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譯組構(gòu)鮮明生動性優(yōu)化原則

      2022-03-24 07:26:42黃忠廉
      山東外語教學 2022年5期
      關(guān)鍵詞:原譯漢譯生動

      黃忠廉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翻譯學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420)

      1.引言

      漢譯組構(gòu),指漢譯單位由小到大不斷組織構(gòu)成話語實體的過程及其成品,其結(jié)果基于又有別于漢語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講究色彩分明、觀點明確等,即鮮明性。語言的鮮明化手段有多種,如對仗、并置、成分錯位、超常搭配等,均可有效地突出意象,增強藝術(shù)效果,客觀事物的主觀化也能有效增添意象的新穎與鮮活(李軍,2002)。語言表達力求描繪或表達得具體可感與生動形象,即講究生動性;為追求漢譯如原文一樣可見、可聽、可觸、可聞,能讓事物和讀者感官上可以直接接觸,漢譯組構(gòu)也應(yīng)講究生動性,即追求用詞形象豐富、講究句式靈動和善用修辭手法。變靜為動,化美為媚,是語言藝術(shù)的最高追求。表現(xiàn)事物的動態(tài)之首要在于善用動詞(李軍,1993)。語言運用有“喜新厭舊”的傾向,旨在新鮮生動,為此要不斷追求變化,舍常式,求變式,要反常,以合道(王壽沂,1995)。在范秀娟(1999)眼里,生動是指語言新鮮、鮮明、活潑、富有生氣。語言生動并非多用修辭和華麗辭藻,更可表現(xiàn)為材料的新穎、形式的特別、句式的活潑等。漢譯如何因鮮明而生動,二者如何在準確的基礎(chǔ)上不斷地經(jīng)過修改而優(yōu)化漢譯,值得討論。

      2.漢譯的鮮明性與生動性

      鮮明,即準確合理地表情達意,指意圖清晰,態(tài)度明朗,明確表達;具體而言,是要求用詞造句褒貶有別,色彩分明,明朗而突出地表現(xiàn)人事風物的個性特征和本質(zhì)特點。漢譯鮮明以準確為基礎(chǔ),所以鮮明性原則放在第二位,同時以準確反映原文為準。不準確,就不可能鮮明。鮮明性重在表現(xiàn)角度的獨特性,即從一般的藝術(shù)現(xiàn)象中、從大家認定的法則中通過自己的遐想與凝思形成某種反思或發(fā)明。

      順應(yīng)過去習慣了的表現(xiàn)方式,以傳統(tǒng)的法則為規(guī)范,以前人的藝術(shù)為楷模,其語言系統(tǒng)是成立的,是前人的藝術(shù)積累,同時也成了一種獨立封閉的體系。掌握良好的傳統(tǒng)功力,也能譯出像樣的作品,但是往往不鮮明,藝術(shù)語言只有經(jīng)過不斷的錘煉才能達到單純和鮮明。為此,要學習前人,可讀藝術(shù)理論書,或讀大師傳記,或賞各種藝術(shù)佳品,更要在自己和他人的實踐中獲得各種藝術(shù)表達方式和具體生動的體驗,充分發(fā)揮人天然的、感性的、有意識的形象思維,為翻譯創(chuàng)造意識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

      [1]How amused every one would be if they knew what really happened.

      原譯:如果大家知道事情真相,準得把人笑死。

      試譯1:大家要是知道真相,準得笑死。

      試譯2:大家準會笑死,要是知道了真相。

      試譯2保留了原文的句式?!罢嫦唷北局浮笆虑榈恼鎸嵡闆r”,已含“事情”,所以不必疊加,可隱而不言。amuse之前加How構(gòu)成感嘆句,語氣極度增強,顯出了強烈的語勢。How僅譯作“多么”,不夠味道,也不夠鮮明。原譯“把人笑死”,也恰如其分,有突出的意味;但是“把人”這一把字句,卻遲緩了語勢,也屬多余。

