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劉敏,賴永華,劉水英(江西省瑞金市婦幼保健院,江西 瑞金 342500)
呼吸道感染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入人體的呼吸道,繼而引起一系列呼吸道癥狀[1]。其中不同病原體所引發(fā)的呼吸道感染具有不同的治療方案,但其表現(xiàn)的臨床癥狀相近,導致診斷難度增加[2]。因此,早期明確感染病原體為臨床提供重要的有效診斷信息,并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白細胞計數(shù)(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常用于臨床檢驗,對于鑒別診斷細菌、病毒感染的效果較佳[3]。而C反應(yīng)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屬于急性時相反應(yīng)蛋白,具有較高的反映細菌感染價值,其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呈低表達,而在機體出現(xiàn)炎癥、感染時,其表達水平急劇升高[4]。血清淀粉樣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亦屬于急性反應(yīng)蛋白,在人體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含量極少,但當抗原刺激人體后,大量的SAA經(jīng)肝臟細胞分泌而進入血液循環(huán)[5]。鑒于此,本文通過研究WBC、CRP和SAA在兒童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以期為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鑒別診斷提供方案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兒科就診的360例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均在15歲以下;②呼吸道感染患兒經(jīng)臨床診斷符合感染性疾病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6]。排除標準:①心、肝、腎等臟器發(fā)生嚴重病變者;②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全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者;③入組前14d內(nèi)接受過抗生素治療者。將所有患兒按照病原學、分子生物學檢查結(jié)果分為細菌組(205例,細菌感染),病毒組(155例,病毒感染),并選取同期健康體檢的正常兒童10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細菌組男女分別為123例、82例;年齡3-15歲,平均年齡(8.72±1.34)歲。病毒組男女分別為105例、50例;年齡3-15歲,平均年齡(8.77±1.35)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61例、39例;年齡3-15歲,平均年齡(8.64±1.32)歲。各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靜脈血或末梢血,使用EDTA-K2抗凝血,30分鐘內(nèi)檢測WBC、CRP、SAA等指標。分別使用上海奧普特種蛋白儀檢測SAA及CRP,其中SAA檢測方式為膠體金法,CRP檢測方式為散射比濁法;應(yīng)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XS-100i(希森美康株式會社)檢測WBC,以激光流式法進行檢測。嚴格遵循儀器說明書、SOP完成所有操作,所有儀器檢測質(zhì)量均在控制范圍內(nèi)。
1.3 評價指標 比較三組兒童的WBC、CRP、SAA水平,分析呼吸道細菌感染兒童的預后和全血WBC、CRP、SAA水平的關(guān)系。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需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兩組間對比行t檢驗,多組間對比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通過ROC曲線分析預測診斷評估價值。檢驗水準為α=0.05。
2.1 三組全血WBC、CRP和SAA水平對比 細菌組、病毒組、對照組的全血WBC、CRP和SAA水平呈逐漸降低趨勢,且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可得:各組間對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均P<0.05)。見表1。
表1 三組全血WBC、CRP和SAA水平對比(±s)
表1 三組全血WBC、CRP和SAA水平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病毒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WBC(×109/L) CRP(mg/L) SAA(mg/L)細菌組 205 13.80±3.14*# 30.11±8.71*# 150.34±38.80*#病毒組 155 9.54±1.60* 10.72±2.17* 45.30±9.30*對照組 100 7.56±1.18 2.85±0.58 5.61±1.57 F-5.874 11.774 20.954 P-0.006 0.000 0.000
2.2 全血WBC、CRP和SAA診斷兒童呼吸道細菌感染的ROC曲線分析 經(jīng)ROC曲線分析可得:全血WBC、CRP和SAA聯(lián)合檢測診斷兒童呼吸道細菌感染的曲線下面積、敏感度及特異度均較上述三項指標單獨檢測高。見表2、圖1。
表2 全血WBC、CRP和SAA診斷兒童呼吸道細菌感染的ROC曲線分析
圖1 細菌組ROC曲線圖
