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珩,呂兆豐,鄭添予,宗玉國,王道武*
1.長春工業(yè)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吉林長春 130012;2.延邊大學,吉林延吉 133400;3.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山東濰坊 261000
大腸桿菌廣泛寄生于人與動物體腸道的條件致病菌,感染性很強,宿主受感染后易引發(fā)多種臨床癥狀[1]。近年來大腸桿菌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傳播均被報道過,包括食物、食用動物、不同的水環(huán)境尤其是污水中的傳播。隨著養(yǎng)殖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動物源大腸桿菌,特別是攜帶抗性基因的致病性的大腸桿菌對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大腸桿菌可寄生于動物呼吸道或消化道上皮細胞中,是導致腹瀉的重要病原之一。養(yǎng)殖業(yè)動物感染大腸桿菌后主要急性病例一般1~2 d死亡,亞急性1周左右死亡。體溫正?;蚱汀4竽c桿菌在水環(huán)境中的潛伏期較長,可存活數(shù)月至一年之久。養(yǎng)殖廢水中存在著大量抗生素耐藥型病菌,是造成畜牧養(yǎng)殖業(yè)疾病的主要來源之一。大腸桿菌作為環(huán)境條件下的指示性微生物,可以間接反映水環(huán)境中的病菌污染程度。近些年,隨著紫外滅活技術在不同領域的研究深入,發(fā)現(xiàn)紫外線消毒對不同種類細菌的影響具有差別性,例如革蘭氏陽性菌對紫外線的耐受性高于革蘭氏陰性菌[2]。
本研究選取了從養(yǎng)殖廢水中分離純化的多藥耐藥大腸桿菌,考察了紫外線對不同耐藥表型大腸桿菌的滅活效果及環(huán)境因素對其影響因素,尋求高效、可行的控制水中大腸桿菌的方法和工藝,對推進大腸桿菌滅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fā)有著非常積極的價值和意義[3]。
所用大腸桿菌Ecoil.322鑒定為多藥耐藥大腸桿菌,耐藥表型見表1。Ecoil.201(抗生素敏感菌株,由吉林畜牧提供)。
表1 大腸桿菌Ecoil.322耐藥表型
Ecoil.322對β-內酰胺、頭孢菌素、氨基糖苷、抗葉酸、喹諾酮、大環(huán)內酯、四環(huán)素、苯丙醇類等8類14種抗生素均有耐藥性,僅對磺胺異惡唑表現(xiàn)為中介,對呋喃妥因表現(xiàn)為敏感(表1)。MIC檢測結果表明Ecoil.322呈多重耐藥,且耐藥性嚴重。
營養(yǎng)瓊脂:取50 g營養(yǎng)瓊脂粉,加入100 mL的蒸餾水與燒杯中,用玻璃攪拌充分后,封口燒杯放置高溫滅菌鍋中,設置121 ℃滅菌65 min,冷卻50 ℃后緩慢倒入培養(yǎng)皿中,待至冷卻。
LB肉湯(Luria-Bertani broth)的配制:稱取150 g的營養(yǎng)瓊脂粉,加入500 mFL的蒸餾水與燒杯中,用玻璃攪拌充分后,放置高溫滅菌鍋中,設置121 ℃滅菌65 min,冷卻至室溫后用無菌玻璃管進行分裝。
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低壓UVC燈為江蘇南京胥光燈管,波長254 nm,功率為14 W[4],裝置下面暗室裝有直徑為40 cm的圓型轉盤放置大腸桿菌樣品,水槽及暗箱(外部封有錫紙)均為導光板[5],可以控制中間的透鏡來調控紫外強度。
圖1 紫外實驗裝置圖
2.1.1 實驗菌株的制備
分別挑選菌株接種于5 mL液體肉湯培養(yǎng)液中,于培養(yǎng)箱中37 ℃振蕩過夜。24 h后,于菌液置4 ℃,10 000 r/min離心10 min,取沉淀用0.1 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PBS,pH7.2)沖洗沉淀1~2次,轉入100 mL的蒸餾水后,顯微鏡下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制成大腸桿菌濃度約107CFU/mL的菌液樣品。
2.1.2 紫外消毒實驗
