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
摘 要:文章利用激光拉曼對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齊墓葬壁畫及陶質(zhì)彩繪的顏料進行成分分析,同時結(jié)合電鏡能譜儀和偏光顯微鏡對分析結(jié)果進行驗證。結(jié)果顯示,顏料顏色共有紅、黑、白、黃、綠和藍6種。值得關(guān)注的是,雖然屬于同時期同一墓葬中的隨葬品,壁畫和陶質(zhì)彩繪在紅色和白色顏料的使用上還是存在些許差異;同時,靛藍是唯一一種在壁畫及陶質(zhì)彩繪上都使用的有機染料,給北齊時期顏料的使用情況及后續(xù)保護加固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北齊墓葬壁畫;陶質(zhì)彩繪;顏料;靛藍;有機染料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16
山西朔州水泉梁壁畫墓是山西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較大、整體保存較為完整的北齊壁畫墓之一。①2008年6—8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局、崇福寺文物管理所聯(lián)合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并對該墓的壁畫進行了揭取與保護,揭取壁畫80余平方米,由山西博物院文物保護中心修復(fù)。水泉梁北齊墓葬中有大面積保存較好的壁畫以及隨葬品中的陶質(zhì)彩繪,由于其表面色彩絢麗的顏料,使其藝術(shù)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②本文采用激光拉曼、SEM-EDS及偏光顯微鏡,對水泉梁北齊墓葬內(nèi)壁畫和陶質(zhì)彩繪上使用的顏料進行分析,旨在為后續(xù)表面加固保護及北齊時期顏料的使用情況提供基礎(chǔ)理論。
1 顏料樣品簡介
經(jīng)前期搜集整理,水泉梁北齊墓葬內(nèi)壁畫彩繪上共使用了紅、藍、綠、黃、黑、白6種顏色,其中紅色因取樣位置的不同(如邊框、局部勾勒及人物唇部)分為3種,共計8個待測樣品。陶俑多為俑身殘塊,其上彩繪也大面積脫落,剩余彩繪主要集中于服飾褶皺處,故陶俑上顏料的取樣僅依據(jù)色相不同而分別取樣,具體位置無法明確區(qū)分。陶俑彩繪顏料中共搜集到紅、藍、黃、白、黑5種顏色,其中紅色樣品共5種,共計9個待測樣品。
2 檢測部分
2.1 檢測方法及儀器
本次檢測以激光拉曼為主,根據(jù)樣品的性質(zhì),同時結(jié)合電鏡能譜儀和偏光顯微鏡對檢測結(jié)果進行驗證。
2.1.1 顯微激光拉曼光譜儀
法國HoRIBA公司生產(chǎn)的XpLORA共焦顯微拉曼光譜儀,氬離子激光器,532nm、633nm、785nm三個激光器,物鏡50×,光斑尺寸1μm,光柵1200。
2.1.2 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SEM-EDS)
美國FEI公司Quanta 650鎢燈絲掃描電子顯微鏡;牛津(OXFORD)公司X-MaxN 50型X-射線能譜分析儀。
2.1.3 偏光顯微鏡
Olympus產(chǎn)BX 51P型偏光顯微鏡,加熱臺及固封樹脂Meltmount?(折射率1.662)。
2.2 檢測結(jié)果
檢測結(jié)果匯總?cè)绫?所示。
3 結(jié)果討論
3.1 紅色顏料
古代墓葬陶質(zhì)彩繪多以紅色為主,在水泉梁北齊墓葬中,陶質(zhì)彩繪上紅色顏料的使用也比壁畫豐富。除了使用與壁畫相同的鐵紅、朱砂兩種單色調(diào)外,還增添了鉛丹的使用,同時運用了鐵紅和鉛丹的混合顏料,增加了色彩的多樣性。
①鐵紅(Encelac red,F(xiàn)e2O3)在壁畫和陶質(zhì)彩繪中均有使用,壁畫中主要使用在圖像邊框隔離帶、東西壁鞍馬等局部勾勒位置。拉曼峰(212、276、384、487、588、1291cm-1)與圖譜庫中Fe2O3的拉曼峰(226、293、410、611、1316cm-1)十分接近,表明紅色顏料確系Fe2O3(圖1)。同時與掃描電鏡結(jié)果(Fe含量31.54%、O含量46.64%、C含量9.6%)相匹配。
