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宇
近年來,夫妻共有股權一直是學界討論的熱點話題。夫妻共有股權之爭,往往具有特殊的背景:通常是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支付獲得股權的對價,但股權被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而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以夫妻共有財產為對價取得股權的現象又十分常見:一方面,在邏輯上這類股權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另一方面,在我國公司登記實踐中,為了明確每個股東持股的具體比例,市場監(jiān)管機關不愿意將股權登記為夫妻雙方共有,只允許將股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①王涌、曠涵瀟:《夫妻共有股權行使的困境及其應對——兼論商法與婚姻法的關系》,《法學評論》2020年第1期。于是,在外觀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更像是個人財產。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下稱《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73條明確規(guī)定,登記在夫妻一方名義下的有限責任公司出資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可以在夫妻雙方離婚時分割。
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司法實踐和學界存在三種立場:(1)非共同財產說。②參見賀小榮主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會議紀要》第2輯,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第224頁。該說認為,《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73條強調的是出資額而非股權的分割,因此,不能以取得股權的對價為夫妻共同財產為由,將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但股權代表的財產利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①參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終12607號《民事判決書》、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川01民終1817號《民事判決書》。(2)部分共同財產說。②參見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皖02民終1867號《民事判決書》。該說認為,股權的財產權利歸夫妻共有,股權的人身性權利由登記為股東的夫妻一方行使。③參見周游:《股權利益分離視角下夫妻股權共有與繼承問題省思》,《法學》2021年第1期。(3)共同財產說。④參見姜大偉:《公司法改革背景下股權共有的制度邏輯及其規(guī)范構造》,《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1年第6期。據此說,股權可以歸夫妻共有。⑤參見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終851號《民事判決書》、(2021)最高法民申4323號《民事裁定書》。持該說的學者認為,股權產生的資產收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管理性權利雖具有財產權屬性但只能由登記為股東的夫妻一方行使。⑥參見王涌、曠涵瀟:《夫妻共有股權行使的困境及其應對——兼論商法與婚姻法的關系》?;谏鲜龇制纾蚱抟环轿唇泤f商直接處分登記在自己名下的股權的,司法實踐和學界也存在無權處分說⑦參見冉克平、侯曼曼:《〈民法典〉視域下夫妻共有股權的單方處分與強制執(zhí)行》,《北方法學》2020年第5期;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2505號《民事裁定書》。、有權處分說兩種立場。⑧參見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陜民二初字第00007號《民事判決書》、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浙民再83號《民事判決書》、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21)京02民終7056號《民事判決書》。
本文支持共同財產說。然而,共同財產說可能會引發(fā)一些實踐上的難題,涉及兩個層次的利益關系。
從公司和配偶的關系來看,共同財產說會引起如下疑問,即配偶能否基于股權共有人身份行使股東表決權及相關的程序性權利。倘若承認配偶享有股東表決權,不僅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會受到影響,還會引起進一步的疑問:未經配偶同意,夫妻一方獨立行使股東表決權的效力是否受到影響?
從股權受讓人和配偶的關系來看,在共同財產說的框架下,夫妻一方能否在未經配偶同意的情形獨立轉讓股權、第三人如何獲得保護,均存在疑問。倘若認為夫妻一方可以獨立轉讓股權,那么,配偶作為共有人的利益可能難以得到保護;倘若認為夫妻一方單獨轉讓股權的行為原則上效力待定,那么,第三人可能陷于不測之風險。
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涉及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維護、交易安全和配偶利益保護等基本價值的權衡??偟膩砜?,學界既有研究多從公司法角度入手,利益考量難免失衡。有鑒于此,本文另辟蹊徑,從夫妻共同財產管理規(guī)則的角度,探討夫妻共有股權的形成、管理和處分。在邏輯上,本文首先分析夫妻一方婚后取得的股權如何成為夫妻共有股權;進而圍繞夫妻共有股權的管理和處分展開分析。在論證上,本文將結合美國實行夫妻共同財產制州的相關經驗,根據夫妻共有股權的登記狀況,分別討論不同類型夫妻共有股權的管理和處分。
基于夫妻共同財產推定規(guī)則,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任何一方取得的財產應當被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主張一項財產屬于個人財產的夫妻一方,對此負舉證責任。夫妻一方無法舉證證明該財產屬于個人財產的,該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⑨參見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釋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64頁。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夫妻共同財產推定規(guī)則得到了廣泛的支持。⑩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理解與適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09頁;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2136號《民事裁定書》。據此,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即使夫妻一方將婚后取得的股權登記在個人名下,夫妻共同財產推定規(guī)則也應適用,從而,該股權被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立場也是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的共識關于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的介紹,參見繆宇:《美國夫妻共同債務制度研究》,《法學家》2018年第2期。,如加利福尼亞州In re Marriage of Marsden(1982)130 Cal.App.3d 426,441-444;Leung v.Eng(In re Estate of Quon),2015 Cal.App.Unpub.LEXIS 3812,13-15;Dye v.Taxe(In re Kellogg-Taxe),2017 Bankr.LEXIS 644,24-25.、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薩斯州。如果夫妻一方主張該股權為個人財產,那么其必須舉證證明以推翻夫妻共同財產推定。在夫妻共同財產制框架下,財產登記在何人名下并不決定財產的真實權屬,因此,財產被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不足以推翻夫妻共同財產推定。
