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李建中 鄒佳敏 喬金笛 廖文梅
摘要:? 采用年金資本化法、重置成本法、收獲現(xiàn)值法、市場價倒算法等對安??h的喬木林資源資產價值進行評估。研究顯示:研究區(qū)域內現(xiàn)有森林資源總量較高,杉木的單位經濟價值遠高于其他林木,但質量水平較低,結構較為單一。現(xiàn)有林分種類較為齊全,但各類喬木林的培育面積分布有待調整。一是優(yōu)勢樹種來看,培育面積排名第二的混交類喬木林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經濟價值卻較低;而硬闊類喬木林的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經濟價值偏高,但其培育面積卻較少。二是分齡組而言,中齡林的經濟價值總量排名最高,但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資源資產價值卻偏低;幼齡林的單位面積經濟價值較低但單位蓄積量的經濟價值較高?;诖?,提出充分發(fā)揮地域優(yōu)勢,加強杉木名、特、優(yōu)地方良種的深入推廣;加大對硬闊類喬木林的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資源資產價值;不斷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及時跟進配套的相關支持政策等建議。
關鍵詞:? 森林資源資產;? 資產評估;? 評估方法
中圖分類號:? ?S757. 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 - 9499(2022)01 - 0056 - 07
森林資源狹義上主要指樹木資源,廣義上是指包括森林及森林內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內的總稱[ 1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tài)文明建設進程的持續(xù)推進,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步伐也不斷加快,相應支持政策也陸續(xù)出臺。2020年12月,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表示要繼續(xù)穩(wěn)步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清查工作,并公布《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技術指南》。目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指標的確定主要參照《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評估規(guī)范》來構建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
近年來,學者們針對森林資源資產的價值評估的意義、存在問題及相應對策建議等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究??偨Y而言,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針對不同區(qū)域的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現(xiàn)狀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2 - 5 ];二是研究內容上,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聯(lián)系日益緊密,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重要條件是林業(yè)產權的明晰化,林權改革的推進,特別是林權流轉的推動離不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 6 - 9 ];三是研究方法上,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進[ 10 - 13 ]等??v觀現(xiàn)有研究,學界對森林資源資產及其價值評估的研究方興未艾,主要集中在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的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未來發(fā)展方向上,針對不同區(qū)域展開了大量研究。由此可見,森林資源資產及其價值評估在目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均是學界持續(xù)關注的熱點問題。
2019年12月10日,江西省明確在安??h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報表體系和基礎制度。素有“七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路一分園”之稱的安??h,是江西省的重點林業(yè)縣和重點產材縣,三面環(huán)山,河流縱橫,森林植被豐富,高等植物有500種以上,其中名優(yōu)、珍稀樹種約有300種左右,在安??h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本研究通過安??h森林資源資產的評估,為附近區(qū)域森林資源資產的評估和森林資源交易提供價值參考,同時也對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基礎制度、科學確定森林資源資產清查價格及估價方法、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工作安排等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區(qū)域概況
安??h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吉安市的西北部,行政隸屬于江西省吉安市管轄。地處114°~
