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動素養(yǎng)培育是新時代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在2021年全國新高考I卷各大題型均以明示、暗示方式體現(xiàn)勞動素養(yǎng)和傳遞勞動精神。從隨后的研究對象答題情況得知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尚未達標:本次高考的紙筆考試中充分暴露了他們勞動知識缺乏、勞動經(jīng)歷不足、勞動覺悟不高。為此,本文提出三點建議:勞動素養(yǎng)嵌入課貫穿全程開展,勞動素養(yǎng)與學科素養(yǎng)高度融合,有機結(jié)合開展,以及與體驗項目結(jié)合開展學以致用。
【關鍵詞】勞動素養(yǎng)培育;高考試題分析;啟示與建議
【作者簡介】葉翠玲,廣州市荔灣區(qū)西關外國語學校。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廣州市教育政策研究課題“學科融合視域下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ZCYJ2007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勞動教育被納入黨的教育方針。2020年4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把育人導向作為勞動教育的首要原則?!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2017年版課標進行修訂,明確指出課程修訂的指導思想就是要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考承載著為國選人育人的重大使命,在命題方方面面均體現(xiàn)上述大政方針,突顯價值引領,能力立意,素養(yǎng)導向。
回顧2020年全國高考英語卷,勞動素養(yǎng)(勞動認知、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在不同的語篇與情景中均有體現(xiàn),見表1所示。
2020年,全國高考英語試卷以勞動為話題的語篇素材輸入,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勞動為情景任務設計考查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寫作。這些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體驗勞動,感受勞動的艱辛、熱愛勞動與尊重勞動。
時隔一年,2021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在勞動素養(yǎng)方面又如何滲透與考查,與往年高考對比有沒有共性或差異,與此同時,學生在勞動素養(yǎng)考查方面情況如何。為此,本文旨在從勞動素養(yǎng)培育視角剖析2021年全國新高考I卷的命題特征。為更快獲得學生在此方面情況,高考后筆者立刻對現(xiàn)在的54名高二學生(全級英語水平前54名的學生)展開實驗調(diào)查,對其進行新高考I卷答題分析與學生訪談,了解學生解題思維過程,從而了解他們勞動素養(yǎng)水平掌握情況。雖然該批學生與應屆的高三學生在認知、能力、解題策略等方面有一些差距,但從他們答題與訪談反饋的數(shù)據(jù)中,我們找出了一些共性問題,為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開展勞動素養(yǎng)培育得到一些教學啟示。
一、相關理論概述
1.勞動素養(yǎng)。勞動素養(yǎng)教育涵蓋為勞動認知、勞動態(tài)度、勞動能力三方面。劉向兵認為,新時代下的勞動素養(yǎng)應包含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良好的勞動品德、掌握必備勞動知識和技能等。學者郝佳婧,劉經(jīng)緯對勞動素養(yǎng)從“認知、情感、實踐”三方面提出低、中、高各三大邏輯層次關系 。其中,勞動創(chuàng)造生活,人人都要勞動,感知勞動樂趣為初級層次;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與智慧,體會勞動光榮、尊重勞動為中級層次;勞動磨煉意志,忠于勞動,奉獻勞動為高層次。本文筆者參考了郝與劉兩位學者的上述觀點來對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掌握情況進行評價。
2. 高考考試評價體系。2019年教育部考試中心發(fā)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明確指出“一核、四層、四翼”,一核確立高考核心立場:確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四層”:明確考試要求評價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四翼”指明高考考查要求“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其中,英語學科在高考評價體系中的“四層”具體內(nèi)容描述為下圖1。這“四層”不僅是英語試題命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指導我們一線教學的重心所在。
