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巧瑞
一
思念如潮,時時撞開記憶的閘門。站在講臺上,看著教室里一張張?zhí)煺婵蓯鄣哪?,我總是恍惚中想起很多年前:昏暗的教室里坐了密密麻?0多號人,老師在一塊褪得花白的黑板上寫下一道道練習題。因為沒有復印機,因為黑板太小太白,總是得“入木三分”地寫才能勉強看清楚。等我們抄完這一黑板,老師擦掉,再寫下一黑板。光線太暗,沒人看得見老師吃了多少灰,但是下課走到教室外面,會看到老師的頭發(fā)已“花白”了。長大一些,當我在書中讀到“歲月無情地染白了您的青絲”時,總會想起我的小學老師們。他們拿著最低的工資,無怨無悔地從事著鄉(xiāng)村最重要的工作,在北方凜冽的寒風中帶著我們晨跑,在點著油燈的晚上輔導我們自習。長大后,我也成了小學老師,每當感覺累的時候,就會想起他們。
中學條件好了點,但是老師們普遍過得比較清貧。我的語文老師,一個20多歲的男青年,經(jīng)常站在講臺上激情澎湃地朗讀毛澤東詩詞。他是個熱愛讀書的人,總希望我們也能多讀書,于是自掏腰包在縣城唯一的圖書館辦了很多借閱卡,作為獎品發(fā)給愛讀書的同學。當時學校沒有經(jīng)費發(fā)獎品,老師帶著我們把用過的草稿紙和練習本收集起來,定期去賣廢品,拿賣廢品的錢買文具做獎品。記得有一次,他頭發(fā)蓬松、胡子拉碴地站在講臺上,說起因為太窮,岳母逼迫妻子跟他離婚,他咬著嘴唇強忍著淚水,我們在臺下已哭成一片??墒浅送?,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直到現(xiàn)在,他依然堅守在那個小縣城里。正是有了和他一樣的無數(shù)清貧教師的堅守,才有了教育脫貧的希望。
2006年到深圳讀研,開學后一個周末的早上,老師打電話讓我去她家一趟。我忐忑地揣測了無數(shù)個可能,當我小心翼翼踏進老師家門時,老師指著收拾好的一包衣服對我說: “那天上課,我看到你穿的T恤開線了。這些衣服有些是菲菲姐的,有些是按你的尺寸買的,你拿回去穿吧?!蔽冶е话路宦房拗貋?。真的,家里孩子多,長這么大,還沒人這么在意和關心過我是否 “衣夠暖,飯夠飽”。節(jié)假日老師會帶我們幾個去到處參觀,去品嘗各地美食。她說,走進社會,學會生活,也是人生值得學習的內(nèi)容。研三畢業(yè)前,我在猶豫是否繼續(xù)讀博,因為父母負擔實在太大。老師卻極力鼓勵我說: “年輕的時候就該去讀書,你不用擔心上學費用,到時候生活費和學費我來出?!彪m然后來我選擇了工作,老師還是會經(jīng)常問我,最近有沒有讀書,工作了也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我生命中每個階段的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諄諄教誨,都鮮活地蔓延在我人生每一個尋常日子里。
二
剛工作時班里有個孩子叫小平,父親離世,母親患有精神病,大冬天了他還穿著短袖,褲子短得蓋不住腳踝,上衣短得遮不住肚子??粗涞貌煌5爻兑路?,我心疼不已。午休時,我跑到校外給小平買了一身衣服,回來給他穿上??粗嫣沟刈险n,我又想起了那個周日的午后,我抱著老師給我的一包衣服,滿心感激,無以回報。而今,我用同樣的方式延續(xù)著老師的愛。
有個孩子跟我說,爸媽分開了,她跟著媽媽生活。媽媽下班晚,有時候出差好多天不在。她寄居爺爺奶奶家,晚上就在小區(qū)的石桌上完成作業(yè),餓了就忍著,等晚歸的爺爺奶奶回來。還有兩個孩子從未見過媽媽,爸爸也基本缺席,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每每看到這些孩子,總會格外心疼。有人說,老師把課上好就夠了,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各種各樣,管得過來嗎?看著他們,我的心告訴自己:不能不管。這些孩子的爺爺奶奶不會看群信息,也不會操作各種APP,我就利用課間和午休時間,在教室的電腦上指導這些情況特殊的孩子完成安全平臺作業(yè),也會登錄訂午餐平臺幫這幾個孩子繳費訂餐。有個男孩子的媽媽失聯(lián)多年,我輾轉找到他媽媽的聯(lián)系方式,和她說了孩子的情況,建議她每周和孩子進行一次視頻通話……
