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秋玲
(廣州市花都區(qū)炭步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廣州 510820)
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在人的培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在日常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缺乏對教學資源的深入挖掘,尤其是在生活化資源的滲透方面很是欠缺。這必然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脫離學生的生活,不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xiàn)狀,從生活化入手,提升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率。
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擔負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教師要積極挖掘思政資源,讓學生通過接觸思政資源強化思政認知。但當下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資源相對比較單一,沒有深入挖掘和擴展。
思想政治理論課雖然是理論課程,但來源于生活,將用于指導生活。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多地滲透生活化資源。然而當下的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教師引入生活化資源相對較少,對于難理解的內容,教師沒有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沒有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案例進行輔助理解,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以來,生活化教學理念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學科教學理念中。在生活化的視域下,教師要積極構建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四位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努力實現(xiàn)“課堂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歸于生活”的思想,讓學生體會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就在身邊,感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趣味和作用,體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魅力。
教學目標是指引思想政治理論課走向的重要內容,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落到實處,必須要有教學目標的落地,也就是教學目標的生活化。例如,《做新時代的追夢人》一課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如果教學目標設定為如此宏觀的目標,就很難通過一節(jié)課來落實教學目標的,這就需要我們將教學目標生活化、具體化。比如:讓學生感受到祖父母、父母以及自己三代人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通過對身邊人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來感知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來了解本地區(qū)所面臨的重大的機遇。如此,教學目標貼近生活,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才能更好地實施。
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我們的教學內容也必須要進行生活化的處理。涉及到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情境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都要進行生活化的處理。
2.2.1 新課導入生活化
導入的語言要與生活息息相關,可以是生活中的案例,生活化的語言,或者是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等等,這樣能夠使學生感覺到親切、熟悉,從而快速集中注意力,順利進入新課之中。比如,在《2020,中國加油》一課,教師以2020年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為話題,讓學生回憶之后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居家隔離、線上學習……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威脅與不便歷歷在目。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全世界把目光聚集到中國,中國是如何應對的呢?生活化的導入讓學生迅速進入新課的學習中。
2.2.2 教學情境生活化
小學生的注意力水平較低,難以集中精神專注傾聽老師的講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沉浸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只有感覺到思想政治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才會產生一定的興趣,進而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例如,在《奮斗吧,少年》一課中,教師將當時網絡上熱傳的圖片作為情境進行了展示。圖片上展示的是一個小女孩正全神貫注地在案板下上網課。隨后教師娓娓道來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在湖北肆虐時,宜昌的一個小女孩跟隨媽媽在菜市場,為了上網課,媽媽為孩子在案板下支起了學習桌,小女孩就在里面專注地學習、上課、做筆記。有人說:‘案板上的是生活,案板下的是希望’。同學們,你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組織學生同桌交流、集體交流。教師利用生活中一個非常熱門的新聞、一張令人深有感觸的圖片,組織學生暢所欲言。從照片中的小女孩聯(lián)想到了自己。很多學生表示,自己遠不及小女孩那樣努力,但是今后會以她為榜樣,更加努力。
2.2.3 課堂活動生活化
教學中想讓學生盡快成為課堂的主人,可以多組織生活化的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多看、多動、多想,讓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如在教學《做新時代的追夢人》一課時,教師組織了課堂活動——為祖國媽媽寫賀卡。首先,教師播放了歌曲《我們都是追夢人》,讓學生在激昂的旋律中受到感染。教師引導:“明天就是祖國媽媽70歲生日了,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卡片,寫上祝福語,讓我們一起為祖國媽媽送祝福吧!”學生拿起卡片、彩筆,認認真真地在卡片上書寫、繪制了對祖國媽媽的祝福。通過為祖國媽媽寫賀卡這一生活化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對祖國媽媽的熱愛,賀卡上寫下了:“祖國媽媽,是您給了我們豐衣足食的生活,謝謝您!祝愿您越來越富強!”“祖國媽媽,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把你建設得更加美好!”“祖國媽媽,生日快樂!我為您的強大和富足感到自豪!能在您的懷抱中長大,真幸福!”
小學生受年齡特點限制,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如果學習的內容過于復雜,學生難以理解,過于簡單,則無法起到應有作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小故事、舞臺劇、多媒體等方式,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加生活化、輕松化。融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廣泛利用“報網端微屏播”上六位一體的教學資源,通過深入、具體、生動的比較,變抽象的基本原理為具體的生動道理,把原來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變得“有意思”,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2020,加油中國》一課中,教師提到“希望同學們心懷陽光,一路前行,留心世界、感受生活、感悟生命,讀好人生五本書。”課堂上,教師可以以“文化之書”為例,為學生講述:隨著日本與韓國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態(tài)勢的加重,浙江省人民政府對日韓伸出了援手,在援助物資上寫上:“扁舟共濟與君同”“道不遠人,人無異國”……表達對日韓友人的鼓勵,更是攜手抗疫、共渡難關的友誼見證。教師順勢引導學生交流:你還在哪里見到過像這樣的詩詞?通過分享,學生了解到:中華上下五千年,身為華夏兒女,我們不僅要學習優(yōu)秀文化,更要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華,吸取智慧,傳承美德。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是非常關鍵的。在生活化的視域下,教學評價同樣需要生活化。
第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評價內容上,教師要強調對學生行為表現(xiàn)和活動中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及成果的評價,鼓勵學生發(fā)揮個性和特長,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
第二,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評價主體上,教師要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作為評價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延伸到了學生的生活中,組織同伴、家庭成員、鄰居等來對學生進行全面、公正的綜合評價,這樣的評價是綜合的、立體的、生活化的,因此評價也將更有指導性和說服力。
學生的生活世界是動態(tài)、真實、活生生的客觀世界,他們所接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卻是相對抽象、虛擬、理論的課程。為此,應該遵循生活化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從理論中解放出來,來到真實的社會,感受真實的自然,將所學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加深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