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劍鋒
(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 紀委, 江蘇 南通 226007)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理論的指導下,始終強調和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始終把作風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突出位置,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了許許多多優(yōu)良作風,累積了作風建設的豐富經驗,為黨帶領人民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不斷取得勝利提供了有力保證?;仡櫤涂偨Y我們黨百年作風建設的基本經驗,不僅可以加深對黨的作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而且可以更深入地推進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取得成效。
黨的作風是黨的理論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xiàn)和黨的形象的集中展現(xiàn),是關系到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具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也是人民群眾判斷一個黨先進與否的重要標準。無產階級政黨的作風,是無產階級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反映黨的本質特征和內在品格的精神風貌。
19 世紀40 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在創(chuàng)建共產主義者同盟時,第一次系統(tǒng)完整地闡述了無產階級的建黨原則。隨著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和壯大,馬克思恩格斯在領導工人運動的實踐進程中,日益關注和重視工人階級的黨風問題。恩格斯在在寫給德國工人運動領袖約翰·菲利浦·貝克的信中明確提及他和馬克思極端蔑視社會改良主義者赫希伯格一伙企圖把“阿諛奉承作風偷運到黨里來”[1]365的庸俗做法。在這里,恩格斯第一次明確地使用了“作風”一詞。1895 年,恩格斯針對巴枯寧派“華而不實的作風”[2]88進行了嚴厲批評。與此同時,恩格斯多次反復強調無產階級政黨的干部必須樹立優(yōu)良的品德和作風,要堅持實事求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黨的領導人要襟懷坦白、豁達大度,善于團結和聯(lián)系群眾,傾聽不同意見,“在行動上少來點普魯士作風”[3]463。恩格斯還指出,就像肌體需要自我修復一樣,無產階級政黨只有經常性地開展自我批評,才能保持自身的革命性和純潔性。馬克思恩格斯立足人類解放事業(yè)的高度,告誡和要求共產黨人牢固樹立徹底的唯物主義作風,始終為謀取全人類的利益而不懈奮斗。盡管共產主義者同盟具備了無產階級政黨組織基本特點,但它不是完善的政黨組織。因而,馬克思恩格斯未能對無產階級政黨作風建設全面展開論述,但他們的論述依然為無產階級政黨優(yōu)良作風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
列寧在領導俄國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黨的作風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執(zhí)政黨作風建設的重要思想。列寧從新生蘇維埃政權保持自身革命性和純潔性的高度認識到,黨的作風建設事關黨的前途和命運,事關無產階級解放事業(yè)的成敗。列寧特別重視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而最基礎的就是要不斷提高黨員的質量。只有高質量的黨員隊伍,才能促進黨的優(yōu)良作風的形成,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十月革命勝利后,隨著黨的地位和環(huán)境的變化,黨內不少人在思想作風上開始出現(xiàn)脫離群眾的傾向,特別是在黨和蘇維埃國家機關中,官僚主義開始復活。針對黨內存在的脫離群眾、拖拉敷衍、官僚主義等不良傾向,列寧指出,無產階級政黨“最嚴重最可怕的危險之一,就是脫離群眾”[4]372“對于任何阻礙生氣勃勃的事業(yè)的拖拉作風和官僚主義,都應無情地加以懲罰?!盵5]151。針對黨內存在貪污受賄等腐敗現(xiàn)象,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必將毀掉黨的執(zhí)政地位。因此,執(zhí)政黨必須開展持續(xù)不斷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白晕遗u對于任何一個富有活力、朝氣蓬勃的政黨來說都是絕對必要的?!盵6]334同時,列寧非常重視黨內民主監(jiān)督和黨外監(jiān)督。他認為,只有強有力的黨內監(jiān)督才能防止和克服官僚主義,才能遏制和消除黨內腐敗現(xiàn)象的滋生蔓延。除此之外,他認為還要發(fā)動和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對全黨以及黨員的監(jiān)督中來,形成強大的監(jiān)督合力,構建起嚴密的外部監(jiān)督體系。而要使黨內外的監(jiān)督真正落到實處,就必須充分發(fā)揚民主。在黨內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同時吸收人民群眾參與國家管理,讓人民群眾在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充分行使民主權利,從而完全戰(zhàn)勝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貪污腐化等黨內不良風氣??傊?,列寧著重闡述了“不能脫離群眾”“開展自我批評”“加強黨內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等作風建設的根本性問題,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執(zhí)政黨作風建設的思想,奠定了無產階級執(zhí)政黨作風建設的理論基礎。
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接續(xù)創(chuàng)造了“四個偉大成就”,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些歷史性成就的取得,一個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終堅持黨的自身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始終根據世情、國情和黨情的變化,制定針對各種作風建設問題的戰(zhàn)略策略。黨的百年光輝奮斗歷程,不僅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史,而且是一部黨的作風建設史。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和不斷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fā)展黨的作風建設理論,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這些彌足珍貴的經驗為黨和國家事業(y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有力保證。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從黨的發(fā)展歷史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個顯著特點,就是在著重加強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始終把作風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黨的作風建設理論。早在古田會議時,毛澤東就提出解決紅軍中存在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和不良作風問題。1942 年,他在《整頓我們的作風》一文中首次系統(tǒng)論及黨的作風建設的歷史命題。