      生動與鮮明親如姊妹。所謂生動,即有生命氣息,有動感,指言語新鮮活潑,繪聲繪色,活靈活現(xiàn);具體而言,是要求用語具體形象,注意煉字煉詞,行文靈活多變,以表現(xiàn)人物形象和生活圖景。生動是對語言表達的較高層次的要求。生動的語言不但感情充沛,而且形象具體,有聲有色,動態(tài)多變。欲求生動,先得有豐富的詞匯,才可表現(xiàn)靈動鮮活之美,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其次行文方式要靈活巧用,講究長短、駢散、主被、肯否的交錯,語言活潑明快,具有音韻和諧之美,顯示生命的律動。善用修辭,使語言形象可感,錘煉詞語,使語言形神兼?zhèn)?。如?/p>

      [2]I was born in the working-class. Early I discovered enthusiasm, ambition, and ideals; and to satisfy these became the problem of my child-life. My environment was crude and rough and raw. I had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rather. 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Here life offered nothing but sordidness and wretchedness, both of the flesh and the spirit; for here flesh and spirit alike starved and tormented.

      原譯:我出生于工人階級。很早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滿懷熱情,抱負和理想,而實現(xiàn)這一切成了我童年生活的問題。我的環(huán)境野蠻、粗暴而嚴酷。我沒有別的前景,只有向上爬。我處在社會底層。在這里,生活提供給人的只有肉體上和精神上的貧瘠和不幸,因為在這里肉體和精神都同樣遭受到饑餓與折磨。(郭富強用例)

      試譯:我工人出身。從小我就滿懷熱情、抱負和理想,可是年少如我,要實現(xiàn)有多難。環(huán)境野蠻、粗暴而嚴酷,我別無出路,只有往上爬?;钤谏鐣讓?,生活賜予你的只有身心的貧瘠和不幸,身心在此同樣遭受饑餓與折磨。

      本例摘自杰克·倫敦散文《生命意味著什么》,作者用樸實而深沉的筆調(diào)記述了一生的歷程。這是第一段,記錄了作者童年的艱苦生活和糟糕的生活環(huán)境。語言簡樸、描寫生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譯尚缺散文的內(nèi)在節(jié)奏美感,句稍長,韻稍欠,主人公生命的律動未充分躍出紙面。試譯則顯得動態(tài)多了,語言因簡而空靈,氣韻生動,把文字的空隙留給了想象。

      3.漢譯鮮明性與生動性優(yōu)化

      鮮明化原則要求遣詞造句語意明確,條理清楚,能將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以及事物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明確地告與讀者,給人以清晰的印象。漢譯時色彩分明,一是一,二是二,明確而不含糊。漢譯要具體而明了,力戒籠統(tǒng)與含糊,首先需選用確切生動的動詞,其次才考慮其他表達手段。在漢譯過程中,忌用套話、空話,甚至是假話。漢譯組構(gòu)不斷修改的過程即是鮮明性與生動性不斷優(yōu)化的過程。

      3.1 漢譯句式多樣靈動

      詞句是構(gòu)成篇章的基本語言單位,篇章的文采靠具體的詞句體現(xiàn)。漢譯要善于選用生動形象的詞語,為語句添光增彩。語言要具有形象性,首先思想認識上要有新意,其次用詞造句要特別講究。因新而鮮,因鮮而求生動,靈活使用漢語句式。漢譯時一切恰如原文語體,所譯才得體,此外,還應(yīng)恰當選用漢語優(yōu)勢句式。

      句式有時顯露感情,一般而言,以陳述句為主,卻顯呆板,恰當使用反詰、排比、對偶,變換句式,則能增強語言的鮮明感。用肯定亮明觀點,用雙重否定、反問句式加強語氣,使原作內(nèi)容更加鮮明強烈。注意整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齊,聲音和諧,氣勢貫通,意義鮮明,適合于表達豐富的感情,產(chǎn)生深刻而鮮明的印象。文采常表現(xiàn)為變化之美,集于句式的選用巧用,即通過長句與短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與否定句等多種形式的靈活搭配,追求參差錯落、靈動自然的美感,一如口頭表達的靈活。如:

      [3]My father died two years ago.

