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勇,蒙蘭青,黃 清,李 東,邱紹財
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治療主要是早期靜脈溶栓治療,時間窗在發(fā)病后3.0~4.5 h內[1]。但大多數腦梗死患者不能及時接受溶栓治療,預后較差。因此,進一步研究腦缺血的病理生理機制具有重要且迫切的臨床價值。研究[2-4]表明,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大腦中高度表達,與多種神經疾病有關,如自閉癥譜系障礙和癲癇。TALNEC2作為一種促進細胞損傷的lncRNA,研究發(fā)現膠質母細胞瘤中TALNEC2增加[5]。此外,心肌缺血患者血清和缺氧損傷的H9c2細胞中TALNEC2增加[6]。然而,TALNEC2在急性腦梗死中的作用尚未闡明。該研究通過體外腦微血管內皮細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EC)暴露于缺氧-葡萄糖剝奪(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確定TALNEC2在急性腦梗死中的表達和作用,并探討TALNEC2基因敲低對小鼠大腦中動脈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旨在為探索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靶點提供新的見解。
1.1 BMEC培養(yǎng)與OGD模型建立將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雄性,體質量25~30 g,10周齡,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大腦皮層均質化,過濾,然后用膠原酶B,膠原酶/Dispase酶(瑞士Roche公司)依次消化,并在40% Percoll溶液中離心。收集含有微血管的第2條帶并將其置于膠原涂層的培養(yǎng)皿上。小鼠BMEC(3代,基于因子Ⅷ的表達,純度>95%,表現出緩激肽受體功能)在使用前生長到85%~95%的融合率。為了在體外模擬缺血樣條件,將小鼠BMEC培養(yǎng)物轉移到溫度控制(37±1)℃的厭氧室(美國Forma Scientific公司),其中含有5% CO2和95% N2的混合氣體,并用去氧無糖Hanks平衡鹽溶液(美國Invitrogen公司)代替培養(yǎng)基,細胞在厭氧室中保持16 h,對照組小鼠BMEC不暴露于OGD。
1.2 細胞轉染廣州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了si-TALNEC2、si-NC、pcDNA、基于pcDNA的TALNEC2過表達載體(TALNEC2)、miR-19a-3p模擬物(miR-19a-3p)和miR-NC(miR-NC)。建立OGD模型前,使用Lipofectamine 3000(美國Invitrogen公司)將上述慢病毒或載體轉染入細胞中,孵育48 h。
1.3 小鼠MCAO模型的建立采用C57BL/6小鼠建立MCAO模型。將小鼠隨機分為4組:溶媒對照組(Sham)、MCAO組、MCAO+siRNA陰性對照組(MCAO+si-NC)和MCAO+siRNA抗TALNEC2組(MCAO+si-TALNEC2),每組12只。在建立MCAO模型前24 h將si-TALNEC2或si-NC慢病毒載體注入小鼠左心室。MCAO手術參照文獻方法[7]建立,麻醉后,從頸外動脈至頸內動脈插入5-0外科尼龍單絲縫合線以閉塞大腦中動脈。MCAO手術60 min后,取下縫合線。Sham組采用相同的手術方法,無MCAO。于MCAO后1、3、7和14 d進行神經功能評分,取腦組織進行TTC染色分析。
1.4 神經功能評分和梗死體積的測量在手術后的1、3、7和14 d進行了足誤測試以評估MCAO治療后小鼠的神經功能,低神經評分顯示神經功能缺損[7]。在手術后14 d,將小鼠麻醉,收集大腦,切割成2 μm厚的切片,并用2%TTC溶液(美國Sigma公司)在37 ℃黑暗中染色15 min。使用圖像實驗室軟件(美國Bio-Rad公司)分析梗死組織(梗死組織呈白色)的面積。
