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炎
在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其中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是首要任務?!半p減”政策使得學生不能進行大量的課下練習,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效率,加強作業(yè)的質(zhì)量。對此教師應該仔細分析目前學生運算能力弱的原因,以這些地方為切入點制定教學策略,以逐漸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數(shù)學基礎。
首先,“雙減”政策下是不可能用大量的練習來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需要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課堂上就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理解,而不是簡單記住知識點,之后再經(jīng)過適量的訓練鞏固即可。其次,“雙減”政策對課下作業(yè)的質(zhì)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雙減”要求減少作業(yè)量和作業(yè)時間,這就使得原來的用題量取勝的方法行不通了,教師需要對作業(yè)質(zhì)量進行提升,選取典型的、具有一定難度和價值的作業(yè)來讓學生進行訓練,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為學生挑選出優(yōu)秀的作業(yè)練習,讓學生通過少量的練習即可得到以往大量練習的效果??偠灾半p減”政策的出現(xiàn)使得教學更注重質(zhì)量和效率,對各種練習也要求質(zhì)量更高,用更少的精力來使得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學習優(yōu)質(zhì)的教學方法,因此改革教學策略刻不容緩。
從目前的教學來看,初中生運算能力弱的一大影響因素就是基礎知識不夠扎實,這與小學階段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有關。以往的教學方法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學生都是被動性地學習,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感,這就導致學生不會對所學知識有很深的印象,大部分都會在一段時間后忘卻,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也就不會再去復習,這就使得學生的基礎知識并不扎實,一些基礎的計算方法都沒有記住,更別提那些簡便的計算方法了。另外就是對一些計算式子的簡化,由于以前教師不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這部分知識并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刻學習,這使得學生在面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式子時,不能進行合理的簡化,使得計算變得簡單,學生往往都是直接進行計算,這樣的計算步驟更復雜,也更容易出現(xiàn)錯誤,正因如此,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強。還有就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很喜歡跳過步驟進行計算,這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學生來說就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這就使得教師在增強學生運算能力時要先幫助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這個過程十分的漫長且困難,而且見效慢,這也是很多教師并不會去刻意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原因所在,所以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課下練習的次數(shù)減少,再加上教師本身不會刻意去準備鍛煉學生運算能力的習題,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刻意鍛煉運算能力的機會比較少。從以往的教學中可以看出,教師更注重學生學會做題的思路,在這種思想的長期影響下學生在做習題時也會不注重計算,都是主要學習思路,但是這樣的思想很明顯是錯誤的,學生在做習題的時候不認真去練習自己的運算能力,這使得學生的計算訓練量大大降低,久而久之學生的運算能力就會變得比較弱。另外,教師在課上講解知識時都是以思路為主,不會特意安排一節(jié)課專門讓學生去鍛煉運算能力,學生的運算訓練過少當然運算能力也不會很強。這使得教師在推行增強學生運算能力的教學策略時,會發(fā)現(xiàn)學生都不愿意去接受專門的運算練習,再加上“雙減”政策要求學生的作業(yè)時間、數(shù)量等都需要減少,教師不能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這就使得在提升學生運算能力這條道路上舉步維艱。這其實很大地考驗了教師對教學策略的合理安排,如何讓學生接受這種長時間的單調(diào)的運算訓練就成為很多教師的難題,目前培養(yǎng)初中生運算能力的教學策略很多都是遇到了這種困境,使得教學策略的推進顯得很困難,這需要教師繼續(xù)努力,去思考、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策略來提升初中生的運算能力。
長期以來教師都認為學生的運算能力已經(jīng)達標,而運算又作為數(shù)學中最基礎的能力,學生已經(jīng)完全掌握,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學生很需要增強自身的運算水平,提升數(shù)學的基礎能力。教師長期以來的不重視使得學生在運算方面的能力低下,并且教師過于注重思路和技巧的講解,讓學生認為基礎的計算能力并不會太影響到自己的數(shù)學學習,但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運算能力低的學生即便在數(shù)學思路上是正確的也很難獨立地去解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在推行提高初中生運算能力的教學策略時,很多教師仍然保持以往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無法得到系統(tǒng)的運算訓練。
進入初中以后,大部分數(shù)學習題的計算量都會上升,如果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夠強,那么學生在練習習題的過程中就會用大量的時間進行計算,這會使得學生在練習習題的過程中無法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并且現(xiàn)在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往往每一道例題都伴隨著一些計算,如果學生的運算能力低,那么在做這些習題的過程中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而無法鍛煉到自己的數(shù)學思維。例如在學習《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時,教師主要講解計算法則,如應該按照什么樣的方法去計算,但是真正的計算能力是需要學生自己通過實踐練習來提升的,如果學生的運算效率高,那么就可以很快掌握計算規(guī)則并進行大量的訓練來加深自己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但是運算效率低的學生,可能完成一個習題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使得學生無法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在課堂上也無法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來進行學習,因此提升學生的運算效率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提升學生的練習效率,讓學生可以在做題時在計算上花費較少的時間,用更多的時間來分析題目思路,進而提升自己的數(shù)學思維??偠灾?,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跟隨教師的步伐,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學知識,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花費更少的時間,提高練習的效率。
