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是中老年人各類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病變晚期的有效治療方法,可較好地緩解患者膝關節(jié)疼痛、恢復膝關節(jié)功能
。但TKA手術后患者出院后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滿意度主要與家庭收入、期望值、術后疼痛、術后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并發(fā)癥等因素相關
。文獻報道顯示
,全膝關節(jié)置換患者存在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缺陷,從而引起膝關節(jié)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減弱、關節(jié)穩(wěn)定性下降,最終將影響到膝關節(jié)的綜合運動功能。因此,本體感覺是影響膝關節(jié)術后功能恢復的重要因素,加強本體感覺訓練可增強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和改善關節(jié)功能,但本體感覺強化所需時間較長
。肌內效貼貼扎治療可改善局部循環(huán)、消除軟組織腫脹及疼痛、增加感覺輸入、放松或促進軟組織功能活動,且在不影響正?;顒拥臈l件下,可支撐和穩(wěn)定肌肉與關節(jié),增強肌力或放松肌肉
。近期研究表明肌內效貼可提高健康成年男性自身膝關節(jié)位置覺和步行功能
,加強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因此,本研究探討本體感覺訓練聯(lián)合肌內效貼對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膝關節(jié)功能與本體感覺的影響,為TKA后康復訓練提供理論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yī)院接受TKA后2周內的患者68例,納入標準:僅單側TKA;診斷為骨性、退變性、風濕性關節(jié)??;既往無髖、膝關節(jié)手術史;患者及家屬對研究過程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術后疼痛及腫脹嚴重影響康復訓練者,患有嚴重心理或精神疾??;存在溝通、交流障礙;合并患有腫瘤及嚴重器質性疾病;行雙側TKA或同時髖膝置換手術的患者。根據(jù)患者入院先后順序編號,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本體感覺組及聯(lián)合治療組,每組34例。2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將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設置在刑法分則第六章中。從侵犯的法益來看,該罪主要侵犯的是國家針對器官移植的法律制度,其次才是公民的生命和身體健康,因此,筆者認為此類犯罪宜設置在分則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第五節(jié)危害公共衛(wèi)生罪中做集中規(guī)定。同時,建議增加該罪關于單位犯罪的規(guī)定。
1.2 方法 2組患者均進行TKA術后常規(guī)康復治療,主要包括:一般疼痛及腫脹的康復處理(如物理因子治療等)、抬高患肢、關節(jié)持續(xù)被動活動訓練、主動關節(jié)活動度練習、下肢力量訓練、閉鏈蹬腿,重心轉移訓練等
,從術后第2周開始,按照下述方法分別對2組患者進行4周的康復訓練。
1.2.1 本體感覺組 執(zhí)行常規(guī)康復治療之外,增加本體感覺訓練:第一階段(1~2周):①開鏈主動運動角度維持訓練,指導患者將患膝屈伸到特定角度并維持-放松的練習,每次10min,每天1次,6d/周;②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訓練,指導患者采取D2模式實施等張組合訓練、D1和D2拮抗肌反轉訓練,每次15min,每天1次,每周訓練6d。第二階段(3~4周):在①、②基礎上增加③平衡墊訓練:指導患者背倚瑞士球靠墻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將軟墊放在患者的腳下,指導上肢在胸前作屈肘環(huán)抱動作,緩慢下蹲后維持10s,必要時在懸吊保護下進行,每天30次,6d/周。
2.3 術后6個月的滿意度比較 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滿意度明顯高于本體感覺組(
<0.05),見表4。
1.3 評定標準 所有患者在訓練前、訓練4周后采用膝關節(jié)評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起立-行走”計時測試(time " up and go" test,TUGT)、主動關節(jié)角度重現(xiàn)偏差值進行評定,并評定術后6個月康復滿意度,為避免出現(xiàn)主觀因素造成的測量誤差,由同一名康復治療師完成評定,方法如下:①膝關節(jié)評分:采用KSS評分評價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