1.5 qRT-PCR分析使用TRIzol試劑(美國Invitrogen公司)分離總RNA,并使用M-MLV逆轉錄試劑盒(美國Thermo Fisher公司)或TaqMan microRNA逆轉錄試劑盒(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將其逆轉錄為cDNA。然后,使用SYBR green(Applied Biosystems)將cDNA用于qRT-PCR分析。以β-actin或U6小RNA為內源性對照,用2-ΔΔCt法計算RNAs的相對表達。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引物序列
1.6 Western blot實驗從腦組織或BMEC細胞中提取的蛋白質用BCA蛋白質分析試劑盒(上海Beyotime公司)定量,在98 ℃變性10 min,然后通過SDS-PAGE凝膠電泳分離并轉移到聚偏二氟乙烯膜(美國Millipore公司)上。在室溫下用5%脫脂牛奶封閉膜1 h,然后在4 ℃下用抗Bcl-2(1 ∶1 000稀釋,英國Abcam公司)、Bax(1 ∶2 000稀釋,英國Abcam公司)、JNK(1 ∶5 000稀釋,英國Abcam公司)和β-actin(1 ∶5 000稀釋,英國Abcam公司)一級抗體孵育過夜。隨后,在室溫下與辣根過氧化物酶偶聯二級抗體(1 ∶10 000稀釋,英國Abcam公司)孵育2 h,并與增強化學發(fā)光顯色底物(上海Beyotime公司)相互作用。用圖像實驗室軟件(Bio-Rad)對蛋白質信號進行分析。
1.7 ELISA試驗采用ELISA試劑盒(美國Sigma公司)測定腦組織勻漿或細胞培養(yǎng)液中炎性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釋放量。
1.8 細胞凋亡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Annexinv-FITC/PI凋亡檢測試劑盒(美國Sigma公司)檢測細胞凋亡。用PBS洗滌處理后的BMEC細胞,加入200 μl結合緩沖液中再懸浮,然后在黑暗中用10 μl Annexin V-FITC和5 μl PI雙重染色15 min。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ecton Dickinson公司)分析凋亡細胞。
1.9 熒光素酶活性測定用starBase預測miR-19a-3p與TALNEC2(全長572 bp,第358~383位堿基存在miR-19a-3p的潛在結合位點)或JNK(全長663 bp,第472~511位堿基存在miR-19a-3p的潛在結合位點)的結合位點,設計成對PCR擴增引物(TALNEC2 F:5′-AUUUGACUAAGUCAAGUUGCUC UCA-3′,R:5′-UUGGGUAGUACCUUAGAAGAGU-3;JNK F:5′-TCAAAGGGGGAGAGGGGAGAATGTTTG TAACAGGGTAGAGTGGAGGGGTGGGGGGAGCCCT-3′,R:5′-AGGGCTCCCCCCACCCCTCCACTCTACCC TGTTACAAACATTCTCCCCTCTCCCCCTTTGA-3′),構建含有miR-19a-3p應答序列的TALNEC2和JNK的3′UTR片段。擴增含有野生型(WT)或突變型(MUT)結合位點的TALNEC2或JNK序列,然后插入pmirGLO載體(美國Promega公司)以構建熒光素酶報告載體(TALNEC2-WT,TALNEC2-MUT,JNK-WT或JNK-MUT)。使用Lipofectamine 3000將20 ng熒光素酶報告載體、15 ng對照載體和40 nmol/L miR-19a-3p或miR-NC共轉染BMEC細胞。轉染48 h后,使用熒光素酶檢測試劑盒(美國Promega公司)測定熒光素酶活性。