二、 勞動素養(yǎng)在新高考卷I的具體表現(xiàn)
基于上述相關理論與評價標準,現(xiàn)把2021年全國新高考I卷分析如下:
閱讀文章B篇(記敘文)主題屬于人與自我,介紹鋼琴翻頁的工作,其勞動素養(yǎng)等級要求屬于中、高級水平,以暗示式與輸入型方式展示。其中,文段中“Being a page turner requires plenty of practice. Some pieces of music can go for 40 minutes and require up to 50 page turns, including back turns for repeat passages. ”暗示了“Practice makes perfect.”“No pains , no gains”的意思。
閱讀C篇(說明文)主題屬于人與社會,介紹了聯(lián)邦鴨郵票的由來,其勞動素養(yǎng)等級要求屬于中級、高級水平,同樣以暗示式與輸入型方式展示,讓勞動成為堅定的信念,人應有的勞動毅力。文中“In 1934,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Migratory Bird Hunting Stamp Act (Act), ...Little wonder the Federal Duck Stamp Program has been called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programs ever initiated. ”寓意著忠誠于工作,要經(jīng)過努力與堅持才能成功(Be faithful to work.Nothing can succeed without diligence and perseverance)。
閱讀D文章是一篇說明文,文章也是通過暗示手法,來宣傳勞動毅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如:“It is our hope that in coming decades, advances in science will offer new perspectives from which to study how people manage their lives. ”此文段揭示了“Rome wasn't built in one day”。以記敘文為語篇體裁的七選五講述了作者自己在法國旅游的體驗,屬于人與自我的主題。該文章同樣使用暗示手法傳遞了讓勞動成為堅定的信念與培養(yǎng)勞動毅力的中級勞動素養(yǎng)要求,展示了法國人追求精細、高質(zhì)量工作的勞動素養(yǎng)追求。其中,文中“Parisians are different from you and me. They never look lazy or untidy. ”給予人的寓意是“Pursue the fine work and quality work.”
以記敘文為體裁的語法填空,也是使用暗示手法,滲透勞動的艱辛,尊重勞動的付出等思想。 如文中此段:“You can't help wondering how hard it 61? (be) for the people then to put all those rocks into place. ”
上述題型均是暗示式輸入型展示,但是接下來的主題為人與自我的完型填空、讀后續(xù)寫則是以一種明示手段展示與宣傳勞動教育。
完形填空是一篇記敘文,介紹作者第一次寒假打工的經(jīng)歷,整篇文章都是描述打工情況,尤其最后一段,指出看上去簡單的活其實一點都不簡單,要懂得珍惜自己勞動的付出,尊重勞動。如:“This was the sort of work that made you appreicate? the dollars you earned and respect those who? did the work, he told me.”高度凝練了勞動光榮、尊重勞動的重要思想。
讀后續(xù)寫文本內(nèi)容講述了一對孿生小孩兒親自下廚為媽媽做早餐,為媽媽生日獻禮。盡管小孩兒在制作過程面臨一堆挫折:把面包烤焦,搽爐具時燙傷小手,但沒有放棄,最終在爸爸的幫忙,小孩們經(jīng)過自己努力為媽媽獻上生日禮物——愛心早餐一份。語篇內(nèi)容倡導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行為來報恩,體驗勞動樂趣與勞動最光榮。還傳遞了遇到挫折不要輕易放棄,用行動來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道德價值觀。
由此可見, 2021年新高考I卷幾乎所有的語篇與情景都進行了勞動素養(yǎng)的滲透與勞動精神的傳遞。其呈現(xiàn)形式不再局限于一兩篇文章的輸入或?qū)懽鲗用娴妮敵觯菙U大各種題型:七選五、完型填空、語法填空還包含新高考新題型(讀后續(xù)寫)。打破了以往命題做法,大篇幅地把勞動素養(yǎng)以明、暗兩線貫穿全卷,彰顯勞動價值的引領。
三、 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第一部分閱讀(含四選一閱讀理解與七選五)總體答題情況滿意,其中正答率低于42%的題目分別為第5,11題。主要體現(xiàn)在詞義理解、篇章理解的能力與勞動素養(yǎng)水平較低。其中,B篇閱讀的第5題正答率為32%,是閱讀部分最低正答率的一題。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itterton's job on stage?
