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學科的重要部分,在作文教學課堂中,語文老師若能軀身躬親與學生一起進行“下水”習作引路,將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葉圣陶指出:“老師善讀善寫,深知甘苦,右左逢源,則為學生引路,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崩蠋熍c學生一同“下水”習作、老師說評學生的作文、同學讀評老師的作文,不再是一種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法,而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這種師生一同寫作的模式是在教師和學生平等交流、思想碰撞的過程中動態(tài)形成,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砥礪、共同研討中形成。在這種共同創(chuàng)作、互讀互賞的氛圍中,教師真誠地與學生互動交流,架設(shè)了教師與學生間的心橋,也促使了教師與學生一起反思、互相促進,給寫作課堂增添了活力,提高了寫作課堂的效果。
教師與學生一同“下水”習作,在無形之中建立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競爭機制,大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一名有經(jīng)驗的教師曾講述了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與體會:在作文課上,他事先告訴學生,老師要和他們一起習作,看誰的作文寫得更好,看老師的作文水平如何。隨后他也坐在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進行習作、一起比賽。習作后,老師從來不把自己的作文給學生做范文用,而是和學生一起交流探討,教師和學生在平等、快樂的氛圍中一起相互評論。在師生共同推評最佳作品時,推出的最佳作品很多時候不是老師的,因為有些學生習作的立意、選材等比老師的習作更好。在這樣的課堂中,語文老師反而成為了一位與學生一樣的參賽者、習作者,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平等、公平的氛圍中彼此“競爭”、彼此賞識、也彼此點評,這樣的課堂學生特別感興趣。
教學中,筆者借鑒這位老師的做法,開展了一次以“手有五指”為話題,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作文思維訓練的教學?,F(xiàn)節(jié)選一個教學片段如下:
師:剛才,大家在“思維大舞臺”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都談得頭頭是道!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另一個環(huán)節(jié)——“小試牛刀”,讓大家現(xiàn)場動筆進行大比拼。請大家扣緊主題選擇最熟悉的例子寫一個小片段,字數(shù)一百五十字左右,時間五分鐘!老師也和大家一起寫,等一下相互評價。
(學生動手寫作,老師也與學生一起寫)
師:現(xiàn)在大家都寫好了,咱們抽樣分析,由點及面!我隨機選擇了兩個同學的現(xiàn)場習作片斷,請全體同學做評判,對他們的習作片段“評頭論足”,然后現(xiàn)場打分!
生1:大家都有兩只小巧的手!手指有長有短,我既沒有大拇指那樣的強勁有力,也沒有食指與中指那樣的修長精干,我只是那最讓人看不上眼的小指。但我不會自卑自棄,因為我靈活、敏捷、小巧,我善于彈琴拔弦、書詩執(zhí)筆!我是病床上的張海迪,我是輪椅上的李麗,我是輪椅上的史鐵生。雖然我身軀很弱小,但是我精神強悍、意志堅強。
生2:就如世界上不會有兩個相同的指紋一樣,每個人的五指代表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也分貧賤富貴,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大舞臺上,如果想要成為生活中的強者,我們要爭取做最強大最有力的大拇指,像美國拳王泰森成為“世界無敵手”,把所有“敵人”全部打下擂臺,變成為世界上頂尖拳王,從而有了強于其它四指的霸氣!
(同學們聽完,議論紛紛)
師:同學們,聽完這兩個片段,請你們各抒己見,對這兩個片段進行點評!
生3:我尤其欣賞第一個同學的片段!它構(gòu)思獨特新穎,小指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了精神強悍、意志堅強的特點,語言簡潔親切,幽默生動,還舉了三個身殘志堅的名人做為例子,我給打了滿分60分。
師:不錯,你的第一感覺很敏銳。
生4:第一個片段雖構(gòu)思新穎,也應(yīng)用大量例證,但我認為舉出的三個論據(jù)都是三位中國殘疾人,且他們兩個人都是坐輪椅的,在論據(jù)的使用上就很雷同了!我覺得也可以舉出外國的海倫·凱勒、保爾等人,再說也不一定非要舉出中國殘疾人,就在這點上我扣了10分!
師:你所談?wù)摰慕嵌扰c大家不一樣,這點值得大家的肯定!我也有同感,這也是寫文章要避免的一個問題,大家在選擇材料時盡量做到不雷同,因為選擇雷同的材料體現(xiàn)了你思想的狹窄和固化?!八冀忧лd,視通萬里”,大家在選擇事例作為論據(jù)時,可遵循“古、今、中、外”的時間順序原則。
生5:第二個片段寫得非常有深度,它說出了當今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我打了50分!