對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財產,主張該財產為個人財產的夫妻一方負舉證責任。夫妻一方可以舉證證明,該股權來自他人的贈與,且贈與合同中約定該股權僅贈與夫妻一方。不僅如此,如果承認夫妻財產制協議能在夫妻間直接發(fā)生權利變動,那么,夫妻一方還可以舉證證明,夫妻雙方訂立了分別財產制協議,據此,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可以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夫妻一方還可以舉證證明,夫妻雙方就股權訂立了婚內贈與協議,從而,股權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①關于夫妻間特殊贈與制度,參見葉名怡:《夫妻間房產給予約定的性質與效力》,《法學》2021年第3期。除此以外,夫妻一方還可以援引代位規(guī)則(Surrogationserwerb),主張該股權由夫妻一方個人財產轉化而來,以推翻夫妻共同財產推定。
代位規(guī)則,在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被稱為溯源規(guī)則(tracing)②William A.Reppy,Jr.,Cynthia A.Samuel and Sally Brown Richardson,Community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Durham:Carolina Academic Press,2015,p.161.,是指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代位物、替代物仍然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③參見賀劍:《夫妻財產法的精神——民法典夫妻共同債務和財產規(guī)則釋論》,《法學》2020年第7期;《德國民法典》第1418條第2款第3項。換言之,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個人財產轉化形成的財產,仍為個人財產。④參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5)高民申字第998號《民事裁定書》、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5)滬高民一(民)申字第2064號《民事裁定書》、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豫法民提字第00202號《民事判決書》。雖然《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沒有明確規(guī)定代位規(guī)則,但《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31條已經蘊含了代位規(guī)則的理念。具體來說,首先,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毀損、滅失的,夫妻一方取得的賠償、保險金仍屬于個人財產。⑤MüKoBGB/Münch,8.Aufl.2019,BGB§1418 Rn.11.其次,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實施法律行為的,如果該法律行為與個人財產之間存在經濟上的關聯,那么,基于法律行為取得的財產也屬于個人財產。⑥Staudinger/Thiele(2018)BGB§1418,Rn.43.比如,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為對價取得的財產,仍為個人財產。⑦Staudinger/Thiele(2018)BGB§1418,Rn.45.因此,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并以個人財產為對價購買房屋的,該房屋屬于“個人財產的替代物”,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⑧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第4輯,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第123頁。
代位規(guī)則的功能有二。首先,代位規(guī)則能夠確定一項財產的性質。根據取得一項財產的來源,將該項財產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其次,代位規(guī)則能為補償規(guī)則提供依據。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為代價取得夫妻共同財產的,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夫妻一方有權要求補償,即以夫妻共同財產對夫妻一方作出補償;夫妻一方將夫妻共同財產用于管理個人財產、清償個人債務的,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夫妻一方應當對另一方給予補償,即以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對其耗費的夫妻共同財產作出補償。⑨參見裴樺:《夫妻財產制與財產法規(guī)則的沖突與協調》,《法學研究》2017年第4期。在比較法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家庭法典》(Family Code)第920條和第2640條、《德國民法典》第1445條和第1467條都規(guī)定了補償規(guī)則。比如,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和夫妻共同財產購置房屋,并將房屋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的,在夫妻共同財產制解體時,夫妻一方有權要求獲得補償;夫妻一方為個人房產訂立裝修合同并以工資支付報酬的,在夫妻共同財產制解體時,夫妻一方應當對另一方給予補償。《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78條第2款就是補償理念的體現。依據該規(guī)定,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個人債務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在承認夫妻共同財產推定規(guī)則的背景下,引入代位規(guī)則,有助于維護夫和妻的個人經濟自由。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轉化形態(tài),不論是動產還是不動產,仍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基于這一立場,夫妻一方可以不斷地以個人財產為代價取得新的個人財產。基于對個人財產的管理權和處分權,夫妻一方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處分個人財產、實現自己的經濟目標,無須取得另一方同意。準此,在夫妻共同財產制框架下,代位規(guī)則有助于在實質上維護夫妻雙方在婚后的人格獨立、人格平等。
在操作上,夫妻一方可以舉證證明,獲取股權的對價是個人銀行賬戶的婚前存款,從而推翻夫妻共同財產推定。夫妻一方用于支付股權對價的銀行賬戶,可能既用于收取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款項(如工資),也用于儲蓄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款項(如婚前存款)。在這種情形,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支付股權對價,對股權的定性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可以借鑒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司法實踐采納的兩種方法,即直接溯源法(direct tracing)和家庭開支溯源法(family expense tracing)。①In re Marriage of Mix(1975)14 Cal.3d 604,612.
