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國家憲法日的功能定位與發(fā)展

    2022-03-29 00:38:12孟凡凡
    客聯(lián) 2022年1期
    關鍵詞: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

    孟凡凡

    摘 要: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從此我國的憲法有了一個專門的節(jié)日,這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首先通過敘述憲法日的設立及歷史,分析憲法以及憲法日的發(fā)展由來;之后總結了目前國家憲法日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從知悉、熱愛、信仰和遵守四個方面對國家憲法日的功能定位進行分析,最后指出可以從避免濃重的政治氛圍、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融合之路、探索多樣化的憲法日活動儀式和培育憲法理念四個方面促進國家憲法日的發(fā)展。

    關鍵詞:節(jié)日;憲法日;憲法理念;傳統(tǒng)文化;法律儀式

    一、憲法日的設立及歷史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決定將現(xiàn)行憲法通過、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將12月4日確定為國家憲法日,是鑒于一系列的歷史因素。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并且通過了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在新中國的立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共同綱領是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基礎,但是我國并沒有將《共同綱領》的通過日期確立為國家憲法日,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代表不是由選舉產生的,所以由它制定的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在本質上并不是憲法。1954年9月20日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被稱為五四憲法,沒有把五四憲法的通過日期設立為國家憲法日的主要原因是1975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對五四憲法進行了修改,形成了1975年憲法,這一部憲法是有嚴重缺陷和問題的憲法,它不再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法律保障,即使在1978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對1975年憲法進行了修改形成了1978年憲法,但是當時還沒有對“左”的思想進行系統(tǒng)清理,所以1978年憲法也依舊存在缺陷。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現(xiàn)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由于現(xiàn)在施行的就是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憲法,所以把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憲法日的設立可以看作一種選擇與構成事件。節(jié)日要在事件中做出選擇,標識出重要的事件,節(jié)日并不反映真正重要的事件,而是通過模仿和紀念來確立人們眼中重要的事件。[1]憲法日其本質上是一種節(jié)日。節(jié)日,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文化。設立國家憲法日,可以充分展現(xiàn)我國法律文化,提高文化內涵,豐富我國的節(jié)日體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適時作議案說明時表示,以立法形式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集中反映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意志,有利于在全社會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樹立終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

    二、目前國家憲法日發(fā)展的主要問題

    (一)憲法日的政治元素過重,缺少人文氣息

    縱觀近年來憲法日主題活動,大多數(shù)活動均與“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國家與法治政府”的主題相關,憲法代表著國家的法律威嚴,與法治政府的建設息息相關,正是基于憲法這一特殊地位導致憲法日的政治氣氛過于濃重,缺少人文氣息與關懷。從2014年至2020年,我國歷屆憲法日的主題為“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發(fā)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從中可以看出歷屆憲法日的主題都體現(xiàn)了國家特定時期的政治導向與政治價值觀,但是憲法日在融合政治內容進行輸出的時候是否忽略了人民對于一個節(jié)日的期待與情結?憲法日的活動方式應該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尊重廣大人群眾對于憲法日的客觀需求,為人民群眾營造充滿人文氣息的憲法日氛圍,讓人民體會到憲法與日常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這樣憲法的理念與精神才能深入人心。

    (二)憲法日未能融合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分離

    國家憲法日相比于眾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它的歷史并不悠久導致憲法日的文化底蘊并不深厚,憲法日作為一種現(xiàn)代國家節(jié)日,它還沒有找到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行融合的思路。比如憲法日的活動中有一項憲法宣誓儀式,通常采取左手托舉憲法,右手握拳的方式,而這種憲法宣誓儀式類似于西方宗教儀式,從中可看出我國憲法日的活動形式不善于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成分,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神,展示中國風采。國家憲法日既要體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也要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達到弘揚優(yōu)秀文化,建設法治國家的目標,以文化自覺和社會再生產的意識為基礎構建一個有“人民”和“文化”的國家憲法日。在中國歷史中追溯憲法精神,在傳統(tǒng)文化中承襲憲法理念,在悠久的文明史中融合現(xiàn)代憲法,這樣憲法日的活動內容可能會更容易被人民群眾吸收和理解,同時也能使人民感受到憲法的深厚力量,激發(fā)一種全社會尊重、信仰憲法的氛圍。

