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蕓粉
在傳統(tǒng)的繪本教學中,教師閱讀繪本故事的時間太長,幼兒只能被動地傾聽故事,限制了其想象力,且傳統(tǒng)的教學無法動態(tài)呈現(xiàn)繪本中的情節(jié),難以實現(xiàn)幼兒與繪本故事的互動。交互式電子白板既能實現(xiàn)人機互動,而且具備書寫、標注等功能,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幼兒園得到廣泛應用。筆者將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簡單探討電子白板在繪本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
電子白板集合了聲音、圖像等多種功能,有助于刺激幼兒的多種感官,給幼兒以身臨其境的體驗,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如繪本《月亮,生日快樂》講述了月亮和小動物之間的友誼。閱讀繪本前,教師可通過電子白板展示小老鼠數(shù)次給月亮戴帽子的場景,然后以《月光曲》為背景導入課程,直觀的形象和童話氛圍有助于提高幼兒參與繪本閱讀的興趣,促使他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繪本故事中月亮圓缺的秘密。再如,繪本《鼠小弟的小背心》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電子白板呈現(xiàn)故事中兩個主人公——鼠小弟和大象的形象,使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到前者身材的矮小和后者的高大,間接地增強了繪本故事的趣味性和戲劇效果。
幼兒不能僅僅通過看繪本或聽教師講述來理解事物,還需要主動地、具體地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提出新的假設并試圖去證實,才能有效發(fā)展其思維能力。電子白板不僅在視覺感受上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且白板的批注、修改等實用性功能,能讓教師和幼兒得到新的體驗,從而加深幼兒對繪本的理解。
如在繪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們認為鴨子穿上鼠小弟的背心大小合適嗎?那鴨子應該穿多大的背心呢?”幼兒可能會紛紛提出適合鴨子的背心大小,但關于衣服大小的語言描述還是不夠清晰。教師可以邀請幼兒上臺,用白板筆在鴨子身上畫出一件新的背心,既提高了幼兒探究的熱情,又實現(xiàn)了師幼互動。
繪本的內(nèi)容是多樣化的,其魅力在于每次閱讀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閱讀體驗。因此,教師可借助電子白板,引導幼兒從多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充分發(fā)掘繪本的閱讀價值和教育功能。
例如,繪本《麥吉受傷了》講述的是小朋友麥吉不慎受傷,在朋友們的求助下轉乘多種交通工具,最終到達醫(yī)院的故事。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展示麥吉乘坐輪船、馬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情境,并通過提問“你們認為用什么交通工具更好”引發(fā)幼兒討論,還可引導幼兒進行發(fā)散性思考,畫一畫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電子白板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融入繪本故事的情感氛圍中,進一步認識繪本故事內(nèi)提及的人、事、物,從而拓展思維,更好地理解繪本的內(nèi)容。
教師可通過“放大鏡”功能將故事中的細節(jié)放大,方便幼兒仔細觀察,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進一步理解繪本的內(nèi)涵。如在繪本《麥吉受傷了》中,麥吉受傷時自身的表情是疲憊而痛苦的,朋友們的表情是緊張而關切的,讀者需要仔細觀察才能注意到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你從他們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幼兒思考,同時應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使幼兒對人物的表情一目了然。幼兒通過認真觀察繪本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能夠體驗同伴間的友誼,了解人與人之間相互合作的意義。
繪本不僅是一種文學藝術,也是一種情感藝術。許多幼兒繪本中都包含著美好的情感表達,能夠給予幼兒多樣化的情感體驗,其教育功能是顯而易見的。要想讓幼兒體驗繪本中蘊含的情感,音樂便是一大助力。教師可以在充分閱讀繪本的基礎上,搜索網(wǎng)絡在線資源并進行加工,構建出富有童趣的音樂素材庫,包括背景音樂、簡短的聲音效果(動物叫聲、雨聲等)以及人物對話等,用以渲染繪本的場景,強化繪本的情感表達效果。在音樂的烘托下,兒童的情緒更容易隨著故事的變化而起伏,產(chǎn)生情感共鳴。
如在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中,便可以選取音樂《無邪》作為母雞蘿絲散步的背景音樂,這首曲子節(jié)奏輕巧,具有很強的跳躍性,和母雞蘿絲閑逛的情景較為相配。還可以選用拍手鼓的聲音效果作為狐貍摔進池塘的配音,增加故事的童趣。
總之,在繪本教學中適當?shù)厥褂秒娮影装?,能夠讓幼兒體驗到文學作品和現(xiàn)代科技的神奇,拓展幼兒的思維,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責任編輯:郭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