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百年前,十幾個年輕人站在煙雨迷蒙的南湖紅船上,向遠方眺望;六十年前,一群年輕人站在黃沙彌漫的戈壁灘上,向遠方眺望;當年,一個年輕人站在田塍上,透過金色的稻芒向遠方眺望;現(xiàn)在,勇敢的你,背起行囊,眺望遠方……
請以“眺望”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文體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章的深刻性取決于對材料的深入解讀。
材料呈現(xiàn)了四個畫面:一百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站在紅船上眺望,希望改變舊中國的落后面貌,在中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崇高理想;六十年前,塞罕壩人在黃沙彌漫中眺望,希望實現(xiàn)荒漠變林場的綠色夢想;當年,年輕的袁隆平從西南農(nóng)學院剛剛畢業(yè),便扎根田間地頭,在金色的汗水和收獲中眺望著在水稻下乘涼的夢;現(xiàn)在,勇敢的你正眺望,希望就在遠方,那里,是你夢想的天堂!
結(jié)合四個畫面,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題目是“眺望”。
同樣是“眺望”,但是所處的背景不同:“煙雨迷蒙”,是在迷茫和未知中的探索;“黃沙彌漫”,是在困境和艱難中的遠望;“金色的稻芒”,這是目標明確的追求;“背起行囊”,是意志堅定的準備。
不能忽視的是,材料中四個畫面的“眺望”都是與“遠方”相連的?!斑h方”可以就距離而言,也可以就時間而言;可以是實在的、具體化的目標,也可以是無法具體感知的情感、理想等。也就是說,在寫作中,不能僅僅就“眺望”而“眺望”,而應當圍繞“眺望遠方”深入思考,即,“眺望”可理解為站在個人發(fā)展或歷史發(fā)展的制高點遠望未來——從小我出發(fā)眺望大我,從個人生活眺望廣闊世界,從眼前所見眺望無限未來……當然,眺望的視角也可以思接千載,情連古今。但無論何種形式的眺望,本質(zhì)上都是扎根于現(xiàn)實,通過不懈奮斗而達到美好的境界。
基于此,可以理解為為了“遠方”美好的理想、崇高的追求、美麗的情感而“眺望”,而奮斗。
此外,四個畫面的主人公都是“年輕人”,寫作也就指向了當代青年應當眺望什么,應當如何眺望的時代命題。
寫議論文,談對“眺望”的感悟和思考。
要抓住“眺望”一詞進行深刻剖析,從不同角度思考這一詞語的意蘊。
剖析“眺望”的含義:“眺望”的意思是從高處往遠處看,引申義為要有高遠的眼光,而不是目光如豆、坐井觀天;思考怎樣去“眺望”,也就是在“眺望”中應持的方法和態(tài)度;另外,還可思考“眺望”什么——理想、未知、歷史、未來等;還可以思考為什么有些人眺望遠方……
也可以辯證思考:我們常眺望遠方,或許我們所在的地方恰是別人眺望的遠方,或許我們腳下就是我們眺望中忽略的地方——“眾里尋他干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寫記敘文,可以寫成長路上“眺望”的故事——自己的眺望、家長的眺望、老師的眺望,真切的眺望、殷切的眺望、深情的眺望……
寫散文,可以寫幾個不同的場景中不同人的眺望,如屈原的眺望、岳飛的眺望、譚嗣同的眺望、南湖煙雨中的眺望等……
眺? 望
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第一中學? 袁慶峰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身處日新月異的世界,夢想無數(shù),追求不斷,眺望不止。我輩青年當勇于眺望,善于眺望,勤于眺望,以昂揚的眺望之姿,書寫時代的動人華章。
眺望是遠望,是瞭望,是置于高處而望。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眺望幾乎無處不在:全面脫貧攻堅取得偉大勝利,于是,我們又開始眺望全民共同富裕;“蛟龍”入海,“天問”問天,上天入海的夢想得以實現(xiàn),于是,我們又開始眺望突破關(guān)鍵核心技術(shù)而真正邁入科技強國之列;經(jīng)濟發(fā)展走上了快車道,人民生活極大改善,于是,我們又開始眺望青山綠水、美麗家園;在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征途中,我們又眺望著民族的偉大復興……無論是個人、社會,還是國家,我們都止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深情眺望。
因為,這樣的遠望常因高瞻遠矚而能明察秋毫,這樣的瞭望常因深謀遠慮而目光如炬,這樣的眺望常因飽含深情而動人心魄??梢?,眺望既是一種勇于探索的無畏,更是一種獨具慧眼的卓見。之所以這樣說,緣于這種無畏的動人之處在于眺望者的志向遠大;緣于這種卓見的偉大力量可以穿透迷霧。
勇于眺望、善于眺望、勤于眺望遠方之人常常是理想堅定、敢為人先、忠誠為民之人。因為一心為民的夢想在胸就會讓人產(chǎn)生無畏的勇氣而大步向前,這樣,才能在布滿荊棘之處開辟出一條條光明大道來。你看,眺望民族未來的南湖青年穿透歷史的迷霧帶領(lǐng)人民尋找光明;你看,眺望沙漠改造的塞罕壩青年在黃沙彌漫中以無畏之姿鑄就荒漠變林海的偉業(yè);你看,眺望茫茫蒼穹的年輕科學家們在西方的科技封鎖中實現(xiàn)了遨游太空的夢想;你看,曾經(jīng)站在田塍上眺望遠方的年輕人將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夢想即將實現(xiàn)。他們不忘為民初心,堅守人生追求,心懷家國天下而為之眺望遠方的身影是中華民族最動人的風景!