根據直接溯源法,夫妻一方可以通過提交銀行賬戶的具體流水來證明,銀行賬戶中的存款確有部分應當屬于個人財產。②In re Marriage of Frick(1986)181 Cal.App.3d 997,1011.如果夫妻一方具有從銀行賬戶支出個人財產的意圖③In re Marriage of Higinbotham(1988)203 Cal.App.3d 322,329.,并確以這部分款項為對價取得了財產④In re Marriage of Johnson(1983)143 Cal.App.3d 57,61.,那么,夫妻一方取得的財產就是個人財產。家庭開支溯源法的依據在于,原則上,應當推定夫妻雙方以夫妻共同財產負擔家庭開支。⑤William A.Reppy,Jr.,Cynthia A.Samuel and Sally Brown Richardson,Community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p.167.倘若夫妻一方在取得財產時,銀行賬戶內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存款已經因滿足家庭開支而耗盡,那么,銀行賬戶內的剩余存款就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進而,夫妻一方實際上以個人財產為對價取得了財產⑥In re Marriage of Frick(1986)181 Cal.App.3d 997,1012;In re Marriage of Higinbotham(1988)203 Cal.App.3d 322,329;In re Marriage of Brandes(2015)239 Cal.App.4th 1461,1471;In re Marriage of Ciprari(2019)32 Cal.App.5th 83,96.,該財產就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據此,夫妻一方可以舉證證明,根據銀行賬戶的具體流水,用于支付股權對價的款項,確系銀行賬戶中屬于個人存款的部分;夫妻一方也可以舉證證明,家庭生活開支已經遠遠超過了夫妻雙方的收入,用于支付股權對價的款項,只可能是銀行賬戶中屬于個人存款的部分。
雖然《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73條沒有使用夫妻共有股權這一措辭,但是,這并不代表,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就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⑦參見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法院(2021)浙0683民初3744號《民事判決書》。如果該股權不是夫妻共同財產而是夫妻一方個人財產,那么,在離婚財產分割時,配偶就無權參與分割,而是就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的部分享有補償請求權。這意味著《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73條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同時,將該股權界定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雖然可以避免夫妻一方轉讓股權構成無權處分,但夫妻一方處分股權取得的價款因為“個人財產的轉化”仍為個人財產,從而,配偶對股權轉讓的價款并無權益。這與司法實踐的立場不符。實際上,夫妻雙方分割的也不是出資額,因為出資已經轉化為公司財產,無法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被分割。
總之,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取得股權的,該股權即使被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也應當被推定為夫妻共有股權。⑧Kenneth D.McCoy Jr.,“Problems in Classification of Particular Property under Community Property Regimes,”Louisiana Law Review,vol.25,no.1(December 1964),pp.108-158.因此,另一方即使不知道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取得股權、未能全面了解夫妻共同財產的相關情況,也不會因舉證責任分配而蒙受不利。也就是說,根據夫妻共同財產推定規(guī)則,另一方主張該股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無須舉證證明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為對價取得股權。相反,夫妻一方更有能力舉證證明自己管理和處分個人財產的行為,因此,主張該股權屬于個人財產的夫妻一方,對此負證明責任。
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可以通過公司設立、公司增資、股權轉讓等方式取得股權。公司設立、公司增資是原始取得股權的方式,股權轉讓是繼受取得的方式。圍繞夫妻共有股權的形成,本文現就公司設立、股權轉讓兩種方式展開說明。
夫妻一方可以通過公司設立取得共有股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仍然具有獨立的人格,可以獨立實施負擔行為。因此,夫妻一方可以與其他民事主體一起制定章程、發(fā)起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并依據章程對公司負有出資義務。經過登記,公司成立,夫妻一方取得股東資格并享有股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被推定為夫妻共有股權。主張該股權為個人財產的夫妻一方,應當舉證證明自己履行出資義務的財產來源為個人財產,以推翻夫妻共有股權推定。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履行出資義務時,可能部分使用個人財產、部分使用夫妻共同財產。倘若直接適用代位規(guī)則,根據夫妻共同財產、個人財產在出資中各自所占的比例,股權會部分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部分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從而,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呈現兩種權屬狀態(tài)。為了避免這一困境,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即使夫妻一方混合使用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取得股權,該股權仍然應當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夫妻一方可以從夫妻共同財產獲得相應補償。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公司法》采認繳資本制,股東無須實繳出資即可取得股權。①參見李建偉:《公司法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年,第228頁。這意味著夫妻一方可以先取得股權,再依據《公司法》第28條履行出資義務。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還可以通過股權轉讓取得共有股權。以個人名義訂立股權轉讓協議的夫妻一方,通過股權讓與的處分行為取得股權。
夫妻一方可能在婚前訂立股權轉讓協議,在婚后混合使用個人財產和夫妻共同財產分期支付價款,并在婚后受讓股權。在這種情形,股權的權屬可能難以判斷。針對這種夫妻一方婚前訂立買賣合同,婚后在一段時間內混合使用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取得財產的情形,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的司法實踐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②參見張學軍:《論夫妻離婚時“聯合購買住房”的歸屬》,《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8年第4期。,即初始權屬規(guī)則(inception of title)、授予權利時點規(guī)則(time of vesting)、比例規(guī)則(pro rata/pro tanto)。③William A.Reppy,Jr.,Cynthia A.Samuel and Sally Brown Richardson,Community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pp.91-93.根據初始權屬規(guī)則,應當以交易開始的時點來認定婚后取得財產的歸屬,即夫妻一方就該財產取得合同請求權的時點。據此,即使夫妻一方在婚后才因婚前交易獲得財產的權屬④In re Marriage of Morris(2003)123 S.W.3d 864,871;In re Estate of Borghi(2009)167 Wash.2d 480,484.,該財產仍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但其須對以夫妻共同財產支付的對價給予補償。根據授予權利時點規(guī)則,應當以夫妻一方取得財產權屬的時點來判斷財產的歸屬。⑤Crouch v.Richardson(1925)104 So.728,731.這一時點通常也是交易完成、對價付清的時點。⑥Carrillo,Community Property in a Nutshell,St.Paul,Minn:West Academic Publishing,2018,p.365.據此,該財產屬于婚后夫妻共同財產,但夫妻一方有權從夫妻共同財產獲得補償。根據比例規(guī)則,應當按照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各自在對價中所占的比例,確定財產的歸屬,從而,該財產部分屬于個人財產、部分屬于夫妻共同財產。⑦In re Marriage of Marsden(1982)130 Cal.App.3d 426,436-437;In re Marriage of Mohler(2000)47 Cal.App.5th 788,791-792.