計算是貫穿所有階段數(shù)學學習的技能,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計算量也會大大增加,因此從小就提升學生的運算效率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shù)》這一章節(jié)時,其實每個地方都與運算有關,首先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問題,學生在畫二次函數(shù)簡圖的時候是需要計算出一些關鍵點的,另外二次函數(shù)與方程也是有聯(lián)系的,既然是方程,那么很多方面都是需要以計算為基礎的,但是教師教學的時候是不會考慮學生在計算方面的能力的,教師都認為學生計算是沒有問題的,只需要給學生講解思路技巧即可,如果學生此時的計算能力出現(xiàn)錯誤,那么在課堂上就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步伐,因此擁有良好的運算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而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計算量將會更加龐大,但教師不會再刻意地去教學計算方法,因此現(xiàn)在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也是為了給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學生未來想要在學習數(shù)學上不會感到太困難就需要提升自己的運算能力,不斷強化自己的運算技巧,使自己可以在運算方面做到正確率高、速度快,這樣在未來面對各種龐大的計算時不會感到困難。
提升學生的成績這恐怕就是提升學生運算能力最直接最可觀也是學生和教師最想要的效果。無論在什么樣的考試中都會出現(xiàn)學生由于運算能力弱、在計算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而無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的情況,也會出現(xiàn)學生由于所謂的計算錯誤而沒有得到良好的成績的情況。這些其實都是學生的運算能力弱導致的結果,因此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最直觀的體現(xiàn)就是學生的成績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另外,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在課程有很多時候,教師在講解例題時都是講解思路,而有一些學生是計算出現(xiàn)錯誤而無法進行下一步,使得學生都卡在一個環(huán)節(jié)無法完全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但是學生的運算能力提升上去后就很少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這其實就是從另一層面上來提升學生成績,學生經(jīng)過長期的練習后使得自己的運算能力得以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各種知識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在提升運算能力的過程中也能提升學生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雙減”背景下,要求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在課堂上就很少有一步一步教學生如何計算的機會了,因此讓學生提高運算能力也是順應“雙減”政策的要求,能夠使得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得以提升。
以往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是不會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加強學生運算能力的環(huán)節(jié)的,但是由于目前學生的計算能力普遍不強,教師在講課時要注重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計算訓練,在教學策略中要加入一些增強學生計算能力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的練習,進而使得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學習《一次方程組》的時候,這本身就是需要大量計算的章節(jié),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給學生一些進行運算訓練的機會。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先教給學生一些簡化計算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先簡化復雜的式子,然后再進行計算,學生經(jīng)過教師的簡單點撥后再進行計算的訓練。學生經(jīng)過訓練后對式子的簡化計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經(jīng)常讓學生進行一些運算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運算能力就會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明顯可以感覺到在講解習題的時候,學生在計算方面使用的時間很少,這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師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給學生講解思路和技巧問題。這就是教師重視提升學生運算能力所帶來的好處,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也會意識到計算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學習中也會更加注重計算,在進行計算時也更加仔細認真了,這對提升學生運算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
作業(yè)本身就有鞏固知識的作用,那么為了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就可以在學生的作業(yè)中添加一些可以鍛煉運算能力的習題,讓學生在作業(yè)中進行一些適當?shù)木毩暋=?jīng)過長時間的練習后,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會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師在布置相關的作業(yè)時要與所講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提升運算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如何在“雙減”背景下合理地安排作業(yè)的數(shù)量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這需要教師進行仔細的考慮。