2.1 TALNEC2基因敲低對MCAO模型腦損傷的抑制作用為探討TALNEC2在急性腦梗死中的作用,建立小鼠MCAO模型。在MCAO后1、3、7和14 d,小鼠腦組織中TALNEC2的表達異常增強(F=38.042,P<0.001)(圖1A),與MCAO+si-NC組比較,MCAO+si-TALNEC2組的TALNEC2豐度降低(圖1B)。觀察各組神經損傷情況,結果顯示:與Sham組比較,MCAO處理增加了梗死體積,降低了神經功能評分,而TALNEC2的敲低逆轉了這一結果(圖1C、D)。MCAO組Bcl-2蛋白表達受到抑制,Bax蛋白表達增加,而TALNEC2的敲低使其減弱(圖1E)。此外,MCAO組腦組織中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水平升高,TALNEC2的敲低使其減弱(圖1F)。
圖1 敲低TALNEC2抑制MCAO模型腦損傷
2.2 miR-19a-3p與TALNEC2結合為了闡明TALNEC2調控急性腦梗死的潛在機制,研究用starBase檢測了TALNEC2的潛在結合miRNA,并顯示TALNEC2和miR-19a-3p存在結合位點(圖2A)。隨后,通過熒光素酶活性分析探討了這種相互作用。結果表明,miR-19a-3p的上調抑制了轉染TALNEC2-WT的BMEC細胞中的熒光素酶活性,而TALNEC2-MUT組沒有活性變化(圖2B)。
圖2 miR-19a-3p與TALNEC2結合
2.3 TALNEC2通過調節(jié)miR-19a-3p介導OGD誘導的細胞凋亡和炎癥損傷OGD處理后,BMEC細胞中TALNEC2的表達異常增強,而miR-19a-3p水平呈時間依賴性下降(F=23.591,P<0.001)(圖3A~C)。為探討TALNEC2介導的急性腦梗死是否與miR-19a-3p相關,將BMEC細胞分別轉染miR-NC、miR-19a-3p、miR-19a-3p和pcDNA或TALNEC2,然后用OGD處理。OGD治療后BMEC細胞凋亡和炎性細胞因子產生增多,提示體外成功建立了急性腦梗死模型(圖3D)。miR-19a-3p的上調抑制OGD誘導的BMEC細胞凋亡,TALNEC2的加入減弱了這種作用。此外,TALNEC2的加入減弱了miR-19a-3p對OGD處理的BMEC細胞中IL-1β、IL-6和TNF-α分泌水平的抑制作用。
圖3 TALNEC2通過調節(jié)miR-19a-3p介導OGD誘導的細胞凋亡和炎癥損傷
2.4 miR-19a-3p通過靶向JNK抑制OGD處理的細胞凋亡和炎癥反應為探討miR-19a-3p參與急性腦梗死的機制,用starBase預測miR-19a-3p的潛在靶點。圖4A顯示了miR-19a-3p和JNK的假定結合位點。進行了熒光素酶活性測定以證實這一預測,在轉染JNK-WT的細胞中,miR-19a-3p的過度表達導致BMEC細胞中熒光素酶活性降低;但在JNK-MUT組中它未影響活性(圖4B)。體內研究證實了上述結果,在MCAO后1、3、7和14 d,小鼠腦組織中miR-19a-3p的表達明顯減弱(F=27.140,P<0.001),而JNK的表達異常增強(F=41.503,P<0.001)(圖4C、D)。經OGD處理后,BMEC細胞中JNK mRNA的表達呈時間依賴性異常增加(F=31.764,P<0.001)(圖5A)。此外,經OGD處理后,BMEC細胞中Bcl-2蛋白表達呈時間依賴性異常降低(F=46.514,P<0.001),而Bax蛋白表達呈時間依賴性異常增加(F=61.802,P<0.001)(圖5B)。為探討JNK是否參與miR-19a-3p介導的急性腦梗死損傷,將BMEC細胞分別轉染miR-NC、miR-19a-3p、miR-19a-3p和pcDNA或JNK,然后用OGD處理,結果JNK上調減弱了miR-19a-3p對OGD處理的BMEC細胞的保護作用,并抵消了miR-19a-3p對OGD處理的BMEC細胞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抑制作用(圖5C、D)。
圖4 miR-19a-3p的潛在靶點
圖5 miR-19a-3p通過靶向JNK抑制OGD處理的細胞凋亡和炎癥反應
2.5 TALNEC2通過競爭性地結合miR-19a-3p促進JNK的表達為了進一步闡明TALNEC2處理的潛在ceRNA網絡,通過轉染JNK-WT分析BMEC細胞中的熒光素酶活性。結果表明,TALNEC2的引入逆轉了miR-19a-3p對細胞中熒光素酶活性的抑制(圖6A)。此外,Western blot分析顯示,TALNEC2的過度表達導致JNK蛋白水平增加,而miR-19a-3p的加入減弱了JNK蛋白水平(圖6B)。
圖6 JNK由TALNEC2和miR-19a-3p調節(jié)
