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泰章
(臨夏州永靖縣四局小學 甘肅 永靖 731600)
通常情況下,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并不提倡自愿分組,而是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將學生科學進行分組。每個小組的成員保證既有優(yōu)等生,又有學困生,這樣能夠讓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為小組成員的內部互相幫助提供環(huán)境支持,從而有效推動整個班級語文閱讀水平的進步。學生小組人數(shù)以4~6 人最為合適,且小組中每個成員都有一定的職務在身,這樣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雖然新課改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應當進行創(chuàng)新,而小學語文教師也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性,但一些教師由于缺少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引導經(jīng)驗,再加上對學生的學情沒有做好充足的了解,例如,一些教師在劃分小組時認為學生調換座位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因此就會退而求其次,只讓學生以前后桌為一組,沒有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樣的小組劃分形式難以實現(xiàn)公平競爭。因此,只在表面上形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沒有真正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進而也難以推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久而久之,學生不再愿意通過合作進行學習。
在實際分組過程中,若教師沒有充分關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體驗,就會導致一些學生成為觀眾。例如,若小組成員較多,積極外向的學生往往會熱衷于討論,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則缺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于是就會出現(xiàn)走思、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除此之外,若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或參與教學活動,都是每個小組中的固定成員,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也沒有在小組合作中受到幫助,甚至也會在課堂上出現(xiàn)交頭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等現(xiàn)象。
素質教育理念明確提出,學生學習的方式應當轉變?yōu)楹献髯灾魈骄渴剑纱丝梢姾献鲗W習模式的重要性。教師也要同樣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雖然提倡要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完全將課堂交由學生把控。教師應當始終站在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度,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例如通過走近每個小組,了解學生的交流合作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意到,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最終都要以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方向。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最終的落腳點也應當放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中[1]。但合作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沒有緊跟教師思路,或者教師并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沒有根據(jù)教材的目標指向為學生設立科學的合作任務,或者對學生的討論結果沒有重視回收和評價,在這種合作學習中,學生只關注是否完成教師規(guī)定的任務,卻并沒有注重對知識的感悟和分析,長期下去,必然會影響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2.1.1 鼓勵學生分享個人閱讀體驗
新課改理念中強調,閱讀是個性化行為,不同的學生在閱讀同一篇文章時,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各抒己見,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完善自己的閱讀思維,同時也會培養(yǎng)自己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20 課《蜘蛛開店》時,該篇文章以講故事的形式向讀者描述蜘蛛開店之后與三位顧客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小學生對故事類的文章往往有較大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初讀課文,并且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以下問題:你認為蜘蛛的店鋪開的怎么樣?學生讀完文章之后,通過觀察圖片,結合文字的描述,會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教師也要走近每個小組,通過傾聽指導學生的討論過程。例如有的小組成員會說:通過觀察圖片上蜘蛛的表情,能夠發(fā)現(xiàn)每一個顧客都給蜘蛛帶來了很大的煩惱,因此可見,蜘蛛并沒有在開店中獲得樂趣。也有的小組學生會認為:對待每一個顧客,蜘蛛都耐心接待,最大程度滿足顧客的需求,由此可見,蜘蛛是一個負責任的店長。還有的小組成員會說:通過觀察蜘蛛為長頸鹿織的圍巾可發(fā)現(xiàn),圍巾的顏色各種各樣,樣式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見,蜘蛛是一個很愛思考,有想法的設計師。學生在分享個人閱讀感受的同時,在閱讀中沒有思路的學生也會借鑒,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思維。
2.1.2 鼓勵學生從分歧中找出答案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求該小組中所有學生經(jīng)過交流和討論,完成教師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但是在討論中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思維方式等的不同,也會產(chǎn)生意見分歧[2]。教師應當注意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在學生思維的不斷碰撞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縝密性以及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最后在學生的深入思考下獲得問題的答案。教師最后還要進行總結,對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產(chǎn)生的問題采取的解決方法進行評價,如此一來,更能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14 課《小馬過河》時,該篇文章以童話的形式向學生描述小馬過河的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以下問題:在小馬過河的過程中,你能夠收獲什么?小組學生會認真討論,不同的小組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意見分歧,例如有的學生會說:通過小馬過河我學習到,遇到事情應當主動試一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能光聽別人的一面之詞。但是也有的學生會說:當遇到自己難以做決定的事情時,不能盲目去試,要多去問問別人的意見,再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作出決定,否則很可能產(chǎn)生危險。兩個小組的同學討論的都沒有錯誤,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也要進行表揚,并培養(yǎng)學生認真總結,多思考的良好習慣。
2.2.1 在合作學習中發(fā)散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教材是經(jīng)過國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共同研討制定的,其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另外,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缺乏具體的生活經(jīng)驗,對事物的分析還不能做到全面性。再加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大多數(shù)小學生讀圖的能力遠大于讀字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材中往往會有很多插圖,這樣也是為了方便學生通過圖片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知識,也為培養(yǎng)將來讀字的能力奠定基礎。語文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也要認真引導學生認真研究圖片中的信息,利用圖片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3]。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9 課《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時,該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紅色革命故事,課文當中還配有插圖,該圖片詳細描繪了邱少云在滿身著火的情況下如何忍著劇痛,一聲不吭的場景。語文教師在講解課文之前可以帶領學生先觀察圖片,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討論,用自己的話描述出邱少云當時心里的想法。學生通過聯(lián)想會說出“邱少云現(xiàn)在肯定渾身疼痛……”有的學生通過聯(lián)想會說出“邱少云現(xiàn)在肯定在想,不能暴露戰(zhàn)士們的位置”還有的同學通過聯(lián)想可能會想到“邱少云內心可能在想,為了黨和國家的勝利,犧牲我一個人的生命不算什么?!边@樣對插圖的教學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語文課文中的價值觀。