114°47′E、27°4′~27°36′N。全縣東西長76 km,南北寬59 km,總面積2 793.15 km2。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干濕明顯,四季分明,冬、夏季時間較長,春、秋季時間較短,無霜期較長。全縣森林覆蓋率70.5%,位居江西省前列,是聞名遐邇的樟樹之鄉(xiāng)、竹子之鄉(xiāng),是陳山紅心杉原產地。研究區(qū)域的評估基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
安??h全民所有森林資源林地面積共36 724.26 hm2。一是按森林類別分,生態(tài)公益林面積14 489.18 hm2,占39.45%;商品林面積22 235.06 hm2,占60.55%。二是按地類分,喬木林地30 570.75 hm2,占83.24%;竹林2 170.74 hm2,占5.91%;特別灌木林173.17 hm2,占0.47%;其他灌木林731.01 hm2,占1.99%;疏林地55.61 hm2,占0.15%;未成林地1 328.68 hm2,占3.62%;苗圃地55.96 hm2,占0.15%;采伐跡地1 238.37 hm2,占3.37%;其它林地399.97 hm2,1.09%。三是按林地使用權分,國有32 496.41 hm2,占88.49%,集體959.25 hm2,占2.61%,民營3 268.00 hm2,占8.90%,其它0.57 hm2,占0.002%。
安福縣全民所有森林林木蓄積量329.18萬m3。一是按立地條件分,有林地蓄積量322.64萬m3,占98.01%;疏林地蓄積量1 524m3,占0.05%;其他林木蓄積6.39萬m3,占1.94%。二是按地類分,喬木林蓄積量322.64萬m3,占98.01%;其他林木蓄積量僅6.54萬m3,占1.99%。三是按林地使用權分,國有301.89萬m3,占91.71%;集體7.08萬m3,占2.15%;民營20.21萬m3,占6.14%。
2 數據與方法
2. 1 數據來源
研究區(qū)域全民所有森林資源林地面積共36 724.26 hm2,林木蓄積量329.18萬m3,其中喬木林地面積30 570.75 hm2(占83.24%),喬木林蓄積量322.64萬m3(占98.01%),研究區(qū)域以喬木林為主,需要對喬木林的林分面積、蓄積量,以及價值評估所用經濟指標進行說明。
2. 1. 1 喬木林面積、蓄積量
安福縣喬木林面積按起源分,依次為人工林面積22 793.8 hm2,占74.56%;天然林面積7 776.9 hm2,占25.44%。
喬木林面積按優(yōu)勢樹種分,杉木18 910.6 hm2,占61.86%;混交類9 131.7 hm2,占29.87%;國外松1 548.6 hm2,占5.07%;軟闊類398.2 hm2,占1.30%;馬尾松361.3 hm2,占1.18%;硬闊類220.3 hm2,占0.72%。
喬木林面積按齡組分,幼齡林11 449.3 hm2,占37.45%;中齡林9 678.6 hm2,占31.66%;成熟林4 577.3 hm2,占14.97%;近熟林2 497.3 hm2,占8.17%;過熟林2 368.2 hm2,占7.75%。具體面積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喬木林分起源、優(yōu)勢樹種按齡組面積統(tǒng)計
hm2
喬木林蓄積量按起源分,依次為人工林蓄積量231.40萬m3,占71.72%;天然林蓄積量91.24萬m3,占28.28%。
喬木林蓄積量按優(yōu)勢樹種分,依次為杉木188.65萬m3,占58.47%;混交類106.37萬m3,占32.97%;國外松15.18萬m3,占4.71%;馬尾松6.18萬m3,占1.92%;軟闊類4.08萬m3,占1.27%;硬闊類2.16萬m3,占0.67%。
喬木林蓄積量按齡組分,中齡林115.01萬m3,占35.65%;幼齡林70.50萬m3,占21.85%;成熟林67.16萬m3,占20.82%;近熟林36.78萬m3,占11.40%;過熟林33.18萬m3,占10.28%。具體蓄積量數據如表2所示。
2. 1. 2 資源資產評估所用經濟指標
借鑒相關研究方法[ 14 ],本次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的相關指標設置如表3、表4所示。
2. 2 研究方法
森林資源中的生態(tài)公益林主要采用名義價值進行計算,而研究區(qū)域的商品林主要以喬木林為主,故本研究僅對全民所有林中喬木林的經濟價值進行估算。根據《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技術指南》及《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評估規(guī)范》,將喬木林分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5大類,然后分類收集各類商品林基礎單價測算所需技術經濟指標,分別采用年金資本化法、重置成本法、收獲現(xiàn)值法、市場價倒算法等方法計算出各類商品林的基礎單價,并根據各圖斑林分的實際生長情況,對基礎單價進行系數調整(其中,未成林和幼林主要采用樹高和株數系數進行調整,中、近熟林主要采用平均胸徑和畝均蓄積進行系數調增),然后再將實物量清查成果與調整后的基礎單價相乘,得到各類林木的資源資產經濟價值,即研究區(qū)域的林木價值與林地價值之和。
2. 2. 1 年金資本化法
5大類喬木林(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的林地價值均采用年金資本化法進行核算。使用年金資本化法評估森林資源資產的重要前提是林地長期使用,該評估方法將年平均地租作為林地的每年穩(wěn)定收益,再按適當的投資收益率計算林地資產價值[ 15 ],計算公式為:
式中,E為評估值,A為當地林地年平均地租;P投資收益率是根據林業(yè)投資特點并結合當地實際,綜合確定為6%。
2. 2. 2 重置成本法
借鑒相關研究方法[ 16 ],本次幼齡林和未成林造林地經濟價值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法:
式中,E為評估值,K為林分質量綜合調整系數,為第i年的以現(xiàn)時工價及生產水平為標準的生產成本,n為林齡,P為投資收益率。其中:K=K1K2,K1為株數保存調整系數,即
