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民
寫字畫畫到了一定時候,總想有理論來驗證??墒?,讀了不少書論畫論,看了許多名家評述與感悟,常常初覺明白,繼而迷惑,因為相互之間往往存在矛盾。你總想把它搞清楚,弄明白,可明白過后復又疑惑,只得在興奮和沮喪的交替中艱難前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回過頭來再看,以前的問題可能都不是問題了——不是說解決了以前的困惑,而是明白了要圓融地看問題,看到各自的合理性或局限性,不必執(zhí)念于一元。一切的合理、正確都是在一定的條件和時空下才存在,時空轉換了,一切也都改變了。
藝術需要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是一種解。從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處放一放,則萬境寬。要拉開距離來看,要學會通達地看。陶淵明談讀書不求甚解,本意說不求很懂,只求知道個大概,現(xiàn)代說法謂模糊學。我深以為然,其特別適用于對藝術這類精神層面的感悟。蓋欲甚解,便多故意穿鑿,反失卻本來之意韻。
在生活、學習中,通過一些事物、一些現(xiàn)象明白一些道理,找到一些規(guī)律,慢慢積累起來就成了智慧,藝術這事也就能看懂了。這里邊有你生命中固有的一些東西,也有你經歷和思考的成果。年齡和經歷是生命的積累,也是你藝術的積淀。在明白了雅俗品位、格調高低,了解了自己的性情、擅長與不足之后,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最好的表達。
(選自2017年6月19日《文匯報》)
—— 鑒賞空間 ——
這兩篇文章論證邏輯嚴密,有理有據(jù),論證方法多種多樣,語言各有特色,闡述了對讀書、欣賞文學作品的理解,雖然和課文《談讀書》《不求甚解》中提到的讀書求知的態(tài)度以及方法不盡相同,但都能給讀者以啟迪。
—— 讀有所思 ——
1.培根在《談讀書》中說,“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請在《讀書的意義》中找出可以與之相印證的幾句話。
2.“藝術需要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是一種解?!闭堈務勀銓@句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