2.3 全血WBC、CRP和SAA診斷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ROC曲線分析 經(jīng)ROC曲線分析可得:全血WBC、CRP和SAA聯(lián)合檢測診斷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曲線下面積、敏感度及特異度均高于上述三項指標單獨檢測。見表3、圖2。
表3 全血WBC、CRP和SAA診斷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ROC曲線分析
圖2 病毒組ROC曲線圖
兒童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的多發(fā)性疾病。患兒早期臨床表現(xiàn)較為復雜,且無特異性,因此及時診斷患兒是病毒性或是細菌性感染有利于臨床醫(y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7-8]。另有研究表明[9],因患兒年齡較小,各項身體機能發(fā)育尚未成熟,免疫力低,病情進展迅速,若其病情未及時得到控制,則易引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敗血癥等,對患兒生命安全產(chǎn)生極大的威脅[10]。因此,早期明確感染病原體對治療極為重要。尋找能早期診斷、敏感性好且特異性高的檢測指標,對臨床及時診斷、治療、降低病死率,同時避免濫用抗生素,減少耐藥菌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細菌組、病毒組、對照組的全血WBC、CRP和SAA水平呈逐漸降低趨勢,且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可得:各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提示了上述三項指標在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液循環(huán)中存在異常高表達,且在不同病原體感染中的升高程度差異明顯,可能具有鑒別診斷呼吸道感染的價值。考慮原因為,WBC在人體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入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當感染發(fā)生時,其在機體內(nèi)的含量會迅速增加,且升高程度與細菌感染的程度成正相關(guān),而在病毒入侵時不升高或僅有小幅度升高。作為既往臨床上廣泛用以判斷患兒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篩查依據(jù)之一,WBC因參考范圍相對較寬,加之極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其在鑒別細菌和病毒感染時的敏感度、特異度不高[11-12]。CRP屬于急性時相反應(yīng)蛋白之一,主要是由肝細胞合成,往往會在感染發(fā)生后6-8h升高,并在24-48h達至峰值,其升高程度與感染或炎癥的程度成正相關(guān)。當細菌感染時明顯升高,而在病毒感染時不升高或僅出現(xiàn)輕微升高。因此,該指標可在臨床上用以輔助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但其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存在敏感性低下的缺陷[13]。
SAA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一個新型炎癥指標,主要源自肝臟,釋放入血后可迅速與血漿高密度脂蛋白(HDL)相結(jié)合,其亦屬于機體急性時相反應(yīng)蛋白。在機體遭受各種炎癥因素刺激時,肝臟可大量合成并分泌SAA,從而導致血循環(huán)中的SAA水平在數(shù)小時內(nèi)達到峰值,且在發(fā)生病毒感染時顯著升高[14-16]。相對于WBC、CRP而言,SAA在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時濃度均有顯著升高,且升高時間更早,這也促使其在細菌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此外,經(jīng)ROC曲線分析可得:全血WBC、CRP和SAA聯(lián)合檢測診斷兒童呼吸道細菌及病毒感染時的曲線下面積、敏感度及特異度均較上述三項指標單獨檢測高。這反映了三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應(yīng)用于呼吸道感染患兒的鑒別診斷中的價值較高。究其原因,可能和三項聯(lián)合檢測時具有一定的協(xié)同互補作用有關(guān),可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依據(jù)。本文結(jié)果還發(fā)現(xiàn),細菌組的WBC、CRP、SAA水平均高于病毒組。分析原因可能和病原體不同有關(guān),關(guān)于其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亦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綜上所述,WBC、CRP及SAA聯(lián)合檢測應(yīng)用于兒童呼吸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鑒別的價值較高,有利于醫(yī)生判斷患兒的病原體感染情況,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診療水平,還可為臨床醫(yī)生合理應(yīng)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據(jù),繼而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對減少耐藥菌株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