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蓮,王效惠,王秀華,陳鑫魏,陳 誠
(成都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自主學習能力是個體運用元認知和客觀人力、物力資源,高質量地獲取和掌握護理服務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信息獲取能力及學習合作能力[1]。實習護生是一類離開校園進入醫(yī)院持續(xù)學習的學生,因其不再受校園教師的約束,且臨床仍以護理服務為第一目標,因此其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當前,培養(yǎng)具有較強自主學習能力的護理人才成為國際護理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標[2-3]。2019年年底發(fā)生新冠肺炎疫情,國內各大中小學及高校紛紛延遲開學或轉向線上授課,我院護生也因此暫停了在醫(yī)院的臨床實習,轉而采用在線網絡課程的形式。與其他專業(yè)的應屆畢業(yè)生相比,實習護生一方面需要在本學年完成高校要求的畢業(yè)設計或/和畢業(yè)會考,另一方面還要通過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此外,部分由高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或輔修其他專業(yè)的學生還需在此基礎上完成額外的學習任務。因此,為更好地了解不同層次實習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更好地開展實習護生的臨床教學工作,該研究對我院的實習護生進行了有關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結果如下。
本次研究的目標人群為2019—2020年在我院進行臨床實習的265名護生,研究對象為目標人群中自愿參與本次調查的104名實習護生。
包括兩部分:(1)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高考志愿情況、學歷層次、專業(yè)興趣、擇業(yè)選擇等。(2)采用由臺灣地區(qū)學者Cheng S F等[4]于2010年編制的護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吳德芳[5]對該量表進行了大陸版簡化。該量表包括4個維度20個條目,分別是學習動機、計劃和實施、自我管理和人際溝通。各條目采用Likert 5分計分法,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依次計1~5分,量表中的所有條目均為正向計分,各維度總分越高表示自主學習能力越強。
以微信及QQ群消息的方式解釋調查目的及填寫方法,然后統(tǒng)一向實習護生發(fā)放問卷星鏈接。所有選項均為必填項且每個微信號僅被允許填寫一次,調查對象獨立填寫完立即提交。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04份,回收有效問卷104份,有效率為100%。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與分析。主要統(tǒng)計方法包括統(tǒng)計描述、Spearman檢驗、t檢驗及ANOVA分析等。
調查顯示,實習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分為(72.85±12.96)分,學習動機(6個條目)、計劃和實施(6個條目)、自我管理(4個條目)、人際溝通(4個條目)4個維度的得分分別為(22.36±4.16)分、(21.41±4.42)分、(14.32±2.77)分、(14.76±2.83)分。由于各維度條目數(shù)不一,為反映實習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平均水平,故進一步計算總分及各維度的標準化得分=(實際得分-理論最小值)×100/(理論最大值-理論最小值)。經標準化后,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學習動機、人際溝通、自我管理、計劃和實施,具體見表1。
表1 實習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分(±s,分)
表1 實習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分(±s,分)
維度 得分范圍 實際得分 標準化得分學習動機計劃和實施自我管理人際溝通總分6~30 6~30 4~20 4~20 20~100 22.36±4.16 21.41±4.42 14.32±2.77 14.76±2.83 72.85±12.96 68.22±17.35 64.26±18.43 64.50±17.31 67.25±17.69 78.61±16.20
采用K-S檢驗對以各人口學變量分組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再分別以實習護生的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高考第一志愿是否為本專業(yè)、是否喜歡本專業(yè)、學歷層次、是否愿意從事本專業(yè)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t檢驗、ANOVA分析及Spearman檢驗。結果見表2。表2顯示,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不同家庭所在地、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是否愿意從事本專業(yè)的實習護生,其自主學習能力無顯著差異(P>0.05);不同政治面貌、高考第一志愿是否為本專業(yè)、學歷層次及是否喜歡本專業(yè)的實習護生,其自主學習能力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政治面貌為中共黨員的實習護生,其自主學習能力略高于政治面貌為群眾的實習護生;高考第一志愿為護理專業(yè)的實習護生,其自主學習能力明顯高于高考第一志愿非護理專業(yè)的實習護生;本科學歷實習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低于雙學位本科、專升本和大專學歷的實習護生;對護理專業(yè)不同喜歡程度的實習護生,其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排序為不能接受、喜歡、不喜歡但能接受和不確定。