當株數保存率大于等于造林合格標準時,K1=1,否則以計算值為準;K2為樹高調整系數
本次估算的參照林通過綜合考慮國家速生豐產林標準中的樹種生長過程表。另外,如果幼齡林接近中齡林年齡時,也可以采用K=K3調整系數計算法
2. 2. 3 收獲現(xiàn)值法
中齡林和近熟林的林木價值估算采用收獲現(xiàn)值法。收獲現(xiàn)值法是指通過采用收獲表預測的被評估森林資產在主伐時期凈收益的折現(xiàn)值,扣除評估基準日到主伐期間所支出的營林生產成本折現(xiàn)值的差額,作為被估算森林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 16 ]。
式中,E為評估值,K為林分質量綜合調整系數,Au為參照林分u年主伐時的凈收益,Aa、Ab參照林分第a、b年的間伐和其他純收益(n>a、b時,Aa、Ab=0),U為經營周期,N為林齡,Ci為評估后到主伐期間的年營林生產成本,P為投資收益率。
其中,K=K1K2,K1為單位面積蓄積調整系數,即
K2為林分平均胸徑調整系數,即
2. 2. 4 市場價倒算法
成齡林、過熟林的經濟價值估算采用木材市場價倒算法(又稱剩余價值法)。該評估方法是指將被評估的林木砍伐后的市場銷售總收入減去生產經營所耗費的成本(含稅、費等)及應得利潤后的剩余部分價值作為估算值[ 17 , 18 ]。
E=W-C-F
式中,E為評估值,W為木材銷售總收入,C為木材生產經營成本,F(xiàn)為木材生產經營利潤。
3 結果與分析
3. 1 估算結果
3. 1. 1 喬木林資源總資產價值
經測算,安??h喬木林資源資產的經濟價值為106 678.91萬元,按優(yōu)勢樹種分依次為:杉木86 913.49萬元,占81.47%;混交類14 693.97萬元,占13.77%;國外松3 635.00萬元,占3.41%;硬闊類534.14萬元,占0.50%;軟闊類474.52萬元,占0.44%;馬尾松427.79萬元,占喬木林經濟價值的0.40%。具體數據詳見表5。
喬木林經濟價值按齡組分依次為:中齡林28 548.39萬元,占26.76%;成熟林27 876.37萬元,占26.13%;幼齡林25 824.75萬元,占喬木林經濟價值的24.21%;近熟林12 320.38萬元,占11.55%;過熟林12 109.02萬元,占11.35%。具體數據詳見表6。
3. 1. 2 單位面積、蓄積量資產價值
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如僅從總面積及總蓄積量進行計算,得到的結果缺乏可比性及科學性,因此,進一步根據對喬木林分優(yōu)勢樹種的資源資產價值計算結果(表5),結合喬木林面積及蓄積量對其單位價值進一步計算,計算結果詳見表7。
從單位面積資源資產價值來看,喬木林分優(yōu)勢樹種的資源資產價值依次為:杉木4.60萬元/hm2,硬闊類2.42萬元/hm2,國外松2.35萬元/hm2,混交類1.61萬元/hm2,軟闊類1.19萬元/hm2,馬尾松1.18萬元/hm2。
從單位蓄積量資源資產價值來看,喬木林分優(yōu)勢樹種的資源資產價值依次為:杉木460.71元/m3,硬闊類247.29元/m3,國外松239.30元/m3,混交類138.14元/m3,軟闊類116.30元/m3,馬尾松69.11元/m3。
對喬木林按齡組分的資源資產價值計算結果,結合喬木林面積及蓄積量對其單位價值進一步計算,計算結果詳見表8。
從單位面積資源資產價值來看,喬木林按齡組分的資源資產價值依次為:成熟林6.09萬元/hm2,過熟林5.11萬元/hm2,近熟林4.93萬元/hm2,中齡林2.95萬元/hm2,幼齡林2.26萬元/hm2。
從單位蓄積量資源資產價值來看,喬木林按齡組分的資源資產價值依次為:成熟林395.41元/m3,幼齡林384.53元/m3,過熟林364.95元/m3,近熟林334.97元/m3,中齡林248.23元/m3。
3. 2 結果分析
3. 2. 1 估算結果總體分析
經測算,喬木林資源資產的經濟價值為106 678.91萬元。從優(yōu)勢樹種來看,6種林木的經濟價值差異較大。其中,杉木資源的經濟價值遠高于其他林木,有86913.49萬元,占比高達81.47%,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是由于評估只計算了直接的經濟價值,未考慮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二是研究區(qū)域的杉木資源豐富,擁有多個國家級的杉木良種生產基地,如紅心杉等優(yōu)質品種。混交類經濟價值(13.77%)>國外松經濟價值(3.41%)>硬闊類經濟價值(0.50%)>軟闊類經濟價值(0.44%)>馬尾松經濟價值(0.40%),原因可能是混交類樹種繁多,珍貴樹種多而經濟價值偏高;研究區(qū)域內硬闊類的面積較小,蓄積量較少且生長速度慢而導致經濟價值較低。
從齡組來看,5種喬木林經濟價值分布較為均勻,具體表現(xiàn)為:中齡林經濟價值(26.76%)>成熟林經濟價值(26.13%)>幼齡林經濟價值(24.21%)>近熟林經濟價值(11.55%)>過熟林經濟價值(11.35%)。其原因可能是人工林面積及蓄積量占比均遠遠超過天然林,且由于林木生產周期較長,在森林采伐時現(xiàn)有林地中齡林、成熟林的市場經濟價值偏高。
3. 2. 2 單位面積、蓄積量結果分析
為進一步提高分析結果的科學性,將喬木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的結果分別按照優(yōu)勢樹種及齡組計算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資源資產價值,結合表7、表8可以看出,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呈現(xiàn)出不同的結果,各類資源資產價值從大到小依次排列如表9所示。