②朱砂(Cinnabarite,HgS),壁畫、陶質(zhì)彩繪中均有使用,壁畫中主要用于人物唇部,用量很少。拉曼峰(250、288、342cm-1)與圖譜庫中HgS的拉曼峰(251、288、342cm-1)幾乎吻合,表明紅色顏料確系朱砂(圖2)。同時與電鏡結(jié)果(Hg含量66.31%、O含量21.82%、S含量9.81%)相匹配。
③鉛丹(Minium,Pb3O4),僅在陶質(zhì)彩繪中使用,拉曼峰(158、227、309、392、478、546、1098cm-1)與圖譜庫中Pb3O4的拉曼峰(162、224、309、385、474、544、1086cm-1)幾乎吻合,可判定為鉛丹(圖3)。同時與電鏡結(jié)果(Pb含量53.05%、O含量26.94%、C含量11.93%)相匹配。陶質(zhì)彩繪中除單一使用鉛丹外,還有鉛丹和鐵紅的混合物,同時與掃描電鏡的檢測結(jié)果(Pb含量49.91%,F(xiàn)e含量12.11%,O含量21.26%)相匹配。
3.2 黑色顏料
碳(Pigment black,C),拉曼峰(1360、1590cm-1)與圖譜庫中C的拉曼峰 (1341、1591cm-1)幾乎吻合,表明黑色顏料確系碳,同時與電鏡結(jié)果(C含量37.58%、O含量35.68%、Ca含量11.06%)相匹配(圖4)。
3.3 白色顏料
水泉梁北齊墓葬中壁畫和陶質(zhì)彩繪分別使用了兩種不同的白色顏料。
①白鉛礦(Cerusite,PbCO3),壁畫中使用的白色顏料。拉曼峰(682、840、1057、1373、1488cm-1)與圖譜庫中PbCO3的拉曼峰(675、838、1054、1364、1478cm-1)十分接近,同時與電鏡結(jié)果(Pb含量37.05%、O含量35.27%、Ca含量14.06%、C含量7.66%)相匹配,證實白色顏料為鉛白的一種(圖5)。
②方解石(Calcite,CaCO3),陶質(zhì)彩繪中使用的白色顏料。拉曼峰(153、281、713、1088、1438、1752cm-1)與圖譜庫中CaCO3的拉曼峰(158、288、720、1098、1760cm-1)十分吻合,同時與電鏡結(jié)果(Ca含量41.53%、O含量43.61%、C含量8.93%)相匹配,證實白色顏料為方解石(圖6)。
陶質(zhì)彩繪中使用的白色顏料并沒有延續(xù)白鉛礦,推測與陶質(zhì)彩繪的制作工藝有關(guān)。據(jù)記載,在陶質(zhì)彩繪制作過程中,通常是在陶器表面涂抹一層熟石灰作為白色底層,再施以彩繪。而熟石灰Ca(OH)2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吸收CO2后,則變?yōu)镃aCO3。③
3.4 黃色顏料
黃赭石[Limonite,F(xiàn)eO(OH).nH2O],壁畫和陶質(zhì)彩繪中使用相同的黃色顏料。拉曼峰(237、296、389、479、548cm-1)與圖譜庫中FeO(OH)·nH2O的拉曼峰(239、305、392、480、554cm-1)十分接近,同時與電鏡結(jié)果(Fe含量52.33%、O含量29.51%、Ca含量8.52%)相匹配,證實黃色顏料為水合氧化鐵(圖7)。黃赭石也稱褐鐵礦,是主要的鐵礦物之一,用作黃色顏料的是風(fēng)化成的褐鐵礦帽、褐鐵礦結(jié)核表面的黃色粉末,經(jīng)分選、漂洗、加工而成,是中國古代早期常用的一種黃色顏料。
3.5 綠色顏料
孔雀石[Malachite,Cu2CO3(OH)2],壁畫上使用的綠色顏料,彩塑上未見綠色顏料。拉曼峰(151、177、219、267、352、431、509、536、719、1066、1094、1369、1496cm-1)與圖譜庫中Cu2CO3(OH)2的拉曼峰(155、181、221、272、355、434、512、538、720、1061、1100、1366、1493cm-1)幾乎吻合,掃描電鏡中也檢測出的Cu含量達到53.26%、O含量34.70%、C含量11.40%,可判定綠色顏料為孔雀石(圖8)。孔雀石在中國是一種使用歷史較久的綠色顏料,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具有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褪色等優(yōu)點。
3.6 藍色顏料
