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麗
(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上海 200433)
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五十六歲正月,有書寄同年王士禛。
王士禛《帶經(jīng)堂集》卷五十一《北征日紀》:“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月……十三日,過白溝河新城縣,宿三家店,得同年前祥符令毛會侯書?!?/p>
二月,與尤侗、沈珩、毛奇齡、方象瑛會西湖。
尤侗《悔庵年譜》卷下“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條:“二月,重至武林。一春苦雨,不能入山,僅從湖舫望山色空蒙而已。沈昭子珩、毛大可奇齡、方渭仁象瑛、毛會侯際可皆至,畧有倡和?!?/p>
應(yīng)浙江按察史佟國佐之召,與毛先舒、毛奇齡燕集西湖。
毛奇齡《西河合集·墓志銘九·毛稚黃墓志銘》:“暨予請假歸,會會侯來臨安,按察佟公遣兩公子擇良日,請召賓客,治巨艦于湖,延予三人坐上坐,而稚黃以年長祭酒。當是時,四方賓客在坐者,多請教稚黃,稚黃各有以應(yīng)之?!?/p>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一:“(提刑按察使)佟國佐,奉天正藍旗人,康熙二十三年任?!?/p>
佟國佐(?—1695),字吉臣,遼寧遼陽人。歷官陜西潼商道分守、浙江提刑按察使、湖廣布政使、安徽巡撫。(康熙《徽州府志》卷三)
方象瑛為《安序堂文鈔》作序。
《文鈔》卷首方象瑛序:“會侯向有《松皋集》行世,今復(fù)刻《安序堂文鈔》。余兩人交最深,不可無言以序其首,然病怔忡且益甚,會侯與稚黃皆以屏絶筆墨相戒。因書數(shù)言,以見余之傾倒于會侯者如此?!瑢W(xué)姻弟方象瑛譔?!?/p>
按,本年方象瑛、毛際可俱寓杭州,據(jù)文中“然病怔忡且益甚,會侯與稚黃皆以屏絶筆墨相戒”語,時毛先舒尚在,先舒卒于本年稍后,故系于此。
為方象瑛文集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丙戌《方渭仁文集序》:“余讀渭仁文,凡三變矣。弱齡定交語石,習(xí)為徐、庾之篇,風(fēng)華自喜。暨與余避寇僑寓會城,得稚黃諸子相與切劘,斂華就實……即海內(nèi)向所傳《健松齋集》是也。已而應(yīng)文學(xué)之征,天子臨軒親試之,拔居侍從,與修明史?!业湓嚾?,在西南數(shù)千里外?!烊∏凹鴱V之,重付梓人,屬余為序。”
按,此文編入丙戌年,誤。據(jù)文中“遂取前集而廣之,重付梓人”語,“前集”即康熙十六年所刻《健松齋集》十六卷本,“廣之”為增刻八卷后的《健松齋集》二十四卷本。方象瑛《健松齋集》十六卷本無先生序,二十四卷本有先生序,可資證明。
為沈用濟近集題詞。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六戊辰《沈方舟近集題詞》:“余往昔避寇東下,與會城諸君子唱和無虛日,時方舟年最少,即以能詩名。今忽忽十余載,故交零落幾盡,惟藥園、稚黃二三耆舊如魯靈光獨存,而方舟詩則更進于曩時,乃其齒竟亦逾三十耶?……沈子又將別余為山左游,故書數(shù)語歸之,且以志勉?!?/p>
與毛先舒、毛奇齡、錢彥雋集湖舫,分韻賦詩。
毛奇齡《西河合集·七言排律·錢圣楨招集湖舫分韻得齊字》詩中注曰:“家穉黃、會侯俱在坐。”
春,林云銘為《文鈔》作序。
《文鈔》卷首林云銘序:“新定毛子會侯與余同以戊戌釋褐,學(xué)為古文詞有年。前所著《松皋堂集》,卓然成一家言。洎余客杭,每相過,促席必談所為文?!幼酝螅渫芈滟儒恐疀r,頗類于余,皆漠然無所動于中?!滴跷斐綒q春季下浣二日,晉安年弟林云銘拜手題于西湖旅次?!?/p>
按,林云銘《挹奎樓選稿》卷三《安序堂文鈔序》,文同,唯題下注為“丙寅”,丙寅為康熙二十五年?!稌钕壬拟n》末署“康熙戊辰歲春季下浣二日”,未知孰是。
春,應(yīng)汪舟渫之請,為其祖父西眉畫題記。
《文鈔》卷二十六《題汪西眉畫》:“余好臨米襄陽畫……戊辰春,汪子舟渫出其王父西眉公遺墨,皆摹仿顛筆。”汪舟渫,生平不詳。
春,為王嗣槐文集作序。
《文鈔》卷九《王仲昭文集序》:“今年戊辰春,重寓會城,王子復(fù)以古文辭全集,屬為點定,而弁言其端。”
汪云西以譜序見屬,作書答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二戊辰《與汪云西書》:“承以譜序見屬,仆久疏研席,兼以數(shù)日來賓從雜沓,不能專一思慮以副臺命,恐不能為譜牒之光也?!?/p>
汪云西,生平不詳。
為林云銘《吳山鷇音》作序。
《文鈔》卷八《吳山鷇音序》:“林子西仲向有《損齋焚余文集》,流布藝林,一洗近世膚廓纖媚之習(xí)。比年僑居虎林,復(fù)彚其書、序、記、傳諸作,名曰《鷇音》,而相屬為序?!?/p>
為西陵五君子汪沨、陳廷會、柴紹炳、沈昀、孫治作傳。
《文鈔》卷十八《西陵五君子傳》:“戊辰春仲,復(fù)寓會城,值有崇祀五賢之舉,其子弟輩乞言為傳?!?/p>
毛先舒卒,為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戊辰《家稚黃五兄傳》:“家稚黃五兄諱先舒,后補仁和博士弟子,改名骙,晚年所著書仍以先舒行世?!斐蕉芷⒓膊黄?,年六十有九。”
梅文鼎游西湖,與之定交,并為梅定九《飲酒讀書圖》題詩。
《文鈔》卷二十六《題梅定九飲酒讀書圖》:“西潭釣叟為梅子定九作《飲酒讀書圖》。”
按,《文鈔》卷十一己卯《梅定九傳》:“曩者歳在戊辰,余與梅定九先生晤于西湖,遂傾葢定交,日載酒賦詩。余為題其《飲酒讀書圖》而別。”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號勿庵,安徽宣城人。貢生。耽精歷算,兼通中西之學(xué),自制揆日、測算諸器,皆獨出新意。著有《績學(xué)堂詩文鈔》《明史歷志擬稿》《歷學(xué)疑問》《古今歷法通考》《勿庵歷算書目》等。(光緒《宣城縣志》卷之十五)
春,為戴烈婦作傳。
《文鈔》卷十八《戴烈婦傳》:“余僑寓會城,數(shù)日前,知烈婦吞金絶粒,心甚異之。至三月二十四日,聞其死,不覺泫然久之,遂援筆為之傳。”
按,《文鈔》卷十七《亡女吞金記》:“戊辰春,余為錢塘戴烈婦作傳。”
馮景讀《戴烈婦傳》,與論烈婦系戴姓之非。
馮景《解舂集文鈔》卷六《與毛會侯先生書》:“讀先生所作《戴烈婦傳》,其事彰,其辭雅,必傳無疑。第系之于戴,則非也。戴,父姓也。吳,夫姓也?!?/p>
馮景(1652— 1715),字山公,一字少渠,浙江錢塘人。監(jiān)生??滴跏吣辏?678),游京師,授經(jīng)于項景襄宅,后設(shè)教于淮安丘象隨宅。晚入宋犖幕。著有《解舂詩文集》。(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十三)
夏,佟國佐遷湖廣布政使,作《觀察佟公去思碑》。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四戊辰《觀察佟公去思碑》:“皇上蒞極二十有七年,選建封疆藩臬諸大吏,肇啟維新之化。而吾浙觀察佟公,榮膺寵命,陟任楚藩。戒行有日,浙民不能攀轅以留,遂謀伐靈鷲之石,紀載以垂不朽。而屬余為記?!M國佐,號吉臣,三韓人。”
王先謙《東華錄》康熙四十一:“(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夏四月……以佟國佐為湖北布政使,由浙江按察使遷?!?/p>
為陸進《梅花繞屋圖》題詞。