1945 年4 月,在黨的七大上所做的政治報告《論聯(lián)合政府》中,毛澤東提出了我黨區(qū)別于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三大優(yōu)良作風”[7]1903-1904。在1949 年3 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標志著黨的作風建設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1957 年3 月,毛澤東又寫作了《關于整頓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進—步強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結合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為了促進社會風氣的進步,首先必須搞好黨風”[8]111-178。他指出,黨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改革開放政策的執(zhí)行,必須將黨風建設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必須建立相應的黨內法規(guī)和制度來保證黨風建設,使之取得成效。江澤民結合國內和黨內形勢,指出“黨的作風狀況,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關系國家的前途命運”[9]323,提出“抓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抓住當前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工作”[9]324等重要論斷。黨的十六大之后,胡錦濤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他強調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使各級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以優(yōu)良作風帶領廣大黨員、群眾迎難而上、銳意改革、共克時艱。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作風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積極探索加強作風建設的新途徑新辦法,逐步走出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作風建設新路子,使黨的作風建設成效顯著。我們黨走過的百年崢嶸歲月充分證明,我們黨正是因為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才形成了無比強大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影響力、感召力,才克服了一重又一重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性成就。
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最根本的優(yōu)勢就在于植根于人民、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始終和中國人民站一起,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聯(lián)系,也始終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從來沒有政黨自身的利益,而是把爭取和維護人民的利益當作政黨最根本的利益所在,逐步形成和發(fā)展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黨的群眾路線。在土地革命時期,我們黨廣泛發(fā)動和團結帶領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洪流之中,先后發(fā)動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革命斗爭,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革命根據地。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依靠人民開辟了廣大的敵后戰(zhàn)場和抗日根據地,并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奪取了新民主主義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lián)系,帶領廣大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之后,我們黨堅持“三個有利于”標準,始終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使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fā)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盵10]61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我們黨切實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以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作為切入點,堅決遏制“四風”問題的滋生蔓延,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使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安全感顯著提升。實踐證明,執(zhí)政黨只有植根人民、心系人民,時時處處為人民利益著想,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才能帶領人民取得偉大的歷史成就,實現(xiàn)偉大的歷史性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以作風建設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影響黨群關系的關鍵問題,深入徹底地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各種作風頑疾和新形勢下的變異表現(xiàn)。2014 年12 月3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傾聽人民呼聲?!笨v觀黨的百年歷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黨搞作風建設從來都是圍繞作風建設的時代問題開展的。我們黨的歷史上的歷次整黨整風運動,無一不是針對當時出現(xiàn)的不正之風,找準靶子、點中穴位,對癥下藥的。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帶領下,根據黨的作風建設的時代問題,進行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延安整風運動、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整黨運動、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整風整黨運動。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根據時代發(fā)展和時局變化,開展了整黨運動、“三講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等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的教育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針對黨內出現(xiàn)的“四風”問題,出臺了中央八項規(guī)定,深入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這些都是根據現(xiàn)實中黨的作風出現(xiàn)的突出問題實施的有效舉措。歷史證明,無論在什么時期,我們黨都始終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切實解決作風建設的現(xiàn)實問題,有效保證了執(zhí)政黨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的作風建設能不能搞得好,關鍵就在于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如果領導干部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帶頭遵守黨紀國法,那么就會形成上行下效的影響。