A. Boring. B. Well-paid. C. Demanding. D. Dangerous.
(答案: C)
失分原因多種:分別為詞義理解水平較低,不理解“demanding ”詞義意思為“高難度的,要求高的”;語篇理解不到位,不知道Titterton為妻子做鋼琴彈奏師的翻頁者,錯誤認為工作肯定是有收入的,誤選 B;還有的是斷章取義,錯誤理解文章中描述翻頁工作有難度的那段表述,誤以為有危險的職業(yè),所以誤選D。
完形填空相對上述閱讀部分正答率較低題目多,分別為第43、45、51、55題。該語篇內(nèi)容講述一位學生寒假打工,經(jīng)過三周假期打工,懂得平凡工作不平凡,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側(cè)重考查的語言能力有詞義理解 、詞義辨析能力、篇章理解能力、語法運用能力等。思維品質(zhì): 通過上下文理解、推理判斷等;文化意識層面:國外中學生假期打工背景知識與勞動基本常識。
從學生的答題和訪談情況得知,學生存在以下問題,引起教學的共鳴:
(1)勞動常識缺乏,詞匯量不足,文化意識缺陷。文章開篇第一句“tax-paying employed person”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理解不到位,他們不了解兼職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沒有體會到作者以自己勞動為榮,以納稅為榮。 文章開篇首句已經(jīng)決定本文基調(diào):傳遞勞動為榮的正能量。不少學生一開始都沒有領悟,產(chǎn)生了閱讀理解的障礙。
文中“spring break 春節(jié)假期, plant 工廠”,這些詞匯是學生“最陌生的熟悉詞”,很多學生并不了解這些熟詞生義,詞語理解能力影響他們對第43題的選擇。50.4%學生誤選了A選項:“A generous help ”-慷慨的幫忙,善意的幫忙,沒有選擇本題的正確答案D選項:“temporary help ”臨時幫忙。此外,第43題失分的原因還在于受到中外文化、地域文化差異影響,中國往往是暑假打工者比較多,春節(jié)打臨工的人比較少,學生對文中的背景知識不熟悉。
完形填空43題
My best friend Betsy's father was a manager at Hough Bakeries, which, at? Easter? time,? 41(made)? little? bunny (兔子)cakes? for? all? its42(stores)throughout Cleveland. It happened that the plant downtown needed eight kids for43help during our spring break, for which I had no44(plan ) beyond listening to my favorite records.
A. GenerousB. financial? C. technical? D. temporary
43題答案為D。
(2)勞動經(jīng)驗欠缺,語言能力不到位。受勞動常識缺乏的影響:50.2%在第45題失分,以為自己可以與好友的爸爸提出打工工資收入,所以錯誤選擇A項目“offer”答案 ,沒有正確選擇“earn ”一詞。 此題充分暴露了學生沒有打工的常識。
完型45題:
I'd? 45minimum wage. I'd see? how a factory 46(worked).
A. offer B. earn C. set? D. suggest
45題答案為B。
另外,51題為失分率為最高一題,73.5%誤選答案C “stay on ”,沒有選“slow down”。
究其原因,在于沒有體驗過在輸送帶上進行流水勞作,所以存在理解偏差。雪上加霜的是,學生的語言能力不到位:句子結(jié)構(gòu)分不清,語法能力比較弱,看不懂前面幾個句子都是省略了人作主語的句子 (We place、We attach、We apply 、We remove) ,前面句子表達的內(nèi)容為“這些分工聽起來簡單,但其實做起來很難,一旦我們上述分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稍慢( We slow down a bit),后面的蛋糕就會堆積如山(cakes piled up)”。見圖2。
51題答案為B。
(3)勞動素養(yǎng)缺乏,勞動精神感悟不透徹。
第55題也是學生第二失分率高的題目,55.3%同學丟分了,錯誤地選擇了 “receive ”。原因在于詞匯量不夠, 狹隘理解“appreciate” 詞匯意思為欣賞,不知道有感謝、感恩的意思,誤選 C 。更主要的是,勞動素養(yǎng)不高,勞動精神領悟不到位,沒有理解并列句后的“respect” 表達尊重的意思,體會不到本句傳遞的勞動價值寓意:感謝你自己賺的錢知道來之不易,尊敬平凡而偉大的勞動工作。
This was the sort of work that made you 55 the dollars you earned and respect those who? did the work, he told me...