《文鈔》卷七《梅花繞屋圖題詞》:“北郭陸子藎思行年五十,猶屈首諸生。于初度之辰,屬毗陵惲正叔作《梅花繞屋圖》,而謝文矦為寫照于繁香素影之下?!?/p>
復(fù)為陸進《付雪詞三集》作序。
陸進《巢青閣集》卷首先生序:“曩者歲在甲寅,余避寇東下,日與西泠諸子吟弄筆墨,以消旅況。今屈指十有五年,同人相繼凋謝,存者落落如晨星。而陸子藎思復(fù)司訓(xùn)永嘉,踵門言別,以新著《付雪詞三集》見示,屬為弁言其端?!?/p>
按,此文先生各集未載,可補逸。
為吳陳琰《桂蔭堂文集》作序。
《文鈔》卷九《桂蔭堂文集序》:“吳子寶崖,工為有韻之章。戊辰春,復(fù)以古文詞見示?!眳顷愮?659—?),字寶崖,浙江錢塘人。官荏平知縣。(丁紹儀《國朝詞綜補》卷二)
為吳陳琰父盛祖?zhèn)黝}記。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八戊辰《書吳宗彥公傳后》:“吳宗彥公有畫冊四,皆傾囊所購?!?/p>
吳盛祖(1621—1677),字宗彥,號適情,自號墨舫主人,浙江錢唐人。(毛奇齡《西河合集·事狀一·武林處士吳先生遺狀□》)
為方象瑛《明史擬稿》題詞。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六戊辰《方渭仁明史擬稿題詞》:“方子渭仁膺文學(xué)之選,珥筆石渠,與修《明史》。自《景泰本紀》外,為列傳者八十有七。矢慎矢公,詳雅有體,猶恐其考據(jù)之未確也。從丹徒張宗伯假《穆神兩朝實錄》,目涉手鈔,不逾月而脫稿。遂致怔忡疾劇,請假歸里。”
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五十七歲三月四日,同杜首昌飲六橋堤上。
杜首昌《綰秀園詩選·修褉后一日同毛會侯飲六橋堤上》。
杜首昌(1632—?),字湘草,江南山陽人。著有《綰秀園詩選》《綰秀園詞選》。(震鈞《國朝書人輯畧》卷一)
三月,與張毅文、方象瑛、杜首昌、丁澎、楊雍建、顧嗣協(xié)、顧嗣立、吳陳琰、許田、俞玚、吳沐、金輅、王六皆、張星陳等集西湖為文酒會。
毛奇齡《西河合集·序十四·聽松樓燕集序》:“康熙己巳,淮陰張子毅文、杜子湘草與吳門俞子犀月、顧子迂客、俠君兄弟同來明湖,適睦州方子渭仁、家季會侯寄湖之南屏,而越州吳子應(yīng)辰、王子六皆、張子星陳、金子以賓,皆前后至,因偕丁子藥園輩若干人,髙會于莘野之草堂,而以楊先生以齋為之祭酒?!泵纨g《西河合集·序十八·西湖倡和詩序》:“康熙廿八年三月,吳門顧迂客伯仲偕依園諸子來西湖……日再易,會張?zhí)芬阄淖曰粗?,家明府會侯自睦州至。迂客故好客,早已偕錢唐諸子若吳君寶崖、許君莘野輩為文酒會?!?/p>
楊雍建(1631—1704),字自西,號以齋,浙江海寧人。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由高要知縣行取給事中,累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黃門疏稿》《撫黔奏疏》《弗過軒詩鈔》《景疏樓集》《自怡集》。(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七十一《光祿大夫兵部左侍郎楊公神道碑銘》)
顧嗣協(xié)(1663—1711),字迂客,號依園,又號楞伽山人,江南長洲人。康煕四十六年,由貢生官廣東新會知縣。著有《依園詩集》《漪園近草》。(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卷二十一、光緒《廣州府志》卷一百九)
顧嗣立(1665—1722),字俠君,號閭丘,江蘇長洲人??滴跞四辏?699)舉人,五十一年(1712)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知縣,以疾歸。喜藏書,尤工詩,著有《秀野集》《閭丘集》。輯有《元詩選》。(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卷二十三)
許田,字莘野,一名畕,字畾父,一字改邨,別號青塍,浙江錢塘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官高縣知縣。著有《亦快閣集》《出畺集》《屏山春夢詞》《水痕詞》《屏山詞話》。(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十、王昶《國朝詞綜》卷十九)
俞玚,字犀月,江南吳江人。(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卷十四)
吳沐,字應(yīng)辰,浙江蕭山人,著有《北松吟槀附詞》。(丁紹儀《國朝詞綜補》卷九)金輅,字以賓,號素亭,浙江蕭山人。歲貢生。官安吉州訓(xùn)導(dǎo)。(陶元藻《全浙詩話》卷四十四)
王六皆、張星陳,生平不詳。
清明日,與杜首昌西湖泛舟。
杜首昌《綰秀園詞選》之《解連環(huán)·清明日同毛會侯明府西湖泛舟》。
夏六月,張希良為《文鈔》作序。先生作書謝之。
《文鈔》卷首張希良序:“會侯先生以文章馳譽海內(nèi)久矣,膺鴻博之名,與一時淵云枚馬相頡頏,雖數(shù)奇不偶,文章之得名不為不厚。……康熙二十八年歲在己巳夏六月,楚黃張希良拜題?!?/p>
按,《文鈔》卷二《復(fù)張石虹太史書》:“客秋,抱疴伏枕,忽接手教,并惠《安序堂文鈔序》。”
為心壁禪師《洗缽圖》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八己巳《書洗缽圖后》。
為林云銘妻蔡氏傳題記。
《文鈔》卷二十八《書林母蔡孺人傳后》:“福唐薛依南作《蔡孺人傳贊》,謂孺人為夫林君西仲納媵七人,及其卒,諸媵哭之?!?/p>
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五十八歲正月,義門毛氏續(xù)修家譜,為作序。
《文鈔》卷九《續(xù)修義門家譜序》。
毛際可修《續(xù)修泮塘旌表義門毛氏家譜》卷首亦載此文,末署“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春正月,二十六世裔孫際可謹識?!?/p>
初夏,作《募修文昌閣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四庚午《募修文昌閣疏》:“庚午初夏,僧寂成踵門請曰:城東文昌閣已將傾圯,何侯五峯力謀修復(fù),捐俸以倡,更愿得一言以廣募焉?!?/p>
夏,為蔣進母孫氏作傳。
《文鈔》卷二十《蔣母孫宜人傳》:“今年夏,偶游固陵,蔣子度臣屬為太君孫宜人立傳。按狀,宜人固楚珍先生之配,而虎臣先生之繼妣也?!鋾r,年七十?!笔Y進(1649—1694),字度臣,號退庵,江蘇金壇人。著有《勞人草》《此山中詩余》等。(王源《居業(yè)堂文集》卷十七)
為汪氏《春秋集傳》作序。
《文鈔》卷六《春秋集傳序》:“新安汪子傷經(jīng)學(xué)之掃地,矻矻窮年,著為《集傳》一書。大率原本孟子,以孔子作《春秋》為宗。……比年來欲為《五傳考異》一書,經(jīng)營編輯,恐白首未必能成,而是集獨先得我心。”
按,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三百三十六:“《春秋集傳》十六卷,汪紱著?!睋?jù)余龍光《汪雙池先生年譜》,汪紱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先生所作序,非為汪紱《春秋集傳》而作。闕疑待考。
秋冬間,游揚州。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五辛未《祭亡女文》:“嗚呼,汝之死也,吾適有維揚之行?!?/p>
冬,為朱慎《浮園詩集》作序。
