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燕,閻 闖,李 怡,邱建文,麥少云
過敏性結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 AC)是指結膜對過敏原刺激產(chǎn)生超敏反應所引起的一類疾病,是眼科常見多發(fā)病。以眼癢、異物感、結膜充血水腫、結膜濾泡乳頭增生、分泌物增多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1]。該病具有發(fā)病率高、病程長、反復發(fā)作、主觀癥狀明顯等特點。臨床上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方法有多種,目前西醫(yī)多采用抗過敏對癥治療[2-4],如抗組胺藥、肥大細胞穩(wěn)定劑、皮質類固醇,或皮下或舌下的免疫療法,或自體血清結膜下注射治療,對于嚴重的頑固過敏性結膜炎患者,還要使用免疫抑制劑,這些治療主要以緩解患者就診時的癥狀為主,局部用藥作用時間相對較短,難以維持療效,往往容易復發(fā),且多種藥物長期使用后副作用較大,治療上頗為棘手。本研究運用調體脫敏方內服配合眼部冷濕敷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對象前瞻性研究。選擇2020-07/2021-03經(jīng)我院確診的過敏性結膜炎患者160例320眼,160例患者按隨機、對照設計分為兩組,治療組采用調體脫敏方加減內服配合眼部冷濕敷治療,對照組采用0.05%鹽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療。治療組80例160眼,其中男18例,女62例;年齡21~65(平均35.41±2.76)歲;病程1wk~5a。對照組80例160眼,男17例,女63例;年齡20~65(平均38.4±3.16)歲;病程5d~3a。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
1.1.1診斷標準根據(jù)我國過敏性結膜炎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2018年)的診斷標準[5]:(1)癥狀:眼癢,可伴有異物感,結膜囊分泌物增多。(2)體征:結膜充血、結膜乳頭、角膜特異性病變特征至少1項。同時滿足以上兩項即可診斷。
1.1.2納入標準(1)符合我國過敏性結膜炎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2018年)的過敏性結膜炎診斷標準;(2)年齡18~65歲的中國公民,性別不限;(3)愿意接受試驗安排,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1.3排除標準(1)對試驗藥物成份過敏;(2)研究期間佩戴角膜鏡;(3)同時使用對藥物療效評價有干擾的藥物;(4)妊娠或哺乳期的婦女;(5)合并嚴重心腦血管、肝腎功能、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治療組:予中藥湯劑調體脫敏方(無柄靈芝6g、制何首烏15g、蟬蛻10g、烏梅15g、荊芥、防風、黃芩、薄荷、蒺藜、地膚子各10g)加減治療,統(tǒng)一煎煮包裝,每日1劑,分早晚2次飯后溫服。眼部冷濕敷,原方統(tǒng)一煎煮包裝,每兩日1劑,取干凈紗布浸泡入中藥,冷藏1h后,取出紗布敷在眼部,每次15min,2次/天。連續(xù)服藥配合眼部冷濕敷14d為1個療程。對照組:采用鹽酸氮卓斯汀滴眼液(規(guī)格:0.05%,6mL)治療,每天2次,1~2滴/次,連續(xù)滴眼14d為1個療程。
1.2.2觀察指標
1.2.2.1癥狀體征積分按照癥狀體征嚴重程度分別積0~3分,分值越高,表示癥狀越重。(1)眼癢。0分,無眼癢;1分,輕微,工作忙時不察覺,空閑時可感覺到,或間斷眼癢,但未嚴重到需要手抓;2分,中度,有明顯眼癢,尚可以忍受,有手抓瘙欲望;3分,嚴重,非常明顯和持續(xù)的眼癢、刺痛,不能忍受,影響正常生活。(2)流淚。0分,無流淚;1分,自覺結膜囊內有淚,未流出瞼緣;2分,結膜囊內有淚,偶有淚液溢出瞼緣到臉頰;3分,經(jīng)?;蜻B續(xù)溢淚到臉頰。(3)結膜充血。0分,無;1分,瞼結膜、穹窿部充血,呈網(wǎng)狀;2分,瞼結膜、穹窿部、球結膜充血,呈網(wǎng)狀;3分,瞼結膜充血赤紅成片,血管模糊不清,穹窿部、球結膜充血明顯。(4)結膜水腫。0分,無;1分,裂隙燈下檢查可見球結膜水腫;2分,自然光線下可直接看到球結膜水腫;3分,球結膜水腫泡狀隆起。(5)分泌物。0分,無;1分,少量黏液性分泌物,呈絲狀;2分,中等量分泌物,呈線狀;3分,多量分泌物,呈片狀或晨醒后黏合眼瞼。(1)(2)項為眼部癥狀評分,(3)(4)(5)項為眼部體征評分[6]。記錄治療前,治療14d后患者癥狀體征評分變化。
1.2.2.2臨床療效根據(jù)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積分總分,采用尼莫地平法求出療效指數(shù)以判定。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療效指數(shù)≥90%;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療效指數(shù)≥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療效指數(shù)≥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療效指數(shù)<30%[7]。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傆行?(痊愈眼數(shù)+顯效眼數(shù)+有效眼數(shù))/總眼數(shù)×100%。
1.2.2.3過敏性結膜炎生活質量問卷評分參考鼻結膜炎相關生活質量調查問卷(RQLQ)設計過敏性結膜炎生活質量問卷[8]。從過敏性結膜炎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實際問題、睡眠、眼部癥狀、情感、眼外癥狀的困擾程度進行評分。按照困擾程度分別積0~4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差。記錄治療前,治療14d后患者生活質量問卷評分變化。
1.2.2.4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A及IgE水平取兩組患者的外周靜脈血進行離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定量檢測。記錄治療前,治療14d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E的變化。
1.2.2.5安全性指標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分別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