55. A. withdraw B. donate? C. receive? D. appreciate
55題答案為D。
四、討論與啟示
從今年新高考I卷得知,勞動素養(yǎng)在各篇章類型、題型中分別以明線與暗線地呈現(xiàn),其覆蓋面之廣前所未有,其命題特色旨在引導我們重視勞動素養(yǎng)在學生成長中培育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從學生的答題情況得知,他們現(xiàn)有的水平尤其是勞動素養(yǎng)水平與高考達標要求存在一定的距離,需要我們一線教師重視。此外,我們深知勞動素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可以養(yǎng)成的,是屬于課程思政內(nèi)容之一,更需要我們在日常課程中融合勞動素養(yǎng),細水長流地開展培育。對此,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1. 勞動素養(yǎng)嵌入英語課程,貫穿教學全過程。高中英語教師應立足教材,根據(jù)“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我”的主題內(nèi)容,依托不同語篇素材,明示或暗示地傳授勞動知識、技能、價值等。把勞動素養(yǎng)作為課程思政一部分,在課程導入、知識激活、深度學習、成果展示、成果評價甚至課程總結(jié)中均以明示或暗示方式貫穿始終開展。見圖3。
2.勞動素養(yǎng)與學科素養(yǎng)深度融合,有機結(jié)合開展。李政濤、文 娟等強調(diào)“融合”不是某一“育”做加法,而是五育(德智體美勞)發(fā)揮其內(nèi)在關聯(lián)性,融通、滲透與整合。我們在設計教學課程中,在“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以及學習能力”這四大板塊方面找出勞動素養(yǎng)與其關聯(lián)性,做到有機整體結(jié)合,開展對學生的培育。
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2003年版)Module 6 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 -An exciting job ”課文為例剖析如何開展。該文章主要介紹一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地質(zhì)學家親身經(jīng)歷,他熱愛自己的工作,冒著生命危險到火山口取回熔漿來作調(diào)查,并介紹了他親自目睹火山爆發(fā)的情景。根據(jù)《課標》中提出英語學科素養(yǎng)四大板塊,教師可以從語言能力(語篇結(jié)構(gòu),篇章理解等)與思維能力(尤其是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設計以下有關勞動素養(yǎng)培育的深度學習練習:通過文本閱讀后,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來進行文本理解作答。
課文句子:
(1) I was appointed as a volcanologist working for the Hawaiian Volcano Observatory (HVO) twenty years ago. Today, I am just as enthusiastic about my job as the day I first started.
深度閱讀的提問(理解、推斷):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author?
參考答案:He is faithful to the work and is devoted to it due to strong passion for the job.
勞動素養(yǎng)培育目標:引導學生領悟熱愛勞動、忠誠勞動、奉獻勞動
課文句子:
(2)Our work has saved many lives because people in the path of the lava can be warned to leave their houses.
深度閱讀的提問(理解、推斷):
How can you think of the author's job?
參考答案: Quite meaningful ,sacred and important
勞動素養(yǎng)培育目標:引導學生思考他們高尚的職業(yè):拯救人的生命,意義非凡。
課文句子:
(3)We had white protective suits that covered our whole body, helmets, big boots and special gloves.
深度閱讀的提問(理解、推斷):
Why did the author wear big shoot ?
Why did the author wear white protective suits rather than other colors?
參考答案: Big boots to enlarge the contacting surface on the ground and make it safer walking in the lava. White protective suits can? easily radiate heat.
勞動素養(yǎng)培育目標: 傳授勞動常識與技能,傳授基本的勞動操作安全知識:走沼澤地、熔巖區(qū)域,穿大靴子可以增加與地面接粗面,不容易掉入坑里。穿白色防護服更容易散熱。
課文句子:
(4) We slowly made our way to the edge of the crater and looked down into the red, boiling centre. The other two climbed down into the crater to collect some lava for later study,
深度閱讀的提問(理解、推斷):
Since the author's job is extremely dangerous, why did he as well as his companions keep on approaching the edge of the crater?
參考答案:? They undertook their task seriously to collect the accurate data.
They shouldered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carry out the job.
