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玉
摘要: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要順利開展作文教學,有以下幾點策略:有效促進學生廣泛閱讀,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地說,有效倡導學生放手去寫,有效鼓勵學生堅持練筆,有效引導學生修改。
關鍵詞:小學作文 教學策略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往往讓學生望而生畏,尤其是對農(nóng)村的學生而言,但作文又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如何順利開展作文教學?下面談談我在實際教學中的幾點策略。
一、有效促進學生廣泛閱讀
學生良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離不開長期有效的積累。這種積累一方面來自學生個人的現(xiàn)實生活體驗,老師沒辦法改變;另一方面來自有效的課內(nèi)外閱讀。老師可以積極引領,讓學生愛上讀書。良好的閱讀習慣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和運用能力,更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如何有效引導學生愛上閱讀,讓學生自愿讀書?這需要從低年級開始,從學生個人興趣入手。有時家長和老師功利心太強,一味要求孩子看作文選或是名著等,打擊了孩子的讀書積極性。低年級同學剛接觸課外書籍時,喜好各異,有的學生喜歡童話故事,有的學生喜歡奇幻歷險故事,有的學生喜歡漫畫……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喜好。放假時,我會建議家長帶孩子逛逛書店,讓孩子挑選幾本自己愛看的書,讓孩子自由地去讀。開學后,我還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的圖書資源,組織學生定期去借閱自己喜歡的書。每天在學校利用晨會、早讀、自習課時間組織學生集體誦讀,在班級里營造一種讀書氛圍。
閱讀的形式也不局限于自讀。我會鼓勵學生在家里和家長同讀一個故事,或一本書,還會鼓勵學生在學校讀給老師或同學聽,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會……只要學生愿意讀,喜歡讀,形式可以五花八門。老師要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讀自己喜歡的書。
在良好讀書氛圍的影響下,學生們讀書的興趣增強,一些學生還會好奇其他同學在讀什么書。我巧妙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開展“換書閱讀”活動。一個學期下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只喜歡讀童話故事的同學也會讀奇幻故事,喜歡讀漫畫的也開始讀童話故事了……學生們閱讀量多了,閱讀面也廣了,在潛移默化中閱讀興趣更濃了。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里的“快樂讀書吧”更給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提供了平臺。例如我班一名男生活潑調(diào)皮,二年級剛閱讀時只對漫畫有興趣,如今六年級,能津津有味地閱讀各類書籍,也因此改掉了多動的習慣,變成了一個知識豐富的“小博士”。廣泛閱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拓寬學生的眼界,還能不知不覺地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生活習慣。
二、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地說
學生將自己讀過的故事、看過的情景大膽積極地說出來,給寫好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地基。語文教材每個單元都安排有“口語交際”這個板塊,足見“說”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它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語言交際能力,更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老師怎樣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地去說呢?
一、二年級由于學生識字不足,知識受限,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利用組詞、造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說話指導,還要利用學生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強的特點,激勵學生有聲有色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甚至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把自己讀過或聽過的故事在課堂上講出來。例如教學《開滿鮮花的小路》,我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小路上的鮮花怎樣?美麗的鮮花怎么來的?鼴鼠先生、長頸鹿大叔、松鼠太太……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帶著問題讀課文找答案,然后說說。同學們在說的時候,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大家不自覺地取長補短,最終學生能完整生動地復述《開滿鮮花的小路》的故事情節(jié)。
三、四年級學生隨著閱讀面的拓寬,知識的增加,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也在增強。老師可以多開展講故事比賽來提高學生說的能力和積極性??梢灾v書中的故事,也可以講自己寫的故事。如教學四年級習作《我的動物朋友》前,我組織了以動物為主題的講故事比賽。有的同學講述自己平時和家里的小動物相處時有趣或感人的故事;有的同學想象和動物說心里話,一起游戲,一起學習……大家暢所欲言。接著老師指導學生安排材料和文章結(jié)構(gòu),完成一篇作文就不難了。
到了五、六年級我們可以通過鼓勵學生演故事、編故事來提高學生說的能力。如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跟隨外國文學名著的腳步,去發(fā)現(xiàn)更廣闊的世界”,教學中除了讓學生讀名著,還要讓學生根據(jù)名著,或介紹全書梗概,或描述印象深刻的某個人或某個情節(jié)。有位同學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先用思維導圖對魯濱遜的事情和品質(zhì)做了一個梳理,然后根據(jù)思維導圖敘述出故事梗概。還有位同學在學完《窮人》一課后,在續(xù)寫中這樣寫道:“桑娜和漁夫的日子更艱難了!但他們一點也不后悔,每天沒日沒夜地干活。好在幾個孩子很懂事,一家人雖然苦,但其樂融融。幾年后,孩子大點了,能幫桑娜和漁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再后來,孩子們大了,個個勤勞能干,孝敬父母……”由此可見在“演”和“編”中學生的思維展開了,語言豐富了,這為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老師在教學中要鼓勵靦腆的學生大膽地去說,激勵活躍的學生發(fā)揮帶頭的作用,把“說”的練習日復一日地堅持下去。
三、有效倡導學生放手去寫