嘉慶《武義縣志》卷之十毛際可《浮園詩集序》:“曩者嘗以維舟之便,訪同年朱公七來于武川,其次子慎字其恭者,甫總角,拜起周旋有儀,余已心異之?!衲甓?,余偶過廣陵,朱公已久沒?!嗯c其恭相見抆淚后,即索其詩集讀之?!?/p>
朱慎,字其恭,號菊山,浙江武義人。著有《浮圖詩文集》《三代法物考》。(嘉慶《武義縣志》卷八)
冬,過毘陵,為陳玉璂《學(xué)文堂集》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七庚午《學(xué)文堂集序》:“陳子椒峯所著《學(xué)文堂集》,風(fēng)行海內(nèi)有年矣。庚午冬,余偶過毘陵,訪陳子于峃圃。出其新訂全集,篇帙之富,倍于曩時。歸途廹歲暮,不能為信宿留,遂先讀其經(jīng)史論辨,而弁言其端。”
過瓜步,訪張純修,為其詩集作序。
《文鈔》卷九《張見陽詩序》:“忽忽十余年,余偶過瓜步,訪張子于官舍。倒屣歡迎,慰勞備至。語及西山舊作,余已惝怳不復(fù)能記憶。而張子珍之什襲,墨瀋猶新。繼出其詩集見示,相屬弁言其端?!?/p>
十二月二十一日,長女孟絕食卒,年二十七。
方象瑛《健松齋續(xù)集》卷七《仲婦毛氏殉烈述》:“仲婦生于康熙甲辰十二月十八日,終于庚午十二月二十一日,年僅二十有七?!?/p>
清圣祖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五十九歲歸里,祭長女孟。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五辛未《祭亡女文》:“及歸,而汝大斂已數(shù)日,神思慘切,不能為文以哭,今距汝死四十九日矣……遂以清酌蔬菓之儀告于靈前?!?/p>
記亡女孟節(jié)烈事。
《文鈔》卷二十一《亡女節(jié)烈述》:“亡女名孟,少穎慧,舉止端重如成人。許字方婿引禩字奕昭,編修渭仁之仲子也。……庚午仲冬,渭仁自武林歸,請卜葬地,且自營生壙于右?!?/p>
作《亡女吞金記》。
《文鈔》卷十七《亡女吞金記》。
汪琬卒。方象璜卒。
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六十歲為田雯《古歡堂全集》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壬申《古歡堂全集序》:“綸霞田先生撫黔三載,以黔志尚殘闕未備,端伻束弊相招為貴筑之游,適以內(nèi)艱歸里,而余亦不果行?!瓘?fù)以《古歡堂全集》屬為之序。”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六十一歲春,與次子士儲游粵東。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五癸酉《孫靜庵字說》:“癸酉春,余偶游粵東。”
毛士儲,字待旃,浙江遂安人。際可次子。監(jiān)生。初為華州佐,攝韓城縣??滴跛氖荒辏?702),遷扶風(fēng)知縣。四十七年(1708),升冀州知州。(光緒《嚴州府志》卷十八)
結(jié)識王煐,與之同游羚山寺,并為其《憶雪樓詩集》作序。
王煐《憶雪樓詩集》卷首先生序:“余與寶坻王南區(qū)先生聞聲相慕有年矣,癸酉春,晤于端州,遂同泛舟羚山寺?!瓘?fù)相訂為羅浮之游,寓齋積雨,悉以所著《憶雪樓詩》見示。……遂安毛際可?!?/p>
按,此序先生各集未載,可補逸。
王煐(1651—1726),字子千,一字南區(qū),號盤麓,又號紫詮,河北寶坻人。以貢授光祿丞,晉刑部郎??滴醵四辏?689),遷惠州知府。官至浙江溫處道。著有《憶雪樓詩集》。(陶梁《國朝畿輔詩傳》卷二十六)
春,訪屈大均,為其萊圃題詞。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六癸酉《萊圃題詞》:“癸酉春,夜訪屈子翁山于萊圃?!?/p>
屈大均(1630—1696),初名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號萊圃,廣東番禺人。明亡后,參加反清活動。順治七年(1650),清兵再圍廣州,屈大均削發(fā)為僧,法名今種,字一靈,又字騷余。名其所居為“死庵”,以示誓不為清廷所用之意。順治十三年(1656),開始北游,留意山川險阻,志圖恢復(fù)。十六年,積極配合鄭成功舟師圍南京,鄭軍潰退后,繼續(xù)堅持抗清??滴跏辏?674),吳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遂往投軍,后察知吳三桂事必?zé)o成,便辭職歸里,潛心著述。著有《廣東新語》《翁山文外》《翁山詩外》等。
孫元芳易字靜庵,作《孫靜庵字說》。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五癸酉《孫靜庵字說》:“癸酉春,余偶游粵東?!澡F庵字之。今馬齒漸長,意欲斂抑退藏,以幾于圣賢之學(xué)。請以靜庵易之?!?/p>
孫元芳,字鐵庵,后更字靜庵。生平不詳。
夏,屈大均葬母畢,欲于墓前筑亭廬墓,先生作文記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四癸酉《廬墓亭記》:“癸酉夏,屈子翁山祔其母太君于其尊人先生之兆……今葬事告竣,欲于墓前筑亭曰‘廬墓’,庶朝夕如定省焉?!?/p>
仲夏,與郭遇熙游城南諸勝,于觀瀾亭啖荔枝。
康熙《從化縣新志·藝文志》毛際可《癸酉仲夏與郭駿臣明府游城南諸勝》《長夏游李上林池館》《夏日游觀瀾亭》。
按,《文鈔》卷十二《郭駿臣西齋集序》:“其后三十年,余游端州。而郭子令從化,亦以公事至端。摳衣來謁時,余頭童然白矣,而郭子之儀觀益?zhèn)??!?/p>
康熙《從化縣新志·藝文志》毛際可《觀瀾亭荔枝記》:“康熙癸酉仲夏,偕郭君駿臣為城南觀瀾亭之游。……旁有荔枝數(shù)株,低垂檻外?!袢帐硷栢⑷兕w,皆自樹梢親摘,色、香、味俱稱奇絕?!?/p>
為郭遇熙《西齋文集》作序。
《文鈔》卷十二《郭駿臣西齋集序》:“已而,出其公余偶刻。為之流連吟諷,而不能釋?!?/p>
復(fù)為郭遇熙祖父湸文集作序。
《文鈔》卷八《郭季昭先生文集序》:“康熙癸酉,先生之孫駿臣,以遺稿見屬為序?!?/p>
夏,王煐作詩挽長女毛孟。
王煐《憶雪樓詩集》卷下《挽方烈婦毛氏》。
客端州,訪郡守李彥瑁。
乾隆《新興縣志》卷二十九毛際可《荔香堂詩序》:“余薄游粵中,一再至端水,訪郡守李華西使君?!?/p>
李彥瑁(1637—1713),字輯五,號華西,陜西三原人??滴跷迥辏?666)中舉,六年成(1667)進士。由中書官官黃州知府。官至肇慶府知府。(道光《肇慶府志》卷十三)
夏,新建東山劉大夏祠,作文記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四癸酉《新建東山劉公祠碑》:“公諱大夏,字時雍,東山其號也。……癸酉夏,余有粵東之游,偶問道從陽,既諾郭君之請為文以記?!?/p>
作《荔香堂詩序》。
乾隆《新興縣志》卷之二十九毛際可《荔香堂詩序》:“僦居天寧禪堂,邂逅新興南州徐令君,餉余佳茘?!埣匆岳笙泐仌r可之堂,并以名其集?!?/p>
按,此文先生集未載,可補逸。
新秋,與王煐、俞九成、黃與堅、龔章、次子士儲雨中泛惠陽西湖。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四癸酉《雨中泛惠陽西湖記》:“康熙癸酉新秋,惠州守寶坻王君紫詮、別駕武林俞君介石,相招泛舟西湖,同游者為黃忍庵宮坊、龔含五大史及余次子士儲,皆與焉?!淞治骱瑓菍m之西子也?;蓐栁骱?,苧羅之西子也?!?/p>
俞九成,字介石,浙江仁和人。恩貢生??滴醵?,遷惠州府通判。后官平遠州知州。(光緒《惠州府志》卷十九、道光《大定府志》卷二十二)
