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摘要:我國經濟水平提升,使人們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家庭愈發(fā)重視孩子教育,比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小學教育在不斷調整啟蒙教學模式,語文教育也是培育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方式,因此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內容。本文主要闡述思維導圖“三圖三悟”小學語文閱讀授課方式,僅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三圖三悟;小學語文閱讀
我國教學體制發(fā)生著變化,為使教育滿足現代化需求,教育部門正在尋求合適的教學方式來提升教學水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屬于基礎學科,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豐富學生閱讀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文化素養(yǎng)。思維導圖是教學思維的一種,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思維導圖“三圖三悟”的意義
思維導圖“三圖三悟”滿足小學生因材施教的特征,同時能夠根據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教育方法。 當下教學體制在反復改進,人們由重視課本知識變成關注閱讀教學方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的融入思維導圖,從而更好的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豐富語文閱讀教學體系,將語文教學變?yōu)殚喿x體系構架,打破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系,使課本文字更加生動有趣,突出我國數千年的文化底蘊和魅力。推廣使用此種教學模式,可幫助小學語文閱讀走出瓶頸期,讓學生養(yǎng)成理想的學習習慣,從而夯實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
二、思維導圖“三圖三悟”教學流程
(一)課前構圖
教師為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需要研學文案,從而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讓學生能夠一邊閱讀文本,一邊思考,感悟更多知識,從而對文本有著深刻的理解,緊抓關鍵詞,描繪思維導圖,由思維導圖分析斷句片間的聯系,幫助作者還原思維,記錄自己的疑問。此環(huán)節(jié)作為思維導圖的前沿,決定著課中研讀,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
(二)課中研圖
課中研圖是思維導圖三圖三悟的主要流程,它以構建知識作為核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教師要先為學生展示導圖,從而凝聚中心問題,學生在課前自己描繪思維導圖,嘗試歸納核心的內容,學生間加強交流,及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教師需要在學生回答問題后點評學生預習的知識,幫助學生掌握關鍵內容,將此些內容凝聚成核心,讓學生能夠增加閱讀好奇心。比如教師在講解《鄉(xiāng)下人家》時,詢問為什么會有獨特的迷人風景,在《中彩那天》中又詢問為什么父親歸還了奔馳汽車,此種問題設置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運用語言文字,及時找到教學難點和重點。教師也要為學生拓展導圖,幫助學生解決其他問題,完成目標。學生要以中心問題進行批注,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來健全課前描繪的導圖。在形成探究報告后,進行展示和交流,師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應以問題作為思維導圖板書的核心,學生通過聯想發(fā)散思維,拓展導圖,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教師在學生理解的過程中,也要嘗試讓學生通過感情朗讀和換詞對比開展教學,從而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感受,讓學生能夠有著更好的表達,在描繪導圖后,學生要通過背誦、朗誦等訓練方式,以思維導圖作為支點升華課文,提高學生自我覺醒。
(三)課后用圖
課后可以讓學生鞏固運用圖片,教師要按照教學目標設計拓展性閱讀,讓學生嘗試舉一反三。思維導圖能夠支持學生的想法,增加語文課堂的有趣性和生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興趣[1]。
(四)課外閱讀用圖
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是孩子今后的財富,同時也是增值和疊加的財富,課外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因此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理想的閱讀習慣,為學生今后發(fā)展提供保證。學生要堅持課外閱讀,在有效的時間內容閱讀課外名著,使用思維導圖呈現閱讀感受。比如梳理《三國演義》內容,按照自身的閱讀感受和理解以思維導圖呈現閱讀收獲,從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意識,使學生能夠調動學習積極性。
三、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
(一)合理構建思維導圖鏈條
社會在不斷的變遷,經濟發(fā)展快改善著人們生活,也讓人們思想發(fā)生轉變。小學教育和傳統的知識講解存在著差異,需要學校家長和教師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構建思維導圖鏈條,使課本知識形象化。教師在課堂中構建思維導圖鏈條,實施正確的引導,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對生動形象的語文知識充滿的興趣。教師也要教導學生找到合適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維能力[2]。
(二)制定圖解閱讀方式
在小學教育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課本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課本文章。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思想,構建圖解閱讀方式,使三圖三悟發(fā)揮出真正的作用,同時也要將其將閱讀劃為三個階段,把閱讀中抽象的文字圖像化,幫助學生理清閱讀關聯,讓學生進行分析和思考,總結文章閱讀的理解情況,此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簡化理解知識,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引入思維導圖“三圖三悟”教學模式能夠增加教學趣味性,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內涵,師生在應用文本對話時可通過思維導圖加強自我認知和拓展,從而積極主動主動的學習,讓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構建思維導圖“三圖三悟”教學模式仍舊有上升的空間,需要教師反復摸索和總結,從而實現長遠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錦華.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讀寫算,2020(29):99+101.
[2]劉素青.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語文敘事性作品教學效率[J].新課程,2020(26):135.
[3]韓清珠.基于思維導圖的“三圖三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J].新課程(上),2018(0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