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雅 郭鴻雁
(河南省實驗許昌中學,河南 許昌 461000)
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通用語言,在教育教學中得到重視,但同時也出現(xiàn)不少問題。 以英語閱讀教學為例:首先,中學英語閱讀課程大多停留在傳統(tǒng)讀寫背層面,使得大多學生對英語閱讀難以提高興趣;其次,教學模式單一, 沒有充分注重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結果導致優(yōu)等生“吃不飽”,而后進生又“吃不了”;最后,閱讀教學以學生獨立學習為主,彼此之間的交互活動很少,師生之間難以展開平等對話,難以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對現(xiàn)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為了更好解決英語閱讀教學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在初中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當下素質教育的理念作為改革的指導思想。 本文引入切塊拼接法對英語閱讀教學進行改革,以促使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個體的最大化發(fā)展。 第一,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運用切塊拼接法下的閱讀課堂中,學生能夠有效理解信息和吸收信息,增強溝通和交流能力,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非常有利。 第二,切塊拼接法對中學生閱讀教學的研究也進一步明確了切塊拼接教學法的功能和價值,讓從事中學英語教學工作的相關教師明確今后教學的改革趨勢,有針對性地進行自身能力的提升,在中學生的教育中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切塊拼接法是指以拼圖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的方法,即教師通過對部分文章進行分割切裂,將文章分為若干部分,再將文章片段分配給學生閱讀。 它以建構主義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為理論基礎,是合作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切塊拼接法(Jigsaw)最初是由美國教育家和社會學家Aronson 在20 世紀70年代早期的德克薩斯州首先倡導起來的,目的在于解除種族隔離管制之后消除來自不同種族的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Jigsaw I 就此形成。
在這之后, 切塊拼接法又經歷了三代發(fā)展。Sterinbrink 和他的同伴Jones 繼續(xù)研究和探索,他們在拼圖游戲中添加了 “STAD”(進步制計分法), 形成Jigsaw 序號I、 II(孟凡勝,2003)。 與Jigsaw 序號I、 II相比,Jigsaw II 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成就和進步。1988年,Jones 和Steibrink 通過在測驗之前添加合作測驗復習環(huán)節(jié)以改進Jigsaw 序號I、 II 的教學模式 (胡繼飛,2009)。 基本組的學習者以這種方式來合作并協(xié)助其他成員檢查學習內容以準備測驗,這就形成了所謂的Jigsaw III。 Holliday Dwight C 提出Jigsaw 序號I、II。主要增加了教師補充和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學生在完成學習活動后, 教師必須對基本組進行測試,檢測學生是否掌握知識,最后是補充講授知識,學習活動完成后, 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知識的補充,查漏補缺(Holliday Dwight C, 1999)。
第一步:學生分成4~6人學習小組(Home group)。學習內容分成4~6 個部分。
第二步:Home group 中每個學生承擔一部分內容,認真思考答案之后具有相同任務的學生重新組成新的小組(Expert group)。
第三步:學生經過Expert group 的討論之后,每個學生返回Home group,輪流給其他學生教授自己所負責的內容。
第四步:各組學生進行匯報總結,老師對內容進行補充并對所學內容進行測試與評估。
以人教版中學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9 中My favorite subject 一課為例,在課前,教師已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學科,說出喜歡學科的具體原因,并使學生清楚課堂競爭規(guī)則。 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教師以單詞快閃的形式幫助學生快速記憶有關學科的單詞,之后學生根據之前討論的結果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達對學科的喜愛及理由。
(1)要求全體學生跟讀錄音,了解文章大意。
(2)呈現(xiàn)本文章里所包含的任務以及必要的問題。具體如下:
T1:Find the key words and topic sentences of this passage.
T2:What’s her favorite subject?
T3:What does she think of Friday?
T4:What does she think of science?
T5:Who is her Chinese teacher?
T6:How long does she have art lesson after class?
T7: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finish 2c.
