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巍
【摘要】眾所周知,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物理科目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理論性,學生學起來可能會覺得晦澀難懂。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只注重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而對于物理科目的學習興趣、物理學習的能力以及物理思維習慣等的培養(yǎng)都跟不上,造成了學生一提物理就會緊皺眉頭的局面。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積極的轉變教學思路,善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斷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下文筆者結合多年高中物理教學經驗,淺析通過問題教學法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鏈;教學策略;教學效率
問題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前備課就要設置好相應的問題,教師通過問題進行課堂導入,使得學生對于所學科目產生積極濃厚的興趣,或者在課程講解過程中,用一定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將學生的注意力能夠緊緊地吸引到課堂講解過程之中,讓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開展物理科目的學習。下文筆者嘗試提出幾點教學策略,供教師參考借鑒。
一、培養(yǎng)問題意識,激發(fā)探究熱情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教師只是機械式地向學生灌輸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學生長期以來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由于物理科目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能會感到枯燥無聊,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
例如,“通電自感和斷電自感現(xiàn)象”是一個難點,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將教材中出現(xiàn)的重點和難點,一次又一次地向學生進行講解,生怕學生難以掌握和理解,但是往往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處于被動地學習狀態(tài),很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進行本節(jié)課程學習的時候,對于通電自感和斷電自感現(xiàn)象難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要通過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觀察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結合相應的物理實驗,讓學生能夠進一步地感知到當開關閉合時以及開關斷開時出現(xiàn)怎樣的物理現(xiàn)象?學生通過進行相應的物理實驗,會感覺當開關斷開時感到手有發(fā)麻的感覺,并且有輕微的刺痛感。隨著學生對于該實驗的觀察和了解,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開關在本實驗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為什么我們在做該實驗的時候,會產生手麻這一實驗現(xiàn)象?通過層層深入的物理提問,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問題意識,激發(fā)對于物理知識的探究熱情,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得教學目標任務能夠更好地完成。
二、加強知識梳理,完善認知結構
在初中階段,物理知識點往往是屬于淺顯易懂的狀態(tài),學生學起來可能相對容易。但是在進入高中之后,學生會發(fā)現(xiàn)對于物理學習的難度有所增加,知識點更多,更密,更復雜,而且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受到相應的知識點會更加抽象,理論性較強,邏輯性也較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通過不斷地對課程知識點進行梳理,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整體的印象,不斷完善認知結構和層次,使得學生能夠掌握物理知識內在的聯(lián)系。
例如,教學“電磁感應”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應當結合已經學過的知識,通過帶領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舊知識,再進行新知識的講解,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的時候,通過對電磁感應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表現(xiàn),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通過相應的教學情境,不斷激發(fā)對于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興趣。此外,在電磁感應這部分知識進行學習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將學過的知識點以及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進行整理,讓學生能夠進行全面的梳理和認知,另外,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展開思維導圖的制作,通過帶領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梳理,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在分析和思考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物理思維。
三、突破知識難點,提升思維能力
物理科目的學習也是層層深入的,有一部分知識點是相對比較淺顯易懂的,學生學起來會相對比較容易,但是有一部分知識點是相對復雜的,因此針對比較復雜的知識點,就要通過問題教學法開展物理課堂的教學,使得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能夠構建一定的關聯(lián),問題的設置也應該層層遞進,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去探究相應的內容,不斷激發(fā)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可以找到打開物理知識的大門。
例如,教師在進行“歐姆表的原理”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由于該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問題教學法進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對于相應的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在對本節(jié)課的講解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本節(jié)課的物理小實驗讓學生提前進行觀察和了解,形成初步的印象,隨后教師可以在課堂講解的時候,通過設置多元化的問題,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使得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都能夠全面地掌握,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親自動手實驗操作,通過理論知識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通過實驗反過來加強對理論的認知和理解,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科目的學習熱情,不斷加強對于知識點的梳理和完善,使得學生能夠更快地投入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參考文獻:
[1]戴永新. 問題教學法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 2018, 000(30):157.
[2]丁小波.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J]. 中學物理:高中版, 2014(1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