還有個孩子叫小豪,父母離異,父親對他不管不顧,母親忙于生計無暇顧及。交接班時聽說他作業(yè)永遠不交,上課永遠不聽,下課糾紛不斷,還特別愛說臟話,班里的孩子都討厭他。我深知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后都有不為我們所知的家庭問題和心理問題。不僅沒有嫌棄他,還經(jīng)常找他談心,也告訴班里的同學,班集體是個大家庭,無論哪個成員有問題,大家都要用愛心去幫助他。令我詫異的是,小豪報了學校的小歌手比賽。比賽當天,其他選手都穿著精心挑選的衣服回校,只有小豪還穿著一雙破爛的涼鞋,白校服已經(jīng)臟得看不出底色了。中午午休時,我趕緊帶著他去附近的步行街置辦了一身行頭,他害羞地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回學校的路上,步伐都自信了許多。
下午比賽,小豪是28號,23號上臺的時候他就迫不及待地在臺下候場了。輪到他的時候,他邁著自信的步伐,昂著頭走上臺。他唱的是《鴻雁》,或許這首歌的旋律太符合他的心聲了,情感把握得很好,只是音準出了點問題。令我意外的是除了切合歌曲的情感表達,他還配上了相應的動作,自然協(xié)調。比賽結果宣布前,我看見他坐在凳子上期待著,但是15個晉級歌手的名字都念完了,還是沒有聽到他的名字。
回到教室,我趁機談“坦然面對成敗”時,音樂老師推門而入,說因為統(tǒng)分錯誤,我們班還有一個人晉級。同學們呼喊著沒晉級歌手的名字,當老師宣布是小豪時,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鼓掌歡呼,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仿佛晉級的是自己。小豪的眼淚吧嗒吧嗒落在桌上,同學們擁上來抱著他、安慰他,包括經(jīng)常抱怨他上課說話影響自己的小震、和他互罵過的杰昌、同桌小雨……看著眼前這一幕,我內(nèi)心不禁有些悸動。孩子們帶著這個喜訊四處奔走相告,雖然他們常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面紅耳赤,但他們也可以在這樣的時刻相互擁抱。讓每一個孩子感受愛、給予愛,讓每一個孩子不掉隊,重燃生活的熱情,這是老師要踐行的使命??!
常常有人問我,你為什么對學生這么好?我說: “一路走來,我的老師們就是這樣對我好的,我覺得老師就應該這樣?!?/p>
三
一個老師的一天常常是從東方微白到夜深人靜。起床洗漱擠公車,7點多到校,匆忙的一天就在兵荒馬亂中開始了:清點人數(shù)時發(fā)現(xiàn)有個孩子未到,打電話聯(lián)系家長時他正在因睡過頭哭著不敢來學校;剛安撫好這邊情緒,那邊“戰(zhàn)火”又起,一個懶學生因沒完成昨天的作業(yè),被組長投訴;上課時有人走神了,有人說閑話,竟然屢次無視你的眼神示意;課間,終于可以坐下來喝口水了,幾個玩耍時產(chǎn)生矛盾的學生來“上訴”,你得放下成堆的作業(yè)本“升堂斷案”;體育課時,一個孩子摔倒擦破了皮,你得擦拭傷口、包扎、聯(lián)系家長說明情況;午休時,你找來幾個作業(yè)有問題的學生,一遍遍地講解,就像推著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下午上完課后接著看一節(jié)晚托,直到孩子們一個個被父母接走,夜幕早已悄然降臨……你看著黑漆漆的窗外,猶豫著是早點回去煮飯管孩子呢,還是在學校把沒完成的工作做完呢。
每當忙得不可開交時,心里常常會有一個聲音在說: “算了吧,課隨便上上就行了?!瘪R上又會覺得不行,課堂是我的陣地,學生是我的使命,一定要想方設法把課上出效果。 “雙減”實行后,如何“減負不減質”特別需要仔細鉆研。為了上好一篇課文,得反反復復讀10遍以上的課文,看名師教材解析,找同主題或者同風格的文章,思考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課,真正提高語文素養(yǎng)……正是因為每一節(jié)課都不隨便,我才能在一年一年、一屆一屆中進步。
我的心常常被時代楷模和身邊的榜樣們溫暖著、感動著、鼓舞著。無數(shù)個曾經(jīng)和正在清苦日子里給孩子們帶來一縷陽光的老師們,他們用一支粉筆書寫夢想的詩篇,用一塊黑板呈現(xiàn)著世界萬物的精彩。作為學習者、跟隨者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呢?居之無倦,唯有行之以忠;征途漫漫,唯有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