然而,一個人若是只關(guān)注眼前的蠅營狗茍,只在意自我的利益得失,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其目光即便專注,也不能稱之為“眺望”,因為,那只是局限于眼前的私欲和貪婪。不能放遠目光,自然不能眺望遠方。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作為青年的我們,當勇敢背起行囊,放開眼光,眺望遠方……
1.寫議論文要圍繞觀點和題目進行多角度思考:什么是眺望,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與之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的本質(zhì)是什么,其意義和作用何在,作為青年,我們該怎么樣。
2.議論文的寫作行文中要注意點題,時時處處圍繞題目展開,不要偏題,不要偷換概念。
3.段落安排要合理,要有層遞性。
眺? 望
微山一中高一? 滿政昊
何為眺望?對遠方的憧憬,對未來的希望,對前行的信念,都可稱為之眺望。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學會眺望遠方。
眺望所蘊涵的,是對未來的殷切希望,是不懼風雨、勇往直前的強大力量,是掃除迷茫、沖破荊棘的信念。在眺望時,我們也許會彷徨,會迷失方向,但我們終究會找到自己的路,無畏前行。
高瞻運矚的眺望,能夠發(fā)現(xiàn)新世界,探索新天地,萌生新思想,接受新知識。一百多年前的五四運動,在眺望中,陳獨秀、李大釗先生找到了一條救國救民之新路,馬克恩主義開始傳播,人們的思想開始解放;同樣在一百多年前,十幾個年輕人站在煙雨迷蒙的南湖紅船上,向遠方眺望,他們在眺望中,找到了民族前行的方向。能夠高瞻遠矚地眺望,是因為心里懷著偉大的夢想。
眺望中的我們也許會迷茫,也許會回望家鄉(xiāng),而守住自己的夢想,不忘初心,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建國初期,一群年輕人來到黃土高原黃沙漫卷的戈壁,防風治沙植樹造林。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也許面對著日復一日的黃土會沮喪,會失望。但當眺望整個高原,他們想到自己為何而來,為誰而來時,最終堅定了信念。眺望可以讓我們重拾信心,不忘夢想,可以讓我們堅定信念,絕不后悔。在眺望和奮斗中,堅持走完屬于自己的路,才能無懼風吹雨打,到達夢想的彼岸。
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更要學會眺望遠方,眺望光明的未來。在眺望中明確方向,在眺望中積聚力量,然后背上行囊,踏上征途。也許前方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前進的路途不會輕松平坦,但因為在眺望中找到了方向,所以我們能微笑著面對明天的到來;因為在眺望中我們看到了希望,所以我們能勇敢前行;因為我們在眺望中堅定了信念,所以我們能一往無前,最終輕松、智慧地迎來光明的未來。
眺望遠方,路在腳下,夢在前方……
點? 評
開篇詮釋何為“眺望”,接著提出了青年要學會眺望的觀點,并對眺望的作用和意義作了詮釋。在主體段落,作者首先闡明了眺望的作用,并先后以李大釗、陳獨秀和南湖青年的眺望為例進行論證;繼而指出眺望中即便面臨困難,只要堅守初心便能最終到達彼岸,將論述引向深入。
作為高一新生,能有如此細致深入的理性思考和邏輯分析,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