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運動員參加過奧運會,其中有些國家聲名遠揚,有些國家則鮮為人知。今天為您帶來一個北歐“小國”的冬奧秘密。
近一百年的冬奧會歷史中,有眾多國家在冰雪運動的發(fā)展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我們希望透過《冬奧大國之路》這一系列文章,來展現(xiàn)各個冬奧大國背后成功之道,讓大家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冬奧世界,并從中帶來一些啟發(fā)和思考。
誰是冬奧史上獲得金牌最多的國家?誰又是冬奧總獎牌榜世界第一?
面對這個問題,或許很多對冬奧不熟悉的朋友,答案可能是:美國、俄羅斯——這些我們潛意識里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大國,同時也是在夏季奧運會上具有統(tǒng)治地位的國家。
但當問題的對象是冬奧會,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這個國家就是——挪威。
沒錯,在過往舉辦的23屆冬奧會中,一共誕生了3168枚奧運獎牌,其中挪威一國就贏得了368枚獎牌,囊括了冬奧會所有獎牌的11.6%,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
除了獎牌總數(shù),挪威的金、銀、銅牌三項數(shù)據(jù)均排名世界首位,挪威也是僅有的三個在冬奧會上獲得獎牌數(shù)超過夏奧會的國家之一。
可以說,在近百年的冬奧歷史長河中,挪威是名副其實的冬奧大國。
或許一個國家能夠贏得這么多金牌、獎牌不足為奇,但你要知道,挪威這個國家只有區(qū)區(qū)530萬人口,世界人口排名第119、和廈門人口數(shù)量相當,是加拿大的1/7、美國的1/60。
那么這樣一個“小國”是如何做到在國際奧林匹克舞臺上力壓美國的呢?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又做對了什么?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世界上最富有國家之一挪威——鮮為人知的一面。
揭秘挪威冬奧神話這個北歐國家究竟有多牛
“在挪威,我們出生時腳上就有滑雪板的?!?/p>
挪威有這樣一句俗語來形容當?shù)厝藢┑臒釔郏餐男『⑸聛硪葘W會滑雪后學會跑。
在冬天,挪威人即使沿著公路去商店也可能腳踏滑雪板出門,而挪威這個意為“通往北方之路”的國家的首都奧斯陸,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可以在市區(qū)范圍內(nèi)滑雪的首都城市。
可以說挪威人對于滑雪的熱情就像巴西、英國人之于足球,加拿大人之于冰球一樣。
英國《衛(wèi)報》的一則報道中曾提到,每到四年一屆的冬奧會時間,在挪威,你會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打電話過去沒人接,教室也是空的,老板管不住員工,因為挪威人都去看滑雪比賽了。
在奧運會前曾有一項民意調(diào)查顯示,近25%的挪威員工希望至少要觀看當天最受關(guān)注的比賽,甚至有12%的人表示為了看比賽,打算違抗任何老板的命令。國民如此高的熱情,挪威被稱為“冰雪王國”也不足為奇了。
很多人知道挪威是滑雪勝地,但或許并不清楚,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也一直在冬奧歷史上占據(jù)著霸主地位。
挪威在冬奧史上擁有多個世界第一:比如冬奧總獎牌數(shù)、金牌總數(shù)、奪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
縱觀冬奧歷史長河,這個人口只有530萬,面積排在歐洲第六的北歐國家(僅次于俄羅斯、烏克蘭、法國、西班牙、瑞典),在冬奧會歷史上共獲得了368枚獎牌,并8次登上獎牌榜榜首。
其中包括132枚金牌,這個數(shù)字比第二名的美國還多出27枚,無論是獎牌總數(shù)還是金牌數(shù),均多于冬奧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注:有些排名將東德西德和德國、蘇聯(lián)和俄羅斯作為一個國家進行統(tǒng)計,本排名不統(tǒng)計各個國家前身情況。)
以上一屆冬奧會為例,在平昌冬奧會中挪威獲得了創(chuàng)紀錄的39枚獎牌,并拿到了14枚金牌,獎牌總數(shù)比第二名的德國還多出8枚。對比來看,俄羅斯在家門口舉辦的2014年索契冬奧會登頂榜首也只是拿到了30枚獎牌。
