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永康
摘 要:音樂治療作為一個持續(xù)性的干預行為,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體驗與治療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治療關系能夠促進或達到對象康復的效果,從其實施方法來說,和教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將音樂治療應用到培智教育當中,希望能夠切實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成效,讓學生朝著正向性的方向發(fā)展?;诖?,本文立足培智教育,對音樂治療的運用方法與相關思考展開探究,以期能夠推動音樂治療在培智教育中的普及性、可操性、有效性。
關鍵詞:培智教育;音樂治療;方法探討
音樂治療是一種科學性的、系統(tǒng)性的治療過程,為了保證其基本的臨床意義,教師應保證音樂治療的復雜性、多樣性、預知性與規(guī)劃性,并嚴格按照計劃實施三個階段的工作,即評估、干預、評價,從而有序落實治療意義、促進治療效果。同時,教師應明白音樂治療和音樂教育的本質區(qū)別,前者注重治療,強調內在,見效慢且不顯著;后者注重教育,強調外在,見效快且顯著。因此,在開展音樂治療時,教師應抱有更大的耐心、毅力與嚴謹態(tài)度,以音樂待花開。
一、奧爾夫音樂治療法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為了推動其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發(fā)展,增加其應用的廣泛性與包容性,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也在近幾年被納入到特殊教育學校實踐活動當中,開創(chuàng)了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奧爾夫音樂教育活動,為了使其發(fā)揮更大的效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應用范圍和內容一再被細化,其中,就有特殊學生音樂治療。一直以來,奧爾夫音樂憑借其強大的豐富性、靈活性、形象性與可行性被廣泛應用于培智教育音樂教育活動中,在特殊學生康復治療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盡管培智教育中的音樂教育與普通教育中的音樂教育不一樣,但奧爾夫音樂帶給普通學生和特殊學生的快樂心理和積極心態(tài)是一樣的。
在實際教育中,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特點和作用可以反應在特殊學生治療行為矯正中,這一體系中的音響和歡快節(jié)奏、感人律動等特點是幫助特殊學生進行行為矯正的有效強化物。實踐證明,與其他教育方法相比,奧爾夫音樂治療法是特殊學生比較愿意接受的一種方法,在音樂氛圍的帶動下、音樂旋律的感動下,特殊學生更容易被感化、熏陶、引導,有利于教師有計劃、有順序的矯正特殊學生的各種障礙問題。所以,奧爾夫音樂體系是一種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音樂治療方法,目前為止,它已經被很多國家的特殊教育者應用到特殊學生音樂治療中。
二、諾道夫·羅賓斯“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體系
諾道夫·羅賓斯“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體系是從人的角度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音樂治療方法,它充分肯定了特殊學生作為人的身份,處處體現(xiàn)了幫助人獲得發(fā)展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治療方法的理論依據(jù)相當豐富,包括且不限于人智學、馬斯洛人本主義、音樂兒童核心理論等等,這也體現(xiàn)了其對特殊學生培智教育的契合特點。因此,在實際運用中,教師應確保其運用方法盡可能貼合學生的個體情況,要能夠勾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情動再心動,然后在主體意愿的驅動下達到理性化的治療效果。
諾道夫·羅賓斯“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體系可以放大音樂賦予生命動力感覺,這可以保證音樂治療的基本作用,使其不斷發(fā)展下去,為特殊學生帶來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強烈體驗,在多次自我實現(xiàn)中積累沉淀,逐步提高積極情緒在特殊學生身上出現(xiàn)的頻率,促使特殊學生的障礙問題可以在無形中得到削弱、甚至消散。
三、主動音樂治療法
主動音樂治療法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它是指學生主動參與、聆聽,通過即興音樂等方式建立治療關系的方法,通過前期實踐分析可知,此方法有希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演興趣,有利于鍛煉并提高學生接受指令的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的整體提升。在具體治療中,主動音樂治療法分為個體治療和小組治療兩種類型。
以個體治療為例,小泉是一名八歲的男孩,患有自閉癥,語言表達邏輯混亂,無法理解指令,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會出現(xiàn)攻擊性的行為。在音樂治療中,教師希望能夠提高小泉的注意力持久時間,緩解小泉的不良情緒,并在治療中穿插一些小的知識點,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在無形中提高小泉的理解能力。在一開始的治療中,小泉經常在教室里跑來跑去,一會哭一會笑,很難安靜下來,但是在音樂聲響起時,小泉卻會下意識關注、安靜下來,然后注視教師對樂器的操作,自己的手也不由自主地跟著比劃。后來隨著治療時間和次數(shù)的一次次增加,小泉的情況逐漸好轉,目標行為開始出現(xiàn),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慢慢延長,治療關系逐漸形成并趨于好轉,主體意識凸顯,理解教師指令的能力得到提升,互動能力得到改善,主動發(fā)言的次數(shù)增多,在樂器演奏時和教師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簡而言之,在主動音樂治療中,小泉的目標行為頻率一直在增加,且持續(xù)時間越來越長,整體情況得到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關系穩(wěn)定以后,教師開始有意識地在音樂治療中加入樂理知識,盡管這對于小泉有些難度,但是在雙反的共同努力下,小泉確實一點點的達到了學習目標,各項能力呈現(xiàn)螺旋式上升。此外,在專注度和主動意識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小泉的主動性語言也明顯增多了,情緒問題得到了明顯的好轉。由此可見,主動音樂治療法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音樂治療方法,前提是教師應具有較好的耐心和分析觀察能力,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即時反饋進行調整、規(guī)劃。
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治療是未來培智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為了助力特殊學生的發(fā)展、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培智學校非常有必要引進專業(yè)的音樂治療,通過專業(yè)、科學的治療行為介入讓特殊學生接受到更好的康復教育,為特殊學生提供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張辰.音樂治療的實施方案和實踐內容研究[J].山西青年,2021(22):69-70.
[2]張勇,李莎.音樂治療介入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現(xiàn)狀與發(fā)展[J].民族音樂,2021(5):29-32.
[3]郝莉.超越音樂的創(chuàng)作——解析創(chuàng)造性音樂治療的歷史與發(fā)展[J].當代音樂,2021(10):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