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瓊
摘要:目的 研討基于虹吸原理的護理干預對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擇本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入的150例接受頭皮靜脈穿刺的小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兩組,各75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基于虹吸原理的護理干預,比較兩組對靜脈穿刺效果的影響。 結果 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率97.33%,高于對照組84.00%(P<0.05);觀察組疼痛客觀FLSACC量表和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穿刺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2.67%,比對照組12.00%低(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總滿意率98.67%,較對照組86.67%高(P<0.05)。 結論 基于虹吸原理的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頭皮靜脈穿刺中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減輕患兒疼痛,減少不良反應情況發(fā)生,提高家長滿意度。
關鍵詞:頭皮靜脈穿刺;小兒;護理干預;虹吸原理
【中圖分類號】R2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頭皮靜脈穿刺是小兒靜脈輸液中的一種常用方法,也是兒科護理人員必備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1]。頭皮靜脈穿刺的成功率與藥物是否能夠快速、精準的到達患兒體內(nèi)發(fā)揮作用有緊密聯(lián)系,同時也影響治療效果。由于小兒年齡較小,并且愛動,因此靜脈穿刺配合度較低,因此穿刺成功率和質(zhì)量受到影響。若是反復進行頭皮靜脈穿刺會導致局部出現(xiàn)腫脹、滲血等不良情況,因此需要配合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2]?;诖?,本研究研討了基于虹吸原理的護理干預對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效果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入的150例接受頭皮靜脈穿刺的小兒,分成觀察組、對照組,各75例。觀察組,女36例,男39例,年齡1個月-2歲,均數(shù)為(0.92±0.21)歲。對照組,女37例,男38例,年齡1個月-2歲,均數(shù)為(0.94±0.18)歲。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3]:(1)均為首次接受頭皮靜脈穿刺的患兒;(2)發(fā)育均正常;(3)得到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4)患兒家屬全部知曉同意。排除標準:(1)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的患兒;(2)嚴重營養(yǎng)不良患兒;(3)患有重大疾病的患兒;(4)24小時之內(nèi)使用過鎮(zhèn)靜類藥物的患兒。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在穿刺前護理人員選擇好穿刺血管,盡量選擇細直的血管,確定好之后常規(guī)進行消毒處理,接著護理人員左手將穿刺處皮膚繃緊,右手持針將針尖從靜脈上方或者側方入皮,沿著靜脈的走向刺入,出現(xiàn)回血后固定即可。觀察組: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基于虹吸原理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約束好患兒,依照常規(guī)穿刺方法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暴露穿刺部位,之后將輸液管中的空氣排盡,將調(diào)節(jié)器下端和輸液管的前段反折,擠出0.5ml的前段液體。之后護理人員用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拇指將輸液管反折部位緊緊夾住,其他手指繃緊穿刺部位的皮膚,右手持針,將針尖斜向上,保持針頭與皮膚呈15-30°角,沿著患兒靜脈上方或者側方將針快速穿刺到患兒皮下,保持針頭斜面完全刺入皮膚。之后將輸液瓶放低并放松反折處,此時在輸液管內(nèi)會形成一個小負壓。接著將針頭與皮膚之間的夾角減小5°再進針,出現(xiàn)回血后再進入少許針頭,護理人員用一只手將針柄按壓住,另一只手將輸液瓶掛在輸液架上并將小棉墊墊在針柄下,最后用敷貼將針頭和針柄固定,穿刺完成。注意穿刺時助手要協(xié)助其取平臥位,固定其肢體、頭部妥善約束患兒,家長和護理人員都要采用溫柔的語氣鼓勵患兒,提高其穿刺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1)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較。(2)比較兩組患兒疼痛程度和穿刺時間,其中疼痛程度采用疼痛客觀FLSACC量表和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評估[4],分別從客觀和主觀的角度來評價,量表分數(shù)均為0-1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兒疼痛越嚴重。(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包括皮膚紅腫、皮疹等。(4)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評價標準為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分數(shù)為90-100分、80-89分、70-79分、0-69分??倽M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全文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shù)±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7.33%(73/75),對照組為84.00%(63/75),相比較差異顯著(χ2=7.878,P=0.005),P<0.05。
2.2 兩組患兒疼痛程度和穿刺時間比較
觀察組FLSACC和Wong-Baker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穿刺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2.67%,低于對照組12.00%(P<0.05)。見表2:
2.4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家長總滿意率98.67%,高于對照組86.67%(P<0.05)。見表3:
3 討論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是臨床兒科護理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其操作的成功不僅關乎到患兒的治療結果,還直接影響家長的情緒與護患關系,因此在此期間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尤為重要[5]。
本研究得出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率97.33%,較對照組84.00%高(P<0.05);觀察組FLSACC、Wong-Baker評分較對照組低,穿刺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2.67%,較對照組12.00%低(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總滿意率98.67%,比對照組86.67%高(P<0.05)。虹吸原理下靜脈穿刺能夠在輸液管針部液體和血液交匯時受到兩個相反方向的壓力,并且針頭在皮膚內(nèi)完全刺入時使得輸液器和調(diào)節(jié)器之間形成比較小的負壓,貫穿在頭部靜脈穿刺的全過程中,能夠縮短回血的時間,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6-7]。另外采用虹吸原理的靜脈穿刺能夠降低回血時克服輸液管的水柱壓力,降低血液流回輸液管針的難度,能夠減少重復穿刺并且能夠縮短成功穿刺的時間[8]。另外護理人員和家長應用溫柔的語言對患兒進行鼓勵能夠起到情緒安撫的作用,分散其對疼痛的注意力,因此能夠減輕疼痛程度[9]。在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下患兒疼痛程度減輕,頭皮靜脈穿刺依從性提高,穿刺時間縮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減少,因此家長的滿意程度更高。
綜上所述,基于虹吸原理的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頭皮靜脈穿刺中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減少液體外滲和重復穿刺,有效緩解患兒疼痛,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縮短穿刺時間,提高家長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朱曉華,朱海英,倪曉燕.護理風險管理對頭皮靜脈輸液患兒不良事件及輸液依從性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19,43(3):469-470.
[2]呂曉娟,武樂娟,趙瑩.改良頭皮靜脈穿刺結合行為干預在嬰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22):4051-4054.
[3]吳雅,顧軍養(yǎng),蔣紅娜,等.家長撫觸聯(lián)合體位固定對頭皮靜脈留置患兒穿刺時間和疼痛程度的影響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9):1796-1798.
[4]徐源,修皓,裴華,等.新型靜脈采血器與頭皮針式采血針結構對比研究及使用效果評價[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9,16(24):3582-3584.
[5]楊詩月,雍彩霞,席慧菊.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0,17(7):974-976.
[6]姜慧,孫寧寧,戴菊,等.以小兒靜脈穿刺評價為依據(jù)的護士分層管理方案構建[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4):161-163.
[7]潘璐.小兒靜脈輸液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對穿刺成功率與患兒順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23):4220-4222.
[8]白婷.低瓶穿刺技巧聯(lián)合力學虹吸原理在小兒頭皮靜脈穿刺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0):1447-1449.
[9]汪婕,吳丹,鄭杰.基于虹吸原理的護理干預對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2):49-51.
305450190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