從喬木林資源資產總價值與單位面積、蓄積量資源資產價值比較來看,六大優(yōu)勢樹種及五個不同齡組均呈現(xiàn)較大差異,主要呈現(xiàn)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分優(yōu)勢樹種看,杉木的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資源資產價值仍為最高。研究區(qū)域杉木資源豐富,經濟價值總量較高。第二,分齡組看,中齡林的經濟價值總量排名最高,但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資源資產價值卻偏低,每m3僅248.23元。幼齡林的單位面積經濟價值較低但單位蓄積量的經濟價值較高。第三,雖然從總經濟價值來看,硬闊類排名靠后,但無論從單位面積還是單位蓄積量的資源資產價值來看,硬闊類的經濟價值均排名較前,而培育面積卻較少,僅220.3 hm2;混交類喬木林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經濟價值較低,其總經濟價值較高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區(qū)域的種植面積較大,有9 131.7 hm2。
4 結論與展望
4. 1 結 論
森林資源作為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體,兼具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在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進程中,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需求日益增大。對森林資源資產進行評估,有利于維護區(qū)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提升居民生態(tài)福祉,進一步助推鄉(xiāng)村振興,對促進碳達峰與碳中和戰(zhàn)略目標的如期實現(xiàn)具有重要研究意義。目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和體系正在不斷被完善,評估方法不斷更新,符合現(xiàn)代化的林權法規(guī)也隨之陸續(xù)出臺。通過對安??h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得到以下幾點認識:
(1)現(xiàn)有森林資源總量較高,但質量水平較低,結構較為單一。安??h喬木林資源資產的價值總量為106 678.91萬元,從優(yōu)勢樹種來看,六種林木的經濟價值差異較大。杉木資源無論是總經濟價值還是單位面積蓄積量的經濟價值均遠高于其他林木,占比高達81.47%。
(2)現(xiàn)有林分種類較為齊全,但各類喬木林的培育面積分布有待調整。一是優(yōu)勢樹種來看,培育面積排名第二的混交類喬木林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經濟價值卻較低;而硬闊類喬木林的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經濟價值偏高,但其培育面積卻較少。二是分齡組而言,中齡林的經濟價值總量排名最高,但單位面積及蓄積量的資源資產價值卻偏低;幼齡林的單位面積經濟價值較低但單位蓄積量的經濟價值較高。
(3)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部門要強化林業(yè)資源的管理,促進評估體系的科學化與規(guī)范化。就評估對象而言,在進行部分計算時,存在部分指標值的缺失及不對應問題,需進一步規(guī)范。同時,在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時除考慮森林的價值外,還要考慮森林資源稟賦的差異,即不同地域、樹木種類、交通等條件的差異等。
4. 2 展 望
現(xiàn)階段,森林資源資產向著產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對森林資源資產進行評估能夠推動整個森林產業(yè)的發(fā)展,促進林業(yè)市場成熟穩(wěn)定。本研究旨在以江西省安??h全民所有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為例,為探索建立全民所有森林資源資產清查制度和經濟價值估算技術思路和方法提供支撐,進一步保護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安全,促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節(jié)約集約利用,推動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恢復?;诖?,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充分發(fā)揮地域優(yōu)勢,加強杉木名、特、優(yōu)地方良種的深入推廣。對杉木良種培育的相關技術進行深入示范推廣,有利于充分提高區(qū)域內杉木良種經營水平,滿足山區(qū)農民對良種和林業(yè)經營新技術的需求。
(2)加大對硬闊類喬木林的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資源資產價值。安??h森林資源覆蓋率較高,森林資源豐富,氣候條件優(yōu)越。現(xiàn)階段,應進一步加強對現(xiàn)有森林資源資產的保護,尤其是幼齡林的撫育,逐步擴大硬闊類喬木林的培育面積,不斷優(yōu)化林種結構,促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3)不斷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及時跟進配套的相關支持政策。在森林資源的管理中需要根據《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技術指南》科學制定規(guī)范化的評估流程,并歸納總結工作組織、工作開展、成果質量管理等方面的相關經驗。
(4)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作為一項需要持續(xù)推進的基礎工作,是實現(xiàn)“雙碳”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因而極具持續(xù)關注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潘俊光.? 東江國有林場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研究[J].? 林業(yè)科技情報, 2019, 51(3): 79 - 81.
