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棗莊市實驗學校 劉玲芳
建立積極熱烈的互動式課堂教學,既能夠加深與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也能夠使學生更快更牢固地了解專業(yè)知識。以前的填鴨式教學法直接造成了老師與學生無法互動,老師在課堂上一味地輸出知識點,學生被迫接受,并且還存在許多問題沒有開口表達,更多的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點之前就產生了畏難情緒,造成教學效果很差。所以,老師要通過互動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實際問題,并加強學生溝通交流,尋找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改善學生成績的教學策略。
我國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物理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評價、診斷和激勵,了解學生在自主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以反映學生個體差異、釋放學生本質、實現(xiàn)學生良性成長為教學目標。確保學生不僅掌握中學物理的學習技能,而且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成長。然而,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一些中學物理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要價值,把個人精力和時間放在理論知識的傳授上,不僅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和自身教學經驗的積累,還忽視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教學形式,將教育活動視為師生共享生活和交流的一種方式,教學過程是教學共同體和學習的發(fā)展,也是交互式激活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學關系發(fā)生轉變,如師生互動的形成,和諧師生氛圍的營造,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個人學習與人際關系的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種能夠產生教學共鳴,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結構模型。
強調在中學基礎物理課堂上應用互動教學,引導學生帶頭獲取知識,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自信心?;A課的目的是有意識地吸收新事物,專注于新的技術知識和物理實驗實踐。它是學習、研究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工具。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拓展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實際需要。中學物理實驗課的內容涉及面廣,但許多物理實驗沒有操作條件,沒有練習室,學生很難深入理解相關知識。創(chuàng)造一種探索知識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學習中尋找樂趣,是綜合互動課堂的必備前提。在以往的課堂上,學生基本上沒機會和教師以及同伴互動。要使學生積極地學習并與教師和同伴互動,教師就必須革新學校既有的課堂結構,以提供給學生一種愉悅自然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勇于解決困難和回答問題。另外,教師還應自覺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地步入了物理學知識的殿堂,并準備進一步探究物理學生活的奧妙。在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時,教師要認真分析具體問題,并針對不同的知識點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景,從而更好地針對學習者的實際需要制定課堂教學方法,從而推進綜合一體化互動課堂的開展。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師間的互動溝通。
要在初中物理基礎教學中提高互動效益,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的一定的條件,促使互動的產生和發(fā)展是必要的。
強化民主教育原則,提高法治意識,強化教師素質,提高教師素質,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的態(tài)度,改善師生關系,是當下教師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
(1)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與平等是現(xiàn)代師生關系的基本條件。教師必須首先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然后進行民主思考。每個學生都有權利和尊嚴,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性格。這種尊重不僅認可了學生獨特的個性,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也讓學生自由而完整地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和情境。體驗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自豪和快樂。
(2)加強師德建設,提高自身素質。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質、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是教師尊重學生的重要前提,是加強教師對學生影響力的保證。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文化,提供終身學習,并不斷改善教學態(tài)度,以滿足新課程創(chuàng)新的需要。
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非常有魅力的,它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可以鼓舞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自信,可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更良好的關系。首先,引導學生參與整個教育流程。鼓勵學生進行研究,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參與學習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學習的機會。這樣,學生更有興趣,更愿意參與。其次,在課堂上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物理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之外,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新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一個民主、平等的聯(lián)盟。它不僅有利于訓練和鼓勵學生提問和表達新想法,而且有助于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適當?shù)臏贤ㄊ歉纳苹拥挠行緩?。溝通主要涉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深入思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
在中學物理的基礎知識點中,有一部分是需要由不同的學習小組去分別研究的,比如在“水分”這一基本知識點中,就需要由不同的小組各取方向探究有關水分和溫度、空氣流動、物體表面積等的基本問題,不同小組又都需要承擔著不同的研究任務。而按照教學需要合理劃分小組任務,則變成了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
(1)如何分組取決于具體情況。對于一些小問題,兩個處于同一位置的學生可以組成一個小組進行探索;對于一些復雜的話題,學生可以在同桌、前桌和后桌組成小組進行探究;對于更復雜的問題,小組的成員數(shù)量可以增加到6個甚至8個。教師應注意,分組時各組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技能應接近。如果一個小組的學生基礎太好,就會提前完成任務,那么其他小組就會落下進度甚至無法完成調查任務??傊?,教師應該做好分組工作,不允許學生自由組合。
(2)小組競賽。小組之間的游戲和競爭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于是,教師可針對教學,設計一些比賽性質的項目,讓不同的小組去爭相探索。如“電阻”一課,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導體的電阻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然后再安排不同的研究小組去探討不同的影響原因(長度、材料、橫截面積),而學生的研究積極性也往往能被充分調動出來。
(3)明確分工。在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前,各組員必須先明確分工:誰負責操作,誰負責記錄等。例如在進行“滑輪”一課的實驗操作時,本節(jié)課的實驗較為簡單,兩名學生即可組成小組,兩人可以分順序輪流實驗,一人操作,一人觀察,然后輪換角色,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有動手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還必須強調互相幫助,缺乏相互幫助,是無法稱之為合作學習的。在進行“焦耳定律”這一課實驗時,有的學生不能接通電路,其他的組員對其加以引導,并讓學生成功地完成了試驗,這樣才能共同提高。
(4)科學評價。合作教學后,老師應該適時作出客觀評價,特別是激勵性評語。在客觀評價過程中,教師首先應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過程和方式,其次是重視學生活動成果。對一些積極表現(xiàn)自己觀點的學生,老師也應當大力贊賞,這樣能夠明顯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學生還需要做好自我評價和互相評估。因為學生本人最了解自己是否認真參加了小組協(xié)作,還有其他學生是否也積極參加了小組協(xié)作。所以,老師要仔細聆聽學生的自我評估和互相評判,并綜合各種評估結果,引導學習小組下一次的協(xié)作學習。
師生互動是互動教學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互動的主要類型包括問卷調查、對話、討論、互動、角色扮演等。這在課堂上尤其明顯。在中學物理課堂上引入了在線前測和后測。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并建立適當?shù)臋z查系統(tǒng)。通過對網絡數(shù)據的分析,我們可以有效地捕捉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大數(shù)據的分析結果創(chuàng)建問題文件,讓學生能夠及時復習和彌補錯誤。在面對面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將互聯(lián)網數(shù)據結合起來,讓教師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學習建議。課堂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和思考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關注點和興趣提出深思熟慮、見解深刻、有趣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確保不同基礎的學生敢于回答問題。只有大膽地提問和交談,我們才能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課堂交流能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高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及時進行交流和討論。這些互動將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學生與學生之間最重要的互動形式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小組之間的相互評價和討論,以及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和相互學習能力。
教師需要帶頭創(chuàng)造有競爭力的學習動機和多樣化的教學機會。例如,計算機基礎課程允許基礎好的學生在計算機課程中與老師交流。
互動教育的效果就是課堂教學的互動效果。互動教學的真正目的是獲得真正互動能力。師生合作的動機和激勵模式是將學生的相關知識內化為能力,創(chuàng)造成長空間和發(fā)展空間。教師與學生相輔相成,教與學相互促進。
作為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一點一滴樹立自信心,產生進步的動力,進而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氛圍,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學習中,只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尊重學生,全方位服務學生發(fā)展,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善于營造輕松自在的氛圍。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關注每一個學生,才能充分發(fā)揮師生有效互動的教學方法的作用,達到預期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