本文主張采納初始權屬規(guī)則。首先,比例規(guī)則可能會造成一項財產部分共有、部分單獨所有,導致所有權復雜化,故不足采。其次,與授予權利時點規(guī)則相比,初始權屬規(guī)則可能更合理。夫妻一方婚前訂立合同、婚后取得財產權利的,婚后取得的財產權利實際上是婚前合同債權的轉化?;榍昂贤瑐鶛酁閭€人財產,因此,婚后取得的財產權利也應當被認定為個人財產。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支付對價,實際上是以夫妻共同財產履行個人債務,僅涉及夫妻間補償關系。最高人民法院曾經支持比例規(guī)則⑧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第161—162頁、第166頁。,但如今轉向為初始權屬規(guī)則。針對《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78條,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明確指出,“不動產登記的時間是在婚前或婚后,不影響本條的適用。房屋買賣合同是在婚前簽訂……不動產物權歸屬并不因不動產登記時間或另一方參與了貸款償還就發(fā)生改變?!雹嶙罡呷嗣穹ㄔ好袷聦徟械谝煌ゾ幹骸蹲罡呷嗣穹ㄔ好穹ǖ浠橐黾彝ゾ幩痉ń忉專ㄒ唬├斫馀c適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第666頁。問題在于,根據《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78條,配偶可以就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個人貸款的部分和房屋增值獲得補償,但依據初始權屬規(guī)則的邏輯,配偶僅就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個人貸款的部分享有補償請求權,不能分享不動產的被動增值。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被動增值,仍然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因此,如何證成配偶對增值的補償請求權,值得思考。針對抵押債務和增值歸屬的關系,參見賀劍:《夫妻個人財產的婚后增值歸屬——兼論我國婚后所得共同制的精神》,《法學家》2015年第4期。據此,為履行婚前訂立的股權轉讓協議,夫妻一方在婚后以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支付對價并取得股權的,該股權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若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為代價取得了個人財產,夫妻一方應當以個人財產作出補償。
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取得股權的,只要夫妻一方無法推翻夫妻共同財產推定,股權就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進而,紅利作為投資收益、股權增值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增值,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這一背景下,需要討論的是,根據不同的股權登記狀況,股權中的表決權應當如何行使、股權如何處分。
理論上,夫妻共有股權可以登記在夫妻任何一方名下,也可以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的夫妻共有股權,在邏輯上,股東表決權的行使和股權的處分應由夫妻雙方共同為之。難點在于,如果夫妻共有股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夫妻一方或雙方該如何行使表決權和處分權。因此,基于這一分類,下文將嘗試回答以下問題:(1)夫妻一方將股權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夫妻一方能否單獨行使表決權并單獨處分;(2)如果未來改革公司登記制度,允許在公司登記時將夫妻雙方登記為股東,并標示共有關系①參見樓秋然、陳華舒:《夫妻共有股權的行使》,《人民司法》2021年第7期。,那么,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的股權,能否由夫妻一方行使表決權并單獨處分。
夫妻共有股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能否由夫妻一方獨立行使表決權并處分,學界存在較大爭議。在本文看來,學界和司法實踐圍繞夫妻共有股權產生的爭議,很大程度上源于現行法中夫妻共同財產管理規(guī)則的缺位。在這一部分,本文首先圍繞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股權,介紹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的管理模式。②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對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的分析,以公司(corporation)的股權(shares,stock)為討論對象,不涉及有限責任公司(LLC)的成員權益(membership interest)。其次,本文將圍繞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維護、交易安全和配偶利益的保護等價值目標,分析這類股權的管理和處分。
1.美國法的經驗
在英美法上,財產分為不動產和動產兩類,股權屬于動產,即無體動產(intangible personal property/incorporeal movable)。③Barlow Burke,Joseph Snoe,Property,New York:Wolters Kluwer,2019,p.13;Joseph William Singer,Property,New York:Wolters Kluwer,2017,p.820.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也遵循這一立場。④如《路易斯安那州民法典》第473條、《德克薩斯州商事組織法典》(Business Organizations Code)第21.801條。
在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夫妻任何一方無須取得另一方同意,即可單獨(act alone)管理和控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動產⑤Carrillo,Community Property in a Nutshell,p.389.,但存在一些法定限制。比如,根據《加利福尼亞州家庭法典》第1100條第b款和第c款,未經配偶書面同意,夫妻一方不得贈送或以不合理低價處分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中的動產。如果夫妻共同財產中的動產被用于家庭住處,或住宅的家具、陳設或設備,或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的服飾,未經配偶書面同意,夫妻一方也不得出賣、轉讓、設立負擔。⑥參見《華盛頓州法》第26.16.030條、《威斯康辛州法》第766.51條。同時,在管理和控制夫妻共同財產時,夫妻任何一方對另一方負有信義義務。⑦參見《加利福尼亞州家庭法典》第721條、第1100條第e款、第1101條。夫妻一方違反信義義務的,另一方可以請求損害賠償、終止夫妻共同財產制、在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財產上加名。⑧William A.Reppy,Jr.,Cynthia A.Samuel and Sally Brown Richardson,Community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pp.305—307.這一模式的缺陷在于,如果夫妻雙方對一項動產的管理存在分歧,承認任何一方均可單獨管理,可能會導致夫妻雙方爭相搶先管理動產。⑨William A.Reppy,Jr.,“Retroactivity of the 1975 California Community Property Reforms,”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vol.48,no.5(May 1975),pp.977-1130.