,主要包括疼痛、活動范圍、穩(wěn)定性和關節(jié)功能的評分,總分0~10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膝關節(jié)功能越好,低于60分表示膝關節(jié)功能較差。②功能性步行能力評定: 采用 TUGT評估患者的功能性步行能力
,記錄患者完成“起立-行走3米-轉身-走回-坐下”的時間,重復3次取均值,時間越短代表功能性步行能力越強。③主動關節(jié)角度重現(xiàn)偏差值:采用Biodex System 4型多關節(jié)等速系統(tǒng)進行測試,患者從屈曲90°屈膝至30°和60°的位置,停留10 s,以感受2個角度位置,患者熟悉后開始測試,囑患者從屈曲90°位,主動屈膝30°、60°位置,記錄角度位置偏差值,重復3次取均值,絕對偏差值越小,代表關節(jié)本體感覺功能越好
。④術后6個月滿意度:參考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主觀滿意度評價方法
,采用電話或微信等形式進行于術后第6個月隨訪,評估滿意度,患者的滿意度結果記錄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保持中立、不滿意。其中回答非常滿意或者一般滿意的患者將被劃為滿意,回答不滿意或者保持中立的患者將被劃為不滿意。
郝關排閘布置1孔,孔深15m。閘基高程3.8~7.8m為第②層壤土,具中等壓縮性,微弱透水性,強度較高,構成地基主要持力層;高程3.8m以下為第③壤土,含大量腐殖質和貝殼、螺殼碎屑,局部呈淤泥質,工程性質相對較差。
本體感覺被認為是影響膝關節(jié)功能和穩(wěn)定性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體感覺又稱深感覺,是指肌肉、肌腱、關節(jié)等運動器官在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下產生的感覺。本研究TKA需要切除韌帶、關節(jié)軟骨以及半月板,本體感覺功能隨之減退或喪失,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常表現(xiàn)為患者下肢本體感覺和平衡功能較差,影響膝關節(jié)功能。因此,術后能否快速恢復膝關節(jié)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患者對于TKA患者最關注的方面。本研究中,2組患者經過4周治療后,KSS、TUGT均明顯較治療前改善,說明強大的本體感覺功能可提高運動能力,術后早期進行本體感覺功能的訓練對于增強手術效果,改善膝關節(jié)功能尤為重要。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雖然規(guī)定雇員受害,雇主責任為無過錯責任,但是《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賦予了雇員選擇權,也同時保留了雇主的追償權。
1.2.2 聯(lián)合治療組 在本體感覺組的基礎上,聯(lián)用肌內效貼扎技術。第一階段(1~2周):以增加感覺輸入及改善肌力平衡的貼扎為主,患者采取仰臥位,膝關節(jié)屈曲,采用5 cm寬Y型貼布(美國KTTAPE公司),錨點固定于股直肌中上部,以自然拉力向下延展,從髕骨內、外側源包繞髕骨,止于脛骨粗隆。必要時也可輔以腘繩肌促進、髂脛束放松貼扎
;第二階段(3~4周):以改善膝關節(jié)平衡穩(wěn)定的貼扎方法為主,患者采用坐位,屈髖屈膝90°,雙腿自然下垂,錨點固定于腘窩中心,以自然拉力向髕骨方向延展,從膝關節(jié)外側后緣向前以50%拉力貼扎至髕骨外側緣,兩個分支分別沿著髕骨上緣和下緣以35%拉力貼扎過矢狀中線后,貼布順勢固定為尾端,同法貼扎膝關節(jié)內側
。貼布長度依據(jù)患者下肢長度與圍度以及肌貼原本10%的自然拉長的特性共同確定。每日更換貼布,每周貼扎6次。
2.2 膝關節(jié)主動關節(jié)角度重現(xiàn)偏差值的比較 治療前,2組膝關節(jié)主動關節(jié)角度重現(xiàn)偏差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4周后,2組膝關節(jié)主動關節(jié)角度重現(xiàn)偏差值在屈膝30°、60°時均明顯低于治療前(
<0.05,0.01),聯(lián)合治療組上述評分均明顯低于本體感覺組(
<0.05),見表3。
2.1 2組KSS及TUGT比較 治療前,2組KSS評分及TUGT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4周后,2組KSS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
<0.05,0.01),TUGT時間均明顯低于治療前(
<0.05,0.01);治療后4周,聯(lián)合治療組KSS評分明顯高于本體感覺組(
<0.05),TUGT明顯低于本體感覺組(
<0.05),見表2。
目前,臨床常規(guī)康復主要以提高TKA術后膝關節(jié)活動度和肌肉力量為主,但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差,導致膝關節(jié)不穩(wěn)且增加膝關節(jié)的再損傷風險。近年來,臨床逐漸關注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的重要性,皮衍玲等
通過TKA術后3個月患者與健康同齡人對比,證實TKA術后患者的本體感覺明顯降低,建議KTA患者運動康復計劃中應包含本體感覺的訓練。劉強等
