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王笙舲小學教育集團石橋校區(qū) 張松靈
在傳統(tǒng)的小學學校管理中,家長和學校管理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等、地位不平等的問題,家長只是被動地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并接收各種信息。事實上,學校管理是一種以“育人”為目的的特殊管理活動,學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種校內外資源和條件,優(yōu)化教育工作,有序實現(xiàn)學校工作目標。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指家長要積極關注學校的各種管理內容,了解學校基本情況,協(xié)助學校處理公共關系,志愿參加學校具體管理事務,參與到學校決策中。這樣能讓家長主動介入學校管理,成為校園管理的生力軍,從而優(yōu)化學校管理的效率。
由于家長人數(shù)眾多,受教育程度、性格特點等各有不同,所以很難讓所有的家長都納入到管理系統(tǒng)中,學校管理者要思考如何健全組織機構,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吸納家長擔當志愿者,融入到學校管理中。逐級選舉的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展開分層建設,班級先選舉出家長代表、學生代表,教師代表,組成班級委員會,然后再依次選舉出年級委員會,學校委員會,這樣有助于吸納不同的成員。
管理者首先讓班主任聯(lián)系家長,通過網(wǎng)絡會議等方式讓家長認識到組建家長委員會的重要性,并鼓勵家長自愿加入到選舉中。在選舉過程中,每一個家長可以說一下自己希望擔任的職務是什么,是否有類似的經(jīng)驗,對于以后的工作有什么看法。管理者讓班主任留心這部分家長,給予鼓勵,盡量吸納不同職業(yè)的成員,讓家長委員會變得群英薈萃。在選擇班級委員會后,在此召開年級選舉,各個家長說說自己參與過哪些校園活動,為學校提出過什么建議,以后有什么打算,然后選舉出能力強、有號召力的家長,成立年級委員會。最后再組建學校委員會,吸納不同的成員,在組織家?;顒訒r,大家考慮的角度也會更為全面,提出建設性意見。
在逐級推選中,要注意基于平等、自愿、民主的原則開展選舉活動,此外還要結合家長的能力讓他們分管文化建設、學生顧問、宣傳、后勤協(xié)助等各種不同的部門,這樣不同的成員都能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
建構家長委員會的時候,還要注意基于自愿原則推選合格的人士,并充分尊重他們的意愿,讓他們負責具體內容。家長委員會可以監(jiān)督學校的日常管理情況,協(xié)助學校做出重大決策,幫助學校貫徹教育方針,組織具體的家校合作活動等。
如學校在組織“抗疫有你我”系列活動時,希望家長能參與到活動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在組織活動時卻發(fā)現(xiàn)很多職業(yè)對口的家長工作十分繁忙,抽不出空。于是,學校便基于自愿原則,鼓勵那些非專業(yè),但是卻有相關知識基礎的家長參與到活動中。有的家長是社區(qū)居委會的工作者,參與過小區(qū)的抗疫工作,認為可以讓學生深入基層,了解社區(qū)工作者的具體工作流程。學校管理者尊重他們的建議,調整了人員安排,協(xié)調了活動時間,這樣就讓每一個家長都充分參與到活動管理中,起到人盡其用的效果。
若有條件,學校管理者還要鼓勵家長自愿參與到聯(lián)系外界的工作中,如家長可以聯(lián)系所在社區(qū)、其他學校、各種社會組織等,為學校調動更大的社會力量。這樣就能更好地解決學校資源不足的問題,能優(yōu)化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者要號召有能力的教師兼職,參與到家長委員會中,建立家委會和學校管理層的紐帶,協(xié)助家長開展各種管理工作,組織相關活動。
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勞動意識,學校組織了“我是勞動小能手”主題活動,該活動需要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積極參與家務勞動,要得到家長委員會的認可,讓更多家長配合工作。然而,有不少家長認為勞動并不重要,提升學習成績才是關鍵,所以拒不配合。此時教師就要起到協(xié)調聯(lián)系的作用,首先要聯(lián)系家長委員會的成員,給他們解釋提升勞動意識的重要性,得到他們的配合,并號召委員會成員對其他家長進行宣傳教育,號召他們也積極響應學校的工作。最后教師還要指導家長掌握各種和勞動有關的親子小游戲,讓孩子提升參與熱情。這樣教師兼職就起到了協(xié)助作用,能幫助活動順利進行。
教師在兼職家長委員會工作的時候,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注意聯(lián)系性,要協(xié)調好學校管理層和家長委員會之間的關系,準確地傳遞各種相關信息;二是要注意專業(yè)引導性,當家長提出的建議不符合教育學和學生的學情時,要加以引導,幫助家長修改計劃。這樣才能更好地構筑家校合作體系。