lncRNA的異常表達與多種腦部疾病有關,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血管疾病[8]。研究[9]發(fā)現,lncRNA轉移相關的肺腺癌轉錄本1具有抗凋亡作用,并影響缺血性卒中后的腦損傷。lncRNA INK4位點反義非編碼RNA在體外保護細胞免受OGD治療急性腦梗死模型誘導的損傷[10]。因此,闡明lncRNA在急性腦梗死中的作用是非常有價值的,可以為其治療提供新的治療靶點。本研究在建立急性腦梗死動物模型和細胞模型中,發(fā)現TALNEC2在腦組織和BMEC細胞中的表達上調,并證明了TALNEC2作為miR-19a-3p的ceRNA來調節(jié)JNK,在體內和體外促進急性腦梗死損傷。
研究[5]表明,TALNEC2在膠質母細胞瘤疾病中上調,與膠質瘤干細胞的細胞增殖和自我更新呈負相關。此外,TALNEC2能夠獨立有效地加重H9c2細胞的心肌缺血損傷[6]。本研究中,在MCAO處理的小鼠和OGD處理的細胞中,TALNEC2均升高,促進了急性腦梗死的細胞凋亡。此外,本研究還揭示了TALNEC2的抑制作用可減少腦梗死,提高神經功能評分,提示TALNEC2的敲低在急性腦梗死中起到了神經保護作用。先前的研究[11-12]證實了TALNEC2具有加重缺氧損傷的功能,并且與細胞中的促炎介質相關。因此,本研究假設TALNEC2也促進了急性腦梗死炎癥反應的產生,結果發(fā)現TALNEC2對促炎細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達具有積極的調節(jié)作用,表明TALNEC2參與了急性腦梗死的炎癥損傷。然而,TALNEC2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潛在作用機制需要更多的研究。這項工作顯示了lncRNA-miRNA調節(jié)網絡在急性腦梗死后腦組織中的重要性。例如,有報道[13]稱TALNEC2通過結合miR-650來調節(jié)凋亡肽酶激活因子1,從而加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為了明確TALNEC2在急性腦梗死中是否作為miRNA海綿,研究對潛在的miRNA進行了探索,結果顯示miR-19a-3p含有假定的結合位點。隨后,通過熒光素酶活性驗證了TALNEC2和miR-19a-3p之間的相互作用。
研究[14-15]表明,miR-19a-3p通過調節(jié)缺血腦的炎癥和存活而成為神經保護靶點。本研究揭示了miR-19a-3p在MCAO模型腦組織和OGD處理的BMEC細胞中下調,并且其上調減輕了OGD誘導的細胞凋亡和炎癥損傷。此外,TALNEC2的加入逆轉了miR-19a-3p介導的對急性腦梗死損傷的抑制作用,表明TALNEC2通過結合miR-19a-3p來調節(jié)急性腦梗死。已知功能性miRNA可調控相關靶基因的表達。以往的研究[16]表明,miR-19a-3p在不同的條件下負調控JNK的表達。因此,本研究認為miR-19a-3p/JNK的調控網絡可能在急性腦梗死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通過熒光素酶活性證實了miR-19a-3p和JNK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17]表明,JNK逆轉了miR-150-5p介導的對急性腦梗死神經元死亡的抑制作用。此外,JNK通過激活NF-κB誘導神經炎癥,并促進神經元死亡[18]。本研究發(fā)現,在MCAO和OGD模型中,JNK表達升高,與先前的研究一致[19]。JNK的恢復減弱了miR-19a-3p對急性腦梗死損傷的保護作用,表明miR-19a-3p通過靶向JNK介導急性腦梗死的進展。此外,TALNEC2上調促進了JNK表達,而miR-19a-3p則削弱了這一作用。表明TALNEC2可能是miR-19a-3p抑制BMEC細胞中JNK表達的一種ceRNA。
綜上所述,在體內外腦缺血模型中,TALNEC2的表達均增加。TALNEC2的敲低通過調節(jié)miR-19a-3p/JNK減輕MCAO或OGD誘導的急性腦缺血損傷,為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潛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