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包括潰瘍和截肢,主要原因是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程度周圍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感染、潰瘍或深層組織破壞。流行病學證實,85%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潰瘍。因此,做好糖尿病足的預防和護理非常重要。
糖尿病足的病因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導致肢體感覺減弱或消失,使足部對于壓力、異物或冷熱的感受下降,容易導致外傷、燙傷形成潰瘍。如運動神經受損可影響足部肌肉,使肌肉萎縮,導致足部畸形。自主神經功能受損導致皮膚分泌汗液功能下降,使皮膚干燥,容易誘發(fā)細菌感染。
糖尿病血管病變
可導致下肢血流量減少,使足部缺氧及營養(yǎng)供應不足,下肢皮膚溫度降低、疼痛、間歇性跛行、缺血,嚴重者可導致潰瘍、壞疽。
糖尿病足的分期
糖尿病足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足部感覺異常、足畸形及足部缺血導致的疼痛、行走困難等,常合并有感染、潰瘍、壞疽等。早期表現(xiàn)為皮膚溫度低、疼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癥狀,感覺麻木、遲鈍等周圍神經病變癥狀;晚期足部出現(xiàn)肌肉、骨組織的壞死,如骨髓炎、干性或濕性壞疽等。臨床根據(jù)患者缺血癥狀的輕重,將糖尿病足分為4期:1期患者病情最輕,僅感覺下肢發(fā)涼、麻木,時而發(fā)生腿抽筋。此期患者臨床就診率不高,從而延誤病情。2期患者下肢缺血癥狀逐漸凸顯,多表現(xiàn)為“間歇性跛行”,即步行一段距離后出現(xiàn)下肢疼痛,被迫休息一會后疼痛即可緩解,能繼續(xù)行走,如此往復;隨著缺血程度的加重,行走距離將逐漸縮短,直至出現(xiàn)“靜息痛”。3期患者表現(xiàn)為休息時下肢的持續(xù)性疼痛,尤以夜間時明顯,常常整晚抱膝而坐,疼痛難寐。臨床中,許多患者直到此期才來就診,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期。4期患者表現(xiàn)為周圍組織長時間嚴重缺血,出現(xiàn)肢體發(fā)黑、潰瘍、壞死,頑固難愈,最終導致截肢。
糖尿病足的誘發(fā)因素
(1)年齡:隨著年齡的增加,糖尿病足患病率增加。(2)性別: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影響因素,男性患者截肢風險高于女性。(3)其他疾?。?如腦血管疾病、周圍血管疾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均為危險因素。(4)吸煙:吸煙患者比非吸煙患者患病率更高。(5)其他:老繭、雞眼及嵌甲處理不當;不合腳的鞋襪使足部壓力異常。(6)低教育水平、低收入者、缺乏運動等容易發(fā)病。
糖尿病足的預防
糖尿病足的預防主要是嚴格控制血糖,通過飲食、運動,再結合降糖藥物,幫助維持血糖在正常范圍之內。如果已經出現(xiàn)血糖異常,伴有糖尿病周圍神經并發(fā)癥和血管并發(fā)癥,需遵醫(yī)囑使用一些幫助改善血供的藥物,例如羥苯磺酸鈣膠囊。
嚴格控制血糖
根據(jù)病情及時調整降糖藥的劑量,給予糖尿病飲食。做到按時進食;在保持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保證飲食平衡;嚴格限制各種甜食;體育鍛煉時不宜空腹;控制體重;每日監(jiān)測血糖。
足部感染預防
應做到:(1)每日檢查雙足。觀察雙足皮溫顏色有無異常、溫度和疼痛感覺有無變化;注意觀察足背動脈的搏動、皮膚彈性及色澤,如有搏動減弱或消失,皮膚逐漸變白或變紫,常提示膝關節(jié)以下有嚴重缺血,應及時報告醫(yī)師。(2)正確洗腳及修剪指甲。水溫<37℃, 洗腳后擦干趾縫, 不用小刀刮皮膚, 修剪指甲不可過短。(3)正確選擇鞋襪,以透氣性強、無接縫、吸汗的棉襪為宜。(4)不要赤足行走, 防止足部損傷。(5)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要選擇柔軟、前頭寬大合腳、舒適的鞋子。
糖尿病足的護理措施
臥床休息
減少活動,避免摩擦刺激、抬高患肢,以緩解水腫,減輕癥狀。
運動護理
