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國
摘 要:語文教學是技工學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單元教育則是主要的教學形式,做好單元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及質量,是語文教學乃至技工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和關鍵所在。本文提出經典誦讀在技工學校語文單元教學中運用的思路及方法,通過誦讀與講讀相結合、明確制定目標任務、切實做到以生為本、善于多形式的結合幾個方面出發(fā),來進一步奠定與夯實經典誦讀方法的應用基礎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及人才培養(yǎng)成效的實現與提升。
關鍵詞:經典誦讀;技工學校;語文;單元教學
語文是技工學校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對于奠定學生語文基礎能力,提升思想政治素養(yǎng)以及科學文化素養(yǎng),助力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現階段技工學校語文的單元教學設計,能夠更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實施教學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當然,為了進一步發(fā)揮技工學校語文的工具性特征及功能,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口頭表達、溝通交際以及審美感受等多元化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而在此過程中,經典誦讀方法的應用,可以在語文單元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一、誦讀與講讀相結合
語文單元主題教學過程中應當采用誦讀與講讀相結合的辦法,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師不要先做分析,讓學生通過誦讀的過程讀順、讀熟。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及作用,也更能夠進一步指導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吸收。所以說,我們要充分發(fā)揮經典誦讀這一“中介”的作用。[1]當然,考慮到中職生文化基礎較為薄弱等情況,單純的誦讀并不可取,也應當有所控制做到相適宜。實施誦讀與講讀的相結合,在提倡與指導學生開展經典誦讀的同時,強調對文本內容的講解,然后再讓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之上進行誦讀,基于深度且理性的分析來指導誦讀的同時,基于誦讀的過程來引發(fā)獨立思考,更好地解文意、體情感、促學習、提素養(yǎng)。只有這樣,語文單元主題教學課堂氛圍才會更加良好,學生們的語文能力素養(yǎng)才會有效提升,更好地促進學生專業(yè)的學習及發(fā)展。
二、明確制定目標任務
經典誦讀要有深度,要有實際意義,不應把其當做語文教學簡單的朗讀式過度。相對應來講,我們要把經典誦讀作為新時期語文單元主題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有效手段,一種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方法。為此,就必須要明確制定目標任務。當然,考慮到學生們學習基礎水平及需求等不同,我們還需要分層次制定。比如可以制定基礎層次,相應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讀準句讀以及讀順課文等;可以制定中等層次,相應的要求是初步程度上理解文意進而感知內容等;可以制定高等層次,相應的要求是實現美讀,可讀出氣勢、情感,做到聲情并茂的同時,能夠理解單元主題思想精神等。[2]圍繞上述由低到高的三個層次的目標任務制定,來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經典誦讀的過程當中,能夠獲得針對性的提升與進步。經典誦讀不是機械的,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結合不同層次的目標任務分層設計與個性指導,指導學生感知體會文意的同時,將所得應用于自己的語言表達和寫作之中,實現文化及綜合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切實做到以生為本
組織與實施經典誦讀的過程,必須堅持和突出以生為本的根本理念和原則。當然,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不應是單純的聆聽者,而要扮演好并發(fā)揮好啟發(fā)者、引導者以及促進者的角色及作用。[3]具體來講,其一要幫助學生掃清文字障礙,以此來保障經典誦讀過程順利進行,試想如果學生們連文字辨識都面對困難,他們的誦讀過程可行而知是充滿各種阻礙的,興趣都將無從談起;其二要讓學生們了解各單元主題下文章的成文背景,激發(fā)學生誦讀興趣,之后可再通過分角色誦讀等形式,讓學生們參與到經典誦讀中,會收獲良好的效果;其三要開展示范性誦讀,由教師或學生代表結合各單元主題的精神和思想等,用自己聲情并茂的誦讀來帶給學生品味美感的同時,激發(fā)誦讀的欲望,加深理解與吸收;其四要加強對學生誦讀的指導,宏觀上要緊密結合各單元主題思想,微觀上要細致到字、詞、句的細致表達,實現個性化誦讀的同時,體味其中的深層次意蘊。
四、善于多形式的結合
經典誦讀在技工學校語文單元教學中運用,要切勿陷入“萬人一面,千課一法”的困境,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善于多形式的結合,以此來促進經典誦讀的深層次應用。具體來講,首先要堅持以課文為原點的文本誦讀,對于不同單元主題中不同體裁的文章,要開展針對性的誦讀練習,比如議論文要結合文本思想脈絡來開展洪亮有力的誦讀,突出內在鼓動性,產生并強化共鳴,再比如詩歌與散文等要強調美讀,結合相適應的情景,享受誦讀樂趣的同時,深度領會其中的內涵;其次要在單元主題教學前,開展“課前5分鐘的說話練習”,某種程度上來講,講話也是一種誦讀,結合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主題內容思想等,來采用命題或非命題形式,讓學生準備2分鐘,在隨機選擇3~5名學生進行3分鐘的演講,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增強對主題內容的理解;[4]最后要拓展競賽式誦讀比賽,圍繞各單元主題來相對應選定一個文本,或者是命題作文寫作,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誦讀比賽,從參與程度、作者完整度、主題思想表達、誦讀清晰度流暢度等多個方面來進行評分比較,對優(yōu)勝學生或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表彰與獎勵等。
總得來講,經典誦讀在技工學校單元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良好,應用價值突出,特別是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單元教學成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當然,在具體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還依賴于我們行之有效的設計構思與組織實施。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就此展開更為深入的研究與探索,讓經典誦讀完美融合于技工學校單元教學,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江錦偉.語文教學融合經典誦讀的探索與思考[J].思維與智慧.2021(10):44-45.
[2]鄭露露.經典誦讀與中職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09):59-60.
[3]劉胡承.論如何提升經典誦讀教學效率[J].新課程導學.2021(10):48-49.
[4]秦翠娟.語文主題單元教學研究現狀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202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