與此相對,德克薩斯州采取了“分別但平等”的管理模式。根據《德克薩斯州家庭法典》第3.102條第a款,一項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在夫妻一方未婚時構成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那么,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由夫妻一方單獨(sole)管理、控制和處分,包括個人收入、個人財產的收益、人身傷害的賠償等。然而,在男性收入高于女性的背景下,這一模式實際上強化了夫對夫妻共同財產的控制,不利于保護家庭主婦的利益。①Carrillo,Community Property in a Nutshell,p.387.不過,在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就動產的平等管理而言,存在基于產權登記的單獨管理和基于商事經營的特別管理兩類例外。
基于產權登記的單獨管理,是指夫妻一方對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動產享有管理權。具體來說,這一例外又可分為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單獨管理模式,以德克薩斯州為代表。在這一模式下,夫妻共同財產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夫妻一方有權單獨管理該夫妻共同財產,但也可以與配偶共同管理該夫妻共同財產。根據《德克薩斯州家庭法典》第3.104條第a款,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如果一項財產因產權證明、合同、資金存款或其他所有權證明而為夫妻一方持有,或者一項財產為夫妻一方占有但不存在上述所有權證明,那么,推定這一項財產由夫妻一方單獨(sole)管理、控制和處分。這一模式既適用于動產,也適用于不動產②Thomas v.Rhodes(1986)701 S.W.2d 943,945.,旨在保護與夫妻一方交易的第三人。第三人如果在交易時沒有欺詐、也不知道夫妻一方缺乏權限,即可信賴夫妻一方具有相關權限,從而對抗另一方的請求。因此,如果夫妻共有股權被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那么,推定該股權處于夫妻一方的專屬管理、控制和處分之下。③Yamin v.Carroll Wayne Conn,L.P(2018)574 S.W.3d 50,59.進而,夫妻一方可以自行管理、處分,獨立行使表決權;另一方不得處分夫妻共有股權,也無法行使表決權。
第二種是排他管理模式,以路易斯安那州、新墨西哥州為代表。在這一模式下,夫妻共同財產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只有夫妻一方對該夫妻共同財產享有排他的管理權,配偶沒有管理權。這一規(guī)則主要適用于動產。依據《路易斯安那州民法典》第2351條,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動產,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夫妻一方享有排他(exclusive)的管理權,包括管理、轉讓、設立負擔、出租的權利。因此,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即使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仍然由夫妻一方排他管理④La.Bd.of Ethics re Great Southern Dredging,Inc.(2016)195 So.3d 631,636.,進而,夫妻一方單獨行使表決權,配偶不享有表決權。⑤Schexnayder v.Yolande Schexnayder&Son,Inc.(2013)119 So.3d 624,630.這也契合《路易斯安那州法》第12.601條的規(guī)定。按照該規(guī)定,股權證書(certificate representing shares of stock)上記載且占有股權證書的主體,被視為股權的合法權利人,有權質押、出賣或以其他方式處分股權。⑥Pollock v.Pollock Engineering Co.(1978)365 So.2d 1186,1189.換言之,夫妻一方可以排他地管理、處分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夫妻共有股權⑦Rao v.Rao(2005)927 So.2d 356,366.,包括行使表決權。由于配偶沒有管理權,配偶不能單獨處分這類共有股權,也不得行使表決權。
基于商事經營的特殊管理,是指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從事商事經營活動,而另一方不參與商事經營活動的,夫妻一方對這部分夫妻共同財產享有管理權。對此,《加利福尼亞州家庭法典》第1100條第d款、《路易斯安那州民法典》第2350條、《內華達州法》第123.230條第6項、《華盛頓州法》第26.16.030條第6項均有規(guī)定。不過,在細節(jié)上,各地的規(guī)定存在較大區(qū)別。比如,加利福尼亞州將該規(guī)則適用于動產,不要求動產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僅承認夫妻一方享有主要的管理和控制權限(primary management and control)。因此,夫妻一方在出賣、出租、互易、設立負擔和以其他方式處分用于商事經營的全部或者實質上的全部動產之前,必須書面通知配偶。路易斯安那州也將這一規(guī)則適用于動產,要求動產不能登記在配偶名下,但承認夫妻一方享有排他的管理權。內華達州、華盛頓州則將該規(guī)則適用于動產、不動產、商譽,承認夫妻一方在正常經營活動(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business)中可以獨立管理財產。然而,基于商事經營的特殊管理規(guī)則,學界存在較大爭議⑧Harry M.Cross,“Equality for Spouses in Washington Community Property Law—1972 Statutory Changes,”Washington Law Review,vol.48,no.3(May 1973),pp.527-554;William A.Reppy,Jr.,Cynthia A.Samuel and Sally Brown Richardson,Community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pp.259-260.,在實踐中也很少被法院適用。①Elizabeth R.Carter,“The Illusion of Equality:The Failure of the Community Property Reform to Achieve Management Equality,”Indiana Law Review,vol.48,no.3,2015,pp.853-888.