黃與堅(1620—1701),字庭表,號忍庵,江蘇太倉人。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順治十六年(1659)成進士,候選知縣。奏銷案起,罷官??滴跏四辏?679),中博學(xué)弘詞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與修《明史》。二十三年,典貴州鄉(xiāng)試,遷左贊善。著有《大易正解》《易學(xué)闡一錄》《愿學(xué)齋集》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列傳》二百七十一、秦瀛《己未詞科錄》卷三)
龔章(1637—?),字惕恃,號含五,廣東歸善人。順治十七年(1660)中舉。康熙十二年成(1673)進士。二十六年,典試江南。著有《晦齋集》《綱鑒捷錄》。(光緒《惠州府志》卷三十五)
八月初一,與次子士儲游曹溪,為文記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四癸酉《游曹溪記》:“康熙癸酉八月朔日,舟泊烏石,與次子士儲為曹溪之游。”
為冉覲祖《四書玩注詳說》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癸酉《四書玩注詳說序》:“辛未春,冉子登進士第。讀書中秘,以所撰《四書玩注詳說》,多至二十萬言,遠來相餉,屬余為序?!?/p>
為李煥章遺集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癸酉《李織齋文集序》:“康熙癸酉,余偶游粵之端州?!窨楜S溘然長逝……乃崔子少年負才名,于織齋無師資之誼,且無存歿相付托之重,而欲不朽其身后者?!?/p>
李煥章(1614—?),字象先,號織齋,山東樂安人。明諸生。后棄舉子業(yè),專肆力于詩古文詞。與安致遠、李澄中、張貞稱“青州四大家”。著有《龍灣集》《無學(xué)堂集》《老樹村集》,匯為《織水齋集》。(乾隆《諸城縣志》列傳第十六)
為石廷柱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癸酉《石忠勇公傳》:“公諱廷柱,姓瓜爾佳氏,原籍算尼人也。于明萬歷間,隨父移居廣陵,遂以石為氏?!樦问四暾?,遘疾。屢賜存問,以二十二日卒。享年六十有六。欽賜祭塟,謚忠勇?!?/p>
應(yīng)高兆之請,為姚啟圣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癸酉《姚制府憂庵公傳》:“而友人高云客請余為公立傳……公諱啟圣,字熙止,號憂庵,浙之會稽人。”
高兆,字云客,號固齋,福建侯官人。與同里彭善長、陳日浴、許瑨、下鰲、曾燦垣、林偉俱有詩名,稱“國初七子”。著有《觀石錄》《端溪硯石考》《遺安草堂集》。(民國《閩侯縣志》卷七十二)
結(jié)識林佶,林有詩贈先生。
林佶《樸學(xué)齋詩稿》卷四《酬毛會侯先生》。
林佶(1660—1722),字吉人,號鹿原,福建侯官人。林侗弟??滴跷迨荒辏?712)特賜進士,授內(nèi)閣中書。工詩文,通書法,精于小楷和篆隸。書家多藏書。著有《樸學(xué)齋詩稿》《樸學(xué)齋小記》。(民國《閩侯縣志》卷七十二)
將歸里,陳恭尹、梁佩蘭作詩送之。
陳恭尹《獨漉堂詩集》卷六《鎮(zhèn)海樓同梁藥亭送黃忍庵歸太倉毛會侯歸嚴州季偉公歸杭州分得都字》。
陳恭尹(1631—1700)字符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廣東順德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明亡后,積極抗清,失敗后隱居終老。工書法,尤精隸書。詩與屈大均、梁佩蘭齊名,稱“嶺南三大家”。著有《獨漉堂全集》。(同治《番禺縣志》卷三十三)
黃巖重建樊川書院,為文記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四癸酉《重建樊川書院碑》:“黃巖城南五里,有樊川書院?!滴跞?,邑人某等以庭宇卑陋,公吁于撫軍張公,檄行邑宰劉矦,捐俸鳩工,以鼎建焉。……經(jīng)始于初冬,閱晦朔者七,而工以告成。遠來乞言于余,勒諸麗牲之石?!?/p>
作《朱朗思字說》。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五癸酉《朱朗思字說》:“云間朱子彥則名其孫曰鑒,而以其字屬余?!熳由倌炅W(xué),能文章,機警靈異,故字之朗思,以附于名之義。”
作《八簋說》。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五癸酉《八簋說》。
清圣祖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六十二歲春,游福州,為張巖父大韶《讀史管見》作序。
《文鈔》卷十一《張大韶讀史管見序》:“康熙甲戌春,偶游榕城,張子明詹以其尊人明經(jīng)君所著《讀史管見》相示,且屬為序。”
張巖,字明詹。生平不詳。
聞鄭烈婦截耳重生事,為文記之。
《文鈔》卷十六《鄭烈婦雙耳重生記》:“今年春,偶問道榕城,聞鄭烈婦截耳重生事。心竊異之,遂援毫為之記?!?/p>
夏,張遠侮重選李綱選集,安定枚付之剞劂,先生為作序。
《文鈔》卷四《新刻李忠定公集選序》:“宋李太師忠定公綱,為閩之邵武慶清人?!貜堖h侮孝廉,重加選訂,已付之剞劂。……康熙甲戌夏,邑令安君毅然以身任之,刻日鳩工,屬余弁言其端。”
安定枚,號傅巖,遼東東寧衛(wèi)人。由鑲紅旗監(jiān)生任新安知縣??滴跞?,調(diào)邵武知縣。(嘉慶《新安縣志》卷十四下卷、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七)
夏,為陳于賓《晚簾詩》題詞。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六甲戌《晚簾詩題詞》:“甲戌夏,于賓陳廣文以《晚簾詩集》見質(zhì)?!?/p>
陳于賓,字賓王,安徽宣城人。著有《四書鐸》《五經(jīng)鐸》《竹隠清言》《文粹》等書。(嘉慶《宣城縣志》卷十七)
金煜卒。
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六十三歲春,與吳山濤晤于杭州。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二乙亥《與吳岱觀書》:“今年春,相晤會城,歡然道故。”
吳山濤(1624—1710),字岱觀,號塞翁、醉吟先生,安徽歙縣人,居浙江錢塘。崇禎十二年(1639)舉人。清初官甘肅同谷知縣。著有《塞翁集》。(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四)
吳山濤以記跋相屬,作書答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二乙亥《與吳岱觀書》:“因念先生書法及詩古文詞固曠世而一遇者也,特以杖朝之年,不敢重?zé)┧紤],而僅以楚紙屬書,淹留旬月,未蒙見惠。近吳君西潭傳語,謂欲得鄙人記跋之文附垂不朽?!?/p>
作《靈巖觀瀑圖征詩畫引》。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乙亥《靈巖觀瀑圖征詩畫引》:“王子震舒謁余邸舍,再拜請曰:‘明年夏,為老父六秩之辰……愿更得先生錫之片言以侑一觴?!?/p>
王起東,字震舒,浙江遂安人。工詩古文詞。著有《得鄰草堂文集》。(光緒《嚴州府志》卷十九)
康熙帝書“萱瑞堂”賜曹寅母孫氏,先生作《萱瑞堂記》。