的研究觀察本體感覺訓練聯(lián)合膝關節(jié)常規(guī)康復訓練能顯著促進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 TKA 術后本體感覺及膝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治療效應尤其在術后2個月及6個月明顯。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本體感覺強化所需時間較長,且術后應用難度大,那么能否探索一種綜合有效的方法提高TKA患者術后本體感覺,改善膝關節(jié)功能的康復方法,值得思考。
肌內效貼扎技術是一種保護肌肉骨骼系統(tǒng)、促進運動功能或特定治療目的的非侵入性康復治療技術,臨床作用主要有改善循環(huán)、消除腫脹及疼痛、增加感覺輸入、放松或促進軟組織功能活動等,目前較多應用于骨科康復、運動損傷的防護與治療等領域
。已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肌內效貼能提高健康成年男性膝關節(jié)位置覺和步行功能
。劉肖等
在探究肌內效貼布對于女性業(yè)余籃球運動員膝關節(jié)主動三維空間位置重現(xiàn)覺影響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運用肌內效貼布對膝關節(jié)進行貼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膝關節(jié)主動位置重現(xiàn)覺。另有國外學者研究2014 年至 2019 年間發(fā)表的18項隨機試驗,涉及 876名患者的Kinesio Taping對膝骨關節(jié)炎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表明,肌內效貼可有效改善膝關節(jié)炎患者的疼痛和關節(jié)功能
。本研究中使用肌內貼的聯(lián)合治療組在治療后4周后的KSS評分、TUGT時間以及膝關節(jié)主動屈膝30°、60°時角度重現(xiàn)偏差值均明顯優(yōu)于單純本體感覺訓練。肌內效貼通過作用于皮膚感受器,判斷關節(jié)運動,明確關節(jié)位置
,另一方面,通過給予深層肌肉一定壓力,增強本體感覺
,即“皮膚應變模式”,肌內效貼對本體感覺的提升有促進作用
。肌內效貼貼于治療區(qū)域后,產生局部褶皺可提拉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空間,提升肌肉運動表現(xiàn),并對皮膚產生額外的感覺刺激,加大刺激的輸入,提高本體感覺
。
患者滿意度是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追求的關鍵,本研究隨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在術后6個月后依然存在疼痛和膝關節(jié)功能方面問題,卻對執(zhí)行的置換手術表示滿意,這與患者的術前期望是否得到滿足相關
。Scott 等
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術前期望不滿足的更容易引起患者術后不滿,另外有研究顯示
,患者的期望值可以通過術前教育得到改變,且與患者的一般身體狀況及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密切相關
。本研究中,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滿意度為 94.1%,明顯高于本體感覺組的 85.3%,說明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進行肌內效貼與本體感覺的訓練有利于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限于各種因素,本研究對于滿意度的觀察時間只有6個月,后續(xù)研究中應該在更長的時間里隨訪康復出院后的遠期療效與滿意度。
3、風險回避。風險回避指的是企業(yè)在預估到即將遭遇某種特定風險時,而采取完全避免的方式,但同時也會損失因放棄該風險而失去的利益。因此,企業(yè)在進行風險回避時要進行風險和未來利益的權衡,當風險帶來的損失明顯高于未來收益時可以采取風險回避的方式,當風險帶來的損失較低時,可以財務接受風險。同時,對于一些客觀無法避免的風險,比如全球經濟危機、死亡等都屬于無法回避的風險,不能完全適用此方式。
本研究將本體感覺訓練與肌內效貼治療聯(lián)合應用于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康復治療,4周聯(lián)合治療可顯著提高KTA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功能與膝關節(jié)功能,且聯(lián)合肌內效貼治療較單純本體感覺訓練的滿意度更佳,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Komang-Agung IS, Sindrawati O, William PS.Do Age and Co-morbidy, Among other Factors, affect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follow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Malays Orthop J.2018,12(2):25-30.