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寫自己的文,抒自己的情。即講真話,抒真情。評價一篇作文是否優(yōu)秀,不光要看文章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更要看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看是否抒發(fā)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老師不宜用太多的條框來束縛學生,而要放手讓學生大膽去寫,自己命題,自己選材,自己立意。
六年級“同讀一本書”中提出:即使讀同一本書,讀者不同,心得體會也不一樣。在班級讀書會中,大家可以圍繞同讀一本書交流讀書心得,分享讀后收獲。有同學讀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樣寫道:“我很佩服湯姆的冒險精神,他在歷險中逐漸成長。這也讓我明白了有時險境能鍛煉人的品質(zhì),只要你積極樂觀面對險境。但湯姆沒有告知父母就出門,讓父母擔心,這樣的做法我不贊同。因為有一次,我和小伙伴玩忘記了時間,天黑了還沒回家,我奶奶急得都哭了。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而忘了我們身邊的親人,不能因為自己給他人帶來困擾……”這位同學根據(jù)書中人物的經(jīng)歷,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看待問題,見解獨特。這樣的作文也反映了學生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老師要告訴學生,寫文章要再現(xiàn)真實的生活,即使是生活中不和諧的一面,只要是真實地表達情感也是可取的。例如寫《我們的班級》時,很多同學都會寫班級同學團結(jié)互助,老師和藹可親、盡職盡責。如果學生反向大膽寫班級中同學之間的小“摩擦”,希望自己班級和諧,這將會讓人耳目一新。這就要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換角度,換立意,打破“人云亦云”的模式,寫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老師要學會放手,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的個性化思維。但放手不是放縱,學生暢所欲言后,老師還要適時指導學生對素材進行加工、提煉、潤色。只有經(jīng)過多次修改,學生個性化的主題,積極、健康、向上的思想,才能完美呈現(xiàn)于優(yōu)秀作文中。
四、有效鼓勵學生堅持練筆
有生活體驗和閱讀材料的積累還不夠,要寫好作文還需要勤加練習。語文教材每一單元都安排寫一篇作文,這遠遠不夠。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適時創(chuàng)造小練筆的機會,這既可以降低寫作難度,又可以讓學生在小練筆中提高寫作水平。練筆要由易到難,老師要注意梯度。低年級小練筆可以摘抄為主,摘錄好詞、好句、好段,摘錄名人名言;中高年級以寫為主,如仿寫一段話,寫讀書感悟,寫自己的見解,寫自己見到的人、事、景。小練筆可長可短,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還能給作文儲備豐富的材料,需要時隨手取來。慢慢地,學生容易找到成就感,進一步喜歡上寫作。
萬事開始做容易,堅持下去就很難了,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老師的引導、鼓勵、堅持才能讓小練筆成為語文學習中的常態(tài),因此老師要創(chuàng)造小練筆的機會。我班的學生大多來自農(nóng)村,眼界沒有城里的孩子開闊,練筆資源也沒有那么豐富。我在教學中充分抓住教材,從課文中提取學生練筆的機會。
例如教學朱自清《匆匆》一文,老師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第三自然段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描寫時光的流逝,感悟時光一去不復返、要珍惜時光的道理。一位同學這樣寫道:“在田野上采野花的時候,日子從花瓣間過去;在溪流旁抓蜻蜓的時候,日子從翅膀上過去;在樹林里奔跑的時候,日子從腳步中過去?!睒銓嵉恼Z言充滿著優(yōu)美的畫面感,不得不叫人驚嘆!又如教學《跳水》一文,我讓學生對“船長開槍逼迫兒子跳水”這一行為做出評價。有同學認為:“船長面對危急,沉著冷靜,果斷決策,解除危急……”也有同學認為:“船長之所以果斷開槍,是因為他有很大把握能救兒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危險時,臨危不亂很重要,但也要權衡利弊,不能做無謂的犧牲才好……”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歷不同,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對人物評價時角度不同,所以大家的小練筆精彩紛呈。
五、有效引導學生修改
學生初寫作文,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語句不通、段落混亂、構(gòu)思不當?shù)惹闆r,只有反復修改,才能錘煉出優(yōu)秀作文。
首先自己修改。一篇作文完成后,自己出聲讀幾遍,讓耳朵當修改老師。文章經(jīng)過朗讀,哪個地方丟字,哪個地方多字,哪個地方有語病……會一目了然,然后再逐個修改。
其次同學互改。小學生都樂于表現(xiàn),尤其讓他當小老師,他們會熱情高漲,認認真真地去發(fā)現(xiàn)作文中的問題,甚至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別小看這些小老師,他們真有水平。如一位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早晨,校園里花兒那么艷!天空那么藍!小草那么綠!樹木那么挺……”修改的同學有意見了:“觀察景物應該有順序,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你這忽上忽下,沒有一點順序?!痹诶蠋煹囊騽堇麑?,同學們明白了觀察順序的重要性。同學互改作文既增強了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又促進同學們?nèi)¢L補短,共同進步。
最后教師講評。在作文教學中,老師要善于點評,既要講評作文精彩之處,也講評作文中要修改之處。老師通過有效的講評,讓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學中讓優(yōu)秀小作者介紹作文經(jīng)驗、朗讀作文,讓他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喜悅,聽的同學有了學習的榜樣。我也講評欠佳的作文,幫助他們明白問題出在哪里,如何修改,更鼓勵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點滴的進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閃光點。只有充分抓住小學生的好勝心激勵他們?nèi)懽?,這樣他們才會在老師的激勵中不斷進步,越來越出色!
作文教學中的策略還有很多很多,如善于啟發(fā)、有效指導、熱情評價等,如八仙過海,教師各有各的妙招。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我們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實際,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學習的路上慢慢愛上習作,寫好作文。
責任編輯: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