直到2012年。
信封式門票
南湖紅船是南湖革命紀念館最重要的一件陳列展品。它真實再現(xiàn)了中共一大南湖會議召開時的歷史場景,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革命圣地。為此,我們曾精心策劃推出“信封式門票”,深受游客好評。
1984年正逢南湖紅船對外公開展示25周年,國慶期間,南湖紅船敞懷迎客,游客購買登船門票后即可上船參觀。當初登船門票票價為0.2元,到1985年元旦調(diào)整為0.3元(加蓋叁角章),1985年國慶節(jié)調(diào)整為1.0元(加蓋扁方型壹元章)。
1986年,我負責南湖紅船的日常管理后,有游客反映:“你們漲價太快了,從2角漲到1元,整整翻了五倍!”我向館領導匯報后,認為應該重新設計登船參觀券。領導同意我落實此事。于是我策劃了一種“信封式門票”,由陳列維修科沈玉林設計。該門票一經(jīng)推出,立刻受到各方好評,門票收藏者、集郵愛好者更是贊不絕口。
但“信封式門票”使用不到一年就停用了,原因是成本高及團隊上船參觀時檢票不便。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橫式長條形門票,小巧且成本便宜,票價仍為1元。又過了一年多,登船門票價格調(diào)整為2元。除背景略有變化外,門票上的文字也從原來的“南湖紅船,中國曙光”改成了董必武的詩句“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nóng)。重來正值清明節(jié),煙雨迷濛訪舊蹤”。
1999年,南湖紅船參觀券的票價為3元。再后來,為控制上船游客的人數(shù),票價又調(diào)整到10元,最后調(diào)整為20元每人每次,可購票登船者還是絡繹不絕。
2015年“七一”前夕,經(jīng)館領導再三討論后決定,為了游客和南湖紅船的安全考慮,將開放登船參觀30余年的南湖紅船關閉。游客不再上船,而在船邊的石浜岸上參觀和照相。
如今我已退休,但仍在研究、書寫有關南湖紅船的文章,延續(xù)與南湖紅船30余年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