    (三)不同社會群體對于憲法日的認知程度有差距

    國家憲法日自從2014年設立,至2021年只有8年的時間,相比較于中國其他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憲法日對于大多數(shù)公民來說更像是一個新鮮事物。在一些傳統(tǒng)佳節(jié)到來之際,各家各戶都會提前為節(jié)日的到來做各種各樣的準備,在節(jié)日的當天也會約定俗成的進行有關節(jié)日的習俗與儀式,但是民眾對于國家憲法日似乎就缺少一種過節(jié)日的意識,普通群眾并不認為國家憲法日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節(jié)日,在他們的觀念里憲法與他們相之甚遠,甚至大多數(shù)公民對于憲法日的存在也并不知悉,只有一些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或者從事與法律職業(yè)相關的人員對于國家憲法日有一定的了解,從中反映出的問題就是不同社會群體對于憲法日的認知程度也不同,并且有著較大差距。

    (四)憲法日的宣傳教育效果不顯著

    憲法日的核心就是要對社會群體進行有關于憲法的宣傳教育。節(jié)日是在一個公共空間內發(fā)生的,在這個空間內對個人言行起著規(guī)訓和教化作用,節(jié)日的組織者都認為人是可以被教育的。節(jié)日可以是“成年人的學?!?,節(jié)日讓一個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變成一個學生。[1]目前我國憲法日在宣傳教育方面的效果并不顯著。首先,憲法宣傳活動形成“宣”重于“教”的局面,在我國憲法知識普及的多年實踐中,“憲法宣傳教育”的提法通常將憲法“宣傳”置于憲法“教育”之前。過多強調對憲法的“宣傳”活動,相應地就會淡化憲法“教育”的重要性,使活動停留在“喊口號式”的形式宣傳;其次,當前我國憲法宣傳教育的資源并不均衡,優(yōu)質、充裕的憲法教育資源集中于高校和黨政部門,對社會供給的教育資源尚有不足;第三,憲法教育還停留在抽象的憲法條款層次,并沒有將憲法的條條框框轉變?yōu)楝F(xiàn)實問題,憲法教育沒有生活化,人們也許知道有憲法,但是并不知道怎樣去用憲法,并且人們對于憲法的普遍認知是憲法是一部不可觸犯的嚴肅的法律,但是憲法的教育目的應該是讓人們知道這是一部保護自己的法律。

    三、國家憲法日的功能定位

    (一)知悉。全體國民對憲法的知曉、認知、理解,以及由此產生的憲法觀念和意識,對于保證憲法的全面貫徹至關重要。憲法觀念即公眾對于憲法所體現(xiàn)的價值取向、基本制度、核心功能等內容的主觀認識。[6]然而,我國相當多的國民事實上并不知道憲法,也不知道憲法的重要性,原因是每個人的知識水平、生活閱歷以及社會身份各有差異,而且那些雖然知道憲法日的國民對憲法的認識也有待提高,這就意味著我國亟需給13億全體國民進行憲法宣傳、教育,讓憲法盡快走進所有國民的心中。在設置了憲法日以后,12月4日舉行的相關活動都得圍繞憲法進行,更有助于大家從不同角度理解憲法,應該借憲法日的契機,推動“憲法進入中小學教材”,強化公民的憲法意識。設立國家憲法日,“既要轟轟轟烈烈,又要扎扎實實”!

    (二)熱愛。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它規(guī)定了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所以憲法對于廣大公民來說應該是美好生活的組成部分,而不總是一種莊嚴肅穆的代名詞,在公民知悉憲法的功能定位后,就會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憲法,使人們將憲法與很多美好的事物聯(lián)系到一起。憲法日是一種特殊的節(jié)日,節(jié)日往往總是與一些賞心悅目的形式聯(lián)系在一起,而人們對于節(jié)日的熱愛隨著時間的教化會不斷轉化為對憲法的熱愛,憲法需要寓教于樂,在節(jié)日的歡快氛圍中傳承、學習憲法的精神與理念,憲法日如果具有具備娛樂性,才能被吸引民眾并被民眾所喜愛,但是憲法日一昧追求娛樂性又會喪失憲法的威嚴,更需要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節(jié)日形式,在公眾的參與中傳播積極的、莊重的憲法觀念,在節(jié)日的歡快氛圍中激發(fā)起民眾對于憲法的熱愛,建立既有生動形式又有法律文化教化的憲法日節(jié)日體系。