挪威在冬奧會的統(tǒng)治地位,從老鄰居瑞典的一句話中也能看出:“睡覺時挪威人拿了金牌,醒來挪威人拿了金牌,吃飯時拿了金牌,一眨眼挪威人又拿了金牌?!?/p>
如果按照百萬人得獎率計算,你會發(fā)現(xiàn)挪威在冬奧的統(tǒng)治地位更加恐怖,沒有人在人均體育方面比挪威做的更好。
以2018年平昌冬奧會為例,每100萬名挪威人中就有7.3枚獎牌,只有列支敦士登一個國家比挪威更高,這個只有3萬多人世界第六小的國家,在平昌奪得了一枚高山滑雪銅牌。
除了獎牌總數(shù)、金牌總數(shù)占據(jù)世界第一,在越野滑雪(47金、121枚獎牌)、北歐兩項(13金、31枚獎牌)和跳臺滑雪(11枚金牌、35枚獎牌)項目中,挪威人也具有統(tǒng)治地位,金牌和獎牌總數(shù)均位列所有國家第一位。
越野滑雪堪稱挪威的國民運動,腳踏滑雪板、上坡、下坡、拐彎,又是長距離,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這和挪威人在冬季出門沒什么兩樣,這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挪威人在越野滑雪的冬奧統(tǒng)治力堪稱驚人,從1924年-2018年的23屆冬奧會上,挪威一共拿到了越野滑雪508枚獎牌中的121枚,占據(jù)了挪威冬奧歷史獎牌數(shù)的近三分之一,其中有47枚金牌,領(lǐng)先第二名瑞典16枚之多。
不知道你注意到?jīng)]有,除了獎牌總數(shù)、金牌總數(shù)和在幾個冬奧項目中具有統(tǒng)治地位,挪威人也霸占了冬奧運動員獎牌榜前三。
冬奧會史上獲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屬于挪威運動員瑪麗-比約根,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女子越野滑雪運動員共擁有15枚獎牌:8金4銀3銅。
為什么挪威一個運動員能獲得如此多獎牌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挪威運動員能夠在單屆奧運會參加多個項目或者接力賽并獲得多枚獎牌,像2018年冬奧會獲得奧運獎牌的30名挪威人中,就有15人至少贏得了2枚獎牌。
除了2006年都靈冬奧會,自1992年以來的每屆冬奧會上,挪威的獎牌總數(shù)都排在前6名,挪威的冬奧大國地位并不只是一時的現(xiàn)象。
挪威能如此成功,我們不禁要問,挪威冬奧會成功的秘訣是什么?難道挪威人真的生下來就會滑雪嗎?
力壓美國、只有530萬人口的挪威為何能成為冬奧世界第一?
歷史上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運動員參加過奧運會,其中有些國家聲名遠揚,有些國家則鮮為人知。
而挪威人能在冬奧名譽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則要歸功于很多因素:悠久的滑雪傳統(tǒng)、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天氣條件、世界高標準的滑雪設施、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對奧運項目的重視和對青少年的培養(yǎng)等等。
現(xiàn)代滑雪先驅(qū)
滑雪(Ski)這個詞就是來自挪威語,至今挪威不少地名還帶有ski這個字眼,比如挪威的第七大城市就叫Skien,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滑雪運動起源地。
1887年,世界上第一個滑雪俱樂部在挪威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滑雪板固定裝置的發(fā)明者是挪威人努爾海姆(Sondre Nordheim),他常常被稱為現(xiàn)代滑雪先驅(qū);包括北歐兩項、跳臺滑雪等多個冬季項目也是在挪威誕生。
在成為一項運動之前,滑雪板就已成為了挪威的一種交通工具,現(xiàn)在仍然是。挪威的孩子從2歲就開始滑雪,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在挪威,有超過25%的國民參與到滑雪運動中來,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三個國家之一。
當你凌晨6點走上奧斯陸的街頭時,你甚至能看到許多人拿著滑雪板出現(xiàn)在街道上,滑雪已經(jīng)成為挪威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挪威人不僅是在滑雪板上出生的,而且挪威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大型滑雪場。