2.2.2 在合作學習中強化學生的理解力
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經(jīng)典的古詩詞,對于詩詞的理解往往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點以及難點。例如一些通假字的使用,或者寫作手法的使用,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教授古詩詞遇到難點,導致學生的思維受阻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突出古詩的學習重點,利用學生的交流和討論突破難點,使學生順利掌握古詩的意思,深刻把握作者想要傳遞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學習古詩《游園不值》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點討論“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一語雙關的具體含義。學生從詩句的字面意思能夠感受出,春天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紅杏出墻在向全世界宣告著春天的來臨。另一層意思可能學生需要深度思考才能了解到。在合作中,一些學生會覺得紅杏是指美好的事物,紅杏探出墻來是指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都不應當受到禁錮,而是應當努力沖破束縛,向外蓬勃發(fā)展,展示新生事物的力量。這樣一來,學生對古詩最后兩句話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有效借助合作學習,強化自身對古詩的理解能力。
2.3.1 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手工實踐活動。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是向學生描述事物,或簡要概述一個東西的制作過程,遇到這樣的文章學習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同時還要讓學生真正動手實踐,去驗證文章中是否順序正確,用詞準確等。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獲取的知識,記憶會更加深刻,并且在學習這類文章時也會更加高效。教師需要注意,采用合作形式進行手工實踐活動時,應當提前為學生準備好所有材料,保證每個小組都能拿到,為學生的合作探究奠定環(huán)境基礎。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風向袋的制作》時,該篇文章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該說明文,讓學生按照文章的提示,自己動手制作風向袋。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準備好竹竿、塑料繩、針線等工具。全班同學先一起學習文章,體會文章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順序詞語的用法,以及作者采用的說明方法。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討論提前預測出在制作過程中的困難,然后集思廣益找出解決的措施。最后比比看哪個小組最后制作的風向袋又精美又正確。教師可以邀請作品制作優(yōu)秀的小組上臺進行展示,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風向袋的制作過程。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不僅快速掌握文章內容,同時也在實踐中強化動手能力。
2.3.2 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選取的文章多以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認知能力為主,通過對本章的深入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同時也會帶給學生審美能力等的提升[4]。在每個年級的教材中,都有描寫美麗景物的文章,在這樣的文章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從文章中能夠獲得哪些審美體驗,進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作者的寫作手法,景物的描寫順序,使用的關鍵詞等方面入手,全面學習作者對景物的描寫技巧。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17 課《記金華的雙龍洞》時,教師應當明確,本篇文章是葉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記,游記的寫法往往會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通過描述游記中的所見所聞,從而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通過討論說出文章中的線索。例如,有的小組學生會回答文章中按照水的線索,“一路迎著溪流”從外洞到內洞描述。有的小組會說文章開門見山,直接點題,向讀者表達游覽的時間和地點,然后再對所有的景物進行描述,文章描寫十分緊湊,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總結和評價,然后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雙龍洞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和視頻,再結合自己剛才討論的內容,能夠感受出金華雙龍洞自然景觀的美,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2.4.1 通過合作進行角色扮演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語言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才能發(fā)揮其作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都是有很強的故事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針對課文的具體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建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情境中使用課文中的知識并加深理解,在使用這些知識時,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囊龑W生發(fā)揮想象能力,將教材中的內容加以豐富,這樣不僅能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也可以提高閱讀課堂的趣味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
例如在小學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動物王國開大會》中,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可以提前制作動物頭飾,課堂開始時將頭飾展示在學生面前,并且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中選取幾名同學上臺表演,創(chuàng)造森林開大會的情景。有的同學扮演老虎,有的同學扮演狐貍,有的同學扮演長頸鹿等,學生通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表演各個動物的神情,動作,語氣等,也增加了這個情境的趣味性,其他同學在進行觀看時要保持安靜,認真觀賞,教師負責在表演完成之后的總結評價工作,教師評價學生時要注意使用正向的激勵性語言,確保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這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性,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4.2 通過合作品讀教材插圖
圖文并茂是小學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突出特點,精美的插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文章內容。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也要充分研讀插圖,挖掘圖片中的所有元素,例如時間、人物、表情、動作等。另外插圖中包含的文化元素以及藝術元素也是教師講解的重點內容,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下載一些與插圖類似的圖片,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5]。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草原》時,本篇文章選自老舍先生的作品,教材中配上兩幅圖片。在講解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觀察插圖,并說一說從插圖中能夠感受到什么。小組之間討論時,教師可以進行引導,例如觀察草原的景色、人們的狀態(tài)等。有的小組會說,通過第一幅圖能夠看出草原的廣袤,連碩大的蒙古包在草原上都顯得渺小。有的小組學生說,通過第二幅圖能夠看出人們騎馬時的奔放,感受到草原人們對草原的熱愛。學生在對插圖進行描述時,創(chuàng)新能力能得到很好的拓展。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當在課堂上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性,其次教師也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為設置高效的語文課堂做充足準備。教師還要善于反思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各類問題,及時解決并加以創(chuàng)新,真正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