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好好 李南
2019年世界杯中國女排以11連勝獲得冠軍,中國女排的崛起使得全國各族人民重新燃起了學習女排精神的熱潮。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體育類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路徑。中國女排展現(xiàn)的愛國主義、頑強拼搏等精神融入到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當中,使高校體育課程充分發(fā)揮立德樹人的作用。
1 女排精神的由來
1978年改革開放,社會經濟處于復蘇狀態(tài),社會急需一種力量鼓勵國民發(fā)展經濟。1981年在第三屆女排世界杯比賽中國首次奪得冠軍,舉國同慶。1981-1986年女排獲得五連冠的成績。中國女排隊員展現(xiàn)的女排精神,激發(fā)了國民的斗志,促進全國各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女排精神不是一個歷史概念,它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fā)展的。女排精神蘊含的內在含義是與中國女排一路走來的披荊斬棘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全國人民評價中國女排的標準。中國女排展現(xiàn)的女排精神是中華民族崛起的縮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前進。
2 女排精神的內涵
中國女排的靈魂,就是女排精神。是幾代女排人用自己的頑強拼搏與努力創(chuàng)造的輝煌戰(zhàn)績,完美的詮釋了什么是女排精神,中國精神。女排精神已經超脫了女排本身,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動力。女排總教練郎平說“女排精神不僅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會竭盡全力;是一路雖走的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塵土,眼中依然堅定。女排精神不會因輸贏而改變?!绷暯娇倳浾f“廣大人民對中國女排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你們奪得了冠軍,更重要的是你們在賽場上展現(xiàn)了祖國至上、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p>
2.1 愛國主義精神
女排精神作為中華體育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超越體育的范疇,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愛國主義是中華體育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1981年,中國女排在日本經過十分激烈的戰(zhàn)斗,首次獲得世界冠軍,向全世界傳遞中國力量,在中國的各個領域都有體現(xiàn),推動了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女排隊員在比賽場上即使她們各個傷痕累累,她們的腿、胳膊和手指都纏著紗布等護具,但是她們仍奮勇拼搏,奮戰(zhàn)到最后,這不顧一切的強大動力源于為祖國爭光的愛國精神。
2.2 頑強拼搏精神
中國女排在“五連冠”之后,由于女排教練的更換,新老隊員的交替,使得中國女排隊員的實力大不如前,成績下落,中國女排進入低谷期。中國女排不斷總結經驗,艱苦奮斗,在1998年世錦賽中國女排取得第二名,中國女排開始走向復興之路。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得冠軍之后,中國女排又進入一個低谷期,但是中國女排隊員并沒有放棄,堅定為國爭光的信念,努力訓練,敢于拼搏。2016年里約奧運會奪得金牌,2019年世界排球錦標賽11連勝獲得冠軍。在奪取冠軍的背后,頑強拼搏、團結協(xié)作是女排取得勝利的秘密。
2.3 團隊合作精神
團隊合作是勝利的關鍵,是隊員與隊員之間的協(xié)調運轉,保持技術正常利用和整隊水平發(fā)揮的重要前提。排球是隔網類對抗的運動,規(guī)則制定三次必須過網,一名隊員是無法完成一傳、二傳加進攻的,需要隊員與隊員之間的配合,集體協(xié)調運轉。每一場比賽的勝利都是場上6名隊員團結協(xié)作,相互配合。在比賽過程中,不管是哪一方得分,女排成員都會聚在一起擊掌互相鼓勵。面對強大的對手,場上得分不容易,想要奪得冠軍需要每個隊員之間團結合作、相互配合,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力量。
2.4 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女排奪得冠軍取得了好成績,女排精神激勵著人民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的建設當中。隨后20世紀90年代,中國女排青黃不接,女排成績跌入低谷,但是中國女排,不斷改革自己的訓練方法,吸取國外的訓練的有效手段,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2003年中國女排獲得世界杯冠軍,緊接著雅典奧運會獲得冠軍,之后由于中國女排主帥的頻繁更換,隊員的新老交替,女排成績下跌。2013年郎平擔任中國女排教練,創(chuàng)新訓練的模式,中國女排成績穩(wěn)步提升。女排精神的不斷發(fā)展,就在于積極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在每個時期吸取外界的營養(yǎng),緊跟時代的步伐。用創(chuàng)新理念來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來達到更高標準。
2.5 永不言敗精神
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面對強大的對手,但是中國女排隊員沒有氣餒,經過不懈的努力,以小組第四的名次進入決賽,就是這種勇于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中國女排與巴西女排在淘汰賽中對戰(zhàn)5局,最終以3:2取得了勝利,在后面的比賽中均獲得勝利,最終奪得冠軍。中國女排隊員就是通過這種不懈的努力和永不言敗的精神,向全世界證明中國女排和女排精神的力量。
2.6 科學求實精神
現(xiàn)如今女子排球技戰(zhàn)術變化發(fā)展太快,尤其是整體戰(zhàn)術體系的提速,中國女排在郎平教練的帶領下也一直在不斷地提速。當今歐美國家女排都融合了亞洲女排隊員快速多變的技戰(zhàn)術風格,加上她們自身的條件就更顯得有威力,世界強隊都在快速的發(fā)展。2019年9月16日,中俄女排對決,俄羅斯女排是高舉高打的歐洲力量型打法,給中國隊員攔網技術增加了難度,但是中國隊從副攻線占得了優(yōu)勢,這種打法十分奏效,最終中國女排取得了勝利。中國女排始終遵循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技戰(zhàn)術打法,取得比賽的勝利。
3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新發(fā)展
3.1 改進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理念