地處北歐,位于極北之地的挪威,每年從11月初到次年4月,這個北歐國家都會處于皚皚白雪之中,以近六個月超長雪季出名。
高原、山地、冰川占全境的2/3以上,隨處可見的山區(qū)十分適合滑雪,這些都為挪威人開展雪上項目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
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天氣條件。戶外生活一直挪威提倡的文化理念,即使在最寒冷的天氣下,家長也會鼓勵孩子們在戶外玩耍,而挪威的城市離曠野郊區(qū)也更近,這也為滑雪提供了便利條件。
了解到挪威人如此熱愛滑雪,你或許對這個北歐國家在冬奧上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就不會再感到奇怪了吧。
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當悠久的滑雪傳統(tǒng)為挪威冬奧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時,國家經(jīng)濟實力則是支撐這個北歐“小”國長遠發(fā)展的助推器。
挪威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人均GDP彌補了挪威人口的不足。據(jù)世界銀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20年挪威的人均GDP為67389美元(約合人民幣43萬),位列世界第四,高于第五名美國,是中國的近7倍。
冬季運動項目基礎(chǔ)設施建設的完善,也是競技成績提升的關(guān)鍵。一些冰雪運動很難普遍推廣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冬季項目的基礎(chǔ)設施和裝備更為昂貴,如跳臺滑雪、雪車雪橇賽道、冰壺,世界上可能只有少數(shù)幾個地方存在專業(yè)場地。
速度滑冰強項的荷蘭,一個人口只有1700萬的“小國”,卻擁有17座現(xiàn)代化的標準速滑館;德國贏得了冬奧雪橇項目141枚獎牌中的37枚,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德國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多的世界級賽道,全世界一共有17條符合國際標準的雪車雪橇賽道,其中就有4條在雪車強國德國,北美洲一共才有4條。
綜合國力的強大為挪威體育基礎(chǔ)設施建設提供了雄厚的保障,從白雪覆蓋的山頂?shù)奖涞膷{灣,挪威大約有120個滑雪場,適合從初級到專業(yè)的所有滑雪者。挪威的體育基礎(chǔ)設施十分完善,專業(yè)場地眾多,再小的地方,都有一個很好的室內(nèi)體育館。
530萬人口坐擁12000家俱樂部
關(guān)于體育,在挪威有一個非常令人吃驚的數(shù)字:人口僅530萬的挪威,有12000家本地體育俱樂部,人口的42%是體育俱樂部的成員。
“我們每一座小村莊,再小都會有志愿者以及贊助商組織的體育俱樂部,這些都是在挪威體育協(xié)會的領(lǐng)導下進行的,93%的挪威孩子和年輕人都至少參加了一家本地的俱樂部,并且會經(jīng)常參與冰雪項目?!迸餐v華使館公使銜參贊湯柯納在采訪中曾表示,挪威十分注重運動員的成長基礎(chǔ),也就是青少年體育。
因為人口較少,挪威體育界的領(lǐng)導們意識到童年是個探索時期,他們鼓勵青少年在15歲前嘗試各種運動。這種模式,可以讓青少年發(fā)展出整體的運動能力,進入一系列更廣泛的運動項目,有利于運動員終身的發(fā)展。
雖然挪威人很小就開始訓練,但是卻不能參加任何正式比賽,可以參加正式比賽后,所有參賽人員獲得的獎也都是一樣的。在挪威,體育一直貫徹著平等的精神,當一個運動員跟不上時,老師寧愿停下課程來等他,也不愿放棄任何一個人。
在挪威,青少年會最大限度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重在參與而非成績,輸贏只是一部分,他們的目標是培養(yǎng)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比賽的機器。
特別的是,挪威的俱樂部在13歲前是不記錄比賽分數(shù)的,這讓教練們得以專注每個孩子的個人發(fā)展,如越野滑雪比賽,可以公布孩子比賽用時,但不會公布他們與其他孩子的相對排名。
