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越秀區(qū)云山小學 梁碧嬌
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群眾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共同創(chuàng)造的,并蘊含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其中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革命精神內涵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資源,包括非物質文化和物質文化,同時也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寶貴資源。因地制宜的教學有利于小學生思想政治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采用學生校園和家庭生活中真實的可信的生動的事例,使思政課成為學生體學習紅色文化、弘揚紅色文化的有效途徑與過程。
1.指引思想。 紅色文化中的人文資源恰恰是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傳承,時代的楷模們和先烈們引導著學生深入學習紅色文化,對英烈們的事跡的學習,將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進而達成思政課教學所要達完成的教學目標。
2.傳承歷史。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的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耙允窞殍b,可以知興衰”,將寶貴的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中,可以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紅色歷史和紅色革命的教育,激發(fā)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從小培養(yǎng)學生全面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使其成為合格的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
3.開創(chuàng)時代。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中,盡管社會不斷地發(fā)展,紅色文化始終緊跟時代的步伐,擁有著引領時代前行開創(chuàng)嶄新時代的價值和能力。在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時期各個階段,涌現(xiàn)出的大批革命先烈、英雄楷模和時代先驅,也正是他們這種的紅色文化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沿著他們的足跡繼續(xù)向前。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離不開紅色文化的弘揚。
1.忠于祖國。愛祖國,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腳下的一草一木做起。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民族國家之棟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是最守要的任務,不需要提倡他們像歷史英雄一樣去前仆后繼,教育學生熱愛集體,忠于祖國,才是紅色文化傳承的正確體現(xiàn)。
2.忠于人民。讓黨史教育走進思政課教學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愛心、負責任、擁有優(yōu)良個性品質和良好個人習慣人?!叭巳藶槲遥覟槿巳恕?,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為他人著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心中都想著他人幸福,我們這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和穩(wěn)定。
3.感恩父母。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教科書中,著重引導學生感受被別人尊重的愉快與滿足,充滿價值感,推己及人,別人也希望自己給他帶來同樣的體驗。從身邊的父母做起,心系他人,換位思考。由此及彼,培養(yǎng)學生對他人的熱愛,對人民和國家的忠誠。
1.規(guī)章制度。學校應組建紅色文化走進小學思政課的領導小組,用合理的方式將教師編成隊伍。為實現(xiàn)德育教育價值和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要保證學校思政課的順利開展。學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有紅色文化教育的規(guī)章制度。積極組織和開展紅色文化走進小學思政課的實踐,保障學校德育教育的有序進行。
2.教學模式。 教師要充分利用新時代的多媒體,在進行德育教學的同時,針對小學生的性格、愛好和特點,因材施教,采取學生和老師喜聞樂見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有新時代多媒體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描述紅色人物、紅色故事,教學紅色文化,讓學生在受到鼓舞的同時,感染并激發(fā)出他們的愛國之情。
3.為人師表。 為了加強紅色文化的滲透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更應該要加強自己道德品質的樹立,做到教育育人、服務育人和主動育人。學校的思政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場所。在學習有關革命英雄事跡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樹立忠于人民和國家的精神,同時也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紅色文化教育。
把紅色文化融入到小學德育教學中,不僅能加強德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還能豐富學生德育的資源和渠道。最后,學生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國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做棟梁之材,為國家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