      譯文1:我的父親兩年前去世了。

      譯文2:我父親兩年前去世了。

      [4]Вкомнату вошла Анюта, Юрина жена. Красивая, длинногая.

      原譯:進屋的是阿紐達,尤利的老婆。漂亮,高個子。

      試譯:進屋的是阿紐達,尤利的老婆。漂亮,長腿。

      前一例,“體詞+名詞”單說時,中間往往加“的”字,構(gòu)成“體詞+的+名詞”結(jié)構(gòu)。一旦入句,“的”字多半可省,尤其在口語或口譯中。如本例,譯文1成立,有時似含強調(diào)意味;譯文2也成立,但更具口語特點。后一例,原文“Красивая, длинногая”是承前省略主語的句子,原譯照這種結(jié)構(gòu)處理了,但длинногая引申出“高個子”,似無必要,再者腿長個不一定高,原文的語義被窄化了。從語音效果看,Красивая與длинногая的音節(jié)數(shù)相同,均為四個音節(jié),譯作“漂亮,長腿”才不失原文整齊的音美功效。又如:

      [5]I was in the middle before I knew that I had begun.

      原譯:等我發(fā)覺我自己開始愛上你的時候,我已經(jīng)走了一半路了。

      改譯:我是到了不能自拔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愛上了你。

      試譯:我發(fā)現(xiàn)愛上了你,但已欲罷不能。

      本例選自英國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原譯把in the middle譯成了“走了一半路”,過直了;改譯理解了原文內(nèi)涵,借用了漢語成語“不能自拔”,避免了洋腔洋調(diào);試譯則直意兼顧,避用“(當)……的時候”,before反映的先后關(guān)系,完全靠漢語的語流表示;用“欲罷不能”譯in the middle,更能顯出深陷愛河、人在愛途的心態(tài)。

      西方語言愛用長句,漢語喜用短句。長短交錯,即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應(yīng)是漢譯的常態(tài)。長句與短句是相對而言的。用詞較多,結(jié)構(gòu)較復雜的句子為長句;反之,為短句,長句的修辭效果是表意嚴謹、精確、細致,短句的修辭效果是表意簡潔、明快、有力。長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豐富,增強抒情效果,而且往往產(chǎn)生一種錯落有致的美感。長句總是長譯,句式單調(diào),缺少變化雖說不失規(guī),但會導致行筆平沓。如:

      [6]To say that this new China is the same as the old is to be utterly ignorant or ideological—perhaps both.

      原譯:說這個新中國與舊時的一樣純屬愚昧無知或意識形態(tài)使然,或許兼而有之。

      改譯:說新中國一如舊中國,不是愚昧無知,就是意識形態(tài)作祟,或許兼而有之。

      例中原譯嘮叨,纏夾不清,幾句相互纏繞,扣合不當,長句承載了太多要言說的內(nèi)容。這還不算典型的夾纏,但筆譯如此,三層意思合為一句,也顯得略長了,不如分清主次,分層鋪陳,所以試譯來得清晰暢快,干脆有力。再如:

      [7]But Russia and China, both with veto powers in the Council and backed by India, South Africa and Brazil, have vehemently opposed the idea of slapping U.N. sanctions on Damascus, which Western diplomats say would be the logical next step.