挪威這種模式給了那些青少年發(fā)展并不突出、晚熟的運動員提供了機會,有些運動員到十六七歲才有所突破,身體條件變得成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或天賦,但如果不是挪威這種模式,一些大器晚成的運動員就會像職業(yè)體育世界那樣從小被扼殺。
這種做法和世界其他地區(qū)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其他國家地區(qū),在職業(yè)體育中,優(yōu)勝劣汰是從小就開始的。挪威則是保證了體育運動的最大限度參與,全面參與也最大限度擴大了選材面。
競技體育是個人能力的比拼,但在挪威人眼中,團隊合作更加重要。運動員們會在一起訓練、一起玩耍、一起打牌和猜謎。挪威高山滑雪運動員雖然是個人參賽,但一年中他們大概有250天是在一起度過的,每周五他們都會在一起享受炸玉米餅之夜。
正如一位挪威運動員介紹的那樣,“我們不經(jīng)常住在五星級酒店,單人間非常罕見,除非我們和團隊人數(shù)出單了?!彼f?!坝袝r我們的房間會有兩張雙人床或只有一張大床。然后是兩個人在同一張床上。我們真的不認為這有什么大不了的?!?/p>
在奧運會中,很多挪威運動員都會被告訴,來這里獲得快樂是非常重要的目標,強調(diào)樂趣而非競爭,這是挪威體育中十分特殊的存在。
他們在場上總是打得很開心,但卻不會畏懼任何強大的對手。
政府支持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就算是在冬奧歷史上具有如此統(tǒng)治地位的挪威也曾經(jīng)歷過兩次低谷。
在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挪威迎來了冬奧歷史的最低谷,5枚獎牌位列當年獎牌榜第12位,那也是挪威在冬奧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沒有獲得金牌。
世人或許因為牙買加國家雪橇隊首秀記住了那屆冬奧會,可是卡爾加里卻永遠成為了挪威這個北歐民族不可磨滅的創(chuàng)傷。
但機會往往誕生于危機之中,也正是這次滑鐵盧,讓讓挪威體育界、政府和其他相關(guān)人員,開始坐在一起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次冬奧的脆敗。
最終,挪威下定決心對奧運項目實施國家系統(tǒng)性的支持。這也催生了挪威奧運體育管理中心的成立,這是一個下屬挪威奧委會,專門支持挪威奧運項目的機構(gòu)。
該中心和各專項體育協(xié)會、體育科研機構(gòu)等組織密切合作,整合各運動項目之間優(yōu)秀資源,向優(yōu)秀的奧運項目運動隊提供資金、人才、醫(yī)療、科技等多方面的支持,聚焦運動員整體發(fā)展,通過提高運動員的整體生活質(zhì)量來提高運動成績。此外,該中心還運營著多個設施精良的國家訓練中心。
除了政府資助,挪威還有一個特殊的贊助方——博彩公司,挪威政府擁有的國家彩票公司Norsk Tipping可以向公民提供賭博服務。
自1948年Norsk Tipping成立以來,就致力于將公司的利潤回饋給挪威的體育文化部門。在年底,Norsk Tipping會將剩余的資金發(fā)送給政府,政府將根據(jù)規(guī)定將資金分配給一系列組織,目前分配比例是64%用于體育,18%用于文化,18%用于社會/人道主義目的。
2016年,這為挪威體育組織帶來了3.3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大部分分配到了社區(qū)一級。
我們看到挪威的冬奧大國之路并不是一番風順,也曾在1988年和2006年冬奧會遭遇滑鐵盧,但其在遇到窘境時,總能及時糾正自身方向駛向正軌,不斷適時的反思,這比一味的追逐超越更為難得。
早在1924年第一屆冬奧會開幕的4000多年前,挪威北部就曾出現(xiàn)過一幅古代巖畫,證明滑雪板早在石器時代就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交通工具。雖然中國阿勒泰被稱為“人類滑雪起源地”,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萬年以前,俄羅斯發(fā)現(xiàn)的滑雪板碎片也要追溯到公元前,但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像挪威一樣讓滑雪真正成為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
來源:體育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