    (三)信仰。信仰是一種非理性的情懷,憲法的生命和力量的本質來自于全體國民對它的深深信仰和至高尊崇。盧梭指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憲法,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刻在在公民的內心里。節(jié)日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它可以成為法律的媒介,法律不能脫離文化基礎,基于法律這一文化根性,法律就具有相當大的力量,憲法日就是一種包含著法律成分的文化符號,這一符號有助于促使人們在內心產生一種憲法至上的情感,這種情感就影響著社會群體的價值、態(tài)度以及信仰。法律有時依賴于文化,有時卻支配和控制著文化;有時忽略文化的存在,有時卻促進或保護著文化;有時表達著文化,有時卻被文化所表達。[7]正是在這種憲法與節(jié)日的要素相互滲透過程中,憲法精神被大眾所信仰,進而被視為整個社會共同的文化財富。節(jié)日作為集體共享的特殊時間,它有特定的精神核心,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如果憲法日失去信仰的精神核心,它就會成為沒有意義的空洞的符號。

    (四)遵守。我國的法律制度體現(xiàn)了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和利益,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多數(shù)人民群眾都能夠自覺遵守法律。列寧說“憲法是一張寫滿人民權利的紙,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是權利確認與權利保障的統(tǒng)一。我國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它一方面能夠確認每一個公民的平等權利,另一方面能夠為實現(xiàn)這種平等權利提供大體平等的保障條件。雖然我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為平等權利提供平等實現(xiàn)條件時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但是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中,這些問題都可以逐步得到解決。隨著法治化程度提升,公民越來越多的權利都會得到保障,相應地人們也會遵守不斷完善的憲法和法律,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了一個紀念日,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全國范圍尊重憲法、遵守憲法、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

    四、國家憲法日創(chuàng)新思路

    (一)避免濃重的政治氛圍,明晰節(jié)日的政治性界限

    進入近代以后,很多新設立的節(jié)日都與政治事件相聯(lián)系,伴隨著民族國家的形成,國家政權建設的力量不斷增強使得民眾身體國家化[4]。節(jié)日就在這一過程中被逐漸意識形態(tài)化和政治化。憲法日本質上是一種政治性節(jié)日,所以國家憲法日也就不可避免的承擔著某些政治性功能。國家憲法日作為一種政治化的節(jié)日,同時它也在不斷地被政治化,但是過于濃重的政治氛圍會使憲法日逐漸演變成一種“政治儀式”,儀式是政治的重要的工具,可儀式終究不是政治本身,它只是實現(xiàn)政治目的的形式, 而形式往前再走一步可能就是形式主義了。[5]因此,憲法日的活動不要有濃重的政治氛圍,厘清節(jié)日與政治的界限,明晰憲法日是以人民為主體的節(jié)日,是保障公民權利和美好生活的保障,如果過多的將憲法日與莊重嚴肅的政治元素相結合,可能會使民眾對于憲法日產生一種距離感。憲法日可以通過政治儀式來強化特定時空的感受,但是切不可受制于儀式,將憲法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各個部分,相比較于通過政治儀式來進行憲法意識的輸出,將其耳濡目染潛入生活,把憲法與美好的事物相聯(lián)系,讓人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接觸憲法,憲法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二)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融合之路

    春秋時期鄭、晉兩國的以鑄刑書和鑄刑鼎為標志的成文法公布,使百姓知曉了確定的法律規(guī)定,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從秘密法到成文法的轉變。憲法是近現(xiàn)代國家發(fā)展帶一定階段,為了分配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而產生的。鑒于此可以考慮將春秋時期鑄刑書和鑄刑鼎的方式融入憲法日的活動中,比如把憲法鑄于鼎、建造憲法紀念碑,這些方式既能繼承古老的中華文明傳統(tǒng),也能以莊嚴神圣的載體傳播憲法,約束立法者不隨意更改憲法,意味著憲法的穩(wěn)定性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中國近現(xiàn)代的發(fā)展中就存在憲法宣誓制度,即總統(tǒng)在就職宣誓時就要表明自己效忠于憲法,后來我國也關注探索過西方的憲法宣誓制度,改革開放后隨著政治的制度化、法治化,國家機關也逐步恢復了宣誓活動。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該決定從憲法宣誓的主體、誓詞、形式、流程、場所等方面進行了規(guī)定,這標志著當代中國以立法形式確認了憲法宣誓制度。由此可見,憲法宣誓制度扎根于過去,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后才建立起合法性,今后憲法宣誓制度要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完善,完成憲法宣誓儀式的現(xiàn)代轉換與新的創(chuàng)造。

