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雪 趙志菊
摘要:鶴壁市山城區(qū)自2018年以來,啟動集團化辦學、托管辦學模式,山城區(qū)第七小學與故縣中心小學結對托管辦學,如何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與學校的區(qū)域均衡發(fā)展,形成城鄉(xiāng)學校合作共進的新格局,不斷滿足城鄉(xiāng)居民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是學校面臨的新挑戰(zhàn)。
在科學技術發(fā)展迅猛的今天,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成為教師進行教學模式變革的手段,教育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教育資源也逐漸趨于開放、共享和多元化,微課就是因此應運而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我校試圖通過微課的研究,帶動城鄉(xiāng)結對學校教學的有效發(fā)展,同時,也是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和學科教學有效融合的一種探究。
關鍵詞:微課 ?城鄉(xiāng)結對 ?有效應用
一、微課的解讀
目前,國內已有多人對微課進行界定,比較有代表的如胡鐵生老師、焦建利教授。百度百科解釋,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我校對“微課”這個概念的解讀是: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最佳效果,設計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形式是流媒體,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是簡短的5—8分鐘,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
從概念的解讀中,可以看出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教學知識點或課例片段視頻,需要注意的是,微課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
微課,延伸了課堂學習時間,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學生只要想學習,就可以不分時間、不分地點,隨時觀看微課??梢詽M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它應用于學科教學中,與學科整合是一種需要,更是現(xiàn)代信息教學一種必然的趨勢。
二、微課在城鄉(xiāng)結對學校的應用
微課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使用便捷、學生易于理解”等特有的優(yōu)勢賦予學科教學新的生命力。我校與結對的故縣中心小學在聯(lián)合辦學過程中,也不斷探索著微課在城鄉(xiāng)結對學校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那么,在實踐過程中,如何將微課深度融合到各學科中去呢?
(1)明確目標。目前微課已經廣泛應用在各學科中,老師將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完全解決而又很重要的內容,利用微課“短、小、精”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老師通過微課在教學中有效運用的案例研究,探討微課融入各學科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
(2)明確教學內容。①將微課深度融入到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之中,充分利用微課的直觀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②將微課運用到課后補差工作中,對于一些接受和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與其講解大道理,不如利用微課的“小而精”,讓學生反復觀看、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要領,以此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③通過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好微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對微課展示的內容進行熱烈的討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
(3)探索微課融入學科中的方法:①對教學案例進行充分的研究,再依據教學要求制作好微課。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要運用微課案例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剖析案例,根據每個學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制作好微課,再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微課視頻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數(shù),使教師的授課能最大程度地服務于每一位學生,這對于激發(fā)城鄉(xiāng)學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轉化學困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②針對各個學科的不同特點,老師在制作微課時一定要牢牢把握好微課的主題,盡量短而精譬。如: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教拼音“a o e”時,可以制作一個動畫,讓每一個拼音字母通過動畫形式出示,對筆順用不同的顏色標注,老師用標準的普通話按照出示的畫面進行講解,這樣短短的幾分鐘視頻,學生看得非常仔細,聽得也特別認真,自然而然地在腦海里也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提高了學習效率。③對于后進生的輔導,同樣可以運用微課在不同的學科中。如:在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有這樣一個教學內容,“比較數(shù)的大小”,通過微課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好掌握,對于少部分很難掌握的學生,老師制作一個簡單而直觀的微課,把比較的方法用動畫效果直接展示出來,如“第一步先看位數(shù),位數(shù)多的數(shù)字就大,反之就小;第二步位數(shù)相同時,先看最高位,最高位數(shù)字大的這個數(shù)就大反之就小……”學生在直觀展示和對應練習中,也能較好地掌握這個知識。
(4)微課所體現(xiàn)的成效。微課是信息時代快速發(fā)展的產物,它是學習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所體現(xiàn)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學生對使用微課學習的接受度較高。對新的教學方法,學生有較高的認同度;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更傾向于接受微課。微課的功能、特點和優(yōu)勢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能夠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技術對教育的影響。②通過微課提高學生在各學科中的學習興趣。微課的內容精彩實用,用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和以前老師站在講臺上講課有很大的區(qū)別,學生自身也很喜歡接受新事物、新方法,將微課融入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③利用微課教學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利用微課教學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隨時、便捷地學習,有利于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特別是城鄉(xiāng)學生的差距也得以彌補。④通過微課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課題的研究在城鄉(xiāng)結對學校間開展,發(fā)揮優(yōu)質教育資源、名師引領作用,使農村學校的學生享受身邊的優(yōu)質教育,進一步促進了教育公平,比起老師親自走入課堂,微課隨時隨地、便捷可用,更具有針對性。
(5)微課在各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①預先設計的微課與實際應用還有所出入,各教師針對學科微課的制作數(shù)量還不多,因此對于微課在學科教學中的優(yōu)勢還需進一步探究。②對于微課在課堂的使用還達不到全面普及,需要課題組老師的大力推廣。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微課在小學城鄉(xiāng)結對學校的有效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CJYC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