反之,如果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不搞特權,堅持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帶頭做好批評與自我批評,就會形成作風建設的“頭雁效應”,其他黨員干部就會向“頭雁”看齊,群眾也會在良好黨風帶動下推動社會風氣好轉。百年來,黨的歷代領導集體都強調領導帶頭,以上率下。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帶頭發(fā)揚艱苦奮斗優(yōu)良作風的典范。毛澤東提出,“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11]134,號召領導干部要廉潔奉公。改革開放后,鄧小平特別提出,端正黨風要從高級干部入手,“只要高級干部帶頭,這個事情就好辦了”[12]216。他自己就是樸素從簡的典范。每次外出,他事先總是一再要求:“不要影響群眾;不搞特殊化;輕車簡從、不要搞前呼后擁的陪同。”[1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在作風建設方面嚴格對照中央“八項規(guī)定”要求,不折不扣落實,率先垂范,形成了巨大的“頭雁效應”。黨的百年歷史告訴我們,領導干部帶頭就是鮮明的旗幟和無聲的命令。領導干部以身示范,帶動作風建設就會更有號召力,提出要求時也就更有底氣。
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是作風建設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推動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關鍵是要有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法規(guī)制度。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沒有制度保證,改進作風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如果我們缺乏常抓不懈的韌勁、嚴抓的耐心,缺乏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那么我們的作風建設就可能時冷時熱、抓抓停停,雖會收一時之功,但難成長久之效。黨的作風建設,一靠教育,二靠制度?;赝覀凕h的百年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在任何時期,只要我們黨制度建設搞得好,那么我們黨的建設也就會成效顯著。相反,無論什么時候如果把制度建設、制度治黨丟掉了,我們的革命和建設就會在實踐中遭受挫折和懲罰。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我們黨只有抓住制度法規(guī)建設這個根本,不斷健全完善的制度法規(guī)體系,緊緊依靠制度來治黨管黨,才能標本兼治、懲防并舉,確保改進作風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長效化。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章黨規(guī)黨紀建設,不斷推進以黨章為根本遵循的制度體系建設,從而確保了以剛性制度規(guī)定和嚴格制度執(zhí)行推動作風建設不斷深入發(fā)展。各地黨組織按照黨中央要求,給黨員領導干部劃出“紅線”、標出“雷區(qū)”、架起“高壓線”,不僅強化了黨員干部的制度意識、規(guī)矩意識、底線意識,而且讓他們明確了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必須做,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良好局面,不斷提高黨的作風建設工作科學化水平。實踐證明,我們黨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建章立制、立足長效,扎緊作風建設的制度籠子,嚴明紀律約束,強化制度規(guī)矩,著力構建倡導優(yōu)良作風、遏制不良作風的有效制度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深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納入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實踐中,針對作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在全黨廣泛深入地開展作風建設,取得了全方位的建設成效,極大地帶動了政風民風的轉變,形成了許多彌足珍貴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黨的面貌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面貌。黨的歷史告訴我們,黨在什么時候作風建設好了,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就容易相處融洽,從而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面貌也就高大起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形象面貌提升與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統(tǒng)一推進,通過作風建設轉變黨風政風民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中所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盵14]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努力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開展了一系列轉變作風的教育實踐活動,贏得了黨心民心,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和高度贊譽。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作為主線,突出地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管黨治黨的戰(zhàn)略視野。為了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不斷增強“八大本領”的鮮明論斷,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升黨的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在這“六大建設”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提高黨的優(yōu)良作風對鞏固黨的執(zhí)政能力,提高黨的公信力,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的重大作用。他要求全黨同志要通過提高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增強政治敏銳性,創(chuàng)造性地做好工作等方式,不斷提升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執(zhí)政能力建設上之所以能夠取得偉大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努力改進領導方法和領導作風。