2.1兩組癥狀體征積分比較治療14d后,兩組眼癢、流淚、結膜充血和水腫、分泌物積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癥狀體征積分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眼部主要癥狀體征積分比較分)
2.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14d,治療組總有效率92.5%,對照組總有效率82.5%,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314,P=0.006),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眼(%)
2.3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問卷評分比較治療14d后,治療組生活質量問卷評分較治療前具有明顯改善(P<0.05),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問卷評分比較分)
2.4兩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A及IgE水平比較兩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治療前后均無明顯改善(P>0.05),治療組治療后IgE水平較治療前有改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A及IgE比較
過敏性結膜炎主要由Ⅰ型和Ⅳ型超敏反應誘導,然而誘發(fā)過敏性結膜炎的變應原非常多,眼部組織接觸變應原后,與特異性抗原IgE結合,受體交聯(lián)誘導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顆粒釋放白三烯、組胺、前列腺素以及色氨酸,造成結膜組織損傷,引發(fā)眼癢、眼紅、分泌物增多、結膜水腫、充血等癥狀[9]。鹽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是一種選擇性強的組胺H1受體阻斷劑和肥大細胞穩(wěn)定劑,能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降低嗜酸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化,抑制白三烯、血栓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癥介質的產(chǎn)生和釋放作用[10],目前被廣泛用于過敏性結膜炎的治療中,但局部滴眼液停留在結膜囊內,作用時間相對較短,難以維持療效,往往容易復發(fā)。
過敏性結膜炎屬于中醫(yī)學“目癢”“癢如蟲行癥”“時復證”等范疇[11],發(fā)病部位主要在胞瞼和白睛。《證治準繩·七竅門》中又稱“時復之病”;《眼科菁華錄·時復之病》中描述為眼部刺癢難忍,白睛紅赤灼熱,按一定周期規(guī)律,及期而發(fā),過期而愈,如花如潮,循環(huán)往復的外障眼病[12],明確指出了本病的臨床特征。目前臨床報道的中藥湯劑內服外用治療過敏性結膜炎,選方組藥主要著眼于臨床表現(xiàn),針對目癢難忍、白睛紅赤、胞瞼腫脹等癥狀,采用養(yǎng)血祛風、健脾清肺、祛風除濕、清熱止癢、消腫止痛、退赤斂淚、退翳明目等治法,如徐蘊[13]使用四物消風散口服聯(lián)合外洗為主治療過敏性結膜炎42例;趙亞飛等[14]使用川椒方治療過敏性結膜炎122例;李海峰等[15]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治療過敏性結膜炎25例;易孟君等[16]用六味玉屏風散聯(lián)合洗眼法治療過敏性結膜炎30例;楊森等[17]用疏風明目方超聲霧化治療過敏性結膜炎患者70例,均取得較好療效,但上述療法均未關注該病的發(fā)生與過敏體質的關系,從體質入手,觀察臨床療效和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本研究表明,調體脫敏方加減內服配合眼部冷濕敷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癥狀體征評分和生活質量問卷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能緩解眼癢、流淚、結膜充血水腫和分泌物較多的臨床表現(xiàn),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純局部抗過敏治療,并且能降低外周血液里免疫球蛋白IgE的水平,抑制變態(tài)反應,改善過敏體質。通過生活質量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調體脫敏方加減內服治療對患者的眼外癥狀、睡眠、情感困擾等改善尤為明顯,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較好的療效。調體脫敏方基于王琦教授[18-19]過敏體質理論及過敏調體方思想,通過辨體-辨病-辯證相結合,方中無柄靈芝,性平,補五臟之氣;制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強筋骨,養(yǎng)血潤燥以祛風;無柄靈芝與制何首烏合用,補氣養(yǎng)血、充實營衛(wèi)。蟬蛻,性味甘、咸、涼,質輕,具有疏風清熱、透疹止癢的作用;烏梅,酸澀收斂、化陰生津;蟬蛻配合烏梅,驅散肺衛(wèi)之邪熱兼斂肺養(yǎng)陰生津,祛邪固本,散中有收,調節(jié)肺衛(wèi)功能。無柄靈芝、制何首烏、烏梅、蟬蛻四味合用,增強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平衡能力,可改變過敏體質對過敏原刺激的反應亢進狀態(tài),使其產(chǎn)生適度的應答。在調體的基礎上針對過敏性結膜炎的病機變化,結合眼科五輪辯證,從風、濕、熱、火進行治療,荊芥、防風共奏祛風解表之功,黃芩、薄荷入肺經(jīng),清肺衛(wèi)實火,蒺藜、地膚子清熱利濕,祛風止癢。全方調體與脫敏結合,辨體-辨病-辯證相結合,益氣養(yǎng)血,調節(jié)肺衛(wèi),疏風清熱,脫敏止癢,配合眼部冷濕敷,能快速減輕局部炎性反應,緩解癥狀,標本兼治。
綜上所述,調體脫敏方加減內服配合眼部冷濕敷治療過敏性結膜炎有較好的臨床療效,為過敏性結膜炎的治療提供一種更好的方法。接下來將進一步觀察該治療方法對患者遠期療效的影響,達到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并減少復發(fā)的目的,使發(fā)病者臨床癥狀不再加重、痊愈者減少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