[2] 岳利娥.? 論集體林權改革中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山西壽陽縣為例[J].? 江西農業(yè), 2016(13): 116 - 117.
[3] 楊漢春,? 龐貴剛.? 國有林場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的問題及對策——以廣西地區(qū)國有林場為例[J].? 綠色科技, 2017(23): 137 - 138.
[4] 楊芳,? 延紅衛(wèi).? 隆陽區(qū)國有林場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研究[J].山東林業(yè)科技, 2017, 47(3): 37 - 41.
[5] 鐘雨庭.? 紫金縣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現(xiàn)狀與發(fā)展建議[J].? 南方農業(yè), 2017, 11(30): 45 - 46.
[6] 李林.?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 2019(3): 118 - 119.
[7] 李嘉敏.? 我國集體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對策[J].? 西部皮革, 2019, 41(12): 64 - 65.
[8] 葉鋒.?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xiàn)代園藝, 2020, 43(20): 220 - 221.
[9] 黃洪昇.? 資產評估方法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的應用探究[J].南方農業(yè), 2020, 14(18): 94 + 98.
[10] 楊景海,? 王珊.?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問題及對策研究[J].? 會計師,? 2017(15):? 3 - 4.
[11] 祁文靜,? 劉鎧源,? 王立.?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案例研究[J].甘肅林業(yè), 2016(5): 29 - 31.
[12] 徐振方.? 新形勢下森林資產評估難點及評估方法[J].? 綠色科技, 2019(9): 177 - 178.
[13] 鐘平環(huán).? 森林資源資產調查及評估研究分析[J].? 綠色科技, 2020(11): 173 - 174.
[14] 華偉平,? 丘甜,? 池上評,? 江希鈿.? 加權TOPSIS法在市場法評估森林資源資產中應用[J].?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20, 32(4): 122 - 127.
[15] 延紅衛(wèi),? 楊芳.? 隆陽區(qū)國有林場林木資源資產評估研究[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 2016, 41(5): 47 - 50.
[16] 馮素靜,? 張郭偉,? 楊來錢,? 等.? 烏爾旗漢林業(yè)局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探析[J].? 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 2020, 43(4): 80 - 83.
[17] 諶詩樺.? 基于抵押融資的林權資產價值評估[D].? 昆明:? 云南財經大學, 2017.
[18] 林挺秀.? 永春大榮國有林場用材林林木資產的評估[J].?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0, 23(4): 44 - 46.
第1作者簡介:? 林靜(1997-),? 女,? 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林業(yè)經濟管理與政策。
通訊作者:? 廖文梅(1978-),? 女,?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 林業(yè)經濟理論與政策。
收稿日期: 2021 - 09 -? 28
(責任編輯:? ?王 巖)
Research on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Assets
in Anfu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LIN 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nnuity capitalization, replacement cost, harvest present value and market-based price inversion,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value of arboreal forest resources in Anfu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existing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was high, and the unit economic value of Chinese fir was much higher than other trees, but the quality level was low and the structure was relatively simple. The existing stand types were relatively complete, but the cultivation area distribution of all kinds of tree forests needs to be adjusted. Fir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inant species, the economic value of unit area and volume of mixed tree forest, which ranked second in cultivated area, was lower. The economic value of unit area and volume of hard broad-leaved trees was higher, but the cultivated area was less. Secondly, in terms of age group,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of middle-age forest ranks the highest, but the value of resource assets per unit area and accumulation was low. The economic value per unit area of young forest was lower but the economic value per unit stock was higher. Therefore, it was put forwar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the name, special and excellent local varieties of Chinese fir;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hard broad-tree forest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forest resources asset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forest resource asset evaluation system, timely follow up the supporting policies and other suggestions.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 assets;? Asset appraisal;? Evaluation methods