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孫梅
摘? 要:在開展初中歷史項目化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結合教材內容、教學要求來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制定科學可行的學習計劃,保證學習過程的順利開展,進而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但是在運用項目化學習方式時,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導致目前的項目化學習存在著各種問題,使項目化教學的質量得不到提升。鑒于此,本文分析了項目化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初中歷史;實施路徑
項目學習是新課改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和傳統(tǒng)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聽講、開展課堂檢測這一固定模式相比,項目學習更加趨于完整,可以讓學生體驗學習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讓教學更有效。文章立足初中歷史,從項目學習這一視角出發(fā),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闡述。
一、項目化學習概述
項目化學習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是一種立足學科知識,在真實情境下發(fā)生的一種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基于教師指導,圍繞某個歷史主題通過整合教學資源、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開展實踐探究。和灌輸式教學模相比,項目化學習方式擺脫了知識的灌輸,而是基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學生認知為依據(jù)開展。在近年來的教師教研工作中,項目化學習方式被多次提及,但落實到教學課堂上卻非常少。
二、項目化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
加強項目化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開展項目化學習能夠強化教學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借此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開展項目化教學,可以突破當前的教材約束,使學生實現(xiàn)跨學科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項目化學習方式,還能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對傳統(tǒng)的歷史課程體系進行重建。在項目化學習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如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探索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三、項目化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一)明確項目化學習的適用范圍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F(xiàn)代化教學理念支持下的初中歷史教學,不能固定在一種模式上,要保證歷史學習內容和項目化學習的完美契合,體現(xiàn)在實際的歷史課堂中,教師不能一刀切,認為項目化學習方法優(yōu)于其他的方法。教師要基于教學內容,明確具體目標、了解學生實際情況,以明確合理的學習方法。一種教學模式是否適合教學課堂,其關鍵在于這一模式是否適合教學內容,其具體開展是否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是否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教師切勿為了追趕潮流盲目使用,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科學安排課時計劃
項目化學習流程包含如下幾大環(huán)節(jié):明確主體、制定計劃、教學研究、成果展示、教學評估,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復雜性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精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科學安排課時,并根據(jù)學期內容精選適合開展項目的內容,并設定好項目內容明確好需要的課時,另外還要思考開展項目化學習的最佳時機,何時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何時開展可以深化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
(三)制定科學合理的項目化學習方案
在確立好相應目標之后,教師要以課程分類為標準制定學習方案,方案包含目標、開展細節(jié)、教學評價。根據(jù)項目化學習活動、班級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劃分小組,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細化項目,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要明確好自身的指導者作用,觀察、記錄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進度,并基于他們遇到的問題給予適當?shù)闹笇?,以推動項目化學習任務的平穩(wěn)開展。
(四)開展歷史實踐活動
在項目化學習支持下的初中歷史課堂中,一方面教師要基于書本資源,巧用圖文、視頻等方式讓學生真切感受我國古代人民創(chuàng)造的輝煌成果;另一方面要鼓舞學生走出課本、課堂的限制,通過課外活動和歷史接觸,比如教師組織同學們觀看歷史博物館、大運河舊址等等。另外,教師要鼓舞有條件的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參觀歷史舊址。對于無條件的學生,教師則要發(fā)揮多媒體以及歷史文獻資料的作用,引導學生觀看和真切感知。另外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到來之際,比如端午節(jié)、國慶節(jié)等等,教師要鼓舞學生探索節(jié)日的起源、發(fā)展歷史,以深化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強化學生歷史文化認同感,其家國情懷也會得到提升。另外,教師還可以加強和家庭的聯(lián)系,鼓舞家長帶領學生參觀名勝古跡,以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將育人的目標落到實處。
四、利用項目化學習的實踐和反思
第一,項目化學習就是立足某個項目,將學習理念、教學方法融合起來,其在實際開展中可以解決課程定位偏離的問題,可以解決傳統(tǒng)教學無法解決的問題。第二,歷史項目化學習是基于學科又超越學科的一種模式,其規(guī)劃和開展要明確具體的目的,圍繞歷史學科本質同時又要加強其和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以生活、實踐等不同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來。第三,項目化學習開展改變了以往教學模式,推動了傳統(tǒng)課程目標、評價方式的轉變,是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
五、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化學習是一種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明確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模式,同時也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形成師生共同參與的項目共同體,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學習,才能實現(xiàn)學生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地發(fā)展,才能將項目化學習的教學價值發(fā)揮到最大,才能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在華.初中歷史教學中項目式學習法的實踐策略[J].新課程(中學).2020(5).
[2]田紅彩.基于學科素養(yǎng)的“初中歷史項目式學習”實施策略——以“北洋金融街的變遷”項目式學習為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