      原譯:但擁有否決權(quán)并得到印度、南非、巴西支持的俄羅斯與中國強烈反對聯(lián)合國對大馬士革進行制裁這一主意。西方外交官說,聯(lián)合國制裁對敘利亞而言是可想而知的下一步。

      試譯1:俄羅斯與中國都有否決權(quán),得到了印度、南非、巴西的支持,強烈反對聯(lián)合國制裁大馬士革。盡管西方外交官認為制裁是必然的。

      試譯2:在聯(lián)合國都有否決權(quán),又獲印度、南非、巴西的支持,俄中兩國強烈反對聯(lián)合國制裁敘利亞。盡管西方外交官宣稱下一步制裁是必然的。

      這是某報譯自路透社2011年8月11日的報道。Russia and China離謂語oppose較遠,原譯將其拉近了,但漢譯之后前面的定語過長,不如將其定語獨立,主語蒙后省略,更具漢語流水句態(tài)。與此同時,“強烈反對”之前的施事和之后的受事太長,未將the idea of及其內(nèi)涵分清,結(jié)果漢譯“這一主意”顯得啰嗦;原譯“是……的下一步”就是典型的翻譯腔,常見于《參考消息》《環(huán)球時報》等報刊;原譯未借語境之力承前省略被制裁者,漢譯用詞也不凝煉。試譯一分為三,長句化短,極盡變化之能事,譯文鮮明,原譯由呆板變得生動,搖曳多姿,成了漢語典型的流水句。另,which含讓步意味,綴補“盡管”將其邏輯關(guān)系點明,更便于讀者理解。

      相對于漢語本土創(chuàng)作,漢譯保留西語的語言優(yōu)勢較多。比如濫用被字句,便是由西方語言譯成漢語時的通病之一,凡英/俄文表被動義的地方,漢譯千篇一律、無節(jié)制地用“被”字句,不太合乎漢語習慣。其實,“被”字之外,還有“經(jīng)、為、受、遭、挨、給、教、讓、任”等可表被動義。如:

      [8]As a well-spent day brings happy sleep, so a life well spent brings happy death.

      原譯:被充分利用過的一天,可以為人帶來幸福的睡眠;同樣地,被充分利用過的一生,可以為人帶來幸福的死亡。(吳奚真 譯)

      試譯:一天充實,可安然入眠;一生充實,可欣然離世。

      “被充分利用”無非是說這一天或一生過得非常充實,內(nèi)容豐富多彩,時間安排得有條有理,有張有弛,地道漢語僅用一個“充實”概括!將描述性的短語濃縮成概括性的詞語,濃縮之中,“被”字悄然隱退。試譯在語表上也顯示了原語名言雋語的風格,前后對應(yīng)。

      濫用之外,還常常生用,即漢譯用生硬的被動語氣取代自然的主動語氣,或者該用其他被標的地方偏要用“被”字。漢語有不少句子是以受事為主語,如“飯做好了”等??磳嵗?/p>

      [9]Our anxiety has been lifted from our hearts.

      原譯:我們心中的焦慮已被消除。(京廣英 譯)

      試譯1:我們心中的焦慮已經(jīng)消除。

      試譯2:我們的焦慮消除了。

      試譯3:我們不再心存焦慮了。

      試譯4:我們不再焦慮。

      英/俄語被動句的標記為動詞詞尾的變化形式,屬于詞法標記,漢譯被動句則添加輔助詞,屬于詞匯標記。如試譯1將原譯的“被”字去掉,使?jié)h譯成為無標被動句,因為動詞“消除”本身就是可進入無標被動句的雙音節(jié)及物動詞。試譯2和4則更簡單,去掉焦慮產(chǎn)生器官“心”(實為“腦”),去掉表完成時的“已經(jīng)”,添加表完成時的助詞“了”,譯文更簡潔。若是批評原文形象有所失,也可處理為試譯3。

      3.2 用詞富有生氣

      從豐富的漢語詞匯選取詞入句進行錘煉,詞語生動可讓譯句增色。若只慣用腦中常用的有限詞語,也就不會超越一般的報刊水平。詞語上求漢譯生動,可從繪聲、繪色和繪態(tài)三方面入手。三者雖為事物外在特征的描寫,卻可還原文以形神兼?zhèn)?,或以形傳神?/p>