在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中,家校雙方合作效率低,這主要體現(xiàn)在雙方合作途徑單一、交流內容狹窄等方面。所以學校管理者要探究如何拓展家長的參與渠道,優(yōu)化合作方式。不少家長受到狹隘功利主義影響,只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社會適應性等問題關注不夠。學校要特別設置“通訊手冊”,不僅要記錄孩子的成績,更要讓家長了解孩子身心綜合情況,更好地促使孩子健康成長。
學校管理者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設立了圖文并茂的通訊手冊,并淡化“成績、排名”等信息,讓孩子不會對通訊手冊產(chǎn)生畏懼、厭煩的心理。學校還設立班主任培訓活動,指導班主任如何善用通訊手冊。利用通訊手冊,班主任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出孩子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如沒有堅持做好預習、復習,沒有巧妙利用錯題本等,并給家長介紹如何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解決家長最關心的學習問題。此外,班主任還可以記錄學生的品德問題,有好人好事,要記錄下來,并適當配上照片,讓家長為孩子感到自豪,如果學生出現(xiàn)了考試作弊、欺負同學等品德問題,也不能諱疾忌醫(yī),而要具體指出問題,并指導家長如何解決問題。這樣管理者就巧妙利用通訊手冊,消除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隔膜,不僅起到信息透明化的效果,還讓家長明確如何配合并參與學校管理。
家長通訊手冊是學校和家庭之間的紐帶,能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班主任可以記錄學生表現(xiàn)、好人好事、活動紀實等內容,而家長也可以寫下自己的建議或評論。
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校管理者也要積極構建網(wǎng)絡互動平臺,創(chuàng)建家校交流論壇。
學校特別建立了校園網(wǎng),供家長更好地參與學校管理工作。在“校園新聞”板塊,主要展現(xiàn)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學校管理的具體情況。在“家長課堂”中,學校安排有教育經(jīng)驗的老師編寫微課課件,結合教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編寫課程,家長可以圍繞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課程。在“家長信箱”板塊,家長可以結合孩子的身心問題發(fā)問,由學校安排專業(yè)心理教師給予解答。在“我要參與”板塊,學校會定時發(fā)布一些校園活動,家長可以結合自己的能力、時間條件等自由選擇活動項目,擔當志愿者,參與活動管理,并為活動管理問題出謀劃策。
網(wǎng)絡平臺構筑了一個虛擬的溝通環(huán)境,家長可以選擇匿名的方式和學校溝通,這樣他們就能放松心態(tài),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學校管理者也能及時把握學生情況,并有針對性地設定各種解決方案。
親子活動是在學校的組織下,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合作的活動。在完善家校合作機制的過程中,管理者要積極構思各種親子活動,激發(fā)家長的情感,讓他們建立教育主體意識,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健康。
學校為了讓學生提升愛國情懷,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組織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系列親子活動,并在活動中激發(fā)大家的情感,促使家長掌握和孩子溝通的方法。系列活動注重親子情感溝通性,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參與到搜索傳統(tǒng)節(jié)日信息、交流觀點的活動中,在討論中提升情感。此外系列活動還注重情境性和實踐性,讓孩子和家長能通過包元宵、包粽子、對春聯(lián)等系列活動切實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信息,愛上傳統(tǒng)文化。最后學校還“手把手”指導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如當孩子對活動內容缺乏興趣的時候,家長要了解一下孩子喜歡什么,并將文化知識和孩子喜歡的動畫片、流行音樂等結合起來,這樣能激發(fā)孩子的情感,提升活動的有效性。通過系列親子活動,不僅讓學生提升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還讓家長了解了學?!皞鞒袀鹘y(tǒng)文化精髓”的辦學思想。
在親子活動中,學校管理者可以向家長傳遞辦學理念,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同時,這樣的活動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調動自我教育機制,促使其在真實情境中體會喜怒哀樂,從而學會明辨是非。