勞動素養(yǎng)培育目標: 傳遞勞動奉獻精神:引導學生體會面對危險依舊認真做好本職工作,這是敬畏勞動、主動奉獻的精神、是責任擔當?shù)谋憩F(xiàn)。
課文句子:
(5)Having studied volcanoes now for many years, I am still amazed at their beauty as well as their potential to cause great damage.
深度閱讀的提問(理解、推斷):
What wa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his work?
參考答案:? Passionate, Devoted, Faithful
勞動素養(yǎng)培育目標:引導學生熱愛勞動與忠誠勞動
除上述的深度閱讀提問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有關“評價與應用、審視與批判”的培育勞動素養(yǎng)題目,同時體現(xiàn)更高層次的思維品質(zhì)與文化意識培養(yǎng)。
題目1:“What qualities do the role models like the author in the text have ?”? 本題為勞動模范的人物品格素養(yǎng)的歸納、分析與提煉。其參考答案為“diligence , perseverance, strong determination, devotion , being knowledgeable and so on.”
題目2:“ If you were the author in the text, when facing the eruption of volcano , what about your choice ?And why?” 本題設計意圖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審視思維,讓他們進行角色替換,自我反省,思考自己身處火山爆發(fā)時候的抉擇。筆者在講授此課時,拋出此問題,發(fā)現(xiàn)學生答案不唯一。有的學生會選擇如作者那樣,不畏懼生命危險繼續(xù)挨近火山口來研究;有的學生提出另外的想法:根據(jù)科普知識,火山爆發(fā)到熔巖蔓延有一段時間,假如我是筆者,我不會繼續(xù)沖上去觀察火山,反而帶著山下的居民離開危險地方。我要用我的研究火山的知識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由此可見,該題的設計激發(fā)了他們的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批判思維。
題目3:“In our motherland,? many heroes/ heroines like the author who devoted himself to his job exist. Who are they? 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本題設計意圖為中外文化對比,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共鳴,找出在我國致力于自己崗位,具有奉獻精神的勞動模范。如:鐘南山、屠呦呦、最美逆行者、抗疫志愿者等,讓學生反思中增加國人自信,厚植愛國主義與勞動奉獻精神。
3.勞動素養(yǎng)培育與體驗式項目結(jié)合,學以致用。根據(jù)教材主題話題,設計體驗式活動項目,濃縮著若干勞動教育要素,引導把所學的知識和勞動知識、技能應用于生活,并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
如:健康飲食話題單元,可以設計與動手制作菜肴活動結(jié)合。要求學生從制作過程中使用英文介紹食材的營養(yǎng)成分、英文講解烹飪過程及其勞動注意事項等。學生在動手參與中學以致用,更好地體驗了勞動最光榮、平凡勞動不簡單,還把所學的關于健康飲食的知識用英文靈活運用到位。
五、結(jié)語
勞動素養(yǎng)的培育是新時代教育改革新內(nèi)容,2021年新高考I卷比以往高考卷更多語篇、題型滲透勞動素養(yǎng)與傳遞勞動精神的傳遞,為教學而重視。而當今的小孩兒勞動常識缺乏,勞動經(jīng)驗不足,甚至勞動素養(yǎng)不高的現(xiàn)象在本次紙筆考試中充分暴露,并導致對考試中的篇章理解、詞義選擇方面出現(xiàn)理解偏差與錯誤的選擇。既然勞動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需要細水長流地開展,既然學生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那么,我們要勞動素養(yǎng)嵌入課程,貫穿教學全過程;與學科素養(yǎng)培育高度融合開展培育,甚至與一些體驗式項目結(jié)合讓學生學以致用,體驗勝于說教,讓勞動素養(yǎng)得以運用。
參考文獻:
[1]李政濤,文娟.“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gòu)建[J].中國電化教育,2020(3):7-16.
[2]李帥南.初中生勞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評價標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3]劉向兵.深刻理解新時代加強勞動教育的重大意義與現(xiàn)實針對性[J].中國高等教育,2018(21):4-6.
[4]胡曉燕.高中生勞動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 2020.
[5]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