      首先,繪聲,以顯音樂性。描繪人或事物的聲音,通過音樂性傳神地描繪事物的特點,人物的個性。語言的音樂性主要表現(xiàn)為聲調(diào)和諧,有節(jié)奏感。漢譯用詞造句,要搭配好聲調(diào)的平仄,單雙音節(jié),用好擬聲詞等,就可使語言富于音樂性,和諧優(yōu)美,有一種音樂的韻律回蕩其中。詩情畫意的語言有時表現(xiàn)在韻律與節(jié)奏上,讀來瑯瑯上口,極富音韻之美。擬聲詞從聲音方面抓住讀者便是其表現(xiàn)之一。如:

      [10]Веселый денщик надул щеки, хлопнул по ним ладошками выстрелив воздухом, как в цирке, и очень добродушно сказал:

      “Шпион!...”

      原譯:快樂的勤務(wù)兵鼓起腮幫子,用巴掌朝腮幫子上一拍,像雜技團小丑那樣啵的一聲噴出一口氣,非常親切地說:

      “他是個間諜!……”(陸永昌用例)

      試譯:活潑的勤務(wù)兵鼓起腮幫,兩手一拍,像雜耍小丑那樣“?!钡貒姵鲆豢跉?,極親密地說:

      “間諜!……”

      原譯將動詞выстрелить譯成了“啵的一聲”,一個“?!弊謱⒄麄€句子譯活了,譯出了味道,惟妙惟肖地模擬了雙擊鼓腮,氣流一沖發(fā)出聲音,能夠使整個句子更為形象、生動。原文“!……”是一種新穎的繪聲描寫方式,對應(yīng)為漢語的“!……”,仿佛在“?!甭暟l(fā)出之后,氣流繼續(xù)迸出,直至消失,以聲響氣息回應(yīng)前面的“極親密”的神態(tài)。

      其次,繪色,以顯畫面感。語言要有穿透力,就要有視覺效果,即語言形象生動。敘事寫人,要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盡量選用圖畫般鮮明的詞句,把事物的光、色、影一一描繪出來。如:

      [11]Some fishing boats were becalmed just in front of us. Their shadows slept, or almost slept, upon that water, a gentle quivering alone showing that it was not complete sleep, or if sleep, that it was sleep with dreams.

      漁舟三五,橫泊眼前,檣影倒映水面,仿佛睡去,偶而微顫,似又未嘗深眠,恍若驚夢。

      譯文深受古文影響,干凈明快,生動有韻。“漁舟三五,橫泊眼前”仿佛拈起原文的意象,完全按漢語的意境構(gòu)筑語篇;“slept, or almost slept”譯作“仿佛睡去”,“倒映水面”又將upon that water譯得動了起來;“it was not complete sleep, or if sleep”凝練為“似又未嘗深眠”,譯that it was sleep with dreams為“恍若驚夢”,解釋“未深眠”的原因。前三句主要寫動,由舟而至整個水域,由檣而至水面;后四句主要寫靜,寫檣影,由物界到夢境,整個畫面動感呈現(xiàn)。

      再次,摹態(tài),以摹情狀。要善用生動形象的詞語準確地描寫出事物的狀態(tài),如實反映原文的靜態(tài)、動態(tài),有時為解決原作內(nèi)容與漢語表達手段之間的矛盾,還可以動靜相生、以動襯靜、化靜為動等。除了動詞之后,形容詞也具有摹態(tài)作用,尤其是其生動形式,比如形容詞疊用,具有很強的語用功能。鐘健(2016)認為重疊是世界上很多語言,特別是漢藏語系共有的形態(tài)化過程。形容詞生動形式通過重疊使形容詞“顯量”,更能使之“足量”,從而顯得生動形象。如:

      [12]Huge carts filled with nodding lilies rumbled slowly down the polished empty street.