進行分組,分組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3)原始組:將全班學生分為6~7 組稱之為原始小組,之后將每組成員標號A1,BI,C1,D1,E1,F(xiàn)1A2,B2,C2,D2,E2,F(xiàn)2A3,B3,C3,D3,E3,F(xiàn)3 (直 至 第 七組)。 每組的A1,B1,C1…F1 分得T1,每組的A2,B2,C2…F2 分得T2(以此類推,分得不同任務)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②專家組: 具有相同任務的小組組成新的小組。A1,B1,C1…F1 為一號專家組共同解決T1, 每組的A2,B2,C2…F2 為二號專家組共同解決T2,以此類推至七號專家組,在此過程中,給紀律以及表現(xiàn)良好的小組進行加分,反之則進行減分。
專家小組在完成任務之后,回到原始小組,每個組員講授與自己任務相關的答案, 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從而達到對整篇文章的感知理解。
每組組員進行匯報并嘗試重述文章,教師進行補充總結,之后,教師呈現(xiàn)相關題目對學生進行整體的測評,以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對掌握程度好的小組進行加分。
Q1:YuMei thinks Friday is very busy.
Q2:Mrs. Li is a chinese teacher.
Q3:YuMei has the art lesson for one hour.
Q4:YuMei thinks the science is very interesting.
Q5:Chinese is her favorite subject.
給學生布置兩項作業(yè):一是聽音,模仿跟讀閱讀文本;二是以文本的形式向老師介紹自己喜愛的學科。以此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切塊拼接法作為一項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理念的方法,在整個課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將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使學生能夠達到當下素質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使學生能夠成長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一代新人。 結合現(xiàn)實層面中的應用,可以發(fā)現(xiàn)其有以下四個優(yōu)點:
動機可定義為“達成語言學習目標的愿望、為語言學習付出的努力, 以及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Gardner, 22-35)。 從定義中不難看出動機對學習的重要意義。 切塊拼接法在閱讀教學中所采取的競爭機制,則更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為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可以運用口頭語言的激勵、手勢、微表情等激起學生學習動力,使學生產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運用切塊拼接法的同時與外在因素進行結合, 以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實現(xiàn)最大化。
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學習中至關重要,英語閱讀易使學生產生緊張焦慮感。 切塊拼接法在課堂中側重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表達,通過溝通,交換信息從而生成新的更加完整的信息。 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是人與人之間產生互動連接的過程,易使學生減輕學習焦慮感,創(chuàng)設寬松融洽的學習氛圍。 在此過程中學生更易培養(yǎng)出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其性格乃至人格的發(fā)展與完善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進行交流與討論更能夠幫助學生開放思維,從而產生更多的可能性。
溝通與交流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 語言的邏輯性、連貫性、條理性都是影響有效解釋能力的重要因素。 運用切塊拼接法的英語閱讀課堂更側重于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在此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有效解釋能力,使學生在溝通交流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偏題、語言邋遢、表述不清晰等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有效解釋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xiàn)溝通交流。
“雙減”政策下,教育提倡減負,減輕學生負擔。 切塊拼接法能夠為踐行這一政策提供良好的契機。 眾所周知,在運用切塊拼接法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任務將會分散,這一舉措使得課堂會產生1+1>2 的教育效果。 相比于獨立思考,學生所花費的時間,所投入的精力將會適當減少,因此,切塊拼接法符合當下“雙減”政策的理念,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 切塊拼接法是對“雙減”政策最好且最有力的踐行,“雙減”政策下,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成績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產生憂慮,切塊拼接法中所提倡的競爭與合作的核心則可以促使學生在環(huán)境中不自覺的得到提升,因此,切塊拼接法不僅能夠幫助家長打消顧慮,而且從側面也說明了它值得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適用推廣。
但是,切塊拼接法在其運用研究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例如:不利于課堂良好紀律的形成。 對于此問題,我們可以從加減分的競爭機制入手,從而有效緩解不良課堂紀律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
切塊拼接法從第一代發(fā)展至第四代足可見其所蘊含的價值, 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使其充滿生命力并為人們所進一步認知。 從理論層面上來看,切塊拼接法擴充了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理論, 為教師提供了較為開闊的思路,實踐與理論密不可分,加強理論學習為實踐教學提供了指導。 從現(xiàn)實層面上來看,切塊拼接法能滿足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提升的要求, 對加強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積累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 我們應該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合理應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實現(xiàn)中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發(fā)展, 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綜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