原則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通??筛鶕?jù)患者情況選擇運動項目。糖尿病足患者如無其他并發(fā)癥,可于戶外進行體育運動,選擇運動項目和時間要量力而行,宜全面鍛煉為佳;糖尿病足患者伴有嚴重并發(fā)癥,如肢端壞疽、感染等,不宜進行室外體育活動,而應根據(jù)病情和患者意愿,于病床上選擇適當?shù)乃闹顒?。對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神經、血管病變的局部護理也非常重要,目的是保護和促進局部血運的恢復,防止局部組織的壞疽及破潰。如已出現(xiàn)破潰、壞疽,也可促進早期愈合。
患足局部創(chuàng)面護理
注意觀察患肢末梢循環(huán)、局部溫度、傷口敷料清潔度、有無滲血及膿性滲出。在采用改善微循環(huán)、合理控制血糖、抗生素全身治療的同時,對局部壞死組織進行清創(chuàng)、沖洗、碘伏消毒。換藥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傷口及周圍皮膚用碘伏消毒,每次擦拭兩遍。方法自傷口周圍邊緣向外5 cm,視創(chuàng)面情況清除分泌物,將已溶的壞死組織銳性剝離去除。如創(chuàng)面成痂者銳性剝痂或用燒傷濕潤膏外涂包扎,促進痂皮自溶,有利于創(chuàng)面早期愈合。然后給予紅外線治療儀照射創(chuàng)面30 min,再用重組人胰島素4~8 u、鹽酸慶大霉素4萬~8萬 u、生理鹽水2~3 ml均勻噴灑于潰瘍面,然后用無菌凡士林紗布貼敷,無菌紗布包扎。視創(chuàng)面情況每日或隔日換藥一次,直至創(chuàng)面壞死組織逐步修復,必要時用潰瘍糊或清皰腋。有竇道的道口可填入潰瘍糊引流條。足部潰瘍面積較大時,先用0.5%滅滴靈100 ml+慶大霉素+普通胰島素混合清創(chuàng)處理,再用配制普通胰島素+山莨菪堿+貝復劑液浸潤紗布濕敷。每天2次,連續(xù)1周。注意觀察局部情況,如果分泌物減少,釆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外用,在應用抗生素噴灑以加速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生成和上皮細胞增殖,從而縮短創(chuàng)面的愈合時間。患者不宜單純抬高患肢,以免影響遠端血供。如出現(xiàn)糖尿病皮膚緊張性大皰,盡量避免切開,應由護士在無菌操作下抽出滲液;較小水泡可自行吸收,痂皮任其自然脫落,切勿剝脫。局部按摩也可以促進創(chuàng)面的愈合。換藥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合理應用抗生素,保持病室環(huán)境、床單及患者皮膚清潔。
心理護理
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潰瘍給工作和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和影響,特別是面對截肢的危險,對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情緒低落,不利于疾病的康復。糖尿病足病治療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護士應多關心安慰患者,將糖尿病足的發(fā)病原因、防治知識和護理方法告知患者和家屬,讓患者對糖尿病足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從而消除顧慮,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此外,還可以向患者介紹糖尿病足痊愈病例,鼓勵患者保持樂觀情緒;多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情緒和期望,做好心理疏導;耐心、細致地為患者講解治療和護理的療效,增強治療信心。
糖尿病知識的健康宣教
目的在于幫助患者學會自我監(jiān)測血糖;嚴格遵循糖尿病飲食,保證所需營養(yǎng)成分攝入,以促進組織修復;讓患者了解糖尿病足危險性,養(yǎng)成每天檢查足部的習慣,內容包括色澤、溫度,有無雞眼、趾甲內陷、水皰或皸裂,以及擦傷、裂傷、表皮破潰等異常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處理,以預防足部皮膚損傷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