在《冪的運算》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做習題的時候很多都是計算的錯誤,這說明學生的計算能力較低,教師計劃利用作業(yè)的方式來給學生進行一定的運算練習。教師在作業(yè)中減少一些較難的題型的占比,增加了基礎運算的題型,讓學生在做作業(yè)時可以進行一些適當?shù)倪\算訓練。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由于很多有一定難度的題型減少了,相應地,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于計算題的訓練上,這也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學生經(jīng)過作業(yè)的訓練后,在做與冪的運算相關的計算習題時也有了經(jīng)驗,對如何計算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對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有顯著的幫助。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在作業(yè)中安排這類作業(yè),讓學生進行運算的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運算能力就會得到大幅的提升。這就是利用作業(yè)的形式來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的方式,教師合理地設置作業(yè),使得學生的作業(yè)壓力有所減輕,在“雙減”的要求下使得學生可以得到一定的運算訓練。
經(jīng)常進行錯題總結是每個學科中提升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所共用的技巧,那么對提升學生運算能力這方面來說,錯題總結同樣有著很好的作用,教師要在教學計劃中給學生安排錯題總結的任務,并且教師要讓學生重新做一遍錯題,這樣才能達到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的目的。并且還要把握給學生安排錯題總結任務的度,要順應“雙減”政策的要求,使得學生不會對錯題總結產(chǎn)生厭惡感。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數(shù)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章節(jié),既然是方程,那么這個章節(jié)對學生的運算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即便學生知道解方程的方法,但計算出現(xiàn)錯誤同樣是不行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將所做的所有錯誤進行總結記錄,在最后復習的時候再進行重新練習,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先讓學生進行相關習題的練習,然后刻意增加一些有計算難度的解方程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經(jīng)過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后,教師讓學生把總結的習題拿出來進行復習。學生將平常錯誤的習題再進行一次練習,錯誤明顯減少,學生經(jīng)過總結后,自身的運算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對一元二次方程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綜上所述,讓學生進行錯題總結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可以通過錯題總結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計算錯誤在哪里,是哪個環(huán)節(jié)不夠熟悉,從而進行查漏補缺,使得學生的運算能力得以提升,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錯題總結的習慣,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快速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的方法當然是為學生專門制訂相關的教學策略,進行專項訓練能使得學生的運算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初中階段,其實很少會有教師專門安排課程來訓練學生的運算能力,但是目前來看,學生的運算能力普遍不高,因此文章認為專門為學生制訂相關的教學策略是必要的,而且不需要進行高頻訓練,每周一次的訓練即可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這也符合“雙減”背景下的教育要求。
教師將初中數(shù)學中的方程、冪的運算等需要大量計算的習題進行整合,讓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在課堂上會先為學生講解計算技巧,之后再讓學生進行習題練習。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學生在這些大計算量的習題中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計算錯誤,對復雜的計算學生也不會進行一些化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計算能力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練習情況,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給學生講授一些計算技巧和化簡方式,并且教師對學生進行每周一次的練習來幫助學生補足自己的計算漏洞。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再做這些計算量龐大的習題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的運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就是為學生進行專項訓練的優(yōu)勢,專門的訓練肯定是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最快提升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jù)“雙減”政策合理地為學生安排訓練課程,制訂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通過教師的專門訓練來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很多學生計算容易出現(xiàn)錯誤就是因為在計算步驟上有省略,用口算的方式進行計算,之后直接省略一些步驟,對已經(jīng)熟練掌握各種計算技巧、運算能力強的學生確實可以進行適當?shù)氖÷?,但是對運算能力一般的學生,省略一些步驟反而會使得學生在計算時出現(xiàn)一些錯誤,會遺漏一些東西,使得整體的計算是錯誤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期初的運算練習中不要省略步驟。
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時候,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都喜歡省略步驟,直接寫出結果,這導致有很多學生出現(xiàn)了計算錯誤,甚至有的學生將不等式的符合都會記憶錯誤,這樣的習慣對學生的長期發(fā)展起著不良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囑咐學生不能省略步驟。教師在學生進行習題練習的時候,要求學生將應該寫的步驟都寫下來,按照課堂講解的方式一步一步做,在學生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應該嚴格要求學生寫下完整的步驟,防止學生在計算上出現(xiàn)錯誤。經(jīng)過教師一段時間的監(jiān)督,學生已經(jīng)改正了省略步驟的習慣,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出現(xiàn)計算錯誤的次數(shù)也大幅度減少,久而久之,學生的計算速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對任何階段的學生來說運算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各種教學政策都需要進行改革,那么對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的教學策略也需要得到改革,不能單純地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要在正常的教學中穿插運算的練習,通過這種方式潛移默化地來影響學生的運算能力??傊虒W需要用新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