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靜靜
差異教學理念是一種針對學生學習能力或水準差異而設計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對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和掌握知識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相比于小學數(shù)學,初中數(shù)學學科理論性非常強,融入了大量數(shù)學概念、定理或公理等,想要確保學生牢固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需要為學生設計優(yōu)質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究。差異教學理念在初中數(shù)學學科中的應用為教師提供了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的參考,教師在掌握學生學習能力或水平差異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活動,能夠提升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從而保障具有不同學習能力或水平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收獲大量的知識,進而提升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在現(xiàn)代教學模式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阻礙。分析和研究傳統(tǒng)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對教師掌握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或質量的原因有著很大幫助。教師在掌握了這些影響因素后,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能夠采取措施盡可能地避免相關問題出現(xiàn)。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教學輔助資源匱乏、學生缺乏學習熱情。這些因素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文章針對這三個問題進行了探究。
影響課堂教學氛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以及教師語言特色等。傳統(tǒng)數(shù)學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長篇大論地講解為主,學生在課堂中被動地進行聽講。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核心,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從教師的安排,因此學生的主動性無法得到發(fā)揮,教學的整體效果較差。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師無法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學習能力或水平的了解情況并不樂觀。如果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或水平差異以及完成作業(yè)情況等,很難為學生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學生學習能力成長和學習成績的提升必然受到影響。學生在課堂中被動聽講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注意力的集中,而且對課堂氛圍的優(yōu)化也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例如,學生在課堂中采取消極的心理進行學習,未能配合教師進行教學,課堂提問和回答問題的情況將會變差,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次數(shù)減少,課堂陷入枯燥、乏味的氛圍中,教學的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教學輔助資源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豐富的教學輔助資源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而且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無法及時搜集大量的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輔助教學資源,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足夠的參考資料,因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輔助資源有限這一問題對個體差異較為明顯的學生而言十分不利,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無法獲得足夠的進階學習資源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無法獲得足夠的基礎知識鞏固資源來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組織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在缺少足夠教學輔助資源的情況下,學生容易在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過程中出現(xiàn)厭倦的心理,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教學的整體進度因而受到影響。此外,雖然學校能夠為教師提供部分輔助資源,但是輔助資源的針對性明顯不足,教學資源缺乏針對性意味著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得到更好的滿足,教學的整體效果或質量必然受到影響。
學習熱情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保持著足夠的熱情,對促進教學活動高效進行發(fā)揮著關鍵作用。數(shù)學學科純理論知識比重非常高,而且許多理論知識需要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或具體案例進行學習和理解,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處理很多難題。傳統(tǒng)數(shù)學課堂教學重點放在提升學生做題能力上,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針對學生做題能力提升,因此教學方法較為固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模式化的教學活動產(chǎn)生了強烈的抵觸心理并逐漸出現(xiàn)情緒低迷的情況。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必然導致課堂教學活動無法高效開展,加之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使學生無法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此外,影響學生學習熱情的另一個因素是教師無法根據(jù)學生需求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學時教師一直使用同一個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產(chǎn)生心理疲勞,這種疲勞感逐漸蔓延到學生的身體,導致課堂教學的質量受到了影響。
差異視角下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必須建立在了解和掌握學生差異的基礎上,這是實現(xiàn)管理方法創(chuàng)新的關鍵。教師應使用科學的方法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或學生水平差異,結合學生能力或水平具體差異設計管理措施,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服務,推動課堂教學高效開展,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圍繞著以下幾點對教學管理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實施分層教學、開展分組教學、設計翻轉課堂、探究混合教學。這些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教師高效地管理課堂,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從而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分層教學模式既尊重了學生個體性差異,也滿足了學生合理學習需求,對課堂教學效果優(yōu)化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分層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對學生進行分層。結合學生學習能力或水平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方法;其次,設計分層探究任務。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圍繞著符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任務進行探究,逐步掌握課本中的知識;最后,設計分層作業(yè)。教師為不同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yè),通過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與改進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活動缺乏針對性這一問題,而且滿足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保障了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學有所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分層教學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為學生設計高效的學習方法。
