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鳳
摘要:目的:對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檢驗方法與應用的價值進行比較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219年7月至2021年8月時間內(nèi)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0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同時選取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30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給予兩組患者全自動生化檢驗儀進行肝功能檢查,對兩組人員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組間檢測分析顯示,觀察組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血清膽固醇更低,總膽汁酸更高,且差異較大,檢測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內(nèi)檢測分析顯示,C級患者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血清膽固醇更低,總膽汁酸更高,且差異較大,檢測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標的檢測中,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檢測方式,檢測方式更便捷,檢測的結果準確性更高,更具有臨床使用的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肝硬化; 肝功能檢查; 臨床應用價值; 檢驗方法
【中圖分類號】R6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肝硬化是臨床中常見的肝臟慢性疾病,在肝細胞廣泛壞死的基礎上產(chǎn)生肝臟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形成結節(jié)、假小葉而導致肝臟正常結構和血管遭到破壞的疾病[1]。是臨床醫(yī)學中的常見疾病類型之一,常見于20歲至50歲的男性[2]。早期的肝硬化癥狀不易察覺,在晚期患者則多會出現(xiàn)循環(huán)障礙、脾臟腫大,腹部積水等癥狀,嗜酒、肥胖、三高是導致肝硬化病發(fā)的主要原因,肝硬化具有高死亡率的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早期加強對患者肝功能的檢驗能盡早發(fā)現(xiàn)病情,提高治療的有效率[3-4]。本研究中,將對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檢驗方法與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分析,具體內(nèi)容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選取我院20219年7月至2021年8月時間內(nèi)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0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30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90例,女性患者1110例,患者的年齡為20歲-65歲,患者平均年齡為36.84±7.32歲,3000例患者中A級患者1050例,B級患者950例,C級患者1000例。同時選取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30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其中男性志愿者1800例,女性志愿者1200例,志愿者年齡為21歲-66歲,志愿者平均年齡為38.78±7.76歲。研究內(nèi)容以檢測全自動生化檢驗儀檢測的準確性為主,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給予兩組患者全自動生化檢驗儀進行肝功能檢查。為確保研究的準確性,兩組一般資料分析顯示差異較小,具有比較的價值。
1.2方法
觀察者以及對照組均采用全自動生化檢驗儀進行肝功能檢測,對兩組的肝功能各項指標進行分析對比,檢驗全自動生化檢驗儀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驗中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1.3觀察指標
(1)觀察者和對照組兩組對象肝功能指標水平分析,其中包括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總膽汁酸、血清膽固醇。
其中血清膽堿酯酶正常范圍:酶法: 兒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歲以上)5410~32000U/L;女性(16~39歲)4300~11500U/L。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參考值:35~51g/L(3.5~5.1g/dl)。血清總膽汁酸的正常參考值:0.1~10.0μmol/L。血清膽固醇成人:2.9-6.00mmol/L (110-230mg/dl)
(2)對觀察組內(nèi)的A/B/C級患者的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總膽汁酸、血清膽固醇進行比較分析,驗證全自動生化檢驗儀在對不同病情患者的檢測中,檢測的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計數(shù)資料,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組和對照組肝功能指標分析
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象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總膽汁酸、血清膽固醇分析顯示,觀察組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血清膽固醇更低,總膽汁酸更高,且差異較大,檢測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觀察組組內(nèi)肝功能指標分析
觀察組組內(nèi)進行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總膽汁酸、血清膽固醇分析顯示,C級患者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血清膽固醇更低,總膽汁酸更高,且差異較大,檢測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討論
在我國,肝硬化患者多由乙肝病毒感染所導致,由肝炎進展為肝硬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持續(xù)性存在的肝炎病毒、中度重度肝臟壞死、纖維化,同時當不同類型的肝炎進行重疊感染,將加速患者肝硬化的進展[5-6]。患者在病發(fā)時,通常會出現(xiàn)鼻腔異常出血、乏力黃疸以及食欲減退的癥狀,早期由于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后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xiàn),并有多系統(tǒng)受累,晚期常出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fā)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并發(fā)癥[7]。肝硬化患者晚期治療的有效率較低,死亡的風險較高,所以在治療的前期,應提高診斷的有效率,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同時在檢測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患者病情發(fā)展程度的診斷,提高治療的針對性。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是根據(jù)光電比色原理來測量體液中某種特定化學成分的儀器, 具有測量速度快、準確性高、消耗試劑量小的特點,在臨床的檢驗中,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8]。在對肝功能的檢測中,主要包括對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總膽汁酸、血清膽固醇的檢測。同時演技中發(fā)現(xiàn),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檢測方式,在對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檢測中,檢測的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總膽汁酸、血清膽固醇值之間差異較大,對于肝硬化患者的檢測準確性和識別度更高,同時在對觀察組組內(nèi)患者的檢測中,對于A/B/C級患者的檢測中,檢測結果準確性高。
綜上所述,在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標的檢測中,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檢測方式,檢測方式更便捷,檢測的結果準確性更高,更具有臨床使用的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鄭震, 徐光武, 姚濛. 肝纖維化四項指標檢測對肝硬化診斷及肝功能評估的價值[J].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20, 037(001):3.
[2] 孟素玲.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驗的臨床價值及準確率分析[J]. 質量安全與檢驗檢測, 2020, 030(006):3.
[3] 常城. 肝炎肝硬化患者行肝功能生化指標檢測的價值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21, 015(011):3.
[4] 李亮杰, 賈啟龍, 劉志飛,等. 普美顯增強CE-MRC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評價的應用價值[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20, 017(016):5.
[5] 蜂學英. 凝血酶原時間與血小板檢驗方式對肝硬化疾病診斷的作用[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 009(003):2.
[6] 張斌, 丁明, 于姜標.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熱休克蛋白70,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25-羥基維生素D3水平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21, 044(011):6.
[7] 姜秀梅. 淺談延續(xù)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 人人健康, 2020, 523(014):413-413.
[8] 王曄, 狄瑜. 肝功能生化檢驗對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診斷的價值分析[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20, 007(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