      滿載搖曳多姿的百合花的大車隆隆作響,慢悠悠地駛過空曠光潔的街道。

      摹繪手法的運用,特別是大量運用疊音詞,或摹聲或繪色,或描形或?qū)憼?,調(diào)用聽覺、視覺、觸覺等描摹所見與所聞,會取得淋漓盡致、形象逼真的藝術(shù)效果。例中“隆隆作響”描摹了聲音;“慢悠悠”原本是用來形容人的動作緩慢而悠閑,這里用來形容大車,將它擬人化了,形象地描摹出大車優(yōu)哉游哉的情態(tài)。本例疊音詞或是雙聲,或是疊韻,繪聲繪色地描摹出兩種情狀,如見其物,如聞其聲,念起來順口悅耳。

      有時許多新鮮的詞匯和話語方式先活躍于人們嘴上,落在紙上有各種復雜形式,漢譯時要透過語法去還原情境,譯出生動,譯出情境。如:

      [13]I was so impressed by these words that I used them later for a Christmas card.

      原譯:我為這些話所深深感動,后來我就把它們寫在圣誕賀卡上。

      試譯:這番話太感人了,后來我寫進了圣誕賀卡。

      例中原文虛詞、代詞等照單譯出,如“為……所……”“把它們”,原譯顯得虛胖;試譯去掉被動形態(tài),減少代詞的翻譯,舍去了介詞,譯得更實更簡潔;用“太”譯出so… that…的程度,也恰如其分,具口語色彩,一種深為感動的模樣躍然紙上。再如:

      [14]The rain now becomes a torrent, flung capriciously by a rising wind.

      原譯:這時,雨下得簡直是傾盆如注,狂風吹得雨水飄搖不定。

      試譯1:這時,大雨如注,順風姿意瓢潑下來。

      試譯2:這時大雨如注,順風姿意地潑了下來。

      原譯第2句將“狂風”做主語,影響了前后句子的連貫和流暢,沒有準確表達capriciously的內(nèi)涵;試譯依然承前句省略主語“大雨”,將狂風變成大雨瓢潑的助力之一,全句一氣呵成。原譯為torrent添加了物象“盆”,試譯1則改為“瓢”,均為原文所無。試譯2,只用一“潑”字,便更接近原文的樸素了。

      3.3 漢譯善擇同義手段

      漢譯高手無不善用修辭,要特別重視原文比喻的漢譯,力求將抽象具體化、形象化;重視擬人的漢譯,使無生命體充滿生機和感情,靈動起來。傳達原文的排比,可使句子氣勢貫通,增強表達效果。比喻、對偶、對比等修辭能增強語言表達的鮮明性,借助修辭格來增強語言表達的鮮明性,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譬如比喻,可以具體形象勝萬千贅說,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激發(fā)聯(lián)想。原文的修辭手段一般要如實譯出,且要譯好。如:

      [15]Everything has suddenly gone quiet. Birds do not chirp. Leaves do not rustle. Insects do not sing.

      原譯:剎那間,萬物都突然沉寂無聲。鳥兒不再啁啾,樹葉不再沙沙作響,昆蟲也停止了歡唱。

      試譯:霎那間,萬物俱寂。鳥兒不語,樹葉無聲,百蟲不鳴。

      原文句群“Birds do not chirp. Leaves do not rustle. Insects do not sing.”簡潔明快,形式嚴整。原譯前一句不簡,后面三個排比句也欠簡潔。試譯將并不整齊的“不再啁啾”“不再沙沙作響”“也停止了歡唱”予以歸整,分別譯成“不語”“無聲”“不鳴”,準確傳達了原文的突發(fā)之勢。將原文的兩個句號改為逗號,間隔更短,更能反映暴雨來臨前的節(jié)奏。

      修辭在翻譯中還指廣義修辭,即同義選擇中多中選一,選出最佳表達式就是翻譯要講的最大的修辭。有的漢譯忽視修辭,語無生色。不特別重視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會失去原文的生氣。只要照原文修辭手法如實譯出即可,而同義選擇藝術(shù)則成為最大修辭問題,比如原文繁復,漢譯可簡,以求明了。如:

      [16]The study found that non-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 face a much greater than normal danger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 The more cigarettes smoked by the husband, the greater the threat faced by his non-smoking wife.