表2 實習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相關影響因素
研究結果表明,大部分實習護生在結束實習后,其自主學習能力處于中上水平,平均分為(72.85±12.96)分,仍然有進步的空間。在自主學習能力的4個維度中,實習護生的學習動機和人際溝通兩個維度得分較高,計劃與實施、自我管理維度得分稍低,這與張玉紅等[6]的研究結果相似。說明實習護生學習動機明確,擁有較好的溝通能力。這可能與護生處在實習結束之際,且正在備戰(zhàn)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和完成畢業(yè)論文或會考相關,也可能與互聯(lián)網時代及新冠肺炎疫情下各類備考App或在線網絡課程不斷上線,信息網絡的發(fā)達為護生間相互溝通提供了便利的平臺相關。實習護生在計劃與實施、自我管理方面得分稍低,說明護生自我學習安排及自我調控能力稍差。為更好地幫助實習護生順利畢業(yè)且通過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他們可自發(fā)組隊學習或加入部分付費學習群體當中,通過外界力量加強自我學習。同時,院校也可以學校的名義安排實習后護生返校,必要時設置部分課程督促護生自我學習。
3.2.1 政治面貌 本研究顯示,政治面貌對實習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影響(P<0.05),政治面貌為中共黨員的臨床實習后護生自主學習能力高于政治面貌為群眾的護生,這與吳德芳[5]的研究結果相似??赡苁窃谛W習期間加入黨組織的護生通常為班上學習成績優(yōu)異、具有較高自主學習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的護生,故其自主學習能力得分較高。
3.2.2 報考志愿 在高考志愿填報方面,第一志愿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學生得分高于非第一志愿選擇該專業(yè)的學生(P<0.05),與現(xiàn)有研究相似[7-9]。這說明非第一志愿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學生,其自主學習能力稍差,提示2~5年的在校理論學習和1~2年的臨床實習仍未激發(fā)起該群體的自主學習意愿。高校教學教師與臨床教學教師應當調整方法,對非第一志愿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學生多關注,樹立好護理職業(yè)形象,展現(xiàn)護理專業(yè)風采,幫助護生轉變觀念,加強自我學習。在與部分對護理專業(yè)排斥心理較強的學生溝通后,高校教學教師及臨床教學教師甚至可引導護生遵從內心想法,盡早找到擇業(yè)方向。
3.2.3 學歷層次 在學歷層次上,本科學歷實習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低于學歷為雙學位本科、專升本和大專學歷的實習護生(P<0.05),與先前報道不同[8-10]。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本次調查的104名護生中,11名雙學位本科護生為兩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國際雙學位學生,其學習任務及壓力明顯高于國內一般護生,這可能使其自主學習能力高于一般護生。而成績優(yōu)異必須具備較高自律性的專升本學歷護生,其自主學習能力也可能高于一般護生。與本科學歷護生相比,大專學歷護生可能因為自感天資稍差、學歷層次低而一開始就在內心決定了要在行動上彌補自己的不足,因此在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及畢業(yè)前加強學習。這提示高校及臨床教學教師可根據(jù)護生的學歷不同提供不同的專業(yè)指導,幫助護生更高效地進行自我學習。
3.2.4 專業(yè)喜好程度 調查顯示,在專業(yè)喜好程度上,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排序為不能接受護理專業(yè)、喜歡護理專業(yè)、不喜歡但能接受護理專業(yè)和不確定是否喜歡護理專業(yè)(P<0.05),這與先前報道類似[10-11]。不能接受護理專業(yè)的護生可能已做好從事其他行業(yè)的準備,并在完成護理實習的同時加強了其他專業(yè)的學習,所以得分最高。喜歡護理專業(yè)的護生相對不喜歡但不排斥的護生而言,其對護理專業(yè)的興趣可能驅動著該類護生主動學習護理相關知識,從而使其得分稍高于不喜歡但不排斥護理專業(yè)的護生。而喜好程度不明確的護生則可能仍處于猶豫不決的狀態(tài),無法定下心去學習,導致得分稍低。這提示高校及臨床教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與護生的溝通,及時了解其對護理專業(yè)的看法和想法,引導護生堅定信心。
臨床實習后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處于中上水平,其學習動機及人際溝通能力得分稍高于計劃與實施、自我管理得分。不同政治面貌、高考志愿、學歷層次及對本專業(yè)喜愛程度的實習護生,其自主學習能力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臨床教學教師應參考實習護生政治面貌、高考志愿、學歷層次及對本專業(yè)的喜好程度對實習護生的自我學習進行引導,并在計劃與實施、自我管理方面給予更多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