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郭
在北京城約頓飯真是太難了,更難的是終于湊齊了時間,卻定不下地點和吃啥。大家拉個微信群討論,好多人的答案都差不多,“我都行啊”“隨便,吃啥都行”“我沒意見,你們定”。最終,一定有人耗不下去提議,“要不我們吃火鍋吧?”這往往才是真正討論的開始,有人會說“好”,有人會說“哎呀,我昨晚剛吃過火鍋,換個吧”,還有人會說,“別吃火鍋了,吃粵菜吧”。
剛才還毫不在乎說著隨便的人,立刻表現(xiàn)得不再隨便,他們會否定,會婉拒,會挑剔,如果能提出想法倒好,最怕之后反問他想吃啥,答案還是“都行,隨便”。
的確有人是不太有所謂的,說隨便,說都行,最后也能欣然接受別人的安排,不算難相處。但是那些說了隨便又挑剔的人,經(jīng)常在社交中給人很大壓力,因為他們越是說隨便,就意味著你越不能隨便。
一句“隨便”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是在給對方出難題:一個什么樣的答案才能讓對方滿意?
就吃什么這件事來說,都很難辦。要考慮對方的生活習(xí)慣、平時的飲食偏好、季節(jié)性等因素;很可能全面思考精心選擇之后,卻仍然不能讓對方滿意,就更別提其他大事了。
除了給別人造成壓力和選擇難題,說“隨便”其實并不一定會留下隨和的好印象,因為這看上去也像是并不在意,你不愿意花時間去講需求,不愿意跟對方討論交流,是一種應(yīng)付的態(tài)度而已。
其實,經(jīng)常說“隨便”也是在為難自己。說隨便意味著壓抑自己的需求,無法正視真正的自己。如果對方不知道你的真實想法又沒滿足你的需求,失望的是你自己,而這種失望就來源于你最初的“隨便”,是你放棄了選擇的權(quán)利,是你放棄了滿足自己的機會,當(dāng)你說“隨便”的時候就要做好別人會隨便對待你的準(zhǔn)備?。?/p>
比起那些彎彎繞繞、來來回回否定和挑剔的過程,我更喜歡直截了當(dāng)?shù)馗嬖V別人我的需求,給別人減輕猜測的負(fù)擔(dān),也給自己正視內(nèi)心的機會。講出自己想要什么并不可恥,也不需要粉飾,這是對自己負(fù)責(zé),也是對別人負(fù)責(zé)。
既然你不是一個隨便的人,就別總是說隨便,認(rèn)真投入對待每一個選擇,才不會過順流而下的隨便人生。
(摘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