    (三)探索多樣化的憲法日活動儀式

    我國的憲法日設立時間比較晚,節(jié)日的活動儀式也較為單一,有很多其他國家早于我國就已經設立了憲法日,并且憲法日的慶?;顒迂S富多樣。美國的憲法日于2004年確立,美國憲法日的活動有公民自發(fā)進行集會慶祝、移民局會為新入籍的成員舉辦相應的儀式并向其發(fā)放憲法手冊等活動;俄羅斯則在憲法日當天全民放假,民眾通過積極參加“憲法小姐”的選舉活動以及游行等方式進行慶祝;波蘭在憲法日的當天對于民族英雄進行緬懷,總統(tǒng)會為烈士們獻上花圈;挪威的憲法日中民眾穿著民族服裝,歡度佳節(jié)。[6]

    我國的憲法日活動儀式可以從其他國家的實踐中借鑒經驗:第一,建立具有憲法紀念意義的紀念館、博物館和資料館,在具有憲法元素的場景內舉辦憲法日慶?;顒?,更有利于增強民眾對于憲法的信仰與認同;第二,國家可以嘗試將憲法日設立為法定節(jié)假日,并鼓勵社會群眾在當天舉辦節(jié)日慶?;顒?,比如向公眾免費發(fā)放憲法文本,舉辦憲法知識競賽、憲法研討會、憲法主題的文藝晚會,唱響憲法之歌等;第三,推動憲法日?;l(fā)展,將憲法融入日常生活,可以創(chuàng)作一些憲法的標語口號和憲法公益廣告,讓憲法耳濡目染潛入生活,制作一些憲法的胸章和吉祥物等。

    (四)培育憲法理念,加深民眾對憲法日的認知理解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憲法日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能僅僅依靠活動形式,更為重要的是培育憲法理念、形成憲法文化,公民不但能夠看到表面的憲法條文,還能感知到憲法中所蘊含的憲法理念與精神,從而使公民在行為過程中能夠受到憲法信仰的指引。對憲法理念的認同應該是內與外、心與行的統(tǒng)一,即公民在認同法律及法律精神的同時,將這種認同外化表現(xiàn)在日常行為中。[7] 當下我國公民憲法理念的缺失主要表現(xiàn)在公民憲法基本知識不足和公民憲法權利意識不足,對于國家機構形式和政權組織形式、憲法基本權利和義務等了解不足。憲法日的活動應該持續(xù)加強憲法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憲法知識學習小組,在學?;蚴蔷游瘯膸ьI下成立專門的憲法知識學習班,集中學習憲法知識,樹立正確的憲法理念和精神,摒棄傳統(tǒng)公民義務教育方式局限性,有效培養(yǎng)公民的憲法意識;[8]還可以開展一些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見的活動,加強公民對社會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憲法日的認知理解。

    參考文獻:

    [1]莫娜·奧祖夫.革命節(jié)日.商務印書館.2017年

    [2]陳祥. “國家公民”視域下憲法教育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20.

    [3]《法律、文化與社會:社會理論鏡像中的法律觀念》羅杰·科特雷爾,郭曉明譯

    [4]特納.儀式過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葉娟麗.從儀式到儀式政治[J].探索與爭鳴,2018(02):43-47+142.

    [6]宗禾.世界各國如何慶祝憲法日[J].共產黨員(河北),2015(04):62.

    [7]謝暉:《法律信仰概念及其意義探析》,《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 年第 3 期,第39 頁。

    [8]楊倩.淺談公民憲法意識的培養(yǎng)[J].祖國,2018(17):151-152.

    猜你喜歡
    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
    淺談幼兒園體驗式教學
    淺談白馬人民俗風情
    未來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22:05:36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6:43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chuàng)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8:14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傳統(tǒng)文化是報紙的營養(yǎng)
    新聞世界(2016年5期)2016-06-01 08:35:26
    原版動畫片在體校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2期)2016-05-09 10:27:42
    正镶白旗| 珠海市| 西青区| 门头沟区| 故城县| 玉林市| 商城县| 扎囊县| 屯留县| 简阳市| 连江县| 长丰县| 浏阳市| 新宾| 北海市| 将乐县| 西安市| 沂水县| 永康市| 万州区| 云安县| 定兴县| 南陵县| 富裕县| 河西区| 饶平县| 冷水江市| 夏津县| 朝阳县| 台前县| 连州市| 玛曲县| 文安县| 忻州市| 青铜峡市| 三河市| 渭源县| 新泰市| 武隆县| 迭部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