由此可見,在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基于不同的路徑,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股權,可以由夫妻一方單獨管理和處分。
2.我國法的立場
就夫妻共同財產的管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僅在第1062條第2款作了原則性規(guī)定。立法者可能認為,夫妻共同財產屬于典型的共同共有②參見黃薇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讀》,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第102頁。,故可以適用《民法典》物權編共同共有規(guī)則。然而,物權編共同共有規(guī)則只是適用于所有類型共同共有的基本規(guī)則,不足以解決所有類型共同共有所涉糾紛。不同類型的共同共有具有不同的基礎關系,因此,除了適用物權編共同共有規(guī)則,還須根據自身特色適用特殊的規(guī)則。這些特殊的規(guī)則甚至應當優(yōu)先于物權編共同共有規(guī)則適用。比如,繼承人共同體屬于清算型共同體,以遺產的清算和分割為目標。③MüKoBGB/Ann,8.Aufl.2020,BGB§2042 Rn.1.因此,基于繼承關系而產生的共同共有,以消滅為目標,故《民法典》繼承編第四章規(guī)制的重點是遺產的分割?;诜蚱揸P系所生的共同共有,作為夫妻共同生活的物質基礎,服務于夫妻共同生活,不以消滅為目標。不僅如此,物權編就共有財產管理設置的規(guī)則極為有限,且均未能考慮第三人的利益。這意味著夫妻共同財產的管理,除了適用物權編共同共有規(guī)則和婚姻家庭編第1062條第2款規(guī)定外,還應適用其他具體規(guī)則。
實際上,與分別財產制相比,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中,夫妻共同財產管理制度具有特殊的意義。在分別財產制中,夫妻雙方對婚前與婚后取得的個人財產享有完全的管理權,可以自行決定個人財產的管理和處分。因此,在分別財產制下,夫妻一方與第三人的關系依據民事財產法一般規(guī)則調整,第三人通常無須擔心夫妻一方構成無權處分。
與此相對,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下,夫妻雙方婚后所得,原則上構成夫妻共同財產。夫妻一方對夫妻共同財產管理權限的具體范圍,取決于夫妻共同財產管理規(guī)則的具體規(guī)定。管理權限的范圍不僅影響另一方的利益,還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仍有單獨與第三人為處分行為、單獨實施事實行為的實踐需求。夫妻一方與第三人就夫妻共同財產實施處分行為的,倘若其沒有管理權限,可能構成無權處分,導致第三人蒙受不利,進而影響交易安全。于是,在夫妻共同財產制框架下,夫妻共同財產管理制度,需要關注第三人利益的保護。因此,交易安全也是夫妻財產制需要尊重的價值目標。④參見賀劍:《夫妻財產法的精神——民法典夫妻共同債務和財產規(guī)劃釋論》。對此,有美國學者指出,“夫妻共同財產管理制度包含兩個方面的意義。第一,夫妻共同財產管理制度調整夫妻雙方之間的關系,決定夫妻一方或雙方有權對夫妻共同財產采取管理措施的范圍。第二,夫妻共同財產管理制度會影響夫妻雙方與第三人的關系,決定與夫妻一方實施交易的第三人何時受到保護。實際上,第二方面的考量在夫妻共同財產管理制度的設計中占主導地位。”⑤Richard W.Effland,“Arizona Community Property Law:Time for Review and Revision,”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vol.1982,no.1,1982,pp.1-38.
就夫妻共有股權的管理而言,涉及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維持、配偶利益和交易安全保護。這突出表現在表決權的行使、夫妻共有股權的轉讓兩個方面。
夫妻共有股權的表決權,能否由股權登記的夫妻一方行使,涉及配偶利益保護與公司人合性的維持,需要分情況討論。如果夫妻一方在與配偶協商一致后取得股權,并將股權登記在自己名下,應推定夫妻雙方之間成立默示委托,由登記的夫妻一方單獨行使表決權。
夫妻一方也可能未與配偶協商而取得夫妻共有股權。夫妻一方行使表決權的行為,屬于決議行為中的意思表示,系以公司為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由于《民法典》沒有規(guī)定意思表示的效力瑕疵,投票瑕疵只能類推適用民事法律行為的規(guī)則。⑥參見楊代雄:《法律行為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第86頁。進而,夫妻一方擅自投票的意思表示,可能因其欠缺表決權限而產生投票瑕疵,影響決議的成立。在利益關系上,夫妻一方擅自投票,系以股權權利人的身份行使股權,類似于冒名行為。由于公司只愿意接受具有股權權利人身份的主體發(fā)出的投票意思表示,故夫妻一方擅自投票的行為,相當于身份冒用。此時,判斷該意思表示是否對配偶具有拘束力,需要根據公司作為相對人是否善意、配偶對名實不符是否具有可歸責性來判斷。在名實不符的商事交易場合,認定效果歸屬時,可歸責性的判斷應當采風險原則。然而,由于現行股權登記制度否認股權共有登記,名實不符并非配偶應負責風險范圍內的因素所致。同時,夫妻一方通過股權轉讓取得股權的,其為取得股權而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事實,公司也不一定知曉。因此,配偶是否受到夫妻一方擅自表決的拘束,需要進行利益衡量。
夫妻一方未與配偶協商而取得夫妻共有股權的,基于維持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考量,僅夫妻一方可以行使表決權。《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73條就體現了對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尊重。對此,可以引入比例原則進行利益衡量。實際上,維持公司的人合性,存在多種路徑。比如,將股權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或者要求夫妻雙方分別登記為股東。然而,后一種路徑在實踐上不易操作,其他發(fā)起人或股東不一定愿意接納配偶;前一種路徑可能導致配偶無法分享股權所生的財產收益、股權轉讓所得。因此,承認股權為夫妻共有財產、將表決權配置給登記為股東的夫妻一方,不僅能保障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而且對配偶利益的損害最小。因此,比例原則中的合目的性、必要性檢驗均能通過。此外,由登記為股東的夫妻一方獨立行使表決權,能夠避免決議不成立的風險,防止決議不成立影響公司內部關系。同時,夫妻一方獨立行使表決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管理行為,仍須以夫妻共有股權的保值增值為目標,實際上也以保護配偶的財產利益為目標。因此,維持人合性帶來的利益與排除配偶的表決權、給配偶造成的不利益之間比例均衡,均衡性檢驗可以通過。換言之,為了維持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承認僅夫妻一方行使表決權,符合比例原則。實際上,在股東行使表決權時,公司關心的是誰被登記為股東,而非股東以何種財產履行出資義務、以何種財產為對價取得股權。①參見樓秋然、陳華舒:《夫妻共有股權的行使》。進而,即使夫妻一方未與配偶協商而取得夫妻共有股權的,也只有其才能行使表決權。配偶不得以夫妻一方擅自行使表決權為由,主張決議不成立。
