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瑜,郭愛娟
(1.青島市產(chǎn)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000;2.歐陸分析檢測技術服務(青島)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谷物在生產(chǎn)、加工、儲藏及運輸過程中,可能因處理不當而出現(xiàn)霉變,導致感染真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又稱嘔吐毒素,廣泛存在與霉變糧食中,DON及其衍生物能夠引發(fā)發(fā)燒、嘔吐、腹瀉的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2]。本文通過HLB固相萃取柱來凈化樣品,建立谷物以及制品中DON及其衍生物的高效液相測定法,以提高我國的食品安全水平。
谷物樣品(大米26份、玉米糝20份、掛面24份和小麥粉26份),市售。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3G),50 μg·mL-1;15- 乙 酰 基 脫 氧 雪 腐 鐮 刀 菌 烯 醇(15ADON)、3-乙?;撗跹└牭毒┐迹?ADON)、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標準溶液,100 μg·mL-1;實驗室自制超純水,正己烷、乙酸銨、甲醇和乙腈為色譜純。
1.2.1 色譜條件
流速為0.3 mL·min-1,流動相A為乙腈,B為2 mmol·L-1乙酸銨溶液,流動相體積比為A∶B=35∶65;Acquity UPLC HSS T3色譜柱(100 mm×2.1 mm,1.8 μm),柱溫為 35 ℃,進樣量為 5 μL。
1.2.2 質譜條件
電噴霧離子源,正負離子同時進行掃描,多反應監(jiān)測。離子源溫度為600 ℃,電噴霧電壓為4 500~5 500 V,碰撞室出入口的電壓均為10 V,輔助氣、霧化氣及氣簾氣的壓力分別為344.75 kPa、379.23 kPa和310.28 kPa,碰撞氣壓力中等,掃描時間為3.5~8.5 min。
1.2.3 樣品處理
(1)處理1。取樣2.5 g,加10.0 mL水,超聲提取 20 min,5 000 r·min-1離心 10 min, 過 0.22 μm 膜待測。
(2)處理2。取樣2.0 g,加20.0 mL的75%乙腈水溶液,超聲提取20 min,5 000 r·min-1離心10 min,取5.0 mL上清液過HLB柱,取過柱液5.0 mL氮氣吹干,定容至1.0 mL,過0.22 μm膜后待測。
(3)處理3。在50 mL離心管中放置2 g的試樣,加入20 mL的75%乙腈水溶液,5 000 r·min-1離心10 min,超聲20 min,收集上清液。在50 mL離心管中加入5 mL的上清液,并加入乙腈飽和的正己烷溶液 10 mL,混合 2 min,5 000 r·min-1離心 5 min;去除正己烷層,50 ℃氮氣吹干,使用5 mL水溶解殘渣并等待凈化。使用HLB固相萃取柱,甲醇和水各3 mL活化平衡。(2)中制備的溶液上柱,流速為每秒1~2滴。分別采用5%甲醇水溶液1 mL與水3 mL對柱子進行淋洗,抽干后用5 mL甲醇洗脫,50 ℃氮氣吹干。加入1 mL流動相溶液,混勻,過0.22 μm濾膜后等待進樣。
對4種真菌毒素在不同的電離模式下的響應情況進行研究,3ADON與15ADON是同分異構體,其在[M-H]-與[M+H]+模式下響應都比較高,但[M+H]+模式有著比較大的離子對干擾,因此使用[M-H]-模式進行監(jiān)測。D3G在[M-H]-與[M+H]+模式下響應都比較低,在[M+NH4]+模式有著比較高的響應,所以采用[M+NH4]+模式檢測。DON采用[M-H]-監(jiān)測,其基線干擾會比較少,有較高的響應。在這4種真菌中,D3G脫去葡萄糖苷基團后會變?yōu)镈ON,優(yōu)化洗脫梯度與色譜柱,能夠得到較好的分離度。
實驗結果表明,采取T3色譜柱按照本實驗方法洗脫時,能夠有效分離這4種化合物,如圖1所示。
圖1 4種毒素的總離子流圖
由表1可知,前處理方式3的上機液比較干凈,并且4種毒素的回收率和重復性較好,本文采取前處理3的方式進行后續(xù)實驗。
表1 不同前處理方式的回收率表
如表2所示,配制標準溶液根據(jù)上述的方法和儀器條件測定,最終得出4種毒素在5.0~250.0 μg·kg-1范圍內有良好線性關系,相關系數(shù)R2均大于0.99,檢出限均為 10 μg·kg-1,定量限為 20 μg·kg-1。
表2 4種毒素的線性方程與相關系數(shù)表
如表3所示,4種毒素在不同樣品中的加標回收率結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為89.6%~118.1%,RSD為1.6%~8.7%。
表3 4種毒素在不同樣品中的加標回收率表
對4種毒素在不同樣品中的含量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只有小麥粉檢出3ADON,所有樣品均未檢出15ADON;DON的含量和檢出率比D3G高,含量最高的是掛面。樣品檢出DON時其他3種毒素不一定檢出,而檢出其他3種毒素時一定會檢出DON,即DON的檢出率能夠代表樣品中毒素的檢出率。在所有樣品中,毒素檢出率依次為DON>D3G>3ADON>15ADON。由表4可知,4類谷物中,DON毒素檢出率最高的是掛面,達到了84.4%,其次是小麥粉,因此可以看出,掛面的污染最為嚴重。
表4 谷物制品中DON和D3G的含量表
當前,雖然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隱蔽型真菌毒素的毒性強于原型的真菌毒性,但有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一些隱蔽型真菌毒素在代謝過程中可能會被水解,并釋放出毒素原型[3-4]。因此,隱蔽型真菌毒素是危害消費者健康的潛在風險之一[5]。
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印證了這種風險的存在,DON與其隱蔽型D3G在谷物中的污染不容忽視。本文建立的檢測方法,可以滿足谷物及谷物制品中DON及其衍生物的檢測要求,對保證我國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