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黛南(廣東省普寧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普寧 515300)
心血管病是目前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內科疾病,也是目前醫(yī)療界重點關注的人類健康問題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作息的改變,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常見的心血管病類型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1]。不論何種心血管病,發(fā)展至一定程度均可能導致患者發(fā)生不良預后。因此,做好心血管病的預防與診療工作也是現(xiàn)階段各大醫(yī)院心血管內科的重點工作[2]。目前認為,誘發(fā)心血管病的因素主要為機體全身性、系統(tǒng)性血管病變,具體包括:動脈血管發(fā)生的粥樣硬化病變、血液動力學因素改變、血脂、血糖水平異常、血小板水平升高等方面[3]。此類患者臨床一般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氣促、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隨著病情發(fā)展可能會進一步出現(xiàn)胸悶、惡心、發(fā)紺、咯血甚至暈厥癥狀[4]。針對各類心血管病患者,臨床一般會在對其實施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等基礎檢查時,聯(lián)合采用CT、MRI等影像學手段對其進行診斷。此外,將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結合起來對提高其診斷準確率也有著積極作用[5]。心血管病的病程較長,針對非急性發(fā)作期患者,臨床多會采用相關藥物進行保守治療。在充分明確其病因及癥狀前提下,予以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對控制患者的病情進展、改善其預后均有著重要意義[6]。但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發(fā)作情況較為復雜,現(xiàn)階段隨著各類新型藥物的不斷研發(fā)、應用,在對心血管病患者進行用藥實踐時難免會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本文主要研究我院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中的常見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合理用藥方法,旨在為臨床提供更多可靠依據(jù),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內科4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確認為心血管疾病,均送入心血管內科就醫(yī)。450例患者中男性227例(50.44%),女性223例(49.56%),年齡均為40-80歲之間,平均年齡(60.26±19.74)歲,其中心血管病類型為:冠心病120例(26.67%)、高血壓107例(23.78%)、心律失常82例(18.22%)、心力衰竭80例(17.78%)、心肌病61例(13.56%),所有患者均符合原發(fā)病相關臨床診斷標準,均已知悉此次研究并在相關同意書上簽字確認;排除伴有其他腦血管疾病者、伴有意識障礙及認知功能障礙者、依從性較差不愿配合者。本研究符合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所提出的相關執(zhí)行標準,已于2021年9月5日批準,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方法 ①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調查表,以走訪調查的形式對450例住院患者進行回訪調查,統(tǒng)計其接受治療期間臨床用藥存在問題的具體占比;②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結合相關用藥標準及用藥規(guī)則,針對現(xiàn)階段我院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450份病歷資料中,臨床用藥存在的問題具體占比見表1、圖1。從中可看出,目前我院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中存在的問題以抗生素濫用最為嚴重,臨床上心血管病多為慢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接受藥物保守治療,且不同患者個體間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目前并無絕對理想的用藥方案??股仡愃幬锟稍谝欢ǔ潭壬细纳苹颊邫C體的抵抗力,在住院治療期間適量服用抗生素可降低其發(fā)生院內感染等疾病的風險,但若長期不合理地服用抗生素也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藥物毒副反應。除此之外,部分醫(yī)生在為患者開具藥方時并未完全遵守藥物配伍的相關標準及禁忌,在給藥方法及用藥劑量方面也存在不夠嚴謹?shù)膯栴},而藥物過量也可能導致機體產生嚴重的抗藥性,對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嚴重影響。通過統(tǒng)計分析得出,目前我院心血管內科的臨床用藥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給藥方法不當、用藥劑量錯誤、重復用藥、錯用藥品、抗生素濫用等方面。
表1 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問題占比
圖1 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問題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臨床上發(fā)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的疾病,盡管現(xiàn)階段用于此類患者的臨床藥物種類越來越多,其病情控制的效果越來越好,但此病的發(fā)病率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仍居高不下[7]。除飲食、生活作息外,吸煙、飲酒等也被臨床認為是誘發(fā)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協(xié)助患者改變其生活方式及不良習慣也至關重要。但在實際診療過程中,臨床合理用藥仍是保證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療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8]。據(jù)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臨床上絕大部分的病死病例中,約30%是由于不合理用藥所致,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臨床表現(xiàn)均較為復雜,在制定用藥方案及用藥實踐中,做好臨床合理用藥更加重要[9]。
本研究通過對我院心血管內科近三年收治的450例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后顯示,目前本科室臨床用藥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給藥方法不當、用藥劑量錯誤、重復用藥、錯用藥品、抗生素濫用等方面。臨床上用于治療心血管病患者的藥物種類繁多,例如β受體阻滯劑,此藥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其療效相對于其他抗血小板、調脂類藥物更加顯著,因此在臨床上應用范圍十分廣泛。但此藥有嚴格的用藥禁忌,部分醫(yī)生在開具藥方時應考慮到此藥不可與某些藥物(例如降壓藥等)合用,一并服用可能導致患者發(fā)生其他藥物不良反應;此外,治療心血管病患者還可能由于藥物過量而發(fā)生一定副反應,在本研究中錯用藥品及用藥劑量不當?shù)恼急染?0%左右??股厥桥R床上用于抗感染、抗炎的常見藥品,不同抗生素對不同病菌均可起到針對性治療效果,但針對病程較長的心血管病患者而言,長期大量服用抗生素不僅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一定的抗藥性,也可能出現(xiàn)其他藥物不良反應。在本科室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藥問題中,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較為嚴重,其具體占比為22.67%,是現(xiàn)階段所有存在問題中占比最高的一類。
郭瑞林[10]學者表示,合理用藥是提升患者臨床療效的重要保證,通過對本科室心血管病患者用藥問題進行分析統(tǒng)計后,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及相關藥品使用標準、規(guī)則后認為,要有效避免上述用藥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用藥不當多是由于醫(yī)護人員藥理知識掌握不足所致,在未充分了解不同藥品藥理機制、用藥配伍及禁忌時,為患者開具藥方,是導致用藥不當?shù)闹饕?,因此從醫(yī)護人員出發(fā),對其統(tǒng)一進行藥理相關知識的培訓、考核,是減少用藥不當情況發(fā)生的根本措施;②目前絕大部分醫(yī)生開具的藥方并未經過統(tǒng)一審核,藥方開具后患者即可自行拿到藥房由藥師配藥,因此,制定相關的藥方開具要求、標準,并且有專人(藥師)對所開出的藥方進行審核可從源頭上杜絕不當藥方的開出;③除了從客觀層面改善用藥不合理問題發(fā)生外,從主觀層面來說,應從患者服藥方面作出改善。當用藥方案開出、藥方配藥完成后,護理人員需做好患者的用藥指導,告知其具體的用藥時間、用藥劑量,其對減少用藥不當所致的不良后果也至關重要;④除此之外,部分患者由于自身依從性較差,即使在充分了解如何服藥的前提下仍可能出現(xiàn)拒絕服藥的情況,因此關注患者后續(xù)的服藥情況也是減少用藥問題發(fā)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綜上所述,目前我院心血管內科常見的用藥問題以抗生素濫用最為嚴重,其次分別為用藥劑量錯誤、重復用藥、給藥方法不當、錯用藥品等方面。為有效改善上述問題,應從提升配藥人員的藥品知識水平、制定藥方開具標準、加強患者用藥指導及監(jiān)督患者用藥情況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