[2] 王路,楊勝武.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5,36(1):30-35.
[3] 皮衍玲,王雪強,劉慧,等.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對本體感覺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1,26(2):106-108.
[4] 穆耶賽爾·麥麥提尼亞孜.肌內效貼結合本體感覺訓練對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療效觀察[D].新疆,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
[5] Fu TC, Wong AM, Pei YC,et al.Effect of Kinesio taping on muscle strength in athletes-a pilot study.J Sci Med Sport[J].2008,11(2):198-201.
[6] 周越,朱悅彤,王紫敏,等.膝關節(jié)使用肌內效貼對位置覺及下肢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20, 26(9): 1097-1101.
[7] Plessl D, Salomon B, Haydel A,et al.Rapid Versus Standard Recovery Protocol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Recovery of Range of Motion 12 Week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J Am Acad Orthop Surg.2020,28(21):e962-e968.
[8] 陳文華,余波.軟組織貼扎技術基礎與實踐[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7:85-87.
[9] Han J T, Lee J.Effects of kinesiology taping on repositioning error of the knee joint after quadriceps muscle fatigue[J].J Phys Ther Sci, 2014, 26(6): 921-923.
[10] 王春生, 靳振嶺, 張子琦,等.新版KSS評分系統(tǒng)的試應用及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7, 25(1): 33-37.
[11] 燕鐵斌.“起立-行走”計時測試簡介-功能性步行能力快速定量評定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0,6(3): 115-117.
[12] 鄭紹敏,林堅,黃墩兵,等.視覺反饋下本體感覺訓練對早期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響[J].浙江醫(yī)學,2021,43(6):630-634.
[13] Scott CE, Bugler KE, Clement ND,et al.Patient expectations of arthroplasty of the hip and knee.J Bone Joint Surg Br[J].2012,94(7):974-981.
[14] Neuprez A,Delcour JP,Fatemi F,et al.Patients'expectations impact their satisfaction following total hip or knee arthroplasty[J].PloS One,2016,11(12): e0167911.
[15] 劉強,楊曼,熊小云,等.本體感覺訓練對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本體感覺及膝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21,38(2): 180-183.
[16] 王智勇,王剛,邢貞通,等.肌內效貼對膝關節(jié)軍事訓練傷治療作用的觀察[J].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2020,41(5):481-484.
[17] 周越,朱悅彤,王紫敏,等.膝關節(jié)使用肌內效貼對位置覺及下肢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20,26(9):1097-1101.
[18] 劉肖,李明昊.肌內效貼對業(yè)余女籃運動員膝關節(jié)主動空間位置覺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4):178-180.
[19] Melese Haimanot,Alamer Abayneh,Hailu Temesgen Melaku, et al.Effectiveness of Kinesio Taping on the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2020, 13 : 1267-1276.
[20] Pekyavas Nihan Ozunlu, Baltaci Gul.Short-term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laser therapy, manual therapy, and Kinesio taping in patients with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J].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 2016, 31(6):1133-1141.
[22] Mohammadi Roghayeh, Abdollahi Khorasgani Mojtaba, Tabatabaei Maryamasadat, et al.Effects of Elastic Therapeutic Taping on Joint Position Sense of the Ankle in Stroke Survivor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2019, 98(9):830-834.
[23] Huang Y, Chang K, Liou T, et al.Effects of Kinesio taping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7, 49(3):208-215.
[25] 劉樸,張民,王浩浩.牛津膝關節(jié)評分與膝關節(jié)單髁置換術術后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骨傷,2020,33(3):247-251.
[26] Mancuso CA,Graziano S,Briskie LM,et al.Randomized trials to modify patients’ preoperative expectations of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i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8,466(2):424-431.
[27] Clement ND,Burnett R.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s affected by their general physical well being[J].Knee Surg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3,21(11):2638-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