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華 吳敏 張鳳(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人民醫(yī)院)
(1)提高睡眠品質(zhì) 通過新生兒撫觸可刺激寶寶血液中褪黑激素濃度升高,幫助其建立睡眠周期,改善睡眠質(zhì)量,延長睡眠時間。相關(guān)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表示,規(guī)律撫觸的新生兒每日平均睡眠比不撫觸新生兒多60分鐘~90 分鐘。
(2)穩(wěn)定情緒 新生兒撫觸可刺激神經(jīng)末梢感受器,引起神經(jīng)沖動并上傳至腦部,調(diào)節(jié)情緒反應。而且父母柔和的語言和親切的目光交流也是舒緩寶寶情緒最有利的“武器”。
(3)促進腸道蠕動 新生兒撫觸能夠增強寶寶迷走神經(jīng)興奮性,增加胃泌素和胰島素分泌量,增強腸道蠕動,促進食物消化與吸收,進而改善食欲。
(4)增進親子感情 新生兒撫觸最好由爸爸或媽媽進行,寶寶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guān)心,且會在充滿愛的撫觸下感受到重視與呵護,有助于增強寶寶自信心。
(5)幫助寶寶熟悉身體各部位名稱 新生兒撫觸時,撫觸者可一邊撫觸一邊說出相應身體部位名稱,如小手手、小腳腳等,幫助寶寶記憶、熟悉身體部位。
(6)促進生長發(fā)育 新生兒撫觸能夠促進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加快細胞酶活動,也可促進神經(jīng)周圍髓磷脂發(fā)育,提升神經(jīng)反應速度,削弱應激反應,進而提高機體免疫力與抗病能力。
(1)了解撫觸流程 目前我國常用的新生兒撫觸流程需按照先俯后仰的順序進行,從背部開始,逐漸到前額、下頜、胸部、腹部、四肢、手足。
(2)掌握正確方法 不同部位需按照不同手法進行撫觸。背部撫觸時需要將寶寶翻呈臥姿,以脊椎為中線,雙手分別放置在脊椎兩側(cè),雙手四指并攏,由上至下按摩;頭部撫觸時,將寶寶翻過來,呈仰臥位,以眉心為中心,雙手拇指自眉心沿眉骨緩慢滑向太陽穴,并向上延伸至發(fā)際,隨后移動至下頜部位,雙手拇指自下頜中心緩慢推向兩側(cè)耳前;胸部撫觸時,自腹部肋緣逐漸向前推向?qū)?cè),雙手交替進行,在胸部畫一個“十”字,但要避開乳頭;腹部撫觸時,將右手放置在新生兒右下腹,自右下腹——上腹——左下腹呈順時針方向按摩,由于新生兒肚臍尚未脫落,故應避開肚臍;上肢撫觸時,用手抓住寶寶胳膊,自上臂滑向手部,滑動過程中從近端向遠端擠壓,雙手交替進行,下肢撫觸手法與上肢相同,以上動作皆重復4 次~6 次;手足撫觸時,用拇指指腹按摩手心或腳心,并從掌面或腳跟處向手指、腳趾方向推進,輕輕按摩每一根手指與腳趾。
(3)選擇最佳撫觸時間 最佳撫觸時間為寶寶情緒穩(wěn)定時,不宜在寶寶過飽、過饑、過度疲勞時撫觸,以免適得其反。且每次撫觸時長可從5 分鐘開始,待寶寶適應后逐漸延長,控制在15 分鐘~20 分鐘,如果寶寶在撫觸過程中哭鬧或抗拒應立即停止。
(4)控制撫觸力度 根據(jù)寶寶感受調(diào)整撫觸力度,從輕至重,以寶寶舒適為宜。撫觸后寶寶皮膚輕微發(fā)紅說明力度適中,皮膚顏色不變代表力度不夠,若撫觸2 下~3 下皮膚明顯發(fā)紅代表力度過大。
(5)明確撫觸安全點 頭部安全點為眼睛,勿將潤膚液滴到寶寶眼內(nèi);腹部安全點為臍帶,勿觸碰肚臍部位;四肢安全點為關(guān)節(jié),在撫觸時應自如活動各個關(guān)節(jié),勿施加壓力;胸部安全點為乳頭,切勿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