《文鈔》卷十七《萱瑞堂記》:“曩者歲在乙亥,皇上勘視河工……時內(nèi)部郎中臣曹寅之母,封一品太夫人孫氏叩顙墀下,兼得候皇太后起居。問其年,已六十有八?!鞎嫒鹛谩再n之?!粫r賢士大夫競作歌頌,積成卷軸。復(fù)屬臣際可志之卷末?!?/p>
曹寅(1658—1712),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楝亭,遼寧奉天人。滿洲正白旗內(nèi)務(wù)府包衣。年十六歲,入宮為康熙御前侍衛(wèi)。歷官通政使司通政使、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巡視兩淮鹽漕監(jiān)察御史。善騎射,能詩及詞曲。著有《楝亭詩鈔》《楝亭詞鈔》《楝亭書目》《續(xù)琵琶》。(乾隆《江南通志》卷八十八)
為趙士麟《讀書堂彩衣全集》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乙亥《少宰趙玉峰全集序》:“乙亥歲,先生已久陟少宰,膺圣天子銓衡重寄。余以衰廢故人,晉謁私第,始出全集見示?!?/p>
按,趙士麟《讀書堂彩衣全集》卷首亦載先生序,文同。
廬州知府張純修建廬陽育嬰堂成,為文記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四乙亥《廬陽育嬰堂碑》:“廬陽郡治之南……則育嬰堂也,問其創(chuàng)造之由,則今刺史見陽張侯仁政所首及也。”
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卷二十七:“張純修,號敬齋,奉天正白旗人??滴跞暌該P州府同知卓異升知廬州。”
冬,長子士儀官寶坻知縣,先生就養(yǎng)署中。
《文鈔》卷二十八《書高寓公先生〈寶坻城守志〉后》:“乙亥冬,余就養(yǎng)寶坻署中?!薄段拟n》卷十二《嘉興高氏詩選序》:“曩歲在乙亥,長子士儀作令寳坻,余就養(yǎng)宦邸?!?/p>
毛士儀,字幼范,浙江遂安人。官寶坻知縣、思南府知府。(光緒《嚴州府志》卷十八)
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六十四歲五月初五日,客京城,為陳松村詩集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丙子《題陳松村詩集》:“歲丙子,復(fù)相晤京師,乃出其詩集見示。……時重午前一日也?!标愗?,字天士,浙江秀水人。著有《松村詩稿》。(阮元《兩浙輶軒錄補遺》卷八)
趙玉麟去浙撫任將十年,浙民懷思如一,繪《六事圖》以志不忘,先生為文記之。
《文鈔》卷十四《少宰趙公撫浙六事圖記》:“少宰河陽趙公玉峰,去吾浙將十年矣,而浙民懷思如一日,至繪為《六事圖》,以志不諼?!?/p>
為貞婦禹氏作傳。
《文鈔》卷八《禹貞婦傳》。
為關(guān)西庵《保留疏稿》題辭。
《文鈔》卷二十八《書〈保留疏稿〉后》。關(guān)西庵,生平不詳。
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六十五歲在京,龐塏作詩贈之。
龐塏《叢碧山房詩四集》卷六丁丑京集詩《贈毛會侯》。
龐塏(1640—?),字霽公,河北任丘人??滴跏哪辏?675)中舉。十八年(1679),舉博學(xué)弘詞科進士,授翰林院檢討,與修《明史》。官至福建建寧知府。工詩文詞,善行楷。著有《叢碧山房集》。(乾隆《任邱縣志》卷九)
與李鎧過龐塏寓。
龐塏《叢碧山房詩四集》卷六丁丑京集詩《招毛會侯李公凱過寓適有惠余葛仙米及鷓鴣臘者即用作供詩以紀興》。
李鎧(1638—1707),字公凱,號惺庵,江蘇淮安人。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官奉天蓋平縣知縣??滴跏四辏?679),舉博學(xué)弘詞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與修《明史》,官至內(nèi)閣學(xué)士。著有《讀書雜述》《史斷》。(秦瀛《己未詞科錄》卷三)
龐塏為亡女孟作《節(jié)婦行》。
龐塏《叢碧山房詩四集》卷六丁丑京集詩《節(jié)婦行》。
龐塏為先生白綾琴囊題詩。
龐塏《叢碧山房詩四集》卷六丁丑京集詩《題毛會侯白綾琴囊》。
與禹之鼎、龐塏過崇效寺訪雪塢上人。
龐塏《叢碧山房詩四集》卷六丁丑京集詩《禹尚基約過寓偕訪雪上人毛會侯偶至早食訖相隨并往》。
禹之鼎(1647—1716),字尚基,號慎齋。江蘇興化人,寄籍江都。工畫,擅長人物畫,尤以肖像著稱??滴醵辏?681),官鴻臚寺序班,以畫供奉暢春園。有《騎牛南還圖》《放鷴圖》《王原祁藝菊圖》等傳世。(民國《續(xù)修江都縣志》列傳第八)
雪塢上人(?—1713),俗姓劉,名德廣,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崇效寺主持僧。能詩,與王士禛、田雯、孔尚任等交游唱和。
吳長元《宸垣識略》卷十:“崇效寺在白紙坊。有明夏子開、區(qū)大相二碑。謂寺建于唐貞觀元年?!?/p>
同龐塏、禹之鼎再過崇效寺。
龐塏《叢碧山房詩四集》卷六丁丑京集詩《同會侯尚基過崇效寺李鼐公亦至》。
與趙士麟、田雯集妙光閣。
趙士麟《讀書堂彩衣全集》卷四十一丁丑詩《妙光閣聽毛會侯彈琴》、田雯《古歡堂集》卷七《聽毛會侯彈琴》。
為毛渾《白云篇》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丁丑《題白云篇》:“又十余年,幞被京師,芝亭已官比部員外郎,晨夕過從,以所著《白云篇》屬余點定。”
毛渾,字符厚,號芝亭,浙江新昌人。拔貢生。初官上林知縣??滴醵四辏w廣德州知州,擢刑部郎中、貴州思南府知府。(李祖陶《國朝文錄·朱文端公文集》卷二《毛芝亭墓表》)
為金衍孫詠物詩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丁丑《題金衍孫詠物詩》。金衍孫,金煜子,浙江會稽人。生平不詳。
林云銘卒,為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丙子《晉安林西仲傳》:“余年友林君西仲,嘗著《古文析義》諸書。凡總角向?qū)W者,無不奉為????!壬葲],其子沅湘屬為傳。按狀,林君,諱云銘,字道昭,號西仲,閩之晉安人。……以痰疾終,享年七十?!?/p>
按,此文系年“丙子”,誤。乾隆《濂江林氏家譜》:“林云銘,字道昭,號西仲。……生崇禎戊辰八月二十二日,卒康熙丁丑七月十九日?!敝衷沏懽溆诒灸辏砟昶呤?,與文中“享年七十”語合。文中“先生既歿”語,傳當作于林云銘卒后,故系于本年。
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六十六歲
春,應(yīng)柴世堂之請,為其父紹炳《古韻通》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戊寅《柴氏古韻通序》:“戊寅春,其子陛升謁余邸舍,以其《古韻通》屬余序之?!?/p>
柴紹炳(1616—1670),字虎臣,號省軒,又號翼望山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工于詩文,人稱“西陵體”,于“西泠十子”中,名最著。明亡后,棄諸生,隱居西湖南屏山,以教授著述為事,尤究心于音韻學(xué)。著有《省軒文鈔》《古韻通》等。(阮元《兩浙輶軒錄》卷七)
柴世堂,字陛升,號胥山,浙江仁和人。紹炳子。雍正元年(1723),舉孝廉方正。著有《胥山詩鈔》。(潘衍桐《兩浙輶軒續(xù)錄》卷五)
夏,歸里,晤詹嗣祿。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四戊寅《郡伯王公為神記》:“戊寅夏,南歸,晤詹子廉夫?!?/p>
詹嗣祿,字廉夫,又字允繩,號蓼亭,浙江建德人??滴跛氖辏?703)進士,歷官戶部郎中、禮科給事中、工科掌印給事中。(道光《建德縣志》卷十二)
