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棟
關鍵詞:設計思維、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6-
前言
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的設計作品都是效仿別人的而缺乏自身設計思維,沒有在高中通用技術中領會到學科的涵義。通用技術是指當代技術體系中比較基礎的、在平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育人價值較豐富并與專業(yè)技術有區(qū)別的技術,是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yè)發(fā)展所必會的技術。所以,在高中通用設計教學中,教師要把發(fā)展學生的設計思維作為重要目標,提高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教學質量。
一、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提出相關問題
在教師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站在用戶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在進行設計時,教師引導學生確立好以人為本的出發(fā)點,只有處在用戶的立場考慮問題,與用戶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才能制作出用戶需要的作品,為用戶解決需求問題。還要和學生強調,同用戶之間要及時溝通,確定好用戶的需求。設計思維的真正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與人溝通和理解能力,在進行溝通時,走進用戶內心深處,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方案,從實際中解決用戶之所需。這在某種角度就要求學生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從細微點滴的小事入手。教師指引學生從實際生活學習為出發(fā)點,著手積累日常中的案列,激起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的好奇心,從而確保了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技術的性質”時,教師要指引學生在為用戶設計時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再結合自己的思維設計出用戶滿意的作品。同時,教師還要指引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在后期設計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和實際設計成果。教師要想學生告知設計思維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確保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時方向的正確性。只有學生站在工作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才會真正的達到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技能的目的,提高項目設計的有效性,使學生在項目設計中積累了專業(yè)技術的實踐知識。
二、抓住問題的實質性,明確設計問題
現(xiàn)在在工作中,有很多時候都有個基本的設計方向,但是沒有具體對設計的標準。這對高中生來說,他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要知道設計會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教師在高中通用技術現(xiàn)實教學中,重點是要求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確定具體問題。在設計思維中,學會用“同理心”思考問題,而非“同情心”[2]。設計思維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同理心”,這是一種設身處地體會他人感受的思考方式,和“同情心”有本質不同,比如有人掉到山洞里,有“同情心”的人會說,“你好可憐。”但是“同理心”的人會說,“洞里這么冷,你一定不好受?!睂W生作為溝通人員就要用多種方式獲得用戶的信息,來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從而設計出用戶滿意的作品,解決用戶之所需。只有對用戶深度了解后,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才能進一步的完善和更改,以提高客戶的滿意程度。這個操作起來很容易,就是利用“同理心”,站在用戶的立場思考問題,與用戶的情感產生共鳴,然后再根據用戶的真實反饋意見,設計自己的作品,并且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學生應站在用戶立場思考問題,確認問題的本質。教師可以利用同理心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提升學生設計思維。例如,在學習“承重紙橋設計”時,教師為學生設計教學方案指定方向,明確教學目標是什么,就是學生在作品中要表現(xiàn)出什么。通過對設計問題的明確,教師就能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散思維。在學習時,學生需要指導承重橋的制作方式,對于承重橋的構造和設計過程有了基本的了解。這樣能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承重橋,這樣可以降低學習難度,給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這還鍛煉了學生的思考想象力,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信心。
三、運用頭腦風暴形式,開展聯(lián)想談論
對于高中生而言,用小創(chuàng)意寫滿一張紙,其實不難。但有時創(chuàng)意沒了極限,他們就請設計時給自己潑冷水,再次反思[3]。在設計思維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就是頭腦風暴。教師也可以運用頭腦風暴的方法,給學生一個獨立自由考慮問題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學生要為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進行聯(lián)想,并且通過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和交流突然竄出的思維,產生新的理念。設計思維需要學生從不同層面去對待問題,需要學生用自己積累的知識,把高中通用技術學科和其他學科相融合,站在問題的實際層面考慮問題,把各學科知識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學習“常用的創(chuàng)造技法”這一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多了解課文內容,然后教師為學生細細的講解。最后,教師在進行總結和整理,引導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獨立自由思考,加強學生間的溝通能力。
四、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案,做好測試工作
一個好的產品必須經過無數(shù)次試驗才能真正的使用。我們也要多次的做好測試工作,試驗作品的功能和結構,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進行測試時,一定要從多個方面進行,保證作品的真實性能。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分工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測試,再由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同樣的測試。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展開自由討論,給出自己的評價標準,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設計思維進行開展,鼓勵學生作出更好的作品。
結語
總之,教師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有效的采用了設計思維,充分的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生對設計思維的充分理解,有助于解決通用技術學科和將來現(xiàn)實社會中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把設計思維運用到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最終目標,在設計思維的運用到通用技術教學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教師要不斷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靜珍.設計思維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2):258-259.
[2]周碧文.設計思維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風,2020(16):32+34.
[3]石振.讓學生的思維飛起來——探究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