靛藍(Indigo,C16H10O2N2),壁畫及陶質(zhì)彩繪中同時使用,是水泉梁北齊墓葬中使用的所有顏料中唯一一種有機染料。由于藍色顏料很少,且雜質(zhì)很多,在無法進行有效的分離提純情況下,激光拉曼對靛藍的檢測效果較好,拉曼峰(246、460、542、596、756、794、938、1147、1249、1312、1363、1462、1487、1581、1626、1702cm-1)與圖譜庫中C16H10O2N2的拉曼峰(250、464、539、594、759、940、1096、1145、1247、1308、1361、1462、1573、1632、1699cm-1)幾乎吻合,證實藍色顏料為靛藍(圖9)。
同時用偏光顯微鏡驗證,200倍下顯示,藍色顏料無晶體形狀。單偏光下,無晶體邊緣,色彩呈暈染狀由淺至深藍變化,多混于白色基團中,或呈藍色偏綠(圖10);正交偏光下,有個別顆粒顯示弱的4次消光現(xiàn)象,深色則似全消光,為明顯的有機藍特征(圖11)。
我國使用靛藍的歷史很長,據(jù)文獻記載,相傳在夏代我國就開始種植藍草,并掌握了它的生長習(xí)性。但靛藍最廣泛和最重要的應(yīng)用卻是染制絲、毛、棉、麻等纖維制品的染料。④靛藍在早期壁畫上的使用記載很少,在中國古代壁畫作品中經(jīng)常使用的藍色顏料,多以石青、青金石等天然礦物顏料為主。直至隋唐時期,中國壁畫藝術(shù)達到鼎盛,才廣泛出現(xiàn)以石青和靛青為主的青色系。⑤有資料記載,20世紀3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xué)福格藝術(shù)博物館的Gettens,分析華爾納竊取的敦煌唐朝壁畫時,曾發(fā)現(xiàn)敦煌壁畫的藍色顏料除藍銅礦外還有靛藍⑥,同時,除敦煌古代壁畫,在絹畫及陶質(zhì)彩繪顏料中也發(fā)現(xiàn)了靛藍的使用。⑦另外,在新疆阿斯塔那唐古墓群泥塑彩繪中也發(fā)現(xiàn)了靛藍的使用。⑧
4 結(jié)論
①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齊墓葬壁畫及陶質(zhì)彩繪上的顏料主要使用了紅色、黑色、白色、黃色、綠色和藍色6種顏料。值得關(guān)注的是,雖然屬于同時期同一墓葬中的隨葬品,但在紅色和白色顏料使用上還是存在些許差異。
②隋唐之前,靛藍在墓葬壁畫和陶質(zhì)彩繪中的使用記載相對較少,此次作為水泉梁北齊墓葬中使用的唯一一種有機染料,在已發(fā)現(xiàn)的同時期墓葬中也并不多見,對北齊時期顏料的使用情況及后續(xù)保護加固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chǔ)。
注釋
①山西博物院.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齊墓葬壁畫修復(fù)報告[R].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4.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局,等.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0(12):26-42.
③李乃勝,楊益民,何弩,等.陶寺遺址陶器彩繪顏料的光譜分析[J].光譜學(xué)與光譜分析,2008(4):946-948.
④張曉梅,魏西凝,雷勇,等.古代絲織品及古建彩畫藍色染料的微量及無損分析[J].光譜學(xué)與光譜分析,2010,30(12):3254-3257.
⑤常晶晶.古代壁畫中顏料及染料的拉曼光譜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xué),2010:18.
⑥羅瑟?!どw特斯,王進玉,江致勤.中國顏料的初步研究報告[J].敦煌研究,1987(1):98-103.
⑦王進玉.敦煌石窟藝術(shù)與顏料化學(xué)[C]//吳嘉麗,周湘華.世界華人科學(xué)史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xué)化學(xué)系,2001:75-85.
⑧鄭會平,何秋菊,姚書文,等.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彩塑的制作工藝和顏料分析[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xué),2013,2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