例如,應用分層教學方法教學勾股定理知識時,教師按照學生學習能力或水平差異將學生分為三層:第一層,學生能力強,能夠獨立自主學習基礎知識和自主完成預習作業(yè);第二層,學生能力中等,可以自主學習基礎知識,但自主完成預習作業(yè)能力不足;第三層,學習能力一般,學習基礎知識時需要幫助,完成預習作業(yè)遇到的困難較多。對第一層學生,應為其設計靈活應用勾股定理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內容;對第二層學生,應為其設計掌握勾股定理原理和應用方法的學習內容;對第三層學生,應為其提供學習勾股定理基礎知識的學習內容。教學活動主要以自主探究為主,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中來回走動,學生遇到問題后可以及時請教教師,教師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探究。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應用分層教學模式時,需要教師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進行科學引導,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問題探究中。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意識到知識與興趣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聯(lián)系;第二,學生在探究時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幫助,幫助學生時盡可能為其提供解決問題或繼續(xù)探究的思路,而不是將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學生,避免學生養(yǎng)成依賴的心理;第三,課堂氛圍陷入沉悶狀態(tài)或學生做出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及時地進行管理,例如引入趣味性小游戲,組織學生開展小游戲,重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分層教學的應用效果來看,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不斷提高。但是教學中依然存在著部分問題無法得到解決,例如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低、課堂中提問的效果差等,這些問題都是教師在后續(xù)教學中需要繼續(xù)探究的內容。
傳統(tǒng)的小組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分組方式缺乏合理性,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非常差,導致小組合作效果和質量受到影響。雖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的核心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發(fā)揮。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教師應優(yōu)化與改進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實現(xiàn)針對性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從兩個角度對小組合作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一是發(fā)揮學生自主性的作用,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合作,二是結合學生階段性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兩者分組模式有著各自的優(yōu)缺點。例如,學生自主合作的方法對學生探究時的配合程度提升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學生可以選擇能夠滿足自己學習需求的同學合作,在雙方互相幫助下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傾向于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更愿意尋找與自己學習能力水準相符的學生合作,導致合作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情況。
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教學一元二次函數(shù)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需求設計小組合作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探究。例如,探究函數(shù)圖像性質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包含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成員,并為每個成員分配一項探究任務。學生能力強的學生探究一元二次函數(shù)圖像性質;學生能力中等的學生探究繪制一元二次函數(shù)的方式;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計算函數(shù)的各個點,學習其他學生繪制函數(shù)圖像。小組開展探究活動前,教師將小組探究任務下發(fā),小組選出組長,并由組長為學生分配探究任務,所有學生完成探究任務后,將探究任務整理,并選擇一個發(fā)言人回答教師的問題,其他學生可以進行補充。小組成員回答問題完畢后,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由教師負責為學生解答問題。
小組合作模式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成長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從小組合作的過程來看,學生按照任務探究要求進行有序的探究,可以逐步地掌握函數(shù)知識。但是教學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存在著障礙,因為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能力或水平存在差異,所以在溝通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很難第一時間理解學生能力強的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給出的回答,并且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并未及時地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提出,導致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無法高效地掌握知識。但如果教師將學習能力或水平相同的學生分到一組,那么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能遇到同樣的問題,此時學生無法通過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導致小組的探究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因此影響了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