六月,大旱,浙民迎郡伯王光鼎神主巡行阡陌,甘霖立沛,先生作文記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四戊寅《郡伯王公為神記》:“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冬,郡伯王公光鼎蒞任嚴郡,時余就養(yǎng)渠陽宦邸,不通音問?!淠炅?,久旱不雨,河北居民迎公神主巡行阡陌,甘霖立沛。……宋子子京向余道其事甚詳,且屬余為記?!?/p>
光緒《嚴州府志》卷之十三:“王光鼎,字吉鉉,奉天人??滴跞迥耆?。明年,亢旱,鼎步禱烏龍山,遂遘疾?!?/p>
為董道權(quán)詩集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戊寅《董缶堂詩集序》:“又十五年戊寅,余僑寓西泠,而缶堂之子漢竹、周池來謁。問之,則缶堂卽世已久。……隨出《缶堂詩集》,相屬為序?!?/p>
為王夢白、陳魯同所輯《詩經(jīng)廣大全》作序。
《文鈔》卷七《詩經(jīng)廣大全序》:“梁溪王子金孺、陳子衣圣潛心詩學(xué),積有歲年,謂《大全》為奉詔趣成之書,采摭群經(jīng),或多割裂。而雜引諸家論說,先后抵牾,遂著為《廣大全》一書?!?/p>
《清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三《經(jīng)籍考》:“《詩經(jīng)廣大全》二十卷,王夢白、陳曾同撰。夢白字金孺,曾字衣圣,皆無錫人。”
為烈女孫秀姑作傳。
《文鈔》卷二十《孫烈女傳》。
秋,以《春秋繁露》禱雨靈應(yīng),作文紀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九戊寅《繁露禱雨靈應(yīng)紀略》:“康熙戊寅秋,恒旸為虐,榖蔬粟苗,彌望皆枯……余念漢儒董仲舒有《春秋繁露》一書,載祈雨事甚詳,遂敬進于雨壇之側(cè)。”
為遂安知縣何史偉《奉母看花圖》題詞。
《文鈔》卷二十七《奉母看花圖題詞》:“康熙戊寅秋,邑父母何公榮遷州刺史。蓋蒞任十有五年矣……瀕行,出《奉母看花圖》,屬題其幀首?!?/p>
何史偉,遼陽人,康熙二十三年至三十七年,任遂安縣知縣。
龐塏赴建州太守任,道杭,有詩留別先生。
龐塏《叢碧山房詩五集》卷一建州稿戊寅《舟中述懷別毛會侯十二韻》。
與徐五其小飲六星亭。
《文鈔》卷二十八《六星亭聯(lián)句跋》:“曩者歲在戊寅,余與青溪徐子五其小飲六星亭,俯峭壁,臨清湍,題詩僧舍而別?!毙煳迤?,生平不詳。
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六十七歲二月三日,康熙帝三巡江浙,視察河工。
《清圣祖實錄》卷一九二。
為于成龍作傳。
《文鈔》卷十八《于清端公傳》。
梅文鼎訪先生西湖邸舍,為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己卯《梅定九傳》:“今己卯冬,先生自閩中北歸,停楫湖墅,復(fù)枉道訪余西湖邸舍?!瓎枱o恙外,盡出所著歷學(xué)、算學(xué)書相示。且屬為傳?!壬彰肥?,名文鼎,字定九,江南宣城人也。”
為方擢作傳。
《文鈔》卷二十《方書升傳》:“皇上御極之三十有八年,廵幸兩浙,宥罪蠲租,德意洋溢?!掳卜骄龝?,率諸同業(yè),繕?上請?!悄炅?,君遘疾卒。其子光焞、向執(zhí)贄于余,乞言為傳。君諱擢,字書升。錢塘邑庠補太學(xué)生,其原籍則新安之歙縣人也?!?/p>
次子士儲授華州知州,攝韓城縣,值韓城縣重修城隍廟,先生為作碑記。
《文鈔》卷十六《重修韓城縣城隍廟記》:“歲己卯,余次子士儲視篆韓城。值城隍廟已就傾圯,朔望瞻拜,惴惴焉成禮而退。遂倡議修葺,不踰時而告竣。邑之人士必欲得鄙言以載麗牲之石,士儲于家郵中以書請者至再?!?/p>
按,《文鈔》卷二十四《重刻〈寶訓(xùn)〉〈功過格〉引》:“歲己卯,士儀蒙特恩升授華州?!?/p>
夏,晤高佑釲,與之定交。
《文鈔》卷十二《嘉興高氏詩選序》:“及南歸,遇高念祖于嚴陵旅次,傾蓋定交,以《高氏詩選》見示?!?/p>
高佑釲(1629—?),字念祖,浙江嘉興人。承埏子。貢生,考授州判。著有《懷寓堂集》。(阮元《兩浙輶軒錄補遺》卷一)
為高佑釲父承埏《寶坻城守志》《崇禎忠義錄》題辭。
《文鈔》卷二十八《書高寓公先生〈寶坻城守〉志后》。
《文鈔》卷二十八《書崇禎忠義錄后》:“己卯夏,檇李高子念祖晤余嚴陵,以其尊人寓公先生所輯《崇禎忠義錄》見示?!?/p>
高承埏,字寓公,浙江嘉興人。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知寶坻縣,嘗固守抗清兵。
李天馥卒。汪楫卒。趙士麟卒。
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六十八歲
為張奕光《回文集》作序。
張奕光《回文集》卷首毛際可序略曰:“歲己卯,余次子士儲特恩授扶風(fēng)令?!髂晗?,而西泠張子?xùn)|亭出所著《《回文詩集》見示?!?/p>
按,此文先生各集未載,可補逸。
張奕光,字蘭佩,浙江仁和人。(潘衍桐《兩浙輶軒續(xù)錄》卷三)
五月,與洪升、徐逢吉、陳煜、沈用濟同泛西湖,遇段橋。
徐逢吉《黃雪山房詩選·仲夏洪升陳煜沈用濟邀同泛舟西湖遇毛先生際可于段橋入席酣飲歌以紀事》中有“五月梅雨滿大湖,湖中紫菱兼綠蒲”句。
徐逢吉,字紫山,一字子寧,號青蓑老漁,原名昌薇,字紫凝,浙江錢塘人。諸生。著有《黃雪山房集》。(阮元《兩浙輶軒錄》卷五)
陳煜,生平不詳。
夏,與朱彝尊、仇兆鰲、毛奇齡、王煐、柴世堂集杭州西湖。
王煐《?衡游草·留別柴胥山》詩中注曰:“庚辰初夏,與胥山定交湖上,時朱竹垞、仇滄柱、毛大可、毛會侯俱在座?!?/p>
冬,為賈鉝《百石圖》作序。
《文鈔》卷十二《百石圖序》:“憲副賈可齋先生向守齊安,作《百石圖》,以之名其堂,而兼以為號。余次子士儲官扶風(fēng)知縣,己卯冬,傳先生命,數(shù)千里屬言為序。”
賈鉝,字玉萬,號可齋,山西臨汾人。工竹石畫。(馮金伯《國朝畫識》卷五)
冬,為淳安知縣劉湜父若金《本草述》作序。
《文鈔》卷十《本草述序》:“康熙庚辰冬,偶間道青溪。時劉漣水明府蒞任五載,頌聲翕然。訪余邸舍,以尊人云密先生所著《本草述》見示,相屬為序?!滴跞拍觊L至后一日,遂安后學(xué)毛際可撰?!?/p>
劉若金,字用汝,號云密,湖北潛江人。天啟五年(1625)進士。初授古田知縣,擢南吏部主事,轉(zhuǎn)郎中,出為淮海兵僃僉事。官至刑部尚書。著有《本草述》二十四卷。子湜,太學(xué)生,候選知縣。(康熙《潛江縣志》卷十六)
按,光緒《淳安縣志》卷六:“(國朝知縣)三十五年,劉湜?!毕壬蜃饔诳滴跞拍旮剑c文中“劉漣水明府蒞任五載”語合,知劉湜字漣水。
同年金煜卒后,為作事狀。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九庚辰《金雪洲軼事》。
紀錢唐庠生袁樞遇仙始末。
《文鈔》卷三十《紀袁樞遇仙始末》。
作《端溪硯銘》。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九庚辰《端溪硯銘》。
作《羅漢圖贊》。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九庚辰《十六羅漢渡海圖贊》。
是年,長子士儀擢華州知州。
雍正《陜西通志》卷二十三:“(華州知州)毛士儀,浙江遂安人,康熙三十九年任?!?/p>
李澄中卒。
清圣祖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六十九歲
春,游江寧,為諸璧發(fā)《硯香齋詩》作序。