生6(激動地站了起來):怎么可以打五十分???我認為他說話太過于偏激了,有點說過了,現(xiàn)在要我打還不到30分。
生5:我認為他講的是社會現(xiàn)實,寫作就應(yīng)寫出真情實感,反映社會現(xiàn)實。
生7:我也和XX(生6)有同感,他的言語都很偏激,用泰森的例子也不好,去年曾有報道泰森上擂臺前還吸食違禁物品,且泰森從小就不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少年時又曾因打架被抓進少管所!
師:對第一個同學的片段,大家給予了較高的評論和打分,老師的看法與您相同!而對于第二個同學的片段,大家的意見分歧比較大,我就在這個問題上談?wù)勎业囊庖姲?,其實這關(guān)乎于對作文評價中“思想健康“這個標準的掌握。大家不妨先看下我剛才和大家共同寫的小片段,也給我評評分,然后大家再對這個問題展開探討!
(學生精神奮發(fā))
(教師投影自己的片段,并有感情的朗讀)
(學生鼓掌)
師:看完了我的拙作,也給我評評分!
(學生互相討論)
生8:老師的比喻用得非常好,能在手指、梅花和人之間都發(fā)現(xiàn)寫作的共同點。
生7:老師把這個段落和第二個同學的寫法形成了比照,第二個同學寫的確實霸氣十足,但是卻很明顯地立意不高。老師寫的這個片段積極向上,所以我們寫作文也要像老師扣住主題高喊“高調(diào)”的口號,考試作文就明確指出要“思想健康”的哦!
師:你將老師對自己寫作的評價和在考場寫作需要結(jié)合,這真的很好!但是我要指出一點,老師寫的這段文字是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是高喊“高調(diào)”的口號,我也期望大家不能將文章立意的健康當作是在迎合應(yīng)試標準而唱高調(diào),言為心聲,老師更想見到的是你內(nèi)心真善美的真情袒露。
生9:我從老師的文字里,就讀懂了寫作時要會比喻論證,并且要用辨證的眼光看問題,不能偏激片面。恰當?shù)脑娫~引用,就能夠讓文字更典雅有文采。
生10:我認為老師的文章片段抒發(fā)感情的內(nèi)容過多而扣“五指”主題議論、描寫的內(nèi)容偏少,可再加幾個典故,或者展開討論,或增加一些社會現(xiàn)實中的實際案例,讓文章更加充實!
師:是的,現(xiàn)在看來你很了解各種表達方式在寫作中的意義,這個感覺很好!就這段文字而言,也許內(nèi)容簡單了一些,不過這還只是一段描述,若是寫了六百字以上的篇幅,老師也會注意你剛才提出的問題!
……
作文教學課堂中,許多老師自己談起如何寫作文頭頭是道,要求學生如何選材立意、怎么布局謀篇、怎么遣詞造句、怎么議論抒情、怎么使用技巧……然而常常是“君子只動口不動手”,把空泛事理說了一大通,學生在課堂上卻聽得昏昏欲睡,最后學生在寫作文時仍不得其法。若老師在課堂中能軀身躬親,率先示范,親自與學生一起“下水”習作引路,對提升學生習作水平遠遠大于空泛的說教。在上述的教學片斷案例中可以看出,老師現(xiàn)場誦讀自己的習作時,學生欣喜、興奮之情溢于言表。盡管教師的習作不比魯迅、朱自清、老舍等名人的作品美,但是學生評讀教師的習作卻比閱讀名人著作的反應(yīng)激烈得多。這是由于教師和學生日日相處并交流,更加熟悉了解學生,所以教師寫出的內(nèi)容都是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人和事,而且更能夠真切地進入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并寫出了學生的心聲,能給學生更清晰地展示作文的思維過程。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在案例中老師能軀身躬親和學生一起“下水”寫作引路的教學方式,師生在平等、交流、合作中完成教學任務(wù),學生就變成為了課堂的主角,而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是老師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教師能認真體會學生作文的書寫規(guī)則,并在課堂上將作文寫作規(guī)則與課堂教學規(guī)則融合在一起,從而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實現(xiàn)了有的放矢,合理解決教學問題。同時,還可以用最佳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使學生快速領(lǐng)悟?qū)懽鞣椒?。案例中,教師和學生互讀互賞,互評互改是在民主、公平的學習氣氛中開展的,是老師和學生平等交流的體現(xiàn),也是教師教學相長的最好方式,正是當下課程改革中所提倡的課堂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身為語文老師軀身躬親和學生一起“下水”寫作引路是非常值得倡導的。如果你不動筆,光靠滿腔熱情指導學生作文,要把作文指導到位也只能是句空話。在作文教學中,身為語文老師還是要君子既動口又動筆、軀身躬親,“下水”引路,率先示范為好。
賴禮烽,福建省德化縣三班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