執(zhí)政基礎問題實質是“執(zhí)政依靠誰”“執(zhí)政為了誰”的問題。進入新時代以后,黨面臨著國際國內形勢發(fā)展和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不僅關系到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穩(wěn)固,而且關系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在此情勢下,習近平總書記把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作為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要把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作風,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深入人民群眾,深入社會主義建設各項事業(yè)的第一線,多向人民群眾求教,拜人民群眾為師;時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制定改革目標和方向,堅決反對騎在人民群眾頭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爺”做派,把人民群眾的需求放在首位,發(fā)揚實干精神,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起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共同奮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經過持續(xù)努力,我們黨的作風建設取得了很大轉變,不僅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而且極大地鞏固了黨的執(zhí)政基礎。
制度是治理作風的利器,制度之于作風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作風建設上,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統(tǒng)一,始終把制度建設作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使黨的作風建設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而且作風建設制度執(zhí)行力顯著增強,還為制度治黨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是作風建設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黨內出現(xiàn)的作風建設問題,我們黨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條例制度,使黨的作風建設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這些制度關系到黨的作風建設的各個方面。我們黨針對領導作風建設問題,制定頒布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若干規(guī)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規(guī)定》《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核結果處理辦法》;針對選人用人問題,修訂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針對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問題,制定出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發(fā)展黨員工作細則》;針對奢靡之風問題,出臺了《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在規(guī)范黨員的政治生活方面,修訂了《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若干規(guī)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在監(jiān)督機制上,修訂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從歷史來看,這些制度的制定與頒布既有歷史延續(xù)性,也有現(xiàn)實針對性。從內容上來看,這些條例制度涉及黨的作風建設的方方面面。
二是作風建設制度執(zhí)行力顯著增強。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執(zhí)行的關鍵在于執(zhí)行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講到制度治黨問題時特別強調“制度是硬約束不是橡皮筋”“稻草人”,要求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把制度的“籠子”扎緊扎牢,要求黨員干部確立對制度的正確認識。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周年大會上指出:“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黨風建設就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15]44在制度的具體執(zhí)行中,黨中央要求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制度的剛性約束,發(fā)揮“關鍵少數”的示范帶動作用。各級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要率先垂范,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帶頭遵守黨規(guī)黨紀,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為全黨樹立了模范形象。
三是為制度治黨積累了寶貴經驗。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以制度建設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成功探索,為作風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首先,堅持在“?!弊稚舷鹿Ψ?,在“長效”上見真章。制度管黨治黨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據作風建設形勢發(fā)展和任務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制度法規(guī),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其次,“嚴”字當頭,立規(guī)明矩。在作風建設中,黨的各級組織自覺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結合各地、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出臺相關細則和規(guī)定,把作風建設抓實抓細,有規(guī)可循,有據可依。再次,實處發(fā)力,動真碰硬。黨的領導干部居其位,就要謀其政、盡其責,把堅持解決問題與建章立制結合起來,一旦發(fā)現(xiàn)作風建設問題,就要往實處發(fā)力,找準病癥,對癥下藥,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制度思維、法規(guī)意識解決問題。最后,抓好關鍵少數,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制度制定下來后,各級領導要嚴格要求自己,做遵守制度的表率,推動相關規(guī)章制度落地生根,發(fā)揮實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面對著復雜的形勢、矛盾和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作風建設為切入點,堅決向各種不正之風做堅決斗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偉大工程深入開展,開創(chuàng)了新時代作風建設的新局面。隨著作風建設實踐的不斷推進,我們黨不僅完善了相關制度法規(guī),而且總結出了豐富的作風建設理論,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成就。
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仡欀袊伯a黨的百年歷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克服一個又一個的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就,靠的就是敢于直面自身問題勇于自我革命,靠的就是有著鐵一般的紀律和過硬的作風。由于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黨的作風建設也必然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必須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地抓緊抓實,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