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十二“諸璧發(fā)”條載先生序:“余友諸子虎男與兄駿男以詩名西陵,幾有機、云之目。其長子楚貞少嘗執(zhí)贄于余,方在舞象時。辛巳春,偶游白下,楚貞以詩見質(zhì),已裒然成集,問其年,則竟逾三十矣?!?/p>
按,此序先生集未載,可補逸。
諸璧發(fā),字楚貞,浙江仁和人。虎男長子。著有《硯香齋詩》。(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十二)
孟夏,客曹寅江寧使院。
曹寅《楝亭詩鈔》卷四《辛巳孟夏江寧使院鶴舫先生出張見陽臨米元暉五州煙雨圖徧示坐客命題漫成三斷句》。
毛奇齡為先生《選本詩》作序。
毛奇齡《西河合集·序二十九·家會侯選本詩序》:“康熙四十年,客有請刻會侯詩不得。無已,取其舊時被選者,一鄧孝威《詩觀》,一王景州《離珠集》,合收其選刻而并作一卷,屬予裁定?!?/p>
應(yīng)劉溯來之請,為其父九嶷文集作序。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辛巳《劉慟子文集序》:“余次子士儲補授扶風(fēng)邑令,而江右劉子溯來嘗客寓署中,不遠數(shù)千里以書來,為其尊甫慟子先生文集屬序?!?/p>
劉溯來,生平不詳。
秋,為弟子汪芳藻《駢體》作序。
《文鈔》卷五《汪蓉洲駢體序》:“汪子蓉洲嘗執(zhí)贄于余,少以制舉萟得名。近復(fù)研摩詩賦,而駢體雅稱擅場??滴跣了惹?,將有京師之游,續(xù)梓其笥中存草問世,屬余為序?!?/p>
汪芳藻,字蓉洲,安徽休寧人。貢生。官江都知縣。著有《春暉樓集》。(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王母朱氏七十壽辰,為文壽之。
《文鈔》卷十一《王母朱太孺人七袠壽序》:“皇上建極四十余年,久道化成,禎祥畢集,而王母朱太孺人屆七十初度,余忝姻婭之末,不敢無一言以祝難老?!?/p>
為童升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辛巳《童聚上傳》。
為堵霞《綺齋詩余》題辭。
《文鈔》卷二十七《〈綺齋詩余〉題詞》:“錫山吳子元音之哲配堵夫人,博學(xué)能詩,曩者冒辟疆已為序而傳之。更工寫生花卉,深得徐熙遺意。茲復(fù)披覽新詞,韶令婉雋,有花明玉潤之致?!?/p>
堵霞,字綺齋,浙江杭州人。呉元音配。(陶元藻《全浙詩話》卷五十一)
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七十歲
次子士儲調(diào)扶風(fēng)知縣。
乾隆《鳳翔府志》卷五:“(扶風(fēng)縣知縣)毛士儲,字待旃,浙江遂安人。監(jiān)生,康熙四十一年任。”
為嚴允肇志墓。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三壬午《修人嚴公墓志銘》。
為余國禎《點易支言》題辭。
《文鈔》卷八《點易支言序》:“吾邑余瑞人先生以羲經(jīng)登進士高第?!澴x其晚年《點易支言》,則脫然訓(xùn)詁,神而明之于意言之表者也。”
余國禎(1596—1679),字瑞人,號劬庵,浙江遂安人。崇禎十三年(1640)成進士,授富順令。著有《點易支言》《田研齋集》。(方象瑛《健松齋集》卷十五《富順知縣劬庵余公墓志銘》、《安序堂文鈔》卷十九《余瑞人先生傳》)
為戴熙《匣劍集》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壬午《題戴斐男匣劍集》:“斐男執(zhí)?于予,而性情端方,予以畏友目之。偶出《匣劍詩》讀之,知其詩取法于唐,而原本漢、魏、六朝。……因歳暮遄歸,遂倚舷書數(shù)語以別?!?/p>
戴熙(1667—?),字斐男,浙江錢塘人。諸生。著有《鷲峯遺稿》《匣劍堂詩》。(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十三、康熙《錢塘縣志》卷三十二)
方葇如以詩集見質(zhì)。
《文鈔》卷十二《方伯陽詩序》:“曩歲壬午,青溪方子若芳,以詩集見質(zhì)?!?/p>
方葇如,字藥房,一字若芳,號荔帷,浙江淳安人。楘如弟。著有《緣情詩略》。(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十四)
韓純玉卒。
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七十一歲
春,應(yīng)方葇如之請,為其父士穎《偶吟詩》作序。
《文鈔》卷十二《方伯陽詩序》:“迨明年春,復(fù)出新著并手札遠寄,詞旨益懇切以恭?!S復(fù)以其尊甫伯陽先生《偶吟詩》相屬為序?!?/p>
秋,高佑釲過訪,為其詩選作序。
《文鈔》卷十二《嘉興高氏詩選序》:“癸未新秋,念祖買棹遠來,晤對旬日,黯然欲別,遂次第數(shù)言,以弁其端?!?/p>
韓純玉與妻陳氏合葬,為志墓。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三癸未《蘧廬韓公合葬墓志銘》:“以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祔于烏程縣羅山泉滋塢曾祖贈參政南愚公墓右?!?/p>
秋,余引仲重刻《寶訓(xùn)》《功過格》,先生為作序。
《文鈔》卷二十四《重刻〈寶訓(xùn)〉〈功過格〉引》:“癸未秋,余同里引仲余子重梓文昌帝君《寶訓(xùn)》,兼了凡先生《功過格》,丐荒言為引?!?/p>
余引仲,生平不詳。
清圣祖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七十二歲
侄毛超倫卒,為其《永則堂詩集》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甲申《題永則堂詩集》:“康熙甲申夏,從子超倫即世,其子錫類以遺詩屬余點定?!?/p>
張瀛宣重訂《陰騭文箋注》,為題辭。
《文鈔》卷十三《題陰騭文箋注》:“帝君惻然憫之,著為《陰隲寶訓(xùn)》?!淞趾挝虨橹⑨?,幾十萬言,苦于不能付梓。張子瀛宣重加參考而訂正之,捐貲公諸海內(nèi),且不掩翁之名,而僅自居于讎校之列焉?!?/p>
張瀛宣,生平不詳。
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七十三歲應(yīng)萬為恪之請,為其父爾昌《頤莊集》作序。
《文鈔》卷十二《頥莊集序》:“康熙乙酉,邑父母萬儼庵明府蒞吾遂之三載,政簡刑清,拊循煢獨,一意與民休息?!讯{過訪,以其尊甫師二先生《頥莊詩》見示,相屬為序。”
萬爾昌,字師二,湖廣黃岡人。崇禎九年(1636)舉于鄉(xiāng)。著有《頣莊詩文集》《頣莊隨抄》。
光緒《嚴州府志》卷十:“(遂安縣知縣)萬為恪,黃岡人。進士??滴跛氖荒耆?。”
康熙帝賜次子士儲御書,作文記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四乙酉《欽賜御書恭記》:“臣際可次子臣士儲,以特恩改授陜西鳳翔府扶風(fēng)知縣??滴跛氖曛俣?,值圣天子西廵,効奔走于翠華玉輦間,蒙賜人參者一,關(guān)東冰鮮鰉魚者一,后復(fù)有御書唐李白詩之頒?!癫灰庥诖巫又孛啥髻n遇之。謹拜手恭紀,傅示子孫,以為世寶?!?/p>
次子士儲重修扶風(fēng)壯繆侯廟,作文記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四乙酉《扶風(fēng)西五里鋪創(chuàng)建茶亭壯繆侯廟記》。
冬,為張申伯所輯《金華正學(xué)編》作序。
《文鈔》卷十三《金華正學(xué)編序》:“乙酉冬,婺州張子申伯扁舟來訪,以所輯《金華正學(xué)編》見示?!睆埳瓴讲辉?。
