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衛(wèi)
摘要:本土紅色資源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融合,不僅可以避免傳統(tǒng)觀念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同時還能使教學資源更為豐富,因此教師必須積極開發(fā)教材內(nèi)容,利用本土紅色資源為愛國主義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小學生;本土紅色資源;開發(fā);融入
紅色教育是小學階段道德法治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紅色文化在課堂上的引入可加深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和掌握,同時還能激發(fā)其對現(xiàn)在生活的感恩。雖然學生們在學習中都有固定的教材,但教師還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探索與挖掘,將找到的紅色資源與課堂相融合,這樣不僅可以為課堂教學的順利推進提供保證,同時也是影響學生思想、塑造其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思想教育的過程具有長期性、系統(tǒng)性特征,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將本土紅色資源與課堂、與生活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們才會加深對我國歷史的了解,才會更加感恩生活,更加發(fā)奮的學習、刻苦的讀書。
一、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發(fā)、融入本土紅色資源的意義
伴隨我國各方面國力的增強,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加深。同時,信息時代來也開始到來,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威脅更大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輸出方式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甚至思維意識都在西方資本主義的影響下發(fā)生了很大改變。特別是在一些不良思想影響下,大量年輕人的觀念、思想開始發(fā)生了動搖。這種情況下,需要學校在學科教育中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引導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借助于本土紅色字眼,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同時還能進一步豐富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拓展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將現(xiàn)實生活與歷史學習融合起來。這樣教學不僅可以增強思想教育的實踐性,同時還能避免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不足與弊端。
二、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發(fā)、融入本土紅色資源的路徑
1.打造紅色文化實踐課堂
眾所周知,實踐活動在道德法治教學中的地位比較高,同時也為融入紅色資源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結合課程內(nèi)容組織開展紅色故事會、交流會等活動,通過類似活動學生可以體會到紅色文化的影響。例如,在《不甘屈辱奮勇抗爭》的教學中,筆者將關注點放在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上,組織學生們參加故事會,主題定位在本課的標題上,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們說一說自己了解的英雄故事。課堂上學生們踴躍的分享自己心中有關革命英雄的事跡,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明確紅色資源開發(fā)范疇
在全面梳理紅色資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可以引入到課堂中的紅色資源有很多,我們可以將道德與法治教材作為根本內(nèi)容,按照課程教學的基本需求,對紅色資源進行積極開發(fā),再將其與課堂教學融合起來,這樣即可在潛移默化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在《我愛我們班》的教學中,圍繞愛護集體的主題,筆者引導學生們到當?shù)氐牟┪镳^等地拓展紅色資源,為其介紹當?shù)赜⑿蹅兊墓鈽s事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樂觀、勇于奉獻的精神,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3.將紅色資源融入教育環(huán)境
從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想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達到良好的品德教育效果,默默的滲透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校園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傳承紅色基因的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蓪⑿1窘ㄔO工作、紅色革命教育工作有效融合起來,將主題確立在紅色教育方面,在紅色資源的媒介作用下開展革命教育活動。例如,傳統(tǒng)節(jié)日把關注點放在校園環(huán)境布置上,通過對主題展板的設置,紅色文化宣傳長廊的設置,以及舉辦紅色展覽等多樣化的活動方式,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會自然的感受到深深的影響,明確紅色資源對其思想產(chǎn)生的影響,是他們產(chǎn)生對國家和黨的無限熱愛和敬仰。
4.加強紅色文化隱性教育
紅色文化的來源是實踐,它的價值不僅在學生的認知上,同時在其情感上也對其有很大影響,甚至在其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上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所以,課堂上教師可以將紅色文化引入進來,加深其情感體驗、價值觀念,這樣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使學生感受到紅色精神的強大力量。例如,在《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的核心在于漢字文化的發(fā)源上,書法是這節(jié)課不得不提到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教師帶領學生欣賞毛澤東書法進的同時,還了解到了他的戰(zhàn)略思想,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偉人書法的強烈震撼,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紅色文化的價值所在。
5.建立德育領導機構
小學生在智力發(fā)育上還是不太成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學校應該從孩子們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對本土紅色資源進行積極的開發(fā)與利用,利用光榮的事跡和英雄們的精神引導學生。具體來說,學校應該建立健全教育機制,學校領導、班主任以及教師應該積極接受這方面的培訓,這樣才能為紅色教育、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機融合提供保證,不斷推進學校教育價值的順利實現(xiàn)。
結語:
綜上,有效開發(fā)本土紅色資源,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學校的課程內(nèi)容,同時還能使其課程更加多樣化,將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調(diào)動起來。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重視開發(fā)和利用本土紅色資源,將其二者有效融合起來,從而達到紅色資源走入課堂的目的,完成其與教學內(nèi)容的融合。
參考文獻:
[1]李毅峰.科學滲透紅色文化教育——談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創(chuàng)新教育[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13):44-46.
[2]夏健君.紅色資源進課堂的價值分析、資源開發(fā)與實施策略述略——基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視角[J].中小學德育,2020(08):52-54.
[3]鄧慧. 本土紅色資源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A].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十四五”成都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2021:5.
[4]鄭國順.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踐路徑[J].新教師,2020(0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