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昌, 徐紅兵, 余家中*, 胡奇勇, 方鴻, 邵紀清, 蔣淑君, 姜武, 夏國華, 余琳, 陶正明*
(1.淳安縣富溪林場,浙江 淳安 311700; 2.淳安縣林業(yè)局,浙江 淳安 311700;3.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浙江 溫州 325005; 4.浙江農林大學 林業(yè)與生物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三葉青(Tetrastigmahemsleyanum)別名三葉崖爬藤,又名金線吊葫蘆、蛇附子、石老鼠,屬葡萄科崖爬藤屬植物,多年生蔓生草質藤本,主產于浙江、江蘇、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等地,生于山坡、灌叢、山谷、溪邊林下巖石縫中[1],為中國特有珍稀中藥植物[2],全草均可入藥,以地下塊根和果實的藥用效果最好,性平、味微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跌打損傷、活血散瘀、水腫消炎、高熱驚厥、毒蛇咬傷、活血止痛等癥狀[3],是無法替代的“植物抗生素”[4]。近年來,隨著三葉青功效的研究以及野生資源濫挖和環(huán)境的變化,種苗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本研究采用3種不同容器,開展大棚繁育技術研究,旨在為三葉青不同容器繁育技術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三葉青插條母本由原淳安縣許源林場2017年春季小拱棚培育,種源由浙江農林大學提供。生根劑采用國光生根萘乙酸20%粉劑(NAA,四川潤爾科技有限公司)。試驗地選在淳安縣富溪林場許源林區(qū)十四塢林班,海拔110~200 m,屬中亞熱帶北緣濕潤季風性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氣溫為17 ℃,極端最低氣溫為-7.6 ℃,極端最高溫度為41.8 ℃,其中1月最低,平均為5 ℃,7月最高,平均為28.9 ℃;年均降水量為1 430 mm;全年無霜期為263 d。土壤類型主要為紅壤類黃紅泥土、黃泥土和油黃泥土,母質多為風化巖,pH 5.5 ~ 6.0[5-6]。
1.2.1 不同容器規(guī)格與基質類型對扦插成活和生長的影響
黑色無紡布輕型容器(口徑5 cm,高度8 cm),扦插基質為泥炭60%+珍珠巖35%+稻谷殼4%+鈣鎂磷肥1%等材料配制;黑色塑料營養(yǎng)缽(口徑12 cm,高度10 cm)、50孔育苗穴盤(5 cm×4 cm),扦插基質均為黃心土50%+有機肥35%+泥炭12%+復合肥2%+鈣鎂磷肥1%等材料配制。
插條為三葉青2節(jié)莖段,去除下部節(jié)上葉片,剪去上部節(jié)位葉片的1/2進行扦插,用NAA 2 500 mg·L-1泥漿速蘸后扦插至不同容器。每處理50株,重復3次。
1.2.2 不同濃度NAA速蘸及不同容器和基質類型對扦插成活的影響
采用NAA濃度為2 500、3 000、5 000、8 000 mg·L-1分別進行速蘸扦插,以清水為對照,插至3種不同基質容器中,每處理50株,重復3次。
1.2.3 不同濃度NAA和容器基質類型對扦插成活的影響
采用NAA濃度2 500、3 000 mg·L-1進行泥漿和溶液速蘸,以清水為對照,插至3種不同容器,每處理50株,重復3次。
1.2.4 不同插條節(jié)數(shù)和容器基質類型對扦插成活的影響
依插條節(jié)數(shù),設1、2、3節(jié)插條,保留最上部節(jié)位1/2的葉片,用NAA 2 500 mg·L-1泥漿速蘸后插至3種不同基質容器,每處理50株,重復3個。
1.2.5 不同留葉處理和容器基質類型對扦插成活的影響
選擇帶2節(jié)的插條,設減去全部葉片及1/3、1/2、2/3、全葉(CK)5個處理,用NAA 2 500 mg·L-1泥漿速蘸后扦插至3種不同容器,每處理50株,重復3次。
以上處理均于2020年8月在淳安縣富溪林場許源林區(qū)簡易鋼架大棚中進行,基質裝盆前用甲霜噁霉靈和禾尊2號(吉林長春市長雙農藥有限公司)進行土壤消毒,用于預防立枯病。扦插前澆透水,扦插后用塑料拱棚保濕,每5 d噴1次水,鋼架大棚外覆蓋透光度60%的遮陽網(wǎng)。扦插30 d后統(tǒng)計成活率和生長情況。數(shù)據(jù)采用DPSV7.55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表1顯示,輕型容器的扦插成活率及地徑、主根系長和新稍長極顯著高于育苗穴盤,顯著高于黑塑料營養(yǎng)缽,黑塑料營養(yǎng)缽極顯著高于育苗穴盤。因此,3種容器優(yōu)先選擇使用輕型基質容器育苗,其次使用黑塑料營養(yǎng)缽。
表1 不同容器及基質類型對扦插成活率及生長的影響
表2顯示,隨著NAA濃度升高,扦插成活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其中輕型容器扦插成活率最高,穴盤成活率最低。由此可見,三葉青扦插并不是NAA濃度越高越好,只要扦插季節(jié)適宜,清水速蘸的成活率亦達到84.9%~90.3%。
表3表明,NAA泥漿速蘸優(yōu)于同濃度的溶液速蘸,且較低濃度NAA(2 500 mg·L-1)優(yōu)于較高濃度NAA(3 000 mg·L-1),對照介于2者之間。因此,三葉青生產實踐中建議使用濃度2 500~3 000 mg·L-1NAA泥漿速蘸扦插,優(yōu)于同濃度NAA溶液速蘸。
表2 NAA濃度和容器基質類型對成活率的影響
表3 不同濃度NAA速蘸處理及容器基質類型對扦插成活的影響
表4表明,隨著插條節(jié)數(shù)的增加,扦插成活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輕型容器扦插成活率最高,育苗穴盤成活率最低,且2節(jié)插條的扦插成活率最高。
表5顯示,隨著留葉量的增加,扦插成活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其中輕型容器扦插成活率最高,育苗穴盤成活率最低,且留葉1/2處理的扦插點看,云煙301和云煙116感官質量略優(yōu)于對照云煙97,中川208和云煙87感官質量略低于云煙97。綜合看,各品種上部煙葉感官質量檔次與云煙97基本相當。
表4 插條節(jié)數(shù)和容器基質類型對成活率的影響
x
表5 留葉處理和容器基質類型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容器基質類型對三葉青成活率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其中輕型容器基質類型扦插成活率極顯著高于育苗穴盤,顯著高于營養(yǎng)缽育苗。
三葉青扦插成活率隨NAA濃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趨勢。在輕型容器中扦插,2 500 mg·L-1NAA泥漿液速蘸的成活率最高,且高于相同濃度的NAA溶液速蘸。
就不同插條節(jié)數(shù)看,隨著插條節(jié)數(shù)的增加,扦插成活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輕型容器扦插成活率最高,育苗穴盤成活率最低,且2節(jié)插條的扦插成活率最高。
就不同留葉情況看,隨著留葉量的增加,扦插成活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其中輕型容器扦插成活率最高,育苗穴盤成活率最低,且留葉1/2處理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不留葉的扦插成活率最低。可見在三葉青扦插時,適當修剪葉片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總之,生產實踐中,采取輕型基質容器育苗,配制濃度2 500 mg·L-1或3 000 mg·L-1NAA速蘸黃泥漿,剪除三葉青1/2或1/3葉片,保留2節(jié)插條,三葉青的扦插成活率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