取3.5 mL大腸菌液樣品于半徑40 mm的滅菌培養(yǎng)皿中,放置在實驗設備的暗箱室中。經(jīng)紫外輻射強度儀測定輻照強度為100 μW/cm2,通過控制樣品的輻射時間來獲得不同紫外劑量。取時間間隔2、4、6、8、10、12、14、16、18、20 min收集樣品。每組實驗進行3次重復性實驗保證實驗準確性,紫外消毒前后樣品通過營養(yǎng)瓊脂平板計數(shù)法測定大腸桿菌的濃度。滅活對數(shù)R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N0是未經(jīng)紫外線消毒時(原始)樣品中的大腸桿菌濃度(CFU/mL);NI是某一劑量紫外線消毒后樣品中大腸桿菌的濃度(CFU/mL)。
2.1.3 不同環(huán)境因素對紫外線消毒效果影響試驗
通過2.1.2節(jié)的實驗,確定最佳的不同種類大腸桿菌滅活輻射劑量,以及在養(yǎng)殖廢水常見水域環(huán)境條件下選擇分別選定pH5、6、7、8、9,Cu2+濃度分別為15、30、60 mg/L。探究不同pH、離子強度濃度對紫外線的影響。
控制溫度為22±1 ℃,濁度為1 ntu的實驗條件下,耐藥型和敏感型大腸桿菌的滅活對數(shù)均隨著紫外輻射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紫外劑量輻射0~15 mj/cm2內增長十分迅速,之后逐漸緩慢,在到達20 mj/cm2后沒有變化,在15 mj/cm2的輻照劑量下,大腸桿菌Ecoil.201和Ecoil.322的對數(shù)滅活率均值分別為2.12 log和1.82 log,之間有較為顯著的差異。盡管耐藥型大腸桿菌較敏感型大腸桿菌滅活速率較低,但20 mj/cm2以上的紫外線輻照劑量時,兩株大腸桿菌對數(shù)滅活率都在2.0 log左右。以上,不同菌株滅活率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低輻照劑量下。
控制溫度為22±1 ℃,濁度為1 ntu的實驗條件下,探究不同pH對紫外滅活的影響。在實驗范圍內隨著pH的增加,滅活對數(shù)絕對值增加,堿性條件有一定促進大腸桿菌紫外滅活,酸性條件下抑制其紫外滅活,與大腸桿菌卵囊在不同環(huán)境下活性相關。在紫外劑量到達15 mj/cm2的時候,各個條件下滅活對數(shù)級都達到了1.5個對數(shù)級。因此,pH的改變對紫外條件下大腸桿菌的滅活有一定的影響,堿性條件下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控制溫度為22±1 ℃,濁度為1 ntu的實驗條件下,探究Cu2+不同濃度對紫外滅活的影響。水中金屬離子強度對紫外滅活大腸桿菌的影響為,Cu2+濃度對滅活效率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隨著Cu2+濃度從15 mg/L增加到60 mg/L,紫外滅活效率在10 mj/cm2內沒有顯著變化??傮w而言,水中堿性金屬離子的存在對紫外滅活大腸桿菌無明顯影響。
通過對養(yǎng)殖廢水中篩選出的1株不同耐藥表型的大腸桿菌和1株對抗生素敏感大腸桿菌進行紫外線消毒試驗,取得以下結果。
4.1 耐藥型和敏感型大腸桿菌的滅活對數(shù)均隨著紫外輻射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紫外劑量輻射0~15 mj/cm2內增長十分迅速,之后逐漸緩慢,在到達20 mj/cm2后無顯著變化,在15 mj/cm2的輻照劑量下,大腸桿菌Ecoil.201和Ecoil.322的對數(shù)滅活率均值分別為2.12log和1.82log,之間有顯著的差異。當紫外輻射劑量為20 mj/cm2,對菌株Ecoil.322的滅活率為99.5%,菌株Ecoil.201的滅活率為99.1%,無顯著差異。
4.2 隨著pH升高,紫外滅活效率隨著升高,pH降低對滅活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滅活對數(shù)速率常數(shù)從0.00786下降到0.00382。
4.3 Cu2+離子不干擾紫外對隱孢子蟲的滅活效率,隨著Cu2+濃度從15 mg/L增加到60 mg/L相應的離子強度分別從40 mM增加到80 mM,紫外滅活效率在20 mj/cm2內沒有顯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