總之,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取得的夫妻共有股權,應由登記為股東的夫妻一方行使表決權。從解釋論的角度來看,不妨從《公司法》第32條第2款的推定效力出發(fā),承認夫妻一方作為股東可以行使股東表決權。也就是說,盡管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為夫妻共有股權,但是,夫妻一方作為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有權獨立行使股東表決權。
夫妻一方能否獨立轉讓登記在個人名下的共有股權,需要考慮配偶利益和交易安全的保護。一般來說,對于足以從外觀上識別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財產,如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的房屋,夫妻一方實施處分行為的,第三人很難構成善意,無須獲得特殊保護。在實踐中,涉及配偶利益和第三人利益之爭的,主要是在外觀上表現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共同財產。對于這類共同財產,如果夫妻一方實施的管理行為可能導致夫妻財產歸屬發(fā)生變動,應當考慮善意取得規(guī)則的適用,如夫妻一方占有和使用的動產。反之,外觀上表現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但無法或者難以適用善意取得規(guī)則的共同財產,在第三人確有保護的必要時,應當肯定夫妻一方對這類財產享有單獨的管理權限,能夠獨立實施處分行為。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股權就是如此。
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轉讓登記在自己名下共有股權的,難以適用善意取得規(guī)則。這是因為,我國的股東登記并不能發(fā)揮“權利外觀”的功能。②參見張雙根:《股權善意取得之質疑——基于解釋論的分析》,《法學家》2016年第1期。退一步來說,即使承認股東登記能夠作為權利外觀,股權只能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是現行股權登記制度的要求。對于這種名實不符的登記狀態(tài),配偶既不能事前阻止其發(fā)生,也不能通過事后加名來消除。也就是說,作為真實權利人,配偶對權利外觀的形成沒有可歸責性。因此,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股權,無法適用善意取得規(guī)則。實際上,盡管《公司法解釋(三)》第25條承認股權可以善意取得,但學界對此一直存在質疑。③參見王涌:《股權如何善意取得?——關于<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28條的疑問》,《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2期;余佳楠:《我國有限公司股權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與建構——權利外觀原理的視角》,《清華法學》2015年第4期。據此,夫妻一方轉讓登記在個人名下共有股權的,倘若相對人有保護的必要,那么,應當承認夫妻一方對登記在個人名下的共有股權享有單獨管理的權限。
承認夫妻一方對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共有股權享有單獨管理的權限,旨在保護相對人的利益。但哪些相對人值得保護,需要進行利益衡量。相對人基于贈與合同無償取得共有股權的,應當優(yōu)先保護配偶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利益。即使否認未支付對價的相對人取得共有股權,相對人的法律地位也不會弱于贈與合同訂立前的法律地位;如果承認未支付對價的相對人取得共有股權,實際上則犧牲了配偶對夫妻共同財產享有的權益。因此,不應以犧牲配偶利益為代價,為未支付對價的相對人提供額外的保護。夫妻一方對登記在自己名下共有股權的管理權限,不包括無償轉讓夫妻共有股權。
夫妻一方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共有股權的,與配偶的利益相比,相對人無須獲得特別保護。這是因為,允許相對人以不合理低價取得夫妻共有股權,會引起評價矛盾。依據《公司法解釋(三)》第25條,名義股東處分登記在自己名下的股權,相對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獲得股權。因此,在實際出資人引起的名義股東具有權利外觀的場合①參見姚明斌:《有限公司股權善意取得的法律構成》,《政治與法律》2012年第8期。,相對人僅在支付合理價格時②參見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二終字第29號《民事判決書》、(2018)最高法民申4089號《民事裁定書》。,方可取得股權。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股權代持合同的,自愿選擇不登記為股東,當然應當承擔名義股東擅自處分股權的風險。與此相對,夫妻一方以夫妻共有財產為代價取得夫妻共有股權的,配偶雖然也屬于“實際出資人”,但并非自愿選擇不登記為股東。囿于僵化的股權登記制度,配偶沒有登記為股權共有人的可能,無法實時防范夫妻一方擅自以股東身份處分股權的風險,對股權名實不符的情況并無可歸責性?;谠u價一致性的要求,既然在實際出資人對權利外觀具有可歸責性的情形,第三人取得股權尚需以支付合理對價為前提,那么,在配偶沒有可歸責性的情形,第三人取得股權更應當以支付合理對價為前提。換言之,對沒有可歸責性的配偶提供的保護,在程度上不得低于對具有可歸責性的實際出資人提供的保護。因此,夫妻一方對登記在自己名下共有股權的管理權限,不包括以不合理低價轉讓夫妻共有股權。
夫妻一方以合理價款轉讓共有股權的,如果相對人知道夫妻一方已婚、股權可能構成夫妻共同財產,相對人在辦理股權登記后仍可取得股權。在共有股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時,配偶對共有股權享有的利益,主要表現為分享共有股權的紅利與轉讓所得的價款。因此,只要轉讓價款合理,配偶的利益便足以得到保障。③參見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魯02民終13002號《民事判決書》。進而,即使相對人知道該股權可能屬于夫妻共有股權,其仍然可以取得股權,但夫妻雙方約定夫妻一方不得單獨轉讓共有股權且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除外。