理念是思維方式的總和,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當代科技發(fā)展迅速,越來越多的新理念、知識的出現(xiàn),可以促進體育課程教學理念的更新,夯實思政教育的基礎,加深對思政教育的認識。在思維方式和教學手段、內容、方法上創(chuàng)新。促進思政教育在體育課程當中的開展,使得各體育項目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為體育課程思政帶來生機與活力。
3.2 調動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對于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比賽,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也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熱情。比賽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比賽拼盡全力,取得比賽勝利是隊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將比賽分為多個環(huán)節(jié),強調比賽中技術、戰(zhàn)術如何有效結合,將比賽教學法當成抓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就對技術、戰(zhàn)術以及規(guī)則的渴求增加,為良好的教學效果打下了基礎。
3.3 完善考核標準
課程基本教學任務和教學效果要求應以考核內容為依據(jù),完善教學的考核標準,將思政教育納入最終的考核比例中,使最終的考核標準與評定能夠全面、客觀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多考核比例,減輕學生最終考核的心理負擔,穩(wěn)定發(fā)揮自己的水平。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也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4 “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途徑
4.1 加強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課程建設
將女排精神編入體育課教材中,體育課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指導依據(jù),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學校將女排精神編寫到體育課程中,讓教材更具厚度和溫度。高校體育課要將“課課都有思政,人人都講育人”的教學理念貫穿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結合各個項目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的將思想融入行動之中,將德育融入教育之中,帶領同學們更好的感悟和踐行女排精神,達到既鍛煉身體又提升品德的效果。
4.2 加強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師資建設
強化體育教師對女排精神的學習,教師要進一步學習和了解中國“女排精神”的內涵、價值、意義和作用。使高校體育課程思政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高校體育教師應積極投身于課程思政建設當中,挖掘體育課程思政當中的思政元素,注重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合,不斷提高本課的思政能力;應引進女排隊員擔任教師,在排球課堂中,既可以傳授學生高超的排球技術,也對女排精神有深入的了解??梢詫ζ渌椖康慕處熯M行座談會,通過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帶領其他教師一起暢談和感悟女排精神。
4.3 加強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氛圍營造
高校應該通過宣傳欄、海報、橫幅、微課等線上線下形式,加強女排精神在校內的宣傳和傳播,在日常生活中達到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以女排精神為主題舉辦專題講座、邀請女排精神和體育課程思政專家學者開展學術研討會等方式,加大對女排精神的傳播和研究,進一步弘揚和發(fā)展女排精神;開展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體育文化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發(fā)揚女排精神,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讓學生更有效地傳承和踐行女排精神。
4.4 加強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政策保障
高校應該把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作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理解將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落實國家政策,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高校要制定女排精神融入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體系和規(guī)劃,學校各部門要緊密配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和考核計劃,進一步將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當中。高校要加強對工作的投入,提高經費的支持和物質的依托,進一步弘揚女排精神,使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結束語
中國女排所展現(xiàn)的女排精神,不僅給全國各族人民都帶來很大的鼓舞,而且將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當中,有助于增強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困難和勇于接受挑戰(zhàn)的勇氣,也有助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和保持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女排精神不僅可以融入到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當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可以為推動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力量。
第一作者:閆好好(1995—),女,研究生,碩士在讀,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研究方向:排球教學。
通訊作者:李南(1981—),男,研究生,博士,副教授,長春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排球教學與訓練。
(作者單位:1.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2.長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