翻轉課堂的核心在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是為學生提供學習思路,幫助學生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設計翻轉課堂時需要教師注意兩點:第一,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講解消耗時間的比例設計,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占用大量的時間,將會壓縮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時間;第二,學生自主學習資源的設計,如果學生自主學習階段無法獲得足夠的輔助資源,學生可能無法將知識吸收和消化,這不僅浪費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而且還會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影響。此外,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授課時,教師應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信息技術拓展教學資源,并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豐富的學習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的融合不僅深化了翻轉課堂內容,而且也拓展了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形式。
教學相似三角形知識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翻轉課堂:首先,將基礎知識和重點、難點知識區(qū)分,按照知識的難易程度設計預習課件和講課課件,在教學前向學生提供這些教學課件,學生在課后自主觀看課件。課件可以是紙質的、視頻的或電子的,學生初步閱讀和學習知識,并將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記錄;其次,課堂教學開始后教師為學生預留15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探究任務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再次,學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務后,教師為學生留出10分鐘的合作探究時間,學生之間互相借鑒彼此的問題;最后,課堂剩余的15分鐘時間用于教師和學生交流互動,針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幫助學生吸收和消化這些知識。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為學生設計電子版的作業(yè),學生完成作業(yè)后將作業(yè)及時提交,教師根據(jù)學生完成作業(yè)情況設計查漏補缺課程。
應用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授課時,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難易程度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但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確保學生能夠獲得足夠的預習資源,并且按照由簡單到困難的程序設計。首先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一步進行探究,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翻轉課堂的應用能夠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和水平學生的需求,對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時,教師可以使用網(wǎng)絡信息技術搜集輔助教學資源,選擇與教學內容匹配的資源進行授課。在課堂講解階段,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教學資源,這可以減少學生手寫教學資源的時間,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溝通和交流的時間,使教師和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更好地繼續(xù)教學和學習。
混合式教學模式誕生于網(wǎng)絡信息時代,是一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融合的優(yōu)質教學模式?;旌鲜浇虒W模式的優(yōu)點是既能夠發(fā)揮線上教學拓展資源和解決教師時空限制問題的優(yōu)勢,也能發(fā)揮線下教學師生面對面溝通和互動的優(yōu)勢。目前教育界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并未提出具體的定義,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須局限于教學模式的規(guī)范或流程,而是根據(jù)教學需求靈活地進行授課。除了特殊情況,例如疫情封控階段,線上教學主要用于預習和復習,線下教學用于重點和難點知識講解。線上教學還包括微課視頻、名師講堂或直播教學等,教師可以靈活地選擇線上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但是,無論選擇何種線上教學模式,都應確保教學的針對性,發(fā)揮線上教學的主要作用,讓學生能夠在線上學習和掌握大量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教學質量提升的目標。
使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概率知識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線上教學部分主要針對基礎知識教學,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感于講解概率基礎知識的視頻,并通過線上渠道為學生提供教學課件,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如果學生需要教師為其解答問題,雙方可以利用線上授課平臺、微信視頻等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線上教學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學生在線上完成作業(yè)后及時提交,教師及時為學生批改作業(yè);線下部分教學則針對學生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雙方針對概率中的難點問題進行討論,教師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思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概率知識。概率這節(jié)知識較為簡單,所以教師應適當?shù)卦黾泳€上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思考的時間,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不僅優(yōu)化了教學流程,也為教師提供了優(yōu)質的教學輔助資源。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授課時需要教師合理地設計線上和線下教學時間的比例,如果設計方案缺乏合理性,將會影響教學的質量。設計教學時間時,應結合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分析,如果教學內容簡單,應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能夠自主地解決問題。如果教學難度較大,應增加課堂教師和學生討論的時間,通過教師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因為教學難度大的情況下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必然不夠順利,如果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增加,將會導致課堂教學時間被壓縮,大量的時間被浪費,從而影響教學的進度和質量。合理地設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時間占比才能發(fā)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作用,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學服務,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總而言之,差異視角下初中數(shù)學管理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應結合數(shù)學學科發(fā)展目標、學生學習需求和教學重點與難點等有序推進。教師在探究新的教學管理方法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合理學習需求的體現(xiàn),在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設計多種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專項訓練課程,幫助學生高效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結合學生學習能力或水準差異探究高效教學方法時,也應重視學生課堂體驗,將課堂時間重新留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自由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推動教學活動高效進行,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