      原譯:這項研究表明抽煙男子的不抽煙妻子罹患肺癌的危險比一般人大得多,丈夫抽煙越多,其不抽煙的妻子面臨的威脅越大。

      試譯1:研究表明,丈夫抽煙而妻子不抽,妻子患肺癌的危險大得多。丈夫抽得越多,妻子威脅越大。

      試譯2:研究表明,丈夫抽煙而妻不抽,妻患肺癌的危險大得多。丈夫抽得越多,危險越大。

      本例展示了不斷修改不斷簡潔的趨簡過程。non-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譯作“抽煙男子的不抽煙妻子”還真是準確,可是入句之后交際價值不足,它實際上包含兩個判斷:丈夫抽煙,妻子不抽煙,按其實際邏輯關(guān)系表達,才可跳出原文的形式羈絆。另外,將丈夫抽煙移前,妻子不抽置后,正好與下一句的思維順序相對應(yīng),形成一種內(nèi)在節(jié)奏,更有利于消除晦澀。此外,greater than normal danger語義顯得冗余,比較級本來就與一般相比;his non-smoking wife中wife的定語his non-smoking也屬多余,可承前語境省略;從全句看,連his non-smoking wife整體都可刪除,仍會將“危險”理解是針對妻子的。再如:

      [17]For if you put on more clothes as the cold increases, it will have not powered to hurt you. So in like manner you must grow in patience when you meet with great wrongs, and they will then be powerless to vex your mind.

      原譯:在寒冷增長的時候,如果你多穿衣服,它便沒有力量傷害你。同樣地,當你遭遇大的冤屈的時候,你的忍耐力也必須隨之增長,那些冤屈便無力使你煩惱了。(吳奚真 譯)

      試譯:天冷穿暖不受凍,受屈堅忍無煩惱。

      本例選自《名人雋語》(吳奚真譯,臺北大地出版社1984年出版)。所謂雋語,是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的話。原文是地道的英文,譯文也力求地道。作為雋語,語言形式一般精練簡短,流暢上口,易于接受。原譯太松散,不像是名人名言。試譯仿佛著名小品套用“軍民團結(jié)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妙語成趣“軍民團結(jié)緊緊地,試看天下能怎地”,產(chǎn)生了新鮮活動之效;只不過,用了七絕的格式,濃縮度略過了一些。

      3.4 超常搭配傳達原文的陌生化

      漢譯要鮮明,除了根據(jù)原意精選漢語同義近義詞外,還可據(jù)漢語特色多用動詞和形容詞,因為二者是說明事物存在方式和性質(zhì)程度的,最易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傾向。表現(xiàn)思想傾向又依靠詞義的褒貶,色彩中性的詞只要切合語境,也具良好效果。詞義選擇之后,還有一個搭配問題,常規(guī)搭配合乎規(guī)范,原文超常搭配有時會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如:

      [18]The woman dentist has dedicated her existence to the rotten teeth of derelicts, to derelicts’ odour and filth.