為《擬地輿志》作序。
《文鈔》卷十一《擬地輿志序》。
張萃庵七十初度,為文祝之。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八乙酉《張萃庵先生壽序》:“及抵會城,晤萃庵張先生,而惜相見之晚也。……今歲值七十初度,親友繪圖為《耆英會》以祝?!?/p>
張萃庵,生平不詳。
冬,同年徐之凱卒,為志墓。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三乙酉《若谷徐公墓志銘》:“余與徐君若谷,鄉(xiāng)會皆同年?!矣隙囈艉鲋?,為位而哭。其子鐘以行述屬余志墓。按,君諱之凱,字子強,別號若谷,衢州西安人?!?/p>
作《蠲免租稅頌》。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四乙酉《蠲免租稅頌》:“皇上御極之四十三年,久道化成……遂蠲明明年全省租賦。”
季冬,為徐五其與朱圣庸《六星亭聯(lián)句》作跋。
《文鈔》卷二十八《六星亭聯(lián)句跋》:“后八年乙酉季冬,五其幞被東來,與姚江朱子圣庸復(fù)續(xù)舊游,余以抱疴不得與。已而五其以《六星亭聯(lián)句》見示?!?/p>
朱圣庸,生平不詳。
為徐五其《非廬詩》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乙酉《題非廬詩》:“乙酉冬,徐子五其訪余澗西椶亭,以輩行按之,屬中表猶子?!殉銎洹斗菑]詩》相示?!?/p>
為甘肅布政使朝琦《松岑唱酬集》題詞。
《文鈔》卷二十七《松岑唱酬集題詞》:“乃甘寧方伯勿齋朝公,前疏瀹永定河,著有成績。膺圣天子特簡,旬宣三晉,有《松岑唱酬集》問世?!舍?,則宸翰所頒額也?!嚅L男士儀作吏,窮邊得庇宇下。”
朝琦,字勿齋,滿洲鑲黃旗人??滴跏荒辏?654)舉人??滴跛氖曛了氖哪?,甘肅布政使。(楊鐘羲《雪橋詩話續(xù)集》卷三、乾隆《甘肅通志》卷二十八)
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七十四歲
春,為萬為恪季父爾升《秋水岑集》作序。
《文鈔》卷十二《萬退修詩序》:“曩者邑父母萬儼庵明府,以其尊甫《頥莊集》屬序。……今年春,復(fù)以季父退修先生《秋水岑集》五種見示?!?/p>
萬爾升,字退修,湖北黃崗人。著有《史求》《秋岑詩》《滋言集》。(乾隆《黃崗縣志》卷之十一)
夏,為王千峰《崇祀名宦錄》作序。
《文鈔》卷十一《崇祀名宦錄序》:“康熙丙戌夏,郡司馬王公,以尊甫千峰先生《崇祀名宦錄》見示?!?/p>
范翊宋與妻合葬,為志墓。
《文鈔》卷二十二《明經(jīng)范君天如仳元配馬孺人合葬墓志銘》:“乙酉冬,遠來乞言于予,銘其墓石,不敢以不文辭也。君諱翊宋,字天如,陜西之城固人?!?/p>
為羅門雙烈婦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丙戌《羅門雙烈婦傳》。
冬,應(yīng)徐廸公之請,為其父《亦種堂詩集》作序。
《文鈔》卷十三《亦種堂詩集序》:“丙戌冬,令子廸公遺詩一冊,相屬為序?!?/p>
彭始摶校士嚴州畢,為作《德政記》。
《文鈔》卷十四《學(xué)憲彭公德政記》:“康熙丙戌冬,學(xué)憲彭公方川校士睦陵已竣,郡中詹廉夫主政,從諸逢掖之請,遠來乞言于余。”
彭始摶(1645—1732),字直上,號方洲,河南鄧州人,彭而述第五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改御史??滴跛氖迥辏?706),督學(xué)浙江。遷侍講學(xué)士,擢少詹,旋授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兼經(jīng)筵講官,教習(xí)庶吉士。著有《方洲制義》《學(xué)禮庭初編》。(雍正《河南通志》卷五十九)
作《紀恩頌言序》。
《文鈔》卷十《紀恩頌言序》:“際可次子士儲,任陜西扶風(fēng)下邑??蜌q,得覲天顏,蒙頒宸翰,又重以人參、魚鮮之賜。一介小臣,膺茲殊遇,奉為稀世之珍。及讀公紀恩節(jié)略,亦謂非筆舌所能宣,非頂踵所能報。”
清圣祖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七十五歲
吳敏中以“好古”顏其堂,先生作《好古堂說》。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五丁亥《好古堂說》:“青溪吳子敏中,字求一,欲以‘好古’顏其堂,因其名與字而取義也。丁亥,介嚴子北侯請正于余?!?/p>
吳敏中,浙江淳安人。生平不詳。
夏,為周上如詞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丁亥《題周汝石詞》:“余與青溪周子六云為詩友,已五十余年矣??滴醵『ハ模涞苋晔栽~相質(zhì)為序?!?/p>
周上如,宇汝石,浙江淳安人。上羽弟。著有《青苔園文集》等。(光緒《淳安縣志》卷十)
冬,為倪宗正詩集題辭。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七丁亥《題倪小野先生詩集》:“姚江倪小野先生,登弘治乙丑進士,筮仕庻常?!鲋珎}州,尋陟曹郎。因武宗南廵,遮道苦諫,特予廷杖?!滴醵『ザ?,其裔孫某,出詩集相示?!?/p>
按,倪宗正《倪小野先生全集》卷首載此序,文同。
倪宗正,字本端,號小野,浙江余姚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歷遷太倉知州、兵部武選司員外郎、南雄府知府。著有《突兀稿》《觀海集》《太倉稿》,匯為《倪小野先生全集》。
為王烈婦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丁亥《王烈婦傳》。
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七十六歲
次子士儲遷冀州知州,迎先生就養(yǎng)宦邸。
《文鈔》卷十八《張蔚生先生傳》:“歲戊子,士儲以卓異陟直隸冀州牧,迎余就養(yǎng)宦邸?!?/p>
為張可立作傳。
《文鈔》卷十八《張蔚生公傳》:“隨致張君之命,為其尊人蔚生公立傳?!礌?,君諱可立,字叔粲,蔚生其號也,世為閩之福清人?!?/p>
為曾伯祖一公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戊子《曾伯祖明齋公傳》。
為曾祖一瓚作傳。
《文鈔》卷二十《曾祖肖環(huán)公家傳》。
為伯祖國典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戊子《伯祖揆思公傳》。
為祖父國章作傳。
《文鈔》卷二十《王父思程公家傳》。
為先祖毛志澹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戊子《質(zhì)甫公傳》。
為先祖毛國榮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戊子《四明公傳》。
為先祖毛之蘇作傳。
《會侯先生文鈔一集》卷十一戊子《景坡公傳》。
卒于冀州。
呂履恒《冶古堂文集》卷四《毛鶴舫先生志銘》:“先生卒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p>
毛奇齡為作傳。
毛奇齡《西河文集·傳七·誥封奉政大夫家鶴舫君傳》:“家鶴舫君諱際可,字會侯。……無疾而卒,得年七十六。……予聞訃,哭于廟,復(fù)遣兒遠宗迎喪于杭之北關(guān)。二子請予作家傳,予何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