管理者要充分思考如何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怎樣提高管理效率,這就需要更新評價體系,設立科學的獎懲機制,解決部分家長和教師不重視家校合作的問題。學校管理者要結合家長參與活動的人數(shù)、次數(shù)、時間總量、形式變化、家長自我描述和反思等內容進行考量,展開科學評價。
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系列活動后,學校管理者進行科學評價,首先以班級為單位,由每個家長填寫活動情況記錄表,寫下自己參與了哪些活動,在活動中是否擔任了管理等工作,對學校的管理是否有什么建議和意見等。班主任收集家長填寫的表格,整理相關內容,總結各個班級的家長參與度,了解家長對學校管理工作的認可度等。再由年級組長整合各個班級的信息,找到其中的問題,提交學校管理部門和家長委員會,進行獎懲。
學校行政部門要將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情況納入到對學校的考評工作中,定期對學校家校合作的情況進行科學監(jiān)管和考評,并設立科學的獎懲機制,在過程性評價中表彰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同時也要積極發(fā)現(xiàn)各種問題,加以整改。
由于家長、教師的能力問題,組織家校聯(lián)合管理的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所以在考評的過程中,學校管理者也要注意人性化,對參與結果抱有寬容的態(tài)度,盡可能地激發(fā)家長的參與熱情。
在初建家長委員會的時候,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參與到學校管理,因此出現(xiàn)了不少矛盾,如有的家長建議組織研學旅行活動,但是其他家長考慮到疫情原因和個人經(jīng)濟原因,不同意組織這樣的活動,因此雙方出現(xiàn)了矛盾,甚至還會發(fā)生爭吵。在評價過程中,學校管理者并沒有因為這些矛盾就解散家長委員會,而是請教師兼職參與其中,指導各位家長如何協(xié)調彼此的關系。學校首先肯定了家長想要鍛煉孩子實踐能力的教育理念,然后又提出在有想法后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最后家長將跨省旅游改成了本市活動,將全班活動改成了小組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興趣。由于管理者尊重家長的看法,包容他們的問題,所以家長能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到管理中,后續(xù)的活動效率顯著提升。
在評價過程中,管理者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既要看到家長參與和學校管理中的各種問題,又要看到其中的發(fā)展性,可以適當包容一些小問題,并積極反思總結,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盡可能地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做既不傷害家長的參與熱情,又能切實提到評價提高的效果。
在評價的過程中,管理者也要充分考慮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要支持家長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允許多樣性的存在,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校園活力。
有的家長為學校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在網(wǎng)絡留言板中提出:“很多家長反對孩子看動畫片、漫畫,認為二次元文化是次文化,這種看法過于片面,學校也應該讓孩子了解多元文化,應該組織二次元文化興趣小組。”對此建議,學校管理者在評價中沒有直接否決,而是支持大家的個性看法,讓更多學生和家長提交興趣小組組建方案,然后由全校師生票選決定保留哪些社團。這樣做既尊重了大家的個性,又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讓校園增添了活力。通過這次活動,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學校的重視,他們也更積極參與到校園管理中。如果在評價的過程中,強行對參與者提出各種標準化要求,忽視了個性的存在,那么就會影響家長的參與熱情,同時也會讓家校合作變得死氣沉沉。相反,如果家長、教師、學生都能充分展現(xiàn)個性,那么活動氛圍也會更好。
相對于被動卷入式的家長參與,家長主動參與學校管理活動具有靈活性、主動性、創(chuàng)新性等特點,能更好地完善家庭和學校的關系,同時也能起到群策群力的效果,有助于學校管理者發(fā)現(xiàn)校園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設定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優(yōu)化學校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