      女牙醫(yī)把自己獻給了無家可歸者的爛牙,獻給了無家可歸者身上的臭味和污穢。

      譯文的顯意之筆是兩個“獻給了”?!矮I給……爛牙,獻給……臭味和污穢”符合語法,卻又超出詞語間的語義內(nèi)容和邏輯范疇,這就是“超常搭配”。詞的搭配變異主要用于藝術(shù)語體,是藝術(shù)語體的言語特征之一。例中超常搭配“獻給……爛牙,獻給……臭味和污穢”的修辭特點是新穎別致,“獻給”是褒義詞,后面所接一般正能量的詞或大詞、壯詞,可原文反其道而行文,所用的是貶義詞,漢譯如實譯出,兩個“獻給”符合作者的原意,不落俗套,同樣新穎別致,優(yōu)于常規(guī)表達。如:

      [19]Almost all men have been taught to call life a passage and themselves the travellers.

      原譯:幾乎無人不曉浮生如過路,人呢,不過是個過客。

      試譯:幾乎人人受過這樣的教誨:浮生如路人似客。

      原譯將have been taught譯作“曉”,過于中性,“曉”可能是主動獲知,也可能是被動告知,而原文具有告誡意味,所以試譯“受過……教誨”比較恰當;加之“這樣的”指代,更明確了前后的邏輯關(guān)系。life本為“生命”或“一生”,入句產(chǎn)生語境意義,尤其是因passage而添“短暫虛幻”之意,對人生有了消極的看法,譯作“浮生”極其準確。人人受誨的話語最易成為格言,所以應(yīng)考慮格言化;其中call即regard as,具有暗喻功能,譯作“若”“如”“似”,雖轉(zhuǎn)暗喻為明喻,卻更便于揭示原作內(nèi)涵;因“浮生如路”四字格的作用,themselves the travellers也壓縮成了“人似客”,最終構(gòu)成了七言,可進入漢語格言。

      4.結(jié)語

      在漢譯過程中,“鮮明”之中“鮮”雖在“明”前,但求鮮明,“鮮”的前提卻是“明”。反言之,漢譯若不明確,也就無法鮮亮起來。描繪狀物,色彩需明亮;人物情態(tài),輪廓需清晰;表達觀點,避免含糊。這些呈現(xiàn)于漢譯組構(gòu),就是要求講究鮮明性,即恰當選用詞語、恰當選用句式和恰當傳達修辭。鮮明化原則要求遣詞造句語意明確,條理清楚,能將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以及事物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明確地告與讀者,給人以清晰的印象。漢譯時色彩分明,一是一,二是二,明確而不含糊。漢譯的鮮明常與生動相伴,有時互為因果。單就生動而言,首先是多用動詞,以體現(xiàn)漢語的動核句優(yōu)勢,以保證漢譯繪聲、繪色和繪態(tài),進而富有生氣;此外,句式靈活多樣等。無論是鮮明化還是生動化,漢譯都講究善用修辭手法,一是如實譯出原文的修辭,二是彰顯翻譯的同義選擇藝術(shù)。

      猜你喜歡
      原譯漢譯生動
      《李爾王》漢譯的序跋研究
      生動的冬天
      如何讓文章更加生動
      學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58
      英語否定詞的分析與漢譯
      生動深刻 同享共進
      西方譯學術(shù)語的漢譯現(xiàn)狀與思考
      談?wù)効聽柨俗握Z中“bay”、“-bay”和“bek”、“-bek”的漢譯
      語言與翻譯(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7
      《二十年后》參考譯文評析
      ——以《現(xiàn)代大學英語·精讀1》教師用書為例
      學周刊(2015年18期)2015-03-16 13:55:16
      論翻譯癥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年度人物
      赣榆县| 绥化市| 长阳| 甘德县| 巍山| 阳泉市| 太和县| 沭阳县| 夏津县| 离岛区| 平乡县| 弥勒县| 攀枝花市| 航空| 遂溪县| 崇仁县| 甘谷县| 腾冲县| 丹凤县| 施甸县| 保定市| 湘乡市| 阳山县| 凌源市| 古蔺县| 新宁县| 新邵县| 永德县| 昔阳县| 石门县| 运城市| 香河县| 石台县| 浮梁县| 永顺县| 九龙城区| 天水市| 同江市| 肇庆市| 临漳县|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