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慧
九江市中醫(yī)醫(yī)院 (江西九江 332000)
乙肝肝硬化是由肝炎緩慢發(fā)展所致,患者在疾病初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其可逐漸出現(xiàn)肝功能損傷,并緩慢轉移至其他器官,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發(fā)生,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臨床治療乙肝肝硬化患者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患者受疾病折磨,負面情緒較多,治療依從性不佳,導致其肝功能恢復受到影響,療效不佳。循證護理模式運用時要求護理人員審慎、明確地將科研結論、患者需求、自身護理經驗相結合,將科學實證作為護理決策依據(jù),制定出符合患者實際需求的護理計劃,以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2]。生物信息紅外肝病治療儀屬于非介入、無創(chuàng)傷的中醫(yī)高科技治療儀器,可借助特殊電波對人體的有效穴位進行刺激,調節(jié)人體的神經、免疫等系統(tǒng),從而實現(xiàn)改善肝臟血液循環(huán)的目的?;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懮镄畔⒓t外肝病治療儀聯(lián)合循證護理對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肝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38~69歲,平均(51.26±3.78)歲;病程3~12年,平均(7.55±1.06)年;肝功能分級,A級13例,B級25例,C級5例。對照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37~71歲,平均(52.09±4.50)歲;病程2~13年,平均(7.84±1.51)年;肝功能分級,A級11例,B級24例,C級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3]中關于乙肝肝硬化的診斷標準;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檢測呈陽性;處于肝硬化代償期。排除標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有肝性腦??;存在明顯的肝功能衰竭;由酒精、藥物等因素引起的肝硬化。
對照組采用循證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由肝病科護士長、主管護士、護士等組成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參加循證護理、乙肝肝硬化護理知識培訓,并對小組成員進行考核,成績合格后參加護理工作。(2)提出護理問題:以臨床實踐為出發(fā)點,總結分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問題,例如負面情緒嚴重、治療依從性差、缺乏功能鍛煉等。(3)尋找循證支持:登錄知網、維普等學術性網站,根據(jù)護理問題尋找最佳循證依據(jù),結合工作經驗篩選最佳循證支持。(4)實施循證護理:心理疏導,循證護理小組積極舉辦肝硬化專題講座,并邀請患者及其家屬參加,用PPT、視頻等形式普及相關知識,并列舉病情控制良好的病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小組成員與患者進行“一對一”交流,了解其情緒狀態(tài),用音樂療法、行為療法等方法疏導其負面情緒;病情觀察,小組成員每日檢查患者大便標本,記錄尿量變化,監(jiān)測生命體征,密切監(jiān)測是否發(fā)生消化道出血,皮膚有無出血點,出現(xiàn)異常立即告知醫(yī)師處理;用藥指導,小組成員加強患者用藥指導,強調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囑其不可私自減藥、停藥,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頭暈、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根據(jù)其耐受情況遵醫(yī)囑調整其用藥量;功能鍛煉,小組成員根據(jù)患者喜好與身體情況制定功能鍛煉計劃,如短跑、游泳、散步等,鍛煉過程中適當調整鍛煉強度與時間,避免鍛煉強度過大引起患者不適。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生物信息紅外肝病治療儀(武漢朗鑫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 BILT型)干預:患者取平臥位,將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充分暴露肝區(qū);將治療儀置于患者床邊,將光能發(fā)生器對準患者肝區(qū),調整好治療儀的照射角度和距離(15~20 cm);將脈搏傳感器夾在患者無名指或中指指頭,使傳感器朝向其掌心;選擇“全功率”(功率為150 W)模式對患者進行干預,干預時治療儀的信號變化順序為亮-暗-亮,以患者局部感覺發(fā)熱為宜,30 min/次,2次/d;治療儀工作期間,小組成員加強巡視,嚴密監(jiān)測患者呼吸、脈搏等指標,詢問其感受,并注意調整照射距離,以免燙傷患者;患者下機后,給予飲食與生活指導。
兩組均連續(xù)干預20 d。
(1)治療依從性:干預20 d后,使用我院自制的乙肝肝硬化治療依從性問卷(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76,重測效度為0.838)調查兩組治療依從性,從用藥、功能鍛煉、飲食等方面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91~100分為依從,80~90分為部分依從,80分以下為不依從,總依從率=(依從例數(shù)+部分依從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肝功能:干預前及干預20 d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取得血液標本后以3 000 r/min速度離心處理10 min,獲得血清后,使用美國貝克曼公司提供的DXC-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血清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與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
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清TBil、AS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20 d后,兩組血清TBil、AST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
乙肝肝硬化的治療難度較高,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抗肝硬化、護肝、抗病毒等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并輔以飲食控制、并發(fā)癥預防、基礎護理等手段,以延緩其病情進展[4]。但該病病程長,患者負面情緒較多,常出現(xiàn)不按時按量用藥等情況,導致其總體療效不佳,不利于其肝功能恢復[5]。因此,在患者治療期間,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十分必要。
循證護理是護士在計劃護理活動的過程中,將工作經驗、科研結論、患者實際情況相結合,以獲取適宜的護理實踐證據(jù),與傳統(tǒng)護理模式相比,該護理模式更為科學有效。生物信息紅外肝病治療儀利用電腦自動提取患者的生物節(jié)律信息,釋放一定頻率的紅外線照射其肝組織,可促進其肝內血液循環(huán),增強其肝細胞膜的通透性;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可根據(jù)患者的微循環(huán)信息調整治療儀的各項參數(shù),減輕患者的不適,使其積極配合治療[6]。另外,治療儀產生的紅外線可向患者的肝臟輻射特定的能量,肝臟吸收能量后會產生生物學效應,有利于增強肝臟的血流量,為肝細胞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從而促進肝細胞恢復,減輕患者的癥狀,提升其肝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血清TBil、AST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20 d后,兩組血清TBil、AST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生物信息紅外肝病治療儀聯(lián)合循證護理有利于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其肝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生物信息紅外肝病治療儀聯(lián)合循證護理可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其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