總之,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股權,可由其獨立轉讓,但必須滿足合理價款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質權的善意取得無須滿足合理價款的要求,夫妻一方就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夫妻共有股權設立質權的,也無須滿足合理價款的要求。
由此可見,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夫妻共有股權,夫妻一方獨立行使表決權,并可獨立處分,但轉讓股權須滿足合理價款的要求。這表明,夫妻一方對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共有股權享有一定的管理權限。在此基礎上,應當承認夫妻一方的信義義務。這一信義義務可以從《民法典》第1066條、第1092條推導出來。因此,夫妻一方違反信義義務、濫用管理權限,造成夫妻共同財產損失的,應對另一方負賠償責任。倘若損失較大、嚴重損害了夫妻共同財產利益,另一方可以依據《民法典》第1066條第1項請求終止夫妻共同財產制。
這一立場接近于美國法上的排他管理模式,無須借助善意取得即可為第三人提供保護。實際上,盡管夫妻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享有平等的管理權,承認夫妻一方能夠單獨管理某些夫妻共同財產,既有利于滿足夫妻共同財產日常管理的需求,也有利于促進商事交易的便捷、安全。進而,夫妻一方得以個人名義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就夫妻共同財產行使權利。因此,在立法論上,可以考慮引入排他管理模式作為平等管理原則的補充,允許夫妻一方獨立管理某些類型的夫妻共同財產,如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股權、機動車、股票賬戶中的股票等等。
如果未來改革工商登記、允許將夫妻雙方均登記為股東,并標示共有關系,那么,在股權的管理和處分上,應當遵循《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guī)則、《民法典》關于共有財產管理和處分的一般規(guī)則。因此,如果夫妻共有股權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該股權應當由夫妻雙方共同處分。未經另一方同意,夫妻一方擅自處分該夫妻共有股權的,構成無權處分。不過,共有股權的表決權如何行使,需要《公司法》引入相應規(guī)則。
在美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州,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的股權,適用特殊的表決規(guī)則。具體來說,共有股權表決規(guī)則分為兩類。在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內華達州①參見《加利福尼亞州公司法典》(Corporations Code)第704條、《德克薩斯州商事組織法典》(Business Organizations Code)第6.157條、《內華達州法》第78.352條。,夫妻任何一方行使表決權的,該行使表決權的行為直接拘束另一方;夫妻雙方都行使表決權的,應當將股權代表的表決權平均分配給夫妻雙方,由夫妻雙方各自行使表決權。與此相對,亞利桑那州、路易斯安那州、華盛頓州和威斯康辛州接受了《模范公司法》(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第7.24條的立場②參見《亞利桑那州法》第10-724條、《路易斯安那州法》第12.1-724條、《華盛頓州法》第23B.07.240條、《威斯康辛州法》第180.0724條。,認為只要夫妻任何一方行使了表決權,且該方看起來是代表夫妻雙方行事,那么,善意的公司即可接受該表決。
在德國,依據《有限責任公司法》第18條第1款,夫妻雙方作為股權共有人時,應當共同行使股權。不過,學說上也承認,夫妻雙方采共同財產制且約定由夫妻一方管理共同財產的,作為《有限責任公司法》第18條意義上的共同代理人,單獨管理夫妻共同財產的夫妻一方行使股權;夫妻雙方采共同財產制且約定夫妻雙方共同管理夫妻共同財產的,夫妻雙方共同行使股權。③MüKoGmbHG/Reichert/Weller,4.Aufl.2022,GmbHG§18 Rn.64;Schmidt,Die gemeinschaftliche Ausübung von Rechten aus einem GmbH-Anteil,NZG 2015,1049,1052.在這個意義上,《德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規(guī)則優(yōu)先適用。④Apfelbaum,Güter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srecht,MittBayNot 2006,185,191.
由是觀之,在夫妻雙方均登記為股東的場合,共有股權表決規(guī)則的設計,應當盡量避免夫妻雙方無法形成一致而影響表決效率。因此,應當盡可能地承認夫妻一方單獨表決的效力。夫妻一方未經協商擅自表決的,構成信義義務的違反。出于操作性的考慮,本文贊成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的共有股權表決機制。因此,夫妻一方參與表決的,配偶不得以夫妻一方未經協商擅自表決為由,主張決議不成立;夫妻雙方均參與表決且意見不一致的,夫妻雙方各自按照共有股權的50%行使表決權。
夫妻共有股權之爭,涉及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維持、交易安全和配偶利益的保護。實際上,夫妻共有股權的管理和處分,是夫妻共同財產制中管理制度要解決的問題。夫妻雙方共同管理夫妻共同財產并不意味著,所有夫妻共同財產的管理和控制,均由夫妻雙方決定。對于某些特殊類型的夫妻共同財產,應當承認夫妻一方享有單獨管理的權限。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股權,夫妻一方享有單獨的管理權。因此,夫妻一方可以獨立行使股東表決權。同時,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處分夫妻共有股權的,構成有權處分,但股權轉讓應當滿足價款合理的要求。不過,夫妻一方負有信義義務,因不當管理和處分夫妻共有股權而負損害賠償義務。這一路徑的優(yōu)勢有三:第一,避免切割股權的內容,陷入參與公司經營管理權屬于個人權利、資產收益權屬于共有權利的二元結構之爭;第二,維持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保護股權交易中的善意相對人;第三,作為股權共有人,配偶能分享股權所得財產收益。倘若未來允許夫妻雙方均登記為股東,并標示共有關系,那么,夫妻共有股權的處分須夫妻雙方共同為之,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處分夫妻共有股權的,構成無權處分。不過,針對夫妻共有股權,應當專